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期间,学校深入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和习近平总书记来校视察重要讲话精神,以北京大学第十二次党代会“加快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战略部署为蓝图,扎根中国大地,坚持科学办学,埋头苦干,改革创新,破除障碍,加速发展,学校各方面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未来五年,学校将按照中央“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国家“十三五”规划的奋斗目标以及国务院《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为实现几代北大人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梦想,锐意进取、砥砺前行,进而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时代贡献。
一、优势
(一)本科生教育注重内涵发展
坚持以学生培养为中心,立德树人、价值引领,凝练形成人才培养“加强基础、促进交叉、尊重选择、卓越教学”新十六字方针。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体系基本形成,创新型实践教育模式和国际化人才培养平台建设初见成效,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
加强基础。高质量的主干基础课建设卓有成效。“十二五”期间建设主干基础课315门/系列,900余位优秀教师担任主干基础课主持人和授课教师,涌现一批精品课程、教材;开展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和“基础学科专业人才培养试验计划”,注重学生创新能力提升;本科科研效果显著。本科生科研网络管理平台建设完成,全校约30。的本科生参与科研训练,其中物理、化学等理科院系高达60。;打造高质量的通识教育课程。完成覆盖6个门类的322门通选课程的建设,系统推出4大系列13门以“经典阅读”和“研讨式教学”为特征的“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体系。注重价值观和责任感培育,注重人文关怀,将思想政治课改革纳入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体系。
促进交叉。建设跨学科专业及人才培养项目。建成“古生物”“政治学、经济学与哲学(PPE)”“外国语言与外国历史”“整合科学”“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等跨学科本科专业和“古典语文学”跨学科项目;促进跨院系选课,建设完成理工、人文、社科和经管4个领域229门大类平台课。
尊重选择。低年级着重通识、基础教育,高年级偏重宽口径专业教育,实行在导师指导下的自由选课、选专业制度;完成全校所有院系(除外语、医学类等专业外)的学科大类招生和培养模式建设,实行本科1-2年后院系内自主选择分专业培养;双学位和辅修等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效果显著。
卓越教学。加强探究式学习,改进教学方法,探索小班课教学模式。截至2014年底,全校共开设26个大班、137个研讨型小班,100余名院士、长江学者等优秀教师参与其中;推进小语种外语课建设;稳步推进北京大学“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MOOCs)建设,开设35门“慕课”。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余万学习者注册学习。7门课程被评为教育部“精品视频公开课”,15门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全过程、全方位、全覆盖的实践育人体系,打造实验实践教学、学术科创、社会实践、扶贫支教、就业创业、海外实践等10个平台;加强实验实践教学环境条件建设,建成8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13个北京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二)研究生培养质量显著提升
研究生教育秉承“立德树人、提高质量、国家需求、国际前沿”的根本原则,以培养满足国家和社会发展需求的、具有国际视野、满足全球化需要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为己任,通过一系列机制体制创新与完善,不断营造有利于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培养环境,努力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为提高国家创新力和国际竞争力提供有力支撑和引领。
立德树人。加强研究生学风建设,先后在全校研究生中开展学术规范与学风教育宣讲会、发放《科学道德和学分建设简明读本》。重视研究生学术规范教育课程建设。出版《北京大学研究生学术规范与创新能力建设》丛书。
提高质量。学科布局不断完善。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增至48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增至50个。专业学位授权点由2009年的14种增至现在的29种,其中有4种专业学位博士授权点。学科涵盖了国家设立的全部13个门类中除军事学以外的12个;新兴交叉学科初具规模,自主设置63个二级学科。促进培育新的学科生长点,增强学科的交叉融合,成立了海洋研究院,自主设置了中国学、大数据等交叉学科。成立北京大学交叉学科学位分委员会,理顺交叉学科发展的机制体制;研究生课程建设不断增强,截至2014年,累计有812门次课程获得学校专项经费资助。培养学生科学精神与学科素养,五年来,累计有28个院系举办了235个研究生创新计划项目,100期“才斋讲堂”系列学术讲座,7期“黉门对话”专家主题论坛;多元化招生录取方式并存,扩大院系和导师的招生自主权,已在全校2/3院系试点并推广博士生录取“申请-考核”制,并配套创立“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英语水平考试(PKU-GATE)”。
国家需求。重视研究生教育结构的调整与优化。率先倡导学术型、专业型研究生分类培养模式。对传统优势学科及学术研究类学科,逐步减少学术型硕士的规模,增加学术型博士的规模;对应用型学科,大力支持专业学位的发展。应用型和专业学位的研究生以硕士研究生培养为主,缩短学制,注重实践能力培养。
国际前沿。搭建研究生国际学术交流平台。设立研究生学术交流基金项目、博士研究生短期出国(境)研究项目、博士生专题学术研讨会项目。开办联合学位,签署博士生联合培养协议,如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与杜伦大学化学系开展“2+2项目”。大力发展英文授课项目,建立全英文学位项目5个,双学位项目20多个,开设英文课程80多门。
(三)师资队伍建设取得新成效
师资队伍结构优化。目前,教学科研人员总数2585人,其中新体制教师由139人增长至360人。教师队伍年龄集中在36岁到50岁,新增教师主体为青年教师,队伍更替稳步完成。质量逐步提升。新增教师473人,新体制引进人员占55。以上,留学回国人员占60。以上,博士比例达到97.5。以上,常规体制引进人员副高级以上职称占50。以上,新体制引进人员以高层次人才和优秀青年人才为主,来源更加多元化,学缘结构更加均衡。
师资队伍向高端化发展。队伍整体水平进入世界先进行列。截至2015年,学校已拥有87名两院院士、165名国家“千人计划”学者、59名国家“万人计划”杰出人才和领军人才,213名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76名973计划和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首席科学家、14名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以及一大批“青年千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百人计划”青年学者,各项指标均在全国高校中名列前茅。
体制创新稳步推进。全面实施以预聘制为核心的教学科研职位分系列(教学科研并重、教学为主、研究技术为主系列)管理制度。根据系列岗位特点分别建立和实施不同招聘聘任、考核评价和薪酬体系,强化教研系列的引进、培养和评估,大力引进优秀学术人才,并为其提供良好、可预期的职业发展轨道。不断完善全员合同聘用制,进一步加强对非教师人员的合同管理工作。
持续增进员工福祉。根据国际学术人才市场特点,探索建立北大特色的岗位绩效工资制与协议工资制并存的收入分配制度。根据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学校财力状况,形成了以职务补贴和年终绩效相结合的收入分配调节机制。教职工收入水平逐年稳定增长。
(四)科学研究成果丰硕
科研实力不断增强。截至2016年5月ESI排名,我校共有20个学科进入全球前1。行列,比2011年(17个)增加3个(农业科学、免疫学、交叉科学),位居国内高校之首;其中5个学科进入全球前千分之一(0.1。)行列,分别是化学、物理学、临床医学、材料科学、工程学。承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数持续增长,共新批“973”计划项目/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55项,每年获批数连续5年稳定在10项以上。2014年新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总经费达6.85亿元,各类项目总计682项,其中创新研究群体5个,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3人,均居全国高校首位。学校人文社科纵向项目立项总数稳定增长,在各类申报中继续保持领先位置。学校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共计中标57项,五年间累计获得项目经费达9.31亿元,增长明显。
科研产出显著增加。理工医科方面,五年来,学校共有26项成果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其中15项自然科学奖、3项技术发明奖、8项科技进步奖。科学论文数量和质量有较大提升,平均影响因子显著提高。截止到2014年12月,全校共发表SCI数据库收录论文6947篇,其中北京大学为通讯作者单位的论文总数为3671篇,平均影响因子3.48。在全球前200名科研机构中,学校自然指数排名第17位,位居中国(包括台湾和香港)高校第一。在自然指数学科排名中,学校化学学科排名第10位,物质科学排名第18位。发明专利的申请量和授权量稳定增长。2014年共申请专利592项,获授权专利435项,申请量和授权量连续三年维持在500项和350项以上。谢晓亮、汤富酬、乔杰研究组确立了基于单细胞基因组高通量测序的植入前基因诊断新方法,其成果入选全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和中国科学十大进展。人文社科方面,学校获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61项,第七届49项,获奖数连续五届蝉联全国高校榜首。国学研究院《中华文明史》多语言版本(英、俄、日、韩)、王缉思的《中美战略互疑:解析与应对》、《经济学季刊》(ChinaEconomicJournal)等有影响力的外文著作期刊出版。吴小红、张弛等关于“中国仙人洞遗址两万年前的陶器”的考古成果被列入2012年世界十大考古发现。进一步加强了《新编新注十三经》研究、“国外所藏汉籍善本丛刊”工程、《儒藏》编纂与研究、藏秦简和西汉竹书的整理与研究、《中国儒学史》研究等文化典籍整理与研究工作,意义深远。
