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基础医学学科发展规划(2010—2020)

基础医学是北京大学的传统优势学科,在发展中也经历了一些波折&在2003年教育部学位中心一级学科整体水平评估中,以整体水平高出第二名复旦大学6.27分居于榜首&但在2009年1月教育部公布的基础医学评估中仅排名第三,且仅领先第四名1分&此时,基础医学院新一届行政班子刚刚上任不久,学院对此进行了认真分析思考,对学科现状进行了客观分析,撰写了$北京大学基础医学学科建设问题%的报告,并组织各学系进行研讨¸制定各学系规划&在此基础上,对2007年基础医学重点学科规划进行了修订,形成了本规划的初稿&在中央政府和北京大学的“十二五”规划发布后,基础医学院对这一规划又进行了完善,于2012年8月完成了本规划的制定&在讨论制定这一规划的过程中,基础医学院领导班子通过对代表性学系的对比分析,进一步明确了学科现状,对北大基础医学在国内同学科所处的位置以及发展潜力进行了客观评价,发现北大与国际一流大学的差距,对优势学科的进一步发展¸对传统学科的促进提升都做了比较深入的思考&规划的制定对基础医学学科建设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在教育部2012年进行的第三轮学科评估中,北京大学基础医学一级学科在该学科44所参评高校中重夺学科排名第一&本书收录的是2012年8月修改编制的文本&本规划制定的主持人为基础医学院尹玉新院长,具体组织者为周春燕副院长,执笔人为科研办公室周勇副主任

基础医学(BazisMedisalSsiensez)是研究人的生命和疾病现象的本质及其规律的自然科学,是现代医学的基础%基础医学是体现学科发展趋势和前沿热点的窗口,是培养拔尖创新医学人才的摇篮,也是服务于国家和社会重大需求的根本%北京大学基础医学学科依托医学部基础医学院,在今后10年将建设成为以系统整合为基础,以原始创新为动力,以培养高素质,创新性人才为根本的世界一流基础医学学科

一.基础医学学科发展趋势

学科交叉趋势:人类健康与疾病的复杂性已远远超出了单一学科的承载力,基础医学借助于生物学的快速发展,获益于数理化,信息科技等学科的广泛渗透,表现出强大的学科兼容特性和亲和优势,不断深化扩展与上游生物学和下游医学药学的交叉合作%基础医学内部不同二级学科的界限也日趋模糊,走向深度重组与融合%生物医学相关的前沿和交叉学科的发展催生新的科技生长点,显示学科创新发展的生命活力

系统整合趋势:进入后基因组时代,海量的序列信息有待分析,大规模的基因和基因产物的功能有待揭示,单因素的“还原论”已不适应现代生物医学的发展,系统生物医学集成整合传统的基因组,蛋白质组,代谢组等横向组学技术和分子,细胞,组织,器官,整体等纵向层次研究,开展大规模的组学研究,仿真建模和生物医学验证,成为二十一世纪整体探索,系统揭示健康与疾病等生命复杂现象的主流方法与核心驱动力

技术依赖趋势:当前基础医学科研,教学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倚重于高通量,高精度的先进生物医学技术和高端仪器及软件装备,建设先进配套,广谱共性的技术平台,特别是组学技术,微观成像与在体检测等技术平台,成为抢占学科先机,形成核心竞争优势的战略举措%基础医学科研成果的开发应用,则更依赖于生物技术,生物医学工程等高科技

转化医学趋势:生物医学的持续高投入与其成果产出应产生相应的社会效益,基础研究的深入和知识的海量积累,应有与临床科研人员的畅通的交流渠道%因此,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紧密结合的转化医学得到空前推崇%基础医学更加重视从临床实践中凝练和发掘科学问题,与临床专家合作研究,构建实验室与临床之间信息和成果反馈的双向通道,把基础研究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创新转变为疾病预防,临床诊断和治疗的新手段

