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规制度

北大学者出席世界汉语修辞学会第三届年会并作主旨演讲

        2012年10月26-28日,世界汉语修辞学会第三届年会暨修辞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韩国仁川大学召开。北大学者、世界汉语修辞学会会长陈汝东教授出席会议致开幕辞,并作主旨演讲。来自中国、美国、意大利、德国、南非、韩国、日本、马来西亚、墨西哥、保加利亚、巴西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80余位学者出席了会议。  

        本届会议的主题为“全球文化融合与冲突中的国际修辞学:东亚与世界”。在题为“继往开来,同心同德,繁荣全球修辞学”的开幕辞中,陈汝东指出,新世纪以来,国际修辞学研究呈现出全球化态势,各国学者开始从全球视野解读修辞及其社会功能。但是,国际修辞学研究中的东西隔膜、南北分化依然存在。“西方之外没有修辞学”的观点,不但折射出西方学者的文化傲慢,同时也制约着国际修辞学的繁荣。他主张,各国学者应从多元文化背景、从全球视角重新审视人类的修辞学传统及其在未来国际秩序重构中的重要作用。西方修辞学应走出古希腊,走出欧洲,向东与亚洲修辞文化交融,向南与非洲修辞文明对话。亚洲、非洲的修辞文化则要向西、向北延伸,与欧美接洽,建构全球修辞学。

        在题为《论修辞学研究的全球化趋势》的主旨演讲中,陈汝东进一步指出,人类发展中所面临的气候、能源、经济等全球问题,区域争端与文化冲突,以及人文社会科学的跨界融合,使“全球修辞”、“全球修辞学”成为新的学术范畴。在数字传播时代,修辞正在且必将成为一种全球秩序,一种普世法则,即通过劝说与论辩手段而非武力解决国际争端和冲突,统一全球意志,实现人类共同发展,建构大同世界。

        陈汝东关于全球修辞学研究的学术观点获得各国学者的赞赏。各国学者商议成立了旨在推动全球修辞学发展的学术组织——全球修辞学会,并推举陈汝东担任会长。在闭幕致辞中,陈汝东指出,全球修辞学会并非一个地理或空间概念,它是一个学术组织,更是一种学术视野和学术情怀意象,是一种人类思想创新与共享、文化融合和文明塑造的新空间,一座通向学术交流、文化融合和友谊缔结的新桥梁。“学术·文化·友谊”将继续作为新学会的宗旨被进一步发扬光大。国际修辞学史学会副会长、德国图宾根大学Manfred Kraus、保加利亚修辞学会会长、索菲亚大学Donka Alexandrova等教授在闭幕式致辞中对陈汝东的演讲和新学会的成立给予了高度评价。

 

合影留念

        本次会议收到论文近80篇。与会学者就“全球文化融合与冲突中的修辞学”、“全球修辞学”、“修辞与大众传媒”、“国家形象修辞”、“国际修辞学教育”、“修辞与国际秩序”、“修辞传播与效果”、“科学修辞”等进行了深入研讨,取得了丰硕成果。国际修辞学史学会前会长、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Lucia Montefusco,美国俄勒冈大学David Frank,韩国修辞学会会长、韩国建国大学金钟甲,非洲修辞学会创始人、南非开普敦大学Philippe Salazar,全球语言与文化教育学会会长、日本札幌大学张伟雄,韩国外国语大学罗敏球,墨西哥国立大学Fabian Sanzhez,美国加州州立大学Heping Zhao,马来西亚大学潘碧丝等教授,从不同角度就全球文化融合与冲突中的国际修辞学发展问题作了发言。  

        本届年会由世界汉语修辞学会、韩国修辞学会、仁川大学孔子学院、仁川大学中国学研究所主办,韩国研究财团、高丽大学翻译与修辞学研究所协办。仁川大学校长崔省乙到会致欢迎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