研究基地建设不断加快,截止目前学校具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16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79个、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3个,启动建设教育部2011计划“量子科学协同创新中心”“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北京)”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形成了系统化、多层次的创新平台。五年间,学校国家重点实验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运行良好,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5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获得评估优秀成绩。
学科建设成效显著。在教育部第三轮一级学科评估中,学校参评的48个一级学科中有16个排名第一,9个排名第二,10个排名第三,均居全国高校之首。学校积极推进学科同行评估,目前已经完成8个理科院系、4个文科院系的同行评议工作。学校开启学科自我评估工作,建立起自我评估、国际同行评估、国家一级学科排名评估、国际排名评估以及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相结合的自我评估及管理综合机制。
体制机制不断创新。学校成立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生命科学联合中心、现代农学院(筹)等15个新体制科研机构,培育建设了国际战略研究等6个创新协同中心。这些机构陆续产生一大批具有重大影响的成果。
(五)社会服务实现新发展
积极发挥国家智库作用。学校依托国际战略研究院、新结构经济学研究中心、国家发展研究院、首都发展研究院、人口研究所等智库研究机构服务国家战略,开展国际金融危机、中东北非变局、国家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中国梦”等国际国内重大热点研究,积极主动参与国家和地方教育、科技、人才等重要中长期国家规划、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研究和起草工作。
支撑引领中国创造的技术转移能力显著提高。与北京市、海淀区合作,支持了一批北大落户海淀的重大产业化项目,包括PKU-CFD流体动力学数值仿真软件、智能助残肢体技术、碳纳米材料研究项目、灵长类项目产业化等。推进和地方、企业构建新的产学研合作,搭建百度—北大数字媒体研究所联合实验室、北京大学—众阳软件大数据联合研发中心、北京大学—软通动力智慧城市和大数据应用联合研究中心、拜耳医药保健—北京大学新药研发和转化研究中心、朔州市—北京大学工业固废资源综合利用研发平台等校企研究平台。
高品质医疗服务功能持续增强。截至2015年底,学校拥有6家附属医院、4家共建医院(其中新增北京大学国际医院和北京大学滨海医院)、13所教学医院。临床学科优势日益突出,共拥有国家卫生计生委临床重点专科68个。过去五年中,6所附属医院接受门诊4280万人次、急诊308万人次。服务中央保健、支援西部和欠发达地区医疗以及“服务百姓健康行动”全国大型义诊等活动效能不断加强,对口扶持单位数达到55家。在玉树地震、云南昭通地震、非洲埃博拉病毒等国家应急医疗卫生行动中的作用不断突显,被指定为首批医疗队或首批医疗队的主体成员单位。
与政府、产业、科研院所双边或多边合作网络不断完善。已与全国23个省区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签署了省校合作协议。近五年来,学校与地方合作项目经费(签约金额)超过25亿,年均增长率为12.7。。对口支援西藏大学、石河子大学,牵头18所高校协同开展中央部署的援藏、援疆任务,推动西藏大学博士点零的突破。学校先后获得“国家西部大开发先进集体”“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对口支援工作先进集体”等国家级集体荣誉。8位教师获得教育部“对口支援工作先进个人”称号,居全国高校之最。
继续教育辐射范围与影响力持续提升。近五年来,全校31个办学单位举办各类培训项目5000余个,辐射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培训学员近30万人次。依托中组部、教育部授予的“首批全国干部教育培训高校基地”、教育部授予的“高等学校继续教育示范基地”,以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授予的“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开展党政领导干部教育、企业中高层及专业技术人员培训,服务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成立继续教育学院,完成“管办分离”改革,推进体制机制创新。
(六)国际合作步入新阶段
国际合作纵深发展,已与61个国家和地区的384所著名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了校际交流关系。积极参与“国际研究型大学联盟(IARU)”“环太平洋大学组织(APRU)”等国际大学组织建设。截止2015年,已承建了10所孔子学院和46个孔子课堂,其中朱拉隆功大学孔子学院与伦敦大学教育学院孔子学院被列为“全球示范孔子学院”。
国际人才培养体系不断完善。依托遍布全球的合作院校网络,大力推动学生海外学习项目的发展,为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提供机遇。目前,为学生提供校级学期交换项目100个,假期学校项目52个。2015年全年学生出国出境人数为4049人次,较2011年增长139。。五年来,累计通过国家公派留学项目派出的研究生达1500余人。2015年,学校共派出2504余人(次)研究生前往62个国家和地区学习、科研或参加各类学术活动,比2011年增加了60.6。。成立北京大学燕京学堂,聚集国际顶尖师资和一流学生团队,围绕中国问题,开展人文、社科领域跨学科交叉学术研究,开设中国学硕士研究生项目,为世界各类组织培养沟通中国和世界的人才。创办“国际暑期学校”项目,为海外高校学生营造本地国际化课堂。留学生规模稳步增长,2015年,学校长期外国留学生达3601人,相比2011年增了14.2。。推动英文课程建设,截止2015年,本科稳定开设的英文课程166门。
国际高端智力汇聚能力显著提高。在既有“海外学者讲学计划”“海外学者研究计划”“海外名家讲学计划”的基础上,设立了“北京大学‘大学堂’顶尖学者讲学计划”“诺贝尔奖获得者校园行”,重点支持国际著名教授或学科领域内公认的顶尖学者来校讲学。
建立了一批国际性的学科中心和基地。建立北大IDG麦戈文脑科学研究院等国际科研平台;以顶尖研究型大学为重点合作伙伴,建立北京大学斯坦福中心、剑桥北京大学中国中心等校际合作实体机构或平台;围绕国家教育外事热点,成立和支持多个高层次的区域/国别研究中心或基地,设立必和必拓澳大利亚研究讲习教授席位。
两岸四地交流水平稳步提升。学校积极开展面向港澳台地区的教育、学术交流。全面加强与香港大学、台湾大学的战略合作,通过举办“大学日”主题交流活动、组织大规模代表团互访,促进了双方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等方面的交流。
(七)校园建设实现新跨越
校园空间布局优化。学校对分散的行政办公空间进行了整合,学生中心、行政中心和后勤中心建设完成。统筹空间更好地服务师生,腾退空间主要改善教学科研条件。2013-2015年期间,学校启动建设项目54.63万平米,竣工24.04万平米,完成了人文学苑、新闻传播大楼、对外汉语教育学院大楼、实验设备楼、物理西楼等一批教学科研大楼的建设。优化和完善了学生生活设施布局,完成了44楼改造、勺园食堂。推动绿色校园建设,完成了煤改气工程。落实湖光山色塔影工程,多渠道循环利用水资源,结合生态技术手段,恢复未名湖北岸水系环境,提升了校园整体环境景观品质。完成肖家河教工住宅项目配售工作,这将大大改善教职工居住条件。
(八)治理能力跃升新高度
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制定完成《北京大学章程》,并于2014年9月3日经教育部核准,正式实施生效。这是建国后学校正式实施的第一部章程;推进新版《北京大学学术委员会章程》的修订,实现了党政治理体系与学术治理体系间协同合作的新探索;完成章程委员会建设,推动依法治校水平迈上新台阶。
体制机制改革揭开新篇章。完成创新人才培养综合改革、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学科管理框架、生命科学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改革、试点学院建设与改革等5项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致力于激发基层办学活力的学术管理体制和院系治理结构的改革探索初见成效,在国内兄弟院校中起到示范引领作用。学校主动请缨承担国家高等学校综合改革试点任务,系统设计治理结构与管理体制、教育教学、师资人事制度、科研体制机制、资源保障与配置体制等改革任务,完成《北京大学综合改革方案》的制定,并于2014年12月1日由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正式批准备案。2015年先期启动人才培养、师资队伍、管理构架改革三大重点领域改革。
学校财务制度进一步加强。深化预算体制机制改革,完善校系两级预算管理体制,完善了学校财经制度和内控建设。率先设立了总会计师制度,提升经费使用和资产管理专业化水平。提升经费管理信息化水平,自主开发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得到不断改善。建立教育成本核算制度,建立有偿使用机制,完善校院两级成本分担机制,建立校内成本分摊机制。推动建立财务绩效评价制度,注重充分发挥资金使用效益。
筹资工作稳步提升。“十二五”期间,学校累计获得到账捐赠总额逾36.783亿元,社会捐赠呈现新趋势,项目数大幅增长,直接奖励资助师生人数提升。截止2014年底,基金会净资产达34.79亿元,约为2010年底(12.27亿元)的3倍,基本实现基金3倍增长目标。筹资体制机制不断完善,基本完成“校-院”两级筹资体系的构建。公信力建设不断提升,2013年,北京大学教育基金会获评为5A级基金会。
二、不足
人才培养方面:面对未来世界的挑战,目前本科教育距离“培养引领未来的人”的目标要求还有较大差距。人才培养模式以及教育教学方法还不能满足学生多样化的成长和成才需求,在激发学生好奇心、进取心和内在动力方面存在不足,学生的学习和成长体验有待提升。让学术型研究生能潜心学术的氛围营造得还不够,专业型研究生教育仍须继续探索。
人才队伍方面:世界一流人才总量不足,高端人才和优秀青年人才总量仍有提升空间,具有国际重大影响力的学术贡献有限。博士后与学术型研究生质量有待提升,管理队伍专业化和职业化水平有待提高,新老人事体系制度性差异尚待解决,院系和职能部门资源配置机制有待提升。硬件条件和待遇的差距造成对高层次创造性人才吸引不足,影响了一些学科向世界一流学科前进的速度。
学科建设方面:基础学科优势受到一定程度削弱,前沿交叉学科发展不充分,原始创新能力有待提升,与其他高校相比优势不断缩小;部分学科点设置存在空白;科研团队建设单兵作战模式较多;科研评价机制需要转变。