二.基础医学面临的主要学术问题

二十一世纪人类面临心脑血管病,肿瘤,糖尿病,传染病等重大疾病的严重威胁,面临人口老龄化和老年疾病,人口数量控制与质量提高,环境对健康的影响等严峻挑战%迫切需要基础医学紧密结合临床医学,为实现人口与健康领域国家战略目标提供人才和知识储备以及技术和方法支持

基础医学主要针对机体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对个体的发育,遗传,免疫异常以及疾病发生,发展,转归,诊断,治疗和预防等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这些研究将从分子,细胞,组织,整体,群体等不同层次,系统揭示疾病的发生,发展机制,探索疾病防治的新手段

我们的主要学术方向和关键研究领域包括:g肿瘤分子生物学及表观遗传学机制与防治基础研究,g心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分子发病机制与防治基础,g神经系统疾病研究,$免疫功能基因组学及免疫细胞发育与疾病研究,g感染性疾病研究,&干细胞及再生医学研究,g药物蛋白质组和分子药理学研究,%病理诊断与分子病理学研究

三.基础医学学科现状和发展瓶颈

基础医学学科依托于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其前身是1954年成立的北京医学院基础医学部,是我国最早创建的基础医学学科%学院现已成为国内著名的,多层次基础医学教育,人类生命科学和疾病防治基础研究的教学科研基地%基础医学院学科齐全,优势突出,具有医,教,研综合实力强和各学科交叉渗透的特点%学院科研,教学整体水平居国内领先地位,在重点学科前沿领域取得一批国际先进水平的科研成果,为我国培养了大批优秀的教学,科研人才

通过“985工程”的前期建设,学院教学改革深入发展,科研水平持续提高,学科建设成效显著

构建了结构合理˛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人才队伍#学院在编教职工410人,高级职称人员66人,副高级职称人员67人,中级职称人员92人%近年来,学院积极引进,大力培养高水平专业研究人才,凝聚了一批学术带头人%主要包括:神经生物学家韩济生,病理生理学家韩启德,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家童坦君,尚永丰4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病原生物学家庄辉;唐朝枢,李凌松,韩济生,尹玉新,朱毅5位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千人计划”引进教授罗光湘;王宪,高晓明,李凌松,尚永丰,刘国庆,管又飞,王克威,张毓8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和王宪,高晓明,尚永丰,朱卫国,张毓,管又飞,王韵7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此外,还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及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入选者17人,博士生导师60人

形成了一批创新研究团队和群体#学院目前拥有“肿瘤发生⁄发展的分子生物学和表观遗传学基础(负责人尚永丰院士)”和“代谢综合征及其血管病变(负责人王宪教授)”2个教育部创新团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药物成瘾与镇痛的神经生物学机制(负责人王克威教授)”

完善了学科体系并加强重点学科建设#学院现设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生理与病理生理学,细胞生物学,神经生物学,病理学,免疫学,药理学,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病原生物学,生物物理学,医学遗传学,医学信息学12个系,中西医结合,放射医学2个教研室和1个心血管研究所,获准筹建系统生物医学研究所%2008年基础医学院基础医学一级学科被批准为北京市重点学科%现有7个国家重点学科二级学科,包括:基础医学所属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免疫学;北京大学生物学国家重点学科一级学科所属生理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神经生物学;北京大学医学部药学国家重点学科一级学科所属药理学

建设了先进科研技术平台#基础医学院现有神经科学教育部⁄卫生部重点实验室,分子心血管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卫生部医学免疫学重点实验室,再生医学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微循环研究三级科研实验室;拥有人类疾病基因研究中心,干细胞研究中心,生物大分子与纳米生物实验室等先进科研技术平台;以学术骨干为核心的研究室⁄实验室77个%学院科研条件不断改进完善,目前拥有10万元以上大型仪器设备240余台套

承担完成一批国家重大科技项目#2005—2009年基础医学院共承担各类科技项目512项,获批或签约科研经费3.9亿元%其中,科技部973,863,科技支撑计划3大主体科技计划及“科技重大专项”课题39项,批准资助经费达1.6亿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14项,资助经费1亿多元;教育部,北京市等科技项目114项,资助经费合计4300余万元%学院科学家参与国家重大科技计划项目的作用影响不断增强

