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两年前,在北大建校120周年前夕,习近平总书记专门视察北大并发表重要讲话,对北大寄予殷切期望,充分体现了总书记和党中央对北大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在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2周年之际,政策法规研究室党支部于4月29日举行线上学习会,重温习近平总书记“5·2”重要讲话精神,并学习前不久总书记在西安交通大学强调的“西迁精神”。
政研室主任任羽中表示,两年前总书记视察北大的情形还历历在目,总书记的谆谆教诲时刻牢记在心。总书记关于北大的指示批示是学校各项工作的根本遵循,我们每一个在北大工作的同志都要认认真真学、老老实实做。4月28日,学校党委常委会进行了专题学习,邱水平书记全面总结了两年来学习贯彻“5·2”重要讲话精神的情况,部署了下一步工作,对全校各级党组织、各基层单位和全体党员提出了要求。按照党委要求,政研室第一时间组织跟进学,就是要进一步凝心聚力、振奋精神,以党的创新理论为指引,抓紧编制好北大“十四五”发展规划,谋划好下一阶段的综合改革工作,为学校党委行政服好务,当好参谋助手。同时,作为党员,必须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旗帜鲜明讲政治,忠诚、干净、担当,听党指挥跟党走,为了党的事业、为了北大的发展,要学习“西迁精神”,甘于奉献,吃苦在前、享乐在后。
政研室党支部书记、政研室副主任吴旭领读2018年5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与大家一起观看4月22日总书记在西安交通大学发表重要讲话的视频,并分享了学习体会。他认为,“5·2”重要讲话深刻体现了总书记教育思想的精华,特别是系统论述、科学解答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创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进程中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为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办好社会主义大学提供了根本遵循。他表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不仅要学原文,更要悟原理,政研室的同志尤其要做到老老实实精读原文、逐字逐句研机析理,在学习中拓展研究、在研究中深化学习。比如,三项基础性工作如何在高校落实落地,如何把党的领导、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办学治校全过程,都要进一步深化研究。比如,总书记强调“西迁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精神,这与五四精神的内核是相通的,只有深入了解那段轰轰烈烈的西迁历史,才能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西迁精神”中的家国情怀,才能更深切地认识到爱国主义是具体的、实践的,具有丰富的时代主题。他希望大家把讲话精神和总书记对高等教育、对北大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紧密结合起来,在反复研读原文的基础上,在工作实践中理解、挖掘其中的内涵精髓和指导意义,并积极融入到文稿写作和研究工作中,进一步提高为学校发展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政研室副主任林永兴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世界一流大学都是在服务自己国家发展中成长起来的”。当前世界疫情仍然严峻,世界格局更为复杂,国家发展面临着国际国内两方面压力。这时候,更要求广大高校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服务国家战略,牢牢抓住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核心职能,努力成为推动国家稳步发展的重要力量。作为中国高等教育的一面旗帜,北大更应该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坚决贯彻总书记指示精神,将自身的改革发展与国家、社会的迫切需要深度融合,以“五四”爱国传统为向导,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双一流”建设为支撑,用“舍我其谁”的勇气和“只争朝夕”的行动,做出北大应有的贡献。
陈威表示,爱国一直是中华民族所弘扬的最高尚的品德。总书记在“5·2”重要讲话中对青年提了四点要求,第一点就是“爱国”,而这次4月22日总书记点赞的“西迁精神”其内核也是“爱国”。我们现在总讲,人才东流、孔雀东南飞,让一个普通人从东部迁往西部都是不易,何况在那个年代,上海与西安的差别远胜于今。所以,“去西安”可以说是响应国家号召,是一时之举,但是去了不回,自此扎根古都,奋斗一生,就不简单了,内心没有那股子爱国情是做不到的。这也让我联想到北大的战时南迁,三校组成的西南联大,诠释着再艰苦也要坚持的精神,教育不能断、希望不能灭。也正是西南联大时期,大家辈出,创造了中国高等教育史上的奇迹。这些都深刻说明了一个道理,无论是个人还是大学,只有把自身融入历史前进的洪流,与党和国家、与民族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才能最大地释放潜力,成就奇迹。作为年轻同志,学习总书记讲话精神,要埋头苦干,要始终心有爱国志,在组织安排的岗位上、任务中,要能沉下心来干工作,心无旁骛钻业务。在挫折面前“撑得住”,在关键时刻“顶得住”,扛得了重活,打得了硬仗,经得住磨难。同时,也要胸怀大局观,在关键时刻,听党话、跟党走,勇于做出人生选择,抓住新时代新机遇,在新征程上创造属于我们这代人的历史功绩。