社会服务方面: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和国民经济主战场的布局不足,学科综合优势发挥不够;能投入服务地方的资源有限,不能满足社会和地方日益扩大的对高层次智力、医疗等资源的需求;人才培养对地方推动作用难以量化,学校基础研究与地方合作项目短、平、快的产业效益导向之间存到矛盾,较难获取地方政府的稳定支持。
全球化方面:与世界一流大学国际化程度差距较大。留学生比例偏低,生源质量、结构有待完善;全英文课程及英文学位项目数量不足,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境外交换生或留学生来学校就读的规模;吸收国际优质教育、学术资源“为我所用”的能力有待提升。
治理能力建设方面:管理构架和流程有待完善,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尚处于探索推进阶段,制度有序性不足,功能与效益问题突出。
资源配置体系方面:校园建设难以满足学校日益增长的各方需求,现有基金总量与世界一流大学差距较大;资源与规划联动不够,资源错配、不合理、浪费闲置的现象较为普遍。
三、机遇
“双一流”建设开启新篇章。2016年3月16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专节描述“提升大学创新人才培养能力”。2015年10月24日,国务院颁布《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明确要实现“2020年若干所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2030年若干所大学和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前列,本世纪中叶基本建成高等教育强国”的战略目标。这为学校勇担先锋、率先跻身提供了强大动力和重要保障。
国家战略提供新空间。“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下文简称“一带一路”)与“京津冀协同发展”等重大国家战略的提出为学校全球化和下一步发展带来良好契机。学校应主动融入服务国家改革大局,乘势而上,迈向世界一流。
创新发展步入新时代。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推动国家经济的转型和增长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互联网+”的提出,标志着创新中国的时代将要来临。学校作为知识、技术创新和文化传承的主体,将面临与政府、地方、企业深化、扩展产学研合作、协同创新的新时代。
技术革命带来新契机。随着第三次工业革命、大数据时代、云时代的来临,知识成为社会发展主要动力。大学作为知识的保存、创造、传播者的地位越发突显,北大作为综合型高校更有可为空间。新技术与高校科研、教学、管理的融合,为学校的发展提供了赶超的新机遇。
综合改革全面铺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2014年9月3日,教育部正式核准《北京大学章程》。2014年12月1日,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正式批准《北京大学综合改革方案》。“十三五”期间是章程落地实施,规章规范清理,全面推进“依法治校”的战略期,是综合改革工作全面铺展的执行期。
四、挑战
高校竞争全球化。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过程中,全球化竞争的步伐进一步加大。全球大学生源与人才的竞争从本区域、国内逐步转向全球。国际同行评估、国际排名评估等国际间评估越来越具话语权。世界一流大学无不抢抓机遇努力建立自己的全球竞争优势,不进则退,慢进则退。学校在空前激烈的竞争中面临全面提升大学竞争优势的严峻挑战。
教学改革面临新挑战。当前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以MOOCs、翻转课堂等为代表的教育改革正席卷全球,给高等教育带来强烈冲击。如何顺应时代发展,适应学生多样化的成长成才需求,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改革,探索新技术、新方法的融合,越来越成为学校面临的新挑战。
体制改革步入深水区。传统粗放式管理在有序性、功能性和效益性方面存在的缺陷,对学校发展的制约日益凸显。如何突破管理瓶颈,进行整体性制度设计与调整,加快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是学校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过程中不可回避的挑战。
资源保障进入瓶颈期。随着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工程的深入推进,学校办学资源更为短缺。建设用地缺乏,土地空间成为学校纵深发展的重大瓶颈;资金严重短缺,获取银行贷款和财政支持困难,学校资金自筹能力面临考验。
一、指导思想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政策方针,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2014年5月4日来校视察时讲话精神为指导,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国务院《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为蓝图,遵循教育规律,吸收国际先进经验,扎根中国大地办“世界第一个北大”,埋头苦干,改革创新,早日实现几代北大人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梦想,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新的时代贡献。
按照中共北京大学第十二次代表大会报告的整体部署和学校十二届党委七次全会《关于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校视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加快创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若干意见》的任务要求,紧密围绕“立德树人,培养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能够引领未来的人”的根本任务,以“守正创新,加快创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步伐”为核心,持续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加快转变学校发展方式,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加快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学校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建立能够充分调动基层群体和个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制度与文化;树立正确清晰的价值导向,严守学术独立与尊严,追求真理、追求卓越,维护社会良知,严守职业和道德规范;引领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方向,培养能够引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人;在新思想、新理论,以及推进中国政治、社会和经济思想进步上有所作为;在拓展人类知识、解决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上有所贡献。
二、原则与方针
(一)使命自觉,创建自信
使命自觉。“加快创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是党和国家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应对激烈国际竞争的必然选择,是全民族的重托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深切期望,是适应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历史趋势的迫切需要,是北大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实现自我超越和百年梦想的必由之路。学校要切实扎根中国大地,增强加快创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不辱使命、不负重托、不畏难退缩、不小进即安、不懈怠自满,而要倍加自觉、倍加努力,奋力打拼。
创建自信。深刻认识加快创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可能性和可行性,防止脱离实际、心浮气躁、急功近利、背离规律,防止妄自菲薄、缺乏自信、无所作为、丧失机遇。牢固树立向着更高目标追求的宏伟志向和自信心。将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任务置身于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同向同行的过程中,抓住国家加速上升趋势、依托民族崛起的战略机遇,乘势而上,有所作为,打破常规,实现跨越,快速跻身。转变发展模式,大胆、自信地走出一条自己的路,一条引领中国高等教育振兴之路。
(二)差距自省,奋斗自强
差距自省。增强危机感和忧患意识,冷静客观地分析目前学校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和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保持头脑清醒,实事求是,解放思想,把握主要瓶颈和关键环节。正视差距,客观全面地分析和把握问题,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扎根中国大地,积极探索有北大特点的办学模式和发展的具体路径。走特色发展的道路,在缩小差距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快发展。
奋斗自强。增强紧迫感和艰苦奋斗的意识,以可能达到的更高标准作为追求境界和努力方向。脚踏实地,埋头实干,把自觉、自信、自省转化为攻关克难、艰苦创业的实践行动。
(三)守正创新,提高质量
守正创新。百余年优良的办学传统是谋划发展的基础,遵循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尊重和坚守大学的传统,尤其是北京大学创办百余年来的光荣传统,正道而行、弘扬正气,重塑大学的公信与尊严。改革创新是发展的强大动力,更加强调创新在建设中的核心和引领作用,注重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过程中的创业精神、创新机制、创优标准以及始终保持“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和魄力,在前进道路上不迷失、不盲从,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始终挺立时代潮头。
提高质量。持续提升教育质量、持续提高办学水平,是学校永恒的任务,质量提升永无止境。教育质量是学校安身立命之本,办学水平是教育质量提升保障。集中精神和资源,以内涵为主、质量立校为导向,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把工作重点放在调整优化结构上,重点投入的同时注重保持学科多样性,进一步补短板、增后劲,走出一条瞄准世界一流、符合中国国情和北大实际的重内涵、抓质量、重提高、上水平的发展道路。