取得一批标志性科研成果#基础医学院每年发表科研论文300余篇,论文学术影响显著提高,发表S€I论文数,期刊IF,论文被引用数持续增长,保持国内领先地位%2005—2009年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单位累计发表S€I论文634篇,期刊平均IF3.73%其中20余篇论文发表于Cell,Nature,Lancet等IF10以上国际权威学术期刊,有4篇论文入选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发布的“中国百篇最具影响优秀国际学术论文”%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学技术成果奖11项次%批准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0项,国际发明专利1项%在肿瘤分子生物学及表观遗传学机制研究,心血管病分子发病机制研究,糖尿病基础研究,针刺镇痛机理研究,免疫功能基因组学及淋巴细胞发育活化与疾病研究,感染性疾病研究,干细胞研究等前沿领域取得一系列国际先进水平的基础研究原始创新成果;同时逐渐加强生物技术和创新药物研发,在基因工程药物,肿瘤免疫治疗,自身免疫病治疗,心血管疾病防治,干细胞治疗,诊断试剂研制等领域,一批研究开发项目已取得动物实验或临床试用良好效果,显示重要应用前景

开展了广泛深入的科技合作交流#2005—2009年基础医学院主办⁄联合主办国际国内重要学术会议46个,每年近200人次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做大会报告或分组报告%近5年开展国际国内科技合作项目83项,获国际资助及合同引进科研经费4700余万元%韩济生院士与哈佛大学合作“替代医学研究药物成瘾”获得NIH重点项目经费支持,取得重要学术进展和社会效益%李凌松教授领导的北京大学干细胞研究中心与澳大利亚Monazh大学干细胞研究所于2007年共同组建“中澳国际干细胞科学卓越研究中心”,得到中国科技部与澳大利亚教育,科学与培训部联合资助,成为国际上第一个国家间合作成立的干细胞研究中心

提高了教育教学水平#基础医学院招收培养8年制本博连读基础医学和4年制医学实验2个专业学生%每年承担8个专业3000余学生40余门专业基础课教学%现有国家级精品课程9门,并获得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专项支持%每年培养在校博士生300余人,硕士生250余人%近年入选全国优秀博士生论文6篇

基础医学院发展面临的主要瓶颈问题:人才队伍建设方面:缺少领军人才,特别是一些传统学科,尚未形成强势研究方向和学术带头人组合,学科发展不够均衡%在人才引进中,人才待遇缺乏竞争优势%学科布局与人员队伍规模与国际一流大学,甚至与国内兄弟院校相比差距较大%以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为例,见下表:

科研队伍组成方面:我们以研究生作为科学研究的主要成员,与国际上以博士后作为主要成员的科研项目体制形成巨大的差别,这也是造成我们落后于国际先进科研水平的重要原因之一

公用技术平台方面:缺少关键的公用技术平台和专业技术人员,开放共享的实验室运行机制有待完善

科研空间方面:实验室空间已经成为严重影响人才引进,学科发展的瓶颈问题,重点实验室面积不能达到管理规范要求的标准,成为影响学科评估的一个重要因素

四.基础医学发展目标和主要措施

(一)基础医学学科发展目标

5年内,新增12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使基础医学达到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标准;创建1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完善部门重点实验室和系统生物学等先进科技平台体系。使教学,科研整体水平保持国内领先,使重点学科和重要学术前沿热点领域跻身国际主流,在部分研究方向取得先进地位和突破性成果。

10年内建设成为以系统整合为基础,以原始创新为动力,以培养高素质,创新性人才为根本的世界一流基础医学学科。

具体体现在:

(1) 教师队伍基本达到世界一流大学水准,在主要领域形成高水平的学术队伍,造就数名在世界范围内有影响的科学家。

(2) 在主要学术领域取得一些比较重要的研究成果,对国家的科技进步,社会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3) 本科教育达到世界一流水准;研究生教育质量接近国际一流大学,为国家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4) 改变管理观念,实现管理体制创新,形成良好的学术氛围,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估体系。