吴雅文表示,近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提出了当前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和困难,首次用到了“前所未有”这样的顶级形容词。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前提下,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困难和压力自然是可以想象的。在这个背景下重提西迁精神,对两个群体额外提出要求,一是党员领导干部要身先士卒,二是知识分子要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可以看到,尤其在抗击疫情和消除贫困这两个战场上,爱国奉献的“西迁精神”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中国的医护人员、大学毕业生、普通民众认真践行总书记“5·2”重要讲话精神,成为中国不断克服挑战、取得胜利、实现目标的强大支撑。作为高校一份子,我们将不负时代赋予的责任与使命,学习与传承总书记“5·2”重要讲话精神和“西迁精神”,为中国高等教育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潘聪平表示,总书记多次提到“西迁”精神,指出“西迁精神核心是爱国主义,精髓是听党指挥跟党走,真正的是与祖国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西迁”精神的内涵同样也生动体现在北大传统和北大精神中,可以说是相承相通的。总书记在“5·2”重要讲话和给北大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的回信中,多次提到要“爱国”,要“同人民一起开拓、同祖国一起奋进”,要“扎根人民,奉献国家”,要“苦干实干”、“接力奋斗”,要“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这也是“顺应时代潮流、融入社会主流、与国家和人民共命运,脚踏实地、艰苦奋斗”等北大光荣传统的时代内涵,鞭笞和鼓舞我们进一步筑牢信仰信念信心,在新时代个人奋斗与国家命运的深度融合中实现人生价值。
曹宇表示,总书记在“5·2”重要讲话中指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可以借鉴国外有益做法,但必须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明确了处理好高等教育国际化与本土性这一对矛盾的根本遵循;而总书记在西安交大的讲话中所强调的西迁精神,则对“扎根中国大地”做出了最生动的诠释。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征程中,我们要追赶前沿、追求卓越,更应该把目光投向脚下的土地,把贡献写在中国大地上,与十四亿中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地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才是真正卓越的时代贡献。
杜津威表示,在学习总书记“5·2”重要讲话和前不久总书记考察西安交通大学时发表的重要讲话精神中,感触最深的是总书记讲的“爱国精神”。总书记在北大师生座谈会上指出,“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是一个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可以说,爱国精神是几千年来在历史沉浮与激荡中形成的中华民族传统精神的生动体现,是在拯救民族危亡和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斗争中铸造的革命精神的集中体现,是在社会发展中不断推进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先进文化的深刻体现。这种精神同总书记在西安交通大学考察时强调的“西迁精神”是一脉相承的。我们爱国,决不能简简单单、敲锣打鼓地停留在口号上,要真正把自己的事业、自己的人生、自己的奋斗同祖国的前途、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努力做到扎根人民、奉献国家。
赵颖表示,两年前,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大时告诉青年人“生逢其时、重任在肩”,极大地鼓舞了青年一代要做追梦人也要做圆梦人,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民族复兴铺路架桥,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此次疫情,80、90后医护人员奔赴一线扛起重任,不负总书记的谆谆教诲,不负国家和民族的托付。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也时刻提醒我们,要脚踏实地、勇于担当,做好本职工作,传递北大精神。同时,总书记还就高等教育发展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指出“世界一流大学都是在服务自己国家发展中成长起来的”“我国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总书记对于高等教育的殷切期盼,也是对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具体定义。时隔两年,总书记发表“西迁精神”重要讲话,和5·2讲话精神遥相呼应,都强调把爱国奉献写进高等教育的基因,对个人来说,则要坚定不移地把爱国主义融入灵魂、写进行动。
李根表示,“西迁精神”在当时是一代人的集体选择,作为西部大开发的先行者,当时的教育工作者表现出来的对事业、理想的热爱,以及胸怀大局的家国情怀,令他深受触动。总书记提到“西迁精神”的核心与总书记在北大的重要讲话精神一脉相承,同时与总书记近期给北大师生和校友的两封回信精神遥相呼应,都强调了要把学校的建设发展融入党和国家事业的历史进程中,要到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贡献力量。我们要把这些重要精神紧密结合起来,全面、系统、深入地学习领会总书记对教育事业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科学论断,在新时代坚守初心使命,砥砺前行、不断奋进。
柴玥儿表示,上周,正在陕西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专门前往西安交通大学,考察交大西迁博物馆,亲切会见西迁老教授。这是总书记自2017年12月回信老教授、2018年新年贺词后,又一次提及“西迁精神”。身为陕西人,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处处都能发现“西迁精神”:三秦大地高校林立,工业建设不断发展,城市焕发着蓬勃生机和活力。她结合自身的成长经历、在北大的学习与工作生活谈到,最深的体会是学校的建设发展要融入党和国家事业的历史进程中,要到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贡献力量。作为青年党员,我们要持之以恒学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在工作岗位上发挥专长、知行合一,做新时代的奋斗者。
学习会后,政研室党支部成员还参加了学校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和机关党委组织的“校园大扫除”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