(四)综合改革,依法治校
综合改革。大学是高度依赖个人创造力的社会组织,必须建立起能够使基层组织和个人潜力充分释放的环境和氛围。综合改革的目的就是要通过建立合理的体制机制,最大限度地释放组织和个人的创造潜力,使学校使命任务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综合改革并非不分轻重缓急的均衡改革,更不是单项改革的简单叠加。改革关键在于找到各方的利益诉求,明确各方的底线;紧扣关键和瓶颈问题,选准改革的主攻方向和突破口,建立调节各方利益诉求的体制机制。
依法治校。充分发挥法治对综合改革的引领、规范、推进和保障作用,切实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综合改革的能力和水平,实现学校治理结构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通过章程规范学校与外部主体间的权责利关系,构建政府、学校、社会之间的新型关系,进一步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按照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原则,健全内部治理结构、规范权力运行。依据法律法规和学校章程,建立公正合法、系统完善、具有明确价值导向的制度与程序体系,制定、梳理和完善教学、科研、人事、财务、学生管理、后勤等方面自主管理的制度规范,建立健全各种办事程序、内部机构组织规则、议事规则。
三、基本目标
北京大学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了加快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三步走”战略。根据国家最新有关精神,学校将“三步走”战略调整为:第一步,2018年左右进入世界一流大学的行列,若干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第二步,再经过10多年的奋斗,2028年前后全面实现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奋斗目标,整体实力跻身世界一流大学前列,一大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第三步,到2048年前后,随着我国由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的迈进,矢志成为世界高等教育的推动者和引领者,全部学科实力进入世界前列。
一、立德树人,培养引领未来的人
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初步建立和完善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北大风格、符合人才培养规律的现代教育体系,培养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掌握科学方法论的人。建立和完善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本科教育体系,推动本科生教育率先跻身世界一流大学前列。融通识教育理念于培养全过程,促进学生在品格、知识、能力方面的全面成长。建立更加多样化和开放的专业教育体系,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选择空间。将学术研究优势转化为教学优势,鼓励以发现和探索为中心的教学,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成长体验和发展环境;全面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完善形成独具特色的学术研究型和职业应用型研究生分类培养模式和综合资源支撑体系,让研究生教育水平比肩世界一流。
(一)完善机制,自主选拔
根据国家核定的办学规模和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科学合理地自主确定本科生招生标准与计划。完善选拔人才机制,加强考试内容与方式的改革,完善“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人才选拔标准,探索完善多元录取、具有北大特色的招考机制。建立研究生自主招录体系。完善博士生招生“申请-考核”制,建立不同院系或学科各自的录取标准,确保招生选拔过程的公开、公正和公平。分类建立招生选拔标准,推进学术学位、专业学位分类选拔。改革学位授予模式,建立自主学科设置与学位授予体系。
(二)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根据“加强基础、促进交叉、尊重选择、卓越教学”方针,建设多样化人才培养体系。本科生培养方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学生自主选择。完善由元培模式、学科大类人才培养模式、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辅修/双学位、医学生培养模式构成的多样性跨学科人才培养体系,探索与建立适应现代研究型大学的特点、充分发挥研究优势的本科教育模式。推进“元培教学改革计划”,适度扩大元培学院的规模,探索建设新的住宿学院。推动在学部层面组织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2016年秋季入学的新生试行学部内自主选择专业和在全校自主选课。各专业明确学科专业教育核心知识体系和专业教育最低学分数,明确毕业生培养质量要求。鼓励院系、研究机构和教师设立更多的跨学科本科教育项目,在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领域,建立一批高水平的本科生与研究生交叉学科联合培养项目及联合学位项目,以项目带动学生跨校、跨专业选课。在现有交叉学科本科专业基础上,建设“水科学”“认知科学”等交叉学科专业,推进古典语言学项目建设。完善主辅修体系,建立更多的第二主修和辅修专业,规范选修双学位的学生规模和比例,提升双学位培养质量。理顺本科生科研管理机制,建立全方位科研训练体系,对基础扎实、学有余力的本科生,鼓励开展以研究为导向的学习。优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结构,完善标准化、规范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进一步完善课程建设及医预科学生的学分制探索,促进基础与临床阶段教学的融合。加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进一步落实“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
(三)促进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
融通识教育理念于人才培养全过程,促进学生在知识、能力、品格等方面的全面成长,调动和激发学生的潜能,使学生“懂得自己、懂得社会、懂得中国、懂得世界”。加强通选课和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建设,提升学生人文与科学素养,改革思想政治理论等公共基础课程,培养学生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专业精神和专业能力,注重学生在独立思考、阅读、写作、表达等方面的能力发展;尊重学生个性发展,为学生提供丰富优质教学资源以及多样化的成长途径。院系各专业根据自身学科特点、专业知识体系的内在逻辑及人才培养规律系统修订教学计划,提供高质量的专业课程,建设多样化的专业课程模块、研究性学习项目和实践技能训练项目,为学生提供多样化选择,引导学生发现志趣、发挥潜力、自主学习和深度学习。在专业基础课程之外开设挑战性荣誉课程,培养基础学科优秀人才,设立荣誉学士学位,以激励修满荣誉课程学分并积极参与创新等研究实践教育环节的学生。
(四)推进教学模式改革
改变以专业和知识灌输为主的教育方式,着眼于学生的教育体验,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推进教学方法改革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完善学分制管理模式,探索推进完全学分制改革,形成与之相匹配的培养方案、培养模式、教学管理方法,优化教学资源配置。进一步完善本科生导师制,加强研究生导师制,以高水平师资带动课程质量提升。实施新生教育年计划。各院系为所有新生设立导师,学部和各院系设立新生研讨类课程,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和生活方式,明确学习方向。逐步面向全校范围,提升大班授课质量,推广“大班授课、小班讨论”教学方式。“十三五”期间实现每名学生本科期间至少接受1-2门小班课教学。探索建立承认慕课(MOOCs)学分的机制和办法,推进混合式学习、小班教学、慕课建设以及慕课微专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鼓励跨区域跨国度教学。加强精品教材建设,实施优质课程资源共享计划。进一步推动“名师上讲台计划”“课程教学方法改革计划”,继续办好“才斋讲堂”“教授茶座”等品牌项目。保持和发扬学校体育课程的优良传统和特色,不断丰富体育课程项目内容,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兴趣爱好的学生需求,突出体育课程的文化性和教育性作用,培养体魄强健、身心健康的人。
(五)以提升质量为核心推进研究生分类培养模式改革
以研究生质量提升为核心,根据学科发展、社会需要,加大研究生教育规模和学科专业、类型、层次结构的调整力度。做好学术研究型和职业应用型的研究生分类培养,健全分类培养质量标准,实施各具特色的分类培养模式。进一步支持院系进行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探索,研究建立不同的培养要求和学位标准。对于学术型学位研究生,注重培养学生对于基础性、综合性和原始性问题的认识与探究能力。改革研究生培养资助体系,统筹来自学校、院系、研究项目和社会捐赠等各方面的资源,统一设立研究生奖学金和助教、助研和助管岗位,进一步发挥博士生在学术研究中的重要作用;对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基础扎实、视野宽阔、技能熟练的专门人才,探索应用型学科专业学位与行业衔接的培养模式。进一步加强研究生学风建设,探索建立系统化的研究生学术规范教育。启用自主设计的学位证书。推进学校同政府、社会间的协同,推进学科专业间的协同,突破管理体制的瓶颈,搭建高层次交叉学科人才培养平台,推进交叉学科人才培养体系建设。
(六)知行合一,创新创业
加强学生发展和职业生涯指导,完善毕业生跟踪服务机制,引导和支持学生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干事创业。在发挥毕业生就业和社会评价对人才培养的反馈机制效用的基础上,探索和建立以关注学生成长和提升就业质量为核心的“精准就业”服务体系。落实国家高校就业促进和创业引领计划,带动青年就业创业。加强创新创业教育,面向全校学生开设创新创业类课程,将高水平科研优势和产学研资源转化为育人优势,以培养更多未来创业领袖。加强实验教学资源建设和共享,广泛搭建实习实训平台,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类高水平科研项目、创新性实验计划和赛事。依托“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指导研发基地”建设,整合校内外创新创业优势资源,更好地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创新引领型人才社会需求。建立健全教务、学工、就业、科研、团委、产业技术研究院等多方参与的创新创业工作协调机制,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管理服务保障。