(二)基础医学学科建设措施

1.以重点学科体系建设为龙头

强化人,财,物资源支持,巩固提高现有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生理与病理生理学,细胞生物学,神经生物学,病理学,免疫学,药理学7个国家重点学科优势地位。防止和遏制免疫学等少数重点学科的衰退苗头,及时引进替补学术带头人的减员和流失。落实基础医学北京市重点学科建设任务,加强与北京市的学科共建。

择优支持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病原生物学,放射医学,生物物理学,医学遗传学,医学信息学,中西医结合等学科,突出科研特色和教学优势,加强组织协调和整合集中,培育发展新的重点学科,发挥优势学科对传统学科和薄弱学科的带动作用。

突破学科界限,发挥基础医学院整体优势,把握基础医学与上游生物学和下游医学药学的结合点,实现相关学科的深度融合。鼓励相关学科之间人员的互聘兼职。建立与临床学院联合举办学术会议,联合培养研究生,联合申请科研基金等常规机制。

突出作为研究型大学的研究型骨干学科特色。集中优势力量开展多学科协同攻关,重点突破肿瘤,代谢性疾病,神经系统疾病,传染病等重大疾病的发病机制与防治基础等原始创新研究,形成一批国际先进的研究方向和亚学科群,学科链。形成一批原创性的基础研究成果,持续提高在国际一流学术刊物上发表高影响学术论文的数量质量。

推动基础医学学科发展的转化医学趋势,扩大病理诊断等临床服务和针刺戒毒等社会服务,大力开展创新药物,新型疫苗和诊断试剂,干细胞及再生医学等领域的研究开发和成果转化。鼓励专利技术申请和实施;加强科技开发项目,委托研究,技术转移与服务等项目发展和管理。建立医,教,研和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创新机制。对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和医药行业核心技术发展做出贡献。

加强学科建设国际化,促进科研,教学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与一流海外学者及国际学术机构联合开展科技攻关,联合申请国内外重大科技项目,如NIH项目,欧盟第七框架计划项目等;积极与国际学术机构合作培养博士生;建立完善合作研究及成果分享机制;积极主办大型国际学术会议。

2.以科技平台体系建设和重点实验室体系建设为支撑

(1) 建设综合优势的系统生物医学科技平台

依托基础医学院,创立系统生物医学研究所,搭建系统生物医学科技平台。系统生物医学科技平台建设发展8个技术平台体系:g基因组学与基因操作技术平台,以学院疾病基因中心为骨干力量,重点发展人类疾病基因组和免疫基因组学研究;g蛋白质组学技术平台,与医学部分析测试中心的蛋白质组学研究室整合共建,积极参与蛋白质国家实验室建设,侧重研究重要疾病的蛋白质分子结构,时空分布和功能;g代谢组学研究平台,通过分析体液或组织测定机体的系统代谢图谱和功能调控;$结构生物学技术平台,主要采用X线晶体

衍射,冷冻电镜,纳米生物技术等开展与健康和疾病密切相关的蛋白质及蛋白质复合物三维结构解析;g分子遗传研究平台,重点发展基因诊断和基因治疗技术,开展重大疾病的表观遗传学研究;。计算生物医学研究平台,构建生物医学信息学及分子模拟平台;g模式生物及转基因动物平台,优先发展重要疾病的动物模型;。药物研发技术平台,开展新药靶标,新药临床前及临床研究,包括新型疫苗和诊断试剂的研究开发,高质量完成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重大新药创制的候选药物和新药研发关键技术研究等项目,推动转化医学深入发展。

系统生物医学科技平台建设通过集成创建和优化整合生物学,基础医学,药学,中医学,信息学,临床医学的科技资源,形成涵盖基因,蛋白,代谢,细胞,离体动物,整体动物,人体等多层次和多学科的研究机制和技术体系。主要针对肿瘤,心脑血管疾病,重大代谢性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复杂疾病进行大规模的组学研究,仿真建模和生物医学验证。系统性解释其发病机理和病生理网络调控机制,寻找合理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实现重点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的新理论,新技术,新设备,新试剂,新药物的全方位创新。