(七)健全配套,分步实施
健全配套体制机制。明确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改革学生评价方式和标准,释放学生学习和创造潜力;完善“成才支持型”学生资助方式,进一步理顺学生资助管理体制,健全精准化资助工作机制;依据学生和社会对学校人才培养的满意度,建立对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成效的全方位评估体系。建立和健全学生守则、学籍管理、学风建设、学生权益和诚信体系等各项制度规定,将大学精神和价值导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学生管理的各项制度和规定中。改革人、财、物资源配置体系,建立发展规模与学科调整联动机制;建立科学合理、高效公平的研究生招生计划分配量化指标体系,保证基础学科的名额分配,博士生招生计划向优势学科、新兴交叉学科、重大科研项目、创新平台、优质培养团队倾斜。建立以人才培养为基础的院系全额预算制,健全研究生培养的成本补偿机制。改进评价激励制度,把承担教学工作的数量与质量作为核算院系教师编制、教师聘任与晋升的重要依据。
二、造就一流的人才队伍
初步造就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世界级师资队伍。推进人力资源管理和制度改革,完成新老师资人事体制并轨,形成具有竞争力、公平合理的人事管理体系和“近者悦,远者来”制度体系。分类实施高端、中青人才引进和培养计划,打造规模适度、结构优化、效率显著的人才队伍,使学校成为师德高尚、风清气正、名家辈出、大师云集之地。
(一)打造一流人才队伍,推进师资人事制度改革
深化教师聘任制度改革,健全教师分系列管理体系。根据学校功能及职位特点,按照教学科研系列、教学系列、研究和技术系列进行管理,制定不同的评价标准,实行不同的支持模式,鼓励各系列人员立足本职岗位充分发挥作用。新增教研系列人员全部实行“预聘-长聘”制度,部分院系试点全员分系列管理,积极探索并建立临床教师分系列管理体系。进一步加强博士后队伍建设,建立博士后管理委员会,理顺资助体系,提高博士后薪酬待遇,调整和优化博士后评价体系,理顺博士后与科研专职人员的晋升渠道。按教学与学术研究的需要,建立合理的编制体系,完成院系定岗定编。下放人事管理权限,健全院系人力资源核算体系,调动学部和院系积极性。建立和完善有竞争力、公平合理的人事管理体系。
实施博雅人才计划,构建以博雅讲席教授、博雅特聘教授、博雅青年学者等为核心的高水平师资人才体系,通过新老体制融合,逐步建成统一的人事队伍管理体系。将国家高层次人才计划纳入学校统一人事体系,集聚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高端学术人才。秉持引进与培养、使用与开发并重的方针,扶持和培养杰出的中青年领军人才,促使更多青年英才脱颖而出。形成兼顾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人才,综合协调发展的系列人才计划。
(二)不断完善晋升激励、考核及培训体系
完善晋升激励机制,形成以薪酬分配制度为重点的基础性激励体系,建立以成就奖励和荣誉职位为主要内容的高层次激励体系。统筹规划现有薪酬体系,逐步建立有竞争力的、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薪资收入和福利体系,探索规范化的收入分配模式和待遇合理增长机制,充分体现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等因素在收入分配中的作用。根据国家社保改革及配套工资调整的进展,进一步完善收入分配制度,优化结构、确保合理增长;改善教职工生活福利待遇。
完善考核评价,建立适应学术人员职业发展阶段特点的年度报告制度、聘期考核评价和晋升等考核评价体系。针对教师的考核评价,在方式上采取年度和聘期考核,在内容上看重同行特别是外部专家的评价,在指标上突出学校整体价值导向。针对教师的考核评价制度要与遴选聘任和薪酬福利制度有机结合、相互协调,特别是要把握好长聘教职位(tenure)授予的标准、流程,使之真正成为师资队伍优化的重要举措和有效环节。进一步完善军工保密等方面工作的考核体系。
加强培训提升,建立价值观培训和专项业务培训体系。重点建立健全教育、宣传、考核、监督与奖惩相结合的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加大优秀师德典型宣传力度,促进形成重德养德的良好风气。研究制定科学合理的师德考评方式,完善教师职业操守和学术道德制度,对教师实行师德表现一票否决制,培养和造就一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优秀教师队伍。专项业务方面的培训要根据教师职业特点,依托有关业务管理部门,加强对教师教学方法以及科研项目管理能力等培训,健全专项业务培训体系。
(三)大力提升行政职员与专业技术人员队伍的职业化和专业化水平
进一步完善职员管理制度,不断加强行政管理队伍的职业化水平。完善基于工作年限和能力、岗位职责和层次等因素的职员职级制度,进一步突出职级在确定薪酬和福利待遇方面的重要标准性作用。不断完善实验技术队伍等专业技术队伍的制度体系建设,加强专业化水平。加强编制管理,坚持精简高效的原则,合理定编设岗,统筹事业编制和劳动合同制的管理。强化岗位聘任制度,按岗取酬。完善干部推荐、选拔和任用制度。完善晋升激励体系,加强专项职业培训,优化人员流动渠道。
进一步完善岗位职责,实施全员合同聘任制度。以与人才培养等目标相匹配为原则,以工作合同为载体,完善岗位职责,制定工作手册,明确权利义务,规范行为,明确底线。完善考核评价激励体系,完善以过程考核与业绩考核相结合的非教师职位考核评价制度,将考核结果与薪酬制度、激励机制、合同续订有效结合。
三、提升科学研究竞争力
科学研究水准达到世界一流。增强学校学术研究整体实力,学科建设水平和科研成果产出质量保持国内领先,跻身国际前沿。继续加强基础研究,初步实现由跟随型研究向引领型研究转变,取得具有重要影响的原创性科学研究成果,服务国家战略和科研成果转化的能力显著增强。
(一)加强基础,促进交叉,优化学科战略布局
着力加强和扶持文理基础学科建设,保持对基础研究持续投入,营造更加宽松自由的学术氛围。制定并实施学校“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研究振兴计划”。大力发展一批有重大价值的人文基础学科,保持和提升社会科学中优势学科的实力,并创造更加宽松自由的学术氛围,促进基础研究发展。强化基础研究,采取特殊政策,在学科建设、学术评价、队伍建设、科研条件等方面重点支持。根据学科的规律和差异,创新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不断产生和推出一批反映中国特色的重大原创性、引领性、标志性的学术成果。理工医科领域,增强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的原始创新能力。争取在量子、干细胞、生物医学成像、基因测序、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重大及常见多发疾病等若干基础和前沿技术研究领域取得重大突破;继续保持并扩大进入全球前1。研究机构的学科数量,进一步推动化学、物理、材料、临床医学、工程等若干学科努力成为国际学术前沿并行者乃至领跑者。
大力促进交叉学科发展。重点建设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作为人文社科研究领域的高端国际交流平台,以学科发展为导向,主动规划设计研究项目,邀请或征召国际顶尖优秀人才,开展深度科研交流与合作,为文科基础研究和交叉研究提供一个体制性的、切实有效的支持手段,开创学校文科发展的新局面。理工医领域坚持以目标明确的关键性科学问题和重大需求为牵引,鼓励交叉研究和协同创新,针对国家发展基本思想、资源、环境、能源、生态、生物医学、社会经济等领域,大力支持基础学科之间、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之间、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之间的交叉与融合,推动整合科学的发展。面向科学前沿基础研究和国家战略需求,建设机器人及智能制造、重大疾病诊疗、移动医疗、精准医学、物联网、大数据、文理交叉等重点发展方向。提高关键共性技术有效供给能力,突破先进碳材料、新型纳电子器件等一批关键共性技术,开发一批重大科研仪器装备。搭建跨学科、跨院系的合作平台,做好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的差异化定位和分立性安排,推进学科体系创新、观点创新和方法创新,构建、支持一批交叉学科发展。整合全校力量,加强对前沿交叉学科的培育与扶持,选择若干领域构建跨学科平台,加强前沿交叉学院在学科交叉中的推进作用。
优化学科布局,立足学校优势学科和长远发展,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大为,有所小为”的原则,充分释放学术活力。坚持以队伍建设为核心,以交叉学科为重点,以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加强基础学科,加强思想理论、前沿科学和未来技术的创新,关注国家重大需求,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人才和学术支撑。积极推动工程科学和新兴技术高精尖中心、理工医等一批新体制科研机构的建设与发展。积极推动中华文明起源综合研究、语言科学与认知研究、宗教文化研究、全球治理和国别研究等的开展。进一步加强临床研究支撑平台的建设和质量控制标准体系的建设,努力提升临床研究的质量和水平,推动转化医学的发展。
(二)整合优势,推进重大条件平台建设
扎实推进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备设施和大科学装置建设。牵头建设多模态跨尺度生物医学成像,共建在线同位素型丰中子束流(ISOL)等大科学装置建设,参与模式动物表型与遗传研究设施、综合极端条件实验装置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大科学装置建设。在散裂中子源等大装置上建设若干线站、工作站。
发展培育一批协同创新平台、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际联合实验室。牵头建设化学、医学、生态学、微电子等协同创新中心,加强生命科学联合中心的平台建设和运行。进一步加强分子科学国家实验室、人工微结构与介观物理、核物理与核技术、湍流与复杂系统研究、蛋白质工程及植物基因工程等国家和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建设和运行,布局建设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
着力建设好工程科学与新兴技术中心、卓越材料中心、纳电子器件与系统中心、北京大数据研究院、海洋研究院、国际战略研究院、新媒体研究院、高等人文研究院、现代农学院等一批跨学科、跨院系、跨学校的科学研究平台及网络。进一步加强国学研究院、儒学研究院等平台建设,大力推进《儒藏》编纂等重大文化工程,参与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积极推进“北京大学人文学科文库”的建设,调动人文学科各院系个体研究的积极性,汇聚整合其优秀成果,整体促进人文传统优势学科的发展。