(2) 筹备建设重大心血管疾病分子及转化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心血管病变是危害国民生命健康的“头号杀手”。北京大学心血管研究所与生理病理生理学系在分子心血管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运行评估获得优秀成绩基础上,申报创建重大心血管疾病分子及转化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围绕动脉粥样硬化及心肌梗塞,高血压,心力衰竭等重大心血管性疾病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及其细胞和基因治疗,发展血管损伤与修复的机制,心脏重塑的分子机制,代谢紊乱与心血管病变,心血管疾病的细胞和分子治疗等主要研究方向。以分子心血管基础研究为核心,运用细胞克隆,多基因表达,蛋白组分析,高通量功能筛选,新模式动物模型,电生理和生物信息学等先进技术体系,综合研究机体代谢调节的机理和心血管病变的发病机制。密切联系临床,多学科交叉,集中优势力量攻关,带动全国心血管疾病基础研究,开发心血管疾病防治的新技术,新药物。争取在5年内建设成国际一流的研究心血管病变的国家级基础实验室。

(3) 加强建设神经科学教育部⁄卫生部重点实验室

主要发展三大研究方向:g疼痛与镇痛机制的研究(包括针刺镇痛);g药物依赖机制与防治研究(包括针刺戒毒);g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的防治研究。紧密围绕慢性痛,药物滥用以及脑老化与认知障碍等严重威胁着国民健康的关键问题,建立深入细胞和分子水平,从外周和低级中枢走向高级中枢,多种学科技术交叉与渗透,基础研究与临床实践结合的特色研究体系。构建计算神经生物学平台,重点发展神经网络与系统神经生物学研究。努力将神经科学部门重点实验室发展提升成为国内领先,优势研究方向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神经科学人才培养和科研基地,积极争取创建国家重点实验室。

(4) 加强建设卫生部医学免疫学重点实验室

医学免疫学是当前生物医学研究的前沿热点领域。卫生部医学免疫学重点实验室深入发展淋巴细胞发育,肿瘤免疫,免疫功能基因组,自身免疫研究4个研究方向。构建发展细胞免疫,分子免疫等技术设备和支持平台。重点研究髓质区胸腺细胞发育特点,胸腺基质细胞的支持作用,阴性选择的调节机制及其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相关性;新的发育调节分子对发育中淋巴细胞增殖,存活,凋亡与分化的影响及分子机制;活化态€D4+T细胞对免疫应答负调控作用的机制;免疫相关分子,作用靶分子及其功能的基因组学。力争在主要研究方向上取得一些具有显示度的突破性成果,形成自己的学术思想和研究特色。

(5) 加强建设再生医学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干细胞及再生医学是生命科学领域目前最活跃和最具影响的学科之一。北京大学干细胞研究中心是科技部唯一的干细胞研究领域“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基地”,与澳大利亚Monazh大学和英国爱丁堡大学共同组建“国际干细胞科学联合研究中心”;同时,干细胞研究中心是“再生医学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2010年将通过验收。该中心围绕胚胎干细胞调控,神经干细胞和肿瘤干细胞研究,干细胞治疗心血管疾病和神经退行性疾病,重点突破干细胞移植治疗帕金森病,干细胞移植治疗角膜损伤,人胚胎干细胞建系及临床应用的定向分化,开展干细胞技术的集成创新与开发应用,整合相关科技和医疗资源,建立产学研一体化的创新体系和先进运营机制,实现高水平研究开发和成果转化。力争在干细胞和再生医学领域进入世界前列。

(6) 发展建设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微循环三级科研实验室

微循环研究中心是北京大学医学部与天士力集团合作创立的产学研共建研究机构,2009年被评定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微循环三级科研实验室。该中心主要研究微循环障碍病变过程及其中医药防治原理,积极开展国内外科技合作交流,凝聚人才,创新机制,争取在微循环动态可视化技术,血瘀与活血化瘀等研究领域构建国内领先并具备国际影响的科技创新平台。率先在复方中药改善微循环障碍的原理等重要领域取得系列突破。争取创建中西医结合教育部重点学科。