整合医学部和各附属医院优势资源,从病人-人群-实验室等多角度建设医学大数据平台,推进精准医学中心建设,建设国家转化医学重大科技设施。以临床研究项目和国际合作项目为切入点,建设和完善生物样本和临床资源库。
完善科研公共平台能力建设。大力提升顶尖科学仪器设备研制能力,重点建设服务于前沿基础研究的基础平台、服务于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的研究创新平台和服务于国家重大专项的多学科综合性研究平台,形成通用数据、分析、测试平台与大型专门平台相结合、集约高效的综合科研服务体系。加强数学科学学院、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统计科学中心、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等相关机构的合作,为各院系开展相关研究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从分子-细胞-组织-器官-整体等不同层次,建立完善医学公共支撑平台体系。进一步完善平台管理体制机制,扩大开放度,增加使用率,提升服务质量。
(三)体制创新,建立健全学科发展的制度环境
完善交叉研究和协同创新制度。组织跨学科和跨学部的学科建设委员会,建立健全支撑学科不断交叉融合的体制机制,促进创新资源和要素有效汇聚。
不断完善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把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鼓励自由探索结合起来,营造有利于科技人员潜心研究、勇于创新的学术环境和科研服务环境。结合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改革科技创新的模式、科技人员评价机制和资源配置方式,优化创新环境。建立适合学校校情、被公认的高水准评价体系和标准,实现自我发展、自我约束、动态调整。充分发挥国内外专家的作用,以新体制机构为重点,依据学术机构的现状和未来的发展潜力定期对各院系、所、中心等学术机构进行国际评估。
逐步建立以技术转化和经济效益实现为导向的高校专利评价体系,推进知识产权成果的价值转化。建立和完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尊重市场规律,主动与市场需求匹配,健全知识产权的申报、审核、披露、评估、分配和决策等制度。
四、增强社会服务效能
社会服务能力显著提高。面向国家需求,主动对接国家战略,引导师生对国家利益延伸区域的文化、历史、经济、社情民意等进行深入研究,形成一批具有世界级影响力和竞争力的高端智囊团和思想库;支撑地区发展,充分发挥学校智力资源的辐射支撑作用,建成覆盖全国、不同层次的区域合作体系;助力产业升级,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积极推进产学研一体化,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中心;服务社会公众,提供高品质的继续教育资源和医疗服务,构建国际先进的学习型社会基地和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一)面向国家需求,主动对接国家战略
强化引领辐射,服务国家战略。把握“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海洋强国”等战略机遇,超前谋划、争取承接大型国家战略项目,在基础设施建设、港口运营、设备制造等领域发挥技术优势;面向国防、军工科技需求,服务国防、军队建设,深入开展军地合作,重点开拓与军队及军口单位在科技合作、军队培训等方面的服务内容,支持国家强军计划。以重大科研项目、高水平研发平台为载体,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安全等重大战略需求组建、培养优秀科研团队。加大对军工、国防重大项目、高水平研发平台的资源、政策支持力度。服务国家加快扶贫攻坚战略,重点做好中央部署的定点扶贫云南弥渡县的工作,通过举全校之力、集全校之智,院系对口帮扶,帮助地方按期脱贫,为国家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做出重要贡献。继续保持北大民主党派在全国的领先地位,支持其在国家重大决策中发挥更大作用。
依托学科优势,着力建设一批具有中国特色和世界影响力的高校新型智库。依托基础学科研究优势,着重开展事关国家长远发展的基础理论研究,为科学决策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支持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重点在国际战略、海洋战略、社会发展与公共治理、经济政策、文明传承与文化建设、生态文明与环境建设、科技创新等领域助力国家民主决策,增强国家软实力,推动中国国家战略研究。
建立形式多样、结构合理的智库组织形式。以学者为核心,支持和培养一批具有重要影响的高端智库人才和咨政研究团队;以机构建设为重点,培育建设一批具有集成优势的新型智库机构;以项目为抓手,改革科研项目管理,提高应用研究项目质量;以成果转化平台为基础,拓展转化渠道,搭建高端发布平台。创新体制机制,整合优质资源,打造一流的智库品牌。
(二)服务地方经济,助力地方发展
着眼长远发展,做好战略布局。立足北京,服务首都发展。深度参与京津冀协同发展和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围绕首都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发展规划、政策咨询、医疗服务、干部输送、大学生村官、志愿者服务等工作开展全方位合作。
面向东部经济发达地区,争取大型合作项目、做出标志性成果;面向中西部地区,重点加强人才输送和培养的合作,支持中西部高等教育及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面向企业需求服务经济建设,努力促成有显示度的合作项目,全面发挥学校对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
面向国家战略重点地区,强化引领辐射,服务国家战略。积极参加地方政府的科研成果落地对接,深入了解地方政府的发展需求,重点围绕产业改造、技术支持、战略规划等方面与企业开展合作,实现双方合作共赢;重点挖掘与政府及事业单位在政策咨询、规划服务、党政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培训等方面的合作潜力,实现双方战略共赢。
(三)深化产学研用结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加强产学研用合作,与自主创新示范区、顶尖创新企业、科研院所等形成战略联盟,结合自身特色打造完整的创新链。促进国际深层次合作,围绕若干重要主题,与世界一流大学、科研院所、跨国企业、顶尖科学家进行科研合作。
鼓励院系和教师与相关行业和企业合作,加强校企开放式协同创新实验室建设。进一步拓宽和深化产学研合作,加强与企业界的合作与互动,选择一批重点企业,共建开放式联合试验室,开展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自觉参与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着重解决对企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关键科学技术问题,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搭建国际化技术转移转化平台。实施北京大学早期项目挖掘计划、早期项目孵化计划、国际知名大学技术转移集聚区建设计划以及孵化器建设计划与基金组建计划,积极加入国际生物医药类的产业化联盟或组织将大学之间的学术科研合作拓展到科研成果转移转化的合作。有选择地引进一批海外大学的科研成果,在重点合作区域进行成果转移转化,促进区域经济的升级转型。探索建立从实验研究、中试到生产的全过程科技创新融资模式,促进科技成果资本化、产业化。着力提高高校对产业转型升级的贡献率,努力成为催化产业技术变革、加速创新驱动的策源地。
建设高端专利运营平台。组建专业团队,吸引政府、学校和社会的资金,整合国内科技、人才、资本等资源,面向校内外开展专利成果的资本化运作。推进科技成果与社会经济发展对接,探索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的途径。推动控股企业健康发展。
(四)加强品牌建设,全面服务社会
坚持走高层次、高水平、高质量的继续教育发展之路。充分挖掘、整合学校学科、师资等方面的优势,建设以高端非学历继续教育为主的继续教育体系,实现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均衡发展。积极适应国家人才战略总体规划,打造协同平台,培育品牌优势;完善质量体系,打造核心竞争力。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有利于科学发展的继续教育人才培养体制机制,推动继续教育朝着有利于扩大学校的社会影响、有利于促进学科建设、有利于支持学校整体发展的方向健康发展,争创具有北大特色、世界一流的继续教育体系。
激发知识创新与扩散的活力,打造服务政府、企业、军队的全方位继续教育新格局。充分发挥北京大学国家智库职能,主动服务中央和地方政府领导干部培养计划,促进人文、社科领域研究成果在国家治理、政府治理、社会治理领域的创新扩散。依托北京大学综合性学科优势,深入拓展校企合作思路与模式,强化制造业与服务业教育培训领域优势地位,培育具有长期效益和长远价值的品牌项目。积极开展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带动理工、医学领域研究成果的应用与推广。逐步探索普通高校与军队合作开展人才培养的途径,拓展“高层次人才强军计划”的合作形式,参与军队系统领导干部、专业技术人员以及转业军人的继续教育工作。
(五)持续增强医疗服务品质,扩展辐射范围
进一步搭建基础与临床研究合作平台,整合医教研资源,完善国家医疗数据中心的发展和运行机制,研究医疗大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使其既要服务于医疗机构的管理、服务于社会公众,又借此发展医学信息学和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积极参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参与京津冀一体化等国家战略发展布局,努力支撑健康北京和健康中国建设。进一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发展符合国家和人民健康需求的医疗卫生事业。积极参与服务中央保健、支援西部和欠发达地区医疗及对口支援的各项工作。参与国家公立医院综合改革。
五、强化国际交流合作能力
全面提升北京大学全球影响力和美誉度。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深层次、宽领域、立体化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教学科研、师生结构国际化水平大幅提升,北大全球布局、影响力进一步扩张,国际教育资源汇聚运筹能力显著提高。
(一)推动北大影响力走出去
主动融入国家战略,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高校的交流与合作。创造条件,鼓励师生前往沿线国家开展交流和科研。确立战略性合作伙伴,重点支持校方合作框架下的团队合作。加强孔子学院建设,进一步发挥其海外综合交流平台和学校国际化理念传播窗口的重要作用。依托区域性重点合作伙伴设立北大海外中心,开展宣传和招生工作,联络当地校友、企业、基金会,拓展海外筹款渠道,协助开展民间外交。深入挖掘和整合国际校友资源,加强海外校友网络建设,树立北大国际教育的品牌形象。