(7) 积极培育创建新的重点实验室

除继续加强对现有重点实验室的支持外,将积极培育创建新的重点实验室。如:表观遗传学,系统生物学,代谢性疾病研究,肿瘤研究,病毒性疾病研究生物安全重点实验室等,以保证可持续发展。

(8) 建设国家或地区病理资源与技术平台

病理学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基础医学院病理学系长期发展医,教,研全面结合的典范模式,依托临床病理的优势地位,建立先进的国家或地区病理资源与技术平台,完善和扩充病理标本库,冷冻组织库。实现病理资料的系统化,数字化,信息化管理,在医,教,研各领域综合利用病理资源。建立发展激光捕获及显微切割,组织芯片,免疫组化,分子病理诊断,远程病理诊断等现代临床病理先进技术体系,加强我国第一个P3级病理解剖室的建设。发挥扩大作为“北京市病理解剖中心”“北京市病理会诊中心”“国家病理住院医师培训基地”的重要作用。增加临床标本处理规模,提高疑难病例诊断及医疗纠纷鉴定科技服务水平。力争建立分子病理部门或国家重点实验室,探索和发展分子病理技术在临床病理诊断的运用。

3.以创新人才体系建设为根本

(1) 完善本科生到博士生完整的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

深化8年制医学教育为核心的学制学位改革。实施理论教学,实验教学,PBL教学和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四个教育改革项目:通过规划基本知识点,优化理论授课内容,以减少“填鸭式”理论教学的比例;通过PBL教学培养学生自我学习,主动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大幅开设选修课,专题讲座以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获得个性化传授知识的效果;通过调整实验教学,增加设计性实验,推行导师制科研训练加强创新能力培养。推动提高网络教学和多媒体教学,完成一批精品课程建设。树立8年制基础医学本博连贯精英专业;突出4年

制医学实验专业的优势特色,为改变当前实验技术人员的素质瓶颈做贡献。形成卓越的基础医学教育基地。

扩大研究生招收范围,推进自主招生改革,提高研究生生源质量。完善研究生培养机制,推动国内外联合培养。加强研究生学位课程,学位论文,科研训练的有机联系,使研究生人才培养成为一个教学⁄科研统一一致的过程,提高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

(2) 创新博士后体制,突破博士后规模瓶颈

大幅增加博士后名额,充实重大科研项目和先进科技平台的博士后科研骨干力量。设立985经费博士后专项基金,承担博士后培养的一部分经费及提供住房等福利待遇,减轻导师的博士后费用负担。

(3) 改革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机制

抓住国家在人才战略上的重大转变这一历史契机,大力引进“千人计划”“长江学者”等学术领军人才,特别注重挖掘引进研究工作处于突破临界状态,具有重要发展潜力的副教授和讲师等青年人才。

努力发现培养本土中,青年优秀人才,加大现有人才成长支持力度和重视程度,鼓励推出自己培养的科技领军人才。

大力发展创新研究团队。强化系统生物医学的天然学科纽带作用,实现创新群体攻关团队的规模化纵深性创新突破,转变目前科学研究体系或孤立分散或捆绑拼凑的通病,创新科技资源系统配置,多学科有机融合,大兵团协同攻关的科研机制和项目模式。

推行合同制科技人员聘用制度,重大项目主持人,重点实验室与学校合理分担对合同制科技人员的待遇。推行试聘期制度,试聘三年,进行绩效评估,决定是否正式聘用。改革永久性聘用制度,实行聘任,淘汰和晋升相结合的人才管理与流动,加强人才激励力度,改善待遇,稳定发挥科技人员积极性。建立“分层和分类”,兼顾教学和科研能力的科学评估体系。优化科技人才的年龄,职称,专业,学术与技术的结构组合,增加优势学科人员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