深度参与“国际研究型大学联盟(IARU)”“环太平洋大学组织(APRU)”等国际大学联盟组织的运行和建设,引领“生态文明国际大学联盟(GAUSF)”的发展,提升在国际组织的话语权。发起或主办包括世界美术史大会(2016)、世界哲学大会(2018)等在业内享有盛誉的重要会议,积极筹备建校120周年大学校长论坛,提升北大的国际能见度。继续办好“北京论坛”等高端学术性论坛或研讨会,搭建国际性的文明对话平台。以“燕京学堂”建设为依托,形成“大人文”的校际合作和中国学研究网络,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推动北大学术成果走出去,推进多语种翻译推介工作,加强出版国际化。踊跃参与国际学术组织建设和国际科学计划,国际教育规则制定、教学评估和认证,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和话语权。依托政府搭建的国际化平台,推动中美、中英、中俄等人文交流机制,开展“亚洲校园”计划,继续举办系列主题大学日活动和“海外北大日”,着力提升“北大品牌”的海外影响力。
(二)稳步推进教学科研全球化
进一步推进与世界一流大学开展学生互换、学分互认、学位联授互授项目,协调培养模式与出国交流之间的制度自洽,支持更多学生参与多层次的国际学术交流。建立本科生国际交流基金,推进“十三五”期间实现90。的本科生在校期间有机会出国交流。扩大学期海外交流、国际暑期学校学生规模;鼓励和支持学生参与国际学术交流、海外暑期科研以及海外志愿服务,尤其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发展中和不发达国家。完善学分互认等国际化培养管理制度,增加教学评价体系中的国际化相关指标。加快研究生学位授予、学制改革,逐步实现与国际接轨。完善国际联合培养模式,建设双学位项目、硕博联合培养项目、探讨设立3+X本硕(博)连读项目;推进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在美联合办学。加强英文课程平台建设,试点建设全英文授课本科专业。建设全英文学位项目,依托燕京学堂打造“中国学”品牌硕士教育项目,加强临床医学教育质量评价制度建设,助力建立具有中国特色、与国际医学教育实质等效的医学专业认证制度。推动博士生毕业去海外高校任教。
提升科研国际化程度。深化已有的61个国家和地区的384所大学和研究机构的校际交流合作,并不断拓展。确立10所顶尖研究型大学为重点战略合作伙伴,将全球顶尖资源整合到教学科研的全过程。积极参与或牵头组织国际和区域性重大科学计划和科学工程,加强国际协同创新。推动与全球顶尖大学的人文社科合作,坚守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主体性的同时将优秀成果推向全球。推动院系教学科研的国际化进程,努力汇聚全球顶尖学者,开展前沿研究。围绕国家战略布局,推进和完成中东欧、美国、大洋洲、南亚、非洲研究中心以及中美人文交流研究基地等建设,开展高层次的区域、国别研究。
(三)努力提高师生结构国际化水平
改进留学生招生机制,参与国际高水平生源竞争,改善生源结构,实现留学生规模化、多元化、优质化。借力教育部“留学中国计划”、北京市“留学北京行动”,逐步提高目前主要海外生源地学生的录取标准。提高留学生奖学金、校长奖学金,积极吸引印度、俄罗斯等周边国家以及亚、非、拉美等地区的拔尖生源。加强学校各专业的国际化建设,优化留学生的文理医工的专业分布。力争到2020年,学校本科生中海外留学生占比12。以上,硕士生中占比10。以上,博士生中占比8。以上。完善对留学生的学业激励奖励机制,加快留学生与国内学生的管理融合。
加大引进国外高水平人才的力度。积极参与国家人才引进战略规划的实施工作,继续推行和完善“海外学者讲学计划”“海外学者研究计划”“海外名家讲学计划”“大学堂顶尖学者讲学计划”,以国际暑期学校、联合项目、合作办学及学术假期等多种形式引进国际人才来校讲学。提高外籍教师待遇水平,加强服务支撑,重点吸引高水平外籍教授来校讲学。推动外国专家参与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依托国际化学术科研平台,加大力度引进海外杰出人才和学术团队。
(四)打造“大外事”工作格局
发挥北京大学国际咨询委员会职能,汇集全球力量为学校国际发展献策献力,打造全球化咨询平台。采取多种形式分期分批派遣行政管理人员赴世界一流大学实地培训,拓展行政管理人员国际视野。构建统一高效的国际事务信息平台。推动外事工作重心下沉,将学校不同层次国际交流合作服务纳入教师社会服务职责和各学术单位教师评价体制,增强学术单位和教师个人自主开展国际交往的能力,调动单位和教师协同推动国际交往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加人事、教务、招生、财务管理的灵活性,推进学校现行管理制度的国际化衔接。
六、营造世界一流的魅力校园
打造宁静高雅校园环境。优化校园功能分区,改善教学科研硬件条件,提升校园文化氛围和环境品质;推进多点、多区空间布局,缓解校园发展空间制约,为学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提供坚实支撑。
(一)进行新一轮校园总体规划修编
优化行政和服务设施布局。建设完成学生中心、行政中心和后勤中心三大中心,优化校园功能分区,统筹校内空间更好地服务师生。完善行政中心和学生中心功能。集中后勤各部门和相关中心,在校园南区建设一体化后勤中心。
改善教学科研条件。扩大和改善教学科研空间,加快推进在建和规划建设的各学科大楼,改建和新建一系列教学科研设施,提升文化和学习环境的品味。
优化和完善学生生活设施布局,改造或新建若干学生公寓和食堂。完成28—35楼区域学生公寓改造,将艺园区域逐步改造为学生公寓。完成餐饮综合楼建设,在博雅塔地下区域增建食堂,形成更为合理完善的校园食堂网络布局。利用燕南园南侧地下空间建设综合服务中心。
(二)建设安静、淡雅、舒适、更具人文关怀的校园
提升校园历史文化和生态环境品质。保护校园文物,传承校园文脉。严格控制容积率、建筑高度和建筑风格,保护和延续校园历史环境和景观风貌。对俄文楼、民主楼、外文楼、第一体育馆、第二体育馆、红一楼至红六楼等重要文物建筑进行修缮。结合文物建筑修缮工作,积极保护文物建筑、历史遗迹遗存、有保护价值建筑,重视发掘保护正在生成中的校园文物及各年代典型建筑。加快推进古籍图书馆建设,推动校内馆藏和收藏品的普查、保护和展示活动,延续历史记忆。充分发挥红楼的历史意蕴和当代价值,争取共同管理使用北大红楼。
提升校园文化品质,建设人文校园。注重楼宇及周边建筑小品建设,增加符号性标识,创造更加具有文化氛围的校园环境。加快推进图书馆及周边的小班课教师楼改造。推动燕南园中央文化区建设,将29楼北侧商店、邮局、银行等生活服务设施移至地下。改造博雅塔东侧区域,打造美丽、优雅的湖区景观。增加双语标识系统和公共交流空间,拓宽服务对象范围。增加公共交流空间,改造二教公共空间为动作式学习和互动讨论区,电教楼为学生交流活动区,改造三角地-新太阳区域以便开展师生交流活动。建设教师餐厅和俱乐部,完善校园休闲讨论区域布局。贯彻建设“以人为本的校园”的基本思路,营造国际化校园环境。推进东校门建设、设置与学校文化匹配的校园家具,提升校园人文关怀氛围。依托百周年纪念讲堂、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地质博物馆等文化设施,举办各类展演活动,提升校园文化品质形象。
建设绿色校园。严格保护古树名木和山体环境,多渠道利用水资源,结合生态技术手段,恢复燕园水系。采用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加强校园雨洪管理。适当提高校园绿化率,增加绿地和开放空间面积,在博雅塔周边、成府园绿地景观带、三角地和燕南园南侧、校园南部宿舍区等区域新增绿地。
建设智慧校园。紧紧抓住国家加快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构建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的机遇,进一步加强信息技术安全工作,推进制定北京大学智慧校园建设规划。以物联化、集成化、智能化为主要技术路线,以服务创新为导向,将智慧导入校园各个系统、过程和基础设施中,将信息化深植于教学、科研、管理和生活的各个方面,全面构建智慧校园。
充分利用地下空间。充分挖掘运动场、绿地等校园地下空间潜力,加强校园地下空间规划。充分利用既有地下空间,将二教地下空间改造为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区。在校园建设项目设计中统筹考虑地下空间的利用和连通,部分设施可考虑预留接口,逐步形成系统化的地下空间发展格局。加强对地下管网的统筹规划,保障校园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车辆管理,改善交通状况。发展校园绿色交通,打造“慢园静界,低碳校区”。积极推进“无车校园”计划,将校园主体划定为步行区。2018年以前,主教学区禁止机动车行驶。为使校园环境“整洁、有序”,将在周边设置停车场和连通道路。推进停车设施的地下化、周边化建设工作,加强车辆管理,在东门、南门、西门附近建设多个大型停车场,改变车辆充斥校园的状况。停车管理采取校内车辆地下化,特种车辆相对固定化,外来车辆停车周边化的方式,逐步改善校园交通环境。设置校园摆渡车,优化校内道路系统,人行优先,鼓励清洁环保的交通方式,提供多样化的校园出行选择。核心区域设置禁行区,建设多条绿色健康行走路线。提高交通管理的智能化和精致化水平,探索智能交通管理模式,提升校园交通管理效能。
创建平安校园,完善校园治安体系建设。使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建立平安校园“智能化综合平台”,推进综合平台总系统及交通、消防、治安、校园巡逻秩序维护、安全宣传教育、信息化建设、应急指挥七个子系统建设。
(三)积极拓展校园发展空间
争取校园周边拓展与合作共建。抓住京津冀发展的新机遇,主动将学校校园规划建设融入中央和北京市关于北京中心城市人口与功能疏解战略,力争拓展京津冀发展空间。坚持燕园的教育和科研核心区地位,在京寻找外延和成果转化基地的合作空间,推进科技园与国际医院的建设。在京寻找新校区,为未来发展预留空间。同时推进深圳研究生院校的拓展。
充分利用昌平校区。做好昌平校区学科规划和校园规划工作,推动部分新兴学科以及重大科学、技术、文化基础设施向昌平校区布局。积极争取昌平校区周边的空间拓展。
稳步推进肖家河教师住宅建设,切实关注师生利益。
七、推进制度建设和管理改革
建立起与世界接轨、中国特色、北大风格的现代大学制度。实施《北京大学章程》,深化学校综合改革,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为学校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一)依法治校,完善内部治理结构
建立完善学校和基层组织的决策制度体系。按照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师治学、民主管理的原则,建立和完善学校和基层组织的决策制度体系。建立学校规范性文件、预决算编制、重大资金安排、重大投资项目、国有资产处置、学校机构设立和废止、管理体制改革等重大事项决策前的合法性审查机制。加快形成以章程为统领的完善、规范、统一的制度体系。
依据《北京大学章程》,组建监察委员会、重组校务委员会。坚持依靠师生民主治校,进一步发挥党代会、教代会、学代会以及民主党派等各组织在学校治理和管理中的重要作用。设监察委员会对学校机构及人员独立行使监察职权。调整和完善校务委员会的职能,增加成员构成的多样性,完善学校社会参与机制。
进一步完善学术治理结构。建立相对独立的学术委员会系统,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在学科建设、学术评价、学术发展和学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拓展与落实学部职能,完善管理架构。进一步理顺学校、学部、学院之间的职责、权利与义务。学部作为学校派出机构,负责院系发展相关事务,包括学科规划与调整、教师队伍建设与评估、教学改革等。明确学部和院系分别在编制、预算、聘任、评价、晋升等过程中承担的责任,提升学部和院系决策、执行和资源配置能力。加强学部协调监督职能,促进跨学科人才培养与研究;完善学部学术委员会运行机制,加强学部在教师评聘方面的作用。组建学部办公室,落实学部职能,协调推进学部内学科建设和教育教学改革的职能。建立健全学部会议机制,完善决策和评议流程。在一些重要领域,建立跨学部的交叉学科指导委员会,加强对跨学部的教育和学术研究的支持和指导。逐步实现学校负责宏观规划与服务、学部负责协调与监督、院系自主管理的格局。
管理重心下移,加强院系职能。明确院系的权力、责任和资源,充分发挥学部和院系创造潜力,逐步实施院系全额预算制,驱动教学、科研、师资等资源配置改革。开展院系综合改革试点,以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光华管理学院作为综合改革试点学院,进一步下放人事权、财权,完善院系人力资源核算体系,探索院系全额预算制。以学部制改革为驱动,缩减校级职能部门管理队伍,推动专职管理人员向院系流动。推进院系党政领导班子目标责任制,明确党政领导班子职责分工和运行机制,依托院系学术机构充分发挥教师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的作用,优化完善院系治理结构,提升院系自主决策和治理能力。
优化管理流程,提升行政效能。以《北京大学章程》《北京大学综合改革方案》为依据,全面梳理和完善现行学校各类规章制度,系统梳理党政、教辅和后勤单位职责与业务流程,理顺关系、重组职能、调整结构、优化布局、强化协同,完善教学科研运行基本制度、办事程序、内部机构组织规则、议事规则等。完善竞争上岗机制,建立专业化的公开选聘流程,学校重要领导岗位试行公开聘任。进一步明确管理服务部门岗位任务、服务对象、职责和权限,完善以服务对象为主体的考核评价体系。完善岗位轮换与调整机制。进一步推进信息公开和校务公开工作。
(二)建章立制,建立健全具有明确价值导向的制度体系
建立规范行为的制度体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校的价值追求和使命为指导,明确底线,明确导向,建立健全教师、学生、职员行为规范的制度体系。明确学生作为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作为优秀公民所应坚守的价值操守和行为规范。明确教师所应坚守的高尚师德、学者道德、雇员忠诚的价值操守和行为规范。编制教师手册、学生手册、职员手册。
八、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不断推进党建创新,党组织监督保证和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党的制度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队伍建设水平大幅提升,群众基础进一步夯实。
(一)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加强思想理论建设
完善校院(系)两级理论中心组学习制度。建设和完善北京大学干部在线学习平台,利用网络等新媒体技术丰富和拓展学习教育的手段和内容,举办管理论坛,建设干部、党员教育社会实践基地,拓展境外培训的内容和形式,开展学习型党组织创建活动。不断健全、完善党校工作体系,构建更加完备的以新上岗处级干部培训和中青年骨干培训为主体,以干部在线选学、青年干部未名论坛和中层正职专题研讨、境外培训为两翼的工作格局,提高教育培训质量和党校办学水平。
(二)创新学校党的建设制度,提高党组织监督保证和服务能力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强化基层党支部书记发挥作用的工作机制,教职工党支部书记应参加支部所在系(教研室)务会议,条件成熟的可兼任行政职务,与所在单位行政负责人一起组成核心组,参与讨论决定本单位重要事项,确保党支部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为教学科研工作提供重要支撑和战斗堡垒。院系级党组织要发挥主动性,努力将那些党性强、作风正、有一定学术影响力、具有奉献精神的教授党员选配到党支部书记岗位上来。围绕加强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激发党组织生机活力,推动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建设。适应教学、科研和医疗组织方式改革需要,优化基层党组织设置,扩大党组织和党的工作有效覆盖。健全党内组织生活制度,加强基层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完善党支部发挥作用的制度机制。积极探索在国际化办学、新校区建设等新形势、新环境、新常态下,如何开展党建工作,努力在新领域的党建工作中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加强党员队伍建设。按照“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的总要求,坚持标准,提高发展党员质量。重视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服务工作,突出过程教育和环节教育,实施大学生党员培训工程,探索预备党员教育和党员转正后经常性教育的新方式,采取“导师制”等多种形式,对学生党员成长成才进行全面引导。改进党员教育管理服务工作,以增强党性、提高素质为重点做好党员教育培训,严格管理,疏通出口,健全党内关怀、帮扶机制和党员利益诉求机制,做好离退休党员工作。加强对高层次人才的组织关怀和教育引导,形成党员干部人才队伍业务发展、政治进步、管理能力提升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有机联动机制。
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规范校院两级党政班子职责和运行机制,完善院系治理结构,健全以院系党政联席会议制度为核心的决策运行机制,明确规定党政联席会的议事范围,教学、科研和日常工作中的“三重一大”事务,必须提交党政联席会讨论和决策。建立领导班子岗位目标责任制。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以发展为导向选好配强领导班子。提高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完善干部轮岗交流机制,加大干部对外交流工作力度。改进后备干部和年轻干部选拔培养工作。统筹做好干部管理、教育、监督和考核工作。加强干部工作民主监督。
进一步发展党内民主,落实党员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监督权。健全党代会代表任期制和提案制,探索建立党代表工作室制度及党代表网上工作平台。
发挥工会、教代会、共青团、学生组织、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代表人士在学校民主管理中的作用,巩固和创新党组织和党员联系群众的渠道,夯实学校改革导向和政策措施的群众基础。
(三)加强作风及党风廉政建设
坚持把“一岗双责”作为党风廉政建设的工作主线,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重点推进权力结构科学化配置、权力运行规范化监督和廉政风险信息化防控三个体系建设,探索建立健全利益冲突政策。进一步密切联系群众。继续坚持反对“四风”。
实施北京大学“十三五”规划纲要,必须处理好当前与长远、局部与全局、需要与可能的关系,从组织、计划、协调和控制各方面强化保障措施。
一、健全规划工作体系
(一)建立总体规划、专项规划、院系规划相互衔接的有机体系
理顺学校规划工作,推进专项规划、院系规划的制定,确保规划体系之间相互支撑、有机衔接,形成全校“一盘棋”的大规划体系。
(二)增强规划与资源配置的联动性
推动规划与资源配置联动,实现规划与预算经费、空间资源、各项指标的强相关,使规划落地。规范项目审批制度。依据规划进行前期论证和立项审批,未纳入年度规划的项目原则上不予立项。以项目定预算,凡是没有立项的项目原则上不得给予预算支持。实行项目带动,组织实施好规划确定的项目,通过项目实施促进规划落实,并完善全过程资金、资产、资源配置的内部审计和控制。
(三)健全五年规划的实施、评估机制
建立科学的规划实施效果反馈系统。定期对规划实施过程、进度和是否达到预定目标进行监测评估和跟踪检查,对规划实施发展方向、阶段性目标落实情况、各项强制性内容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分析,发现问题,及时纠偏。检查各部门、各层次之间行动是否一致,提高规划的可实施程度和实施效率。将评估结果纳入规划修订程序,及时调整和完善规划目标、任务及举措,提升规划的执行力和时效性。对年度计划实施进行期终考核,建立规划问责制度和反馈机制,及时调整修订规划方案,确定下一学期工作重点,指导下一年度计划的编制。在规划时限基础上合理调整评估周期。通过委托方、实施方和参与部门多方合作的方式进行综合评估。委托第三方机构参与数据统计、分析和测评,从根本上保障规划评估的独立性和公正性,为规划实施做好监督。
(四)推进学校信息数据集成
打破“信息孤岛”,整合数据资源,做好重要数据的归档工作,推进学校数据仓库建设。提取学校发展的关键性指标,形成量化体系,动态更新,实现对学校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
二、完善资源配置机制
(一)拓宽筹资渠道,提升整体办学实力
积极争取国家财政资金支持的同时,进一步拓宽社会筹资渠道,加强北大教育基金会和校友会的建设,发挥教育基金会在争取社会捐赠中的主渠道作用,积极创新筹资工作模式,建设和壮大筹资队伍,全面提升筹资能力,构建和健全覆盖全校的多渠道多层次的立体筹资体系。鼓励院系和教师争取更多的社会资源,积极吸引社会捐赠,扩大社会合作,健全社会支持长效机制,多渠道汇聚资源,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二)推进改革措施,提高预算管理水平
稳步推进预算管理模式改革,依据学校中长期事业规划制定财务规划和实施滚动预算,为学校的事业发展提供资金保障。改革学校治理结构,逐步实现院系在经费预算和管理中的主体地位。统筹安排各类资金预算,保障重点,注重效益,压缩一般性支出,严格控制“三公经费”。同时,继续加强预算执行管理,提高预算管理水平。
(三)盘活资金存量,优化资源配置模式
改革校内资源配置方式,盘活存量,用好增量,合理配置,杜绝浪费,保障重点,提高效益。根据教育需求、学科发展和社会资源的状况,配置学部和院系的人、财、物资源;建立学校重大的发展计划与合理的资源核算规划的匹配机制;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鼓励院系和部门节约、提高资源使用效益;逐步实现从按院系学生数量向按课程配置资源的转变;继续推进校内单位公用房、周转住房等公共资源成本核算、有偿使用改革,充分挖掘现有资源使用效益;健全公共实验平台和公共设备共享机制;建立与世界一流大学要求相符合的财务管理体系。
(四)规范内部控制,完善经费监管体制
在管好用好办学经费的总体要求下,针对学校经费使用、管理的薄弱环节和风险点,全面实施内部控制规范,进一步完善校、院系、个人三级经费监管体系。强化财务运行管理和内部控制,完善学校内部监督体系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全面实行财务预决算制度、重大事项委员会决策制度、经济业务和经费收支内部控制管理制度、财务公开制度等。在校内实施二级单位定期风险评估和绩效考核制度,防范资金风险。强化审计在完善资源管理和规范权力运行中的作用,完善学校、政府、社会多层次监督体系,主动接受社会和师生监督,正面回应关切与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