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海淀校区文物保护规划

———未名湖燕园建筑文物保护总体规划说明

在$北京大学海淀本部校区总体规划。编制时,根据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和北京市文物局的要求,学校发展规划部于2005年1月开始组织编制$未名湖燕园建筑文物保护总体规划———北京大学海淀校区文物保护规划。和$北京大学海淀校区总体规划项目交通影响评价报告。。文物保护规划的编制工作于2005年7月底完成,形成了$未名湖燕园建筑文物保护总体规划———北京大学海淀校区文物保护规划。,本书收录的是规划的文字说明部分。在对校园文物现状进行深入细致调研基础上,本规划对校园历时沿革和现状文物进行认定,确认了保护对象,对文物价值¸文物现状¸周边环境和管理利用情况进行了评估,分析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制定了保护规划方案(包括保护区划¸保护措施¸文物和历史建筑利用等具体保护措施)。这份规划先后于2005年12月5日¸2006年12月20日被国家文物局¸北京市文物局审批通过(国家文物局$关于未名湖燕园建筑文物保护总体规划的批复。(文物保函[2005]1391号)¸北京市文物局$关于同意(未名湖燕园建筑文物保护总体规划)的复函。(京文物[2006]1730号)。本书收录的是2006年12月修改编制的文本。规划的完成单位为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清华大学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所¸北京大学发展规划部。规划组组长:吕舟(清华大学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所所长),成员:魏青¸刘煜¸邹怡情¸张荣¸高天¸张帆¸张光玮

第一章 综合概况

1.1 区域概况

1.1.1 1 区位

北京大学海淀本部校区位于北京市西北的中关村北部地区:北依圆明园遗址,西临海淀乡,南接中关村西区,东邻清华大学和中国科学院。由于其紧邻北京西北郊皇家园林所在地区,因此处于静宜园,颐和园等九项文物保护单位的建设控制范围之内[参见+北京市人民政府京政发(1987)156号文,],同时,其所在基址也是清代皇家赐园集中分布的地区。

本次规划范围主要为北京大学海淀本部燕园主校区范围,地理位置位于北纬39º5340º09',东经116º03 116º23'附近。

校园本部总体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原系古代永定河冲积扇的一部分,又是摇摆不定的永定河古河道。西北低洼地带为原河道范围,绝对标高44.5045.50m,地表5米覆盖层之下为卵石,粗砂组成的含水层;东南高起部分为原河岸台地,地形平坦,绝对标高48.6050.56m。

1.2 校园概况

1.2.1 1 用地范围及功能分区

(1) )用地范围

北京大学海淀本部校区位于北京市海淀区西北四环外,占地约180公顷,其中燕园主校园为106公顷,湖山绿地28.82公顷,约占16。。本部校区由以下七个部分组成,分别为:燕园,成府园,燕东园,中关园,蔚秀园,承泽园,畅春园。

(2) )功能分区

校内按功能主要划分五类用地:教学科研区,学生生活区,教职工生活区,体育用地和绿地,行政后勤。

(3) )现状问题

发展用地不足:北京大学海淀本部校区相比燕大以及解放初期已经有了不小的扩充,但对于日益发展的大学校园来说,用地依然十分紧张。同时,北大本部校区四周城市建设及文物保护单位的控制要求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校园建设:南侧为北四环和中关村西区,北侧为圆明园遗址公园,东侧为清华大学,西侧有城市干道万泉河路,周边没有直接的可发展用地。北京大学海淀本部除燕园外其他组成部分多为飞地。这种情况不仅极大地影响了学校的整体性,也对学校的教学科研活动和广大师生的日常生活造成了诸多不便。

局部用地性质混杂:朗润园,燕东园,中关园局部地区内教学科研用地与教工生活区掺杂,功能分区不甚合理。

(4) )发展建设方向

依据+1991年校园总体改扩建规划,和+2004—2014年北京大学海淀本部校区总体规划,,今后在燕园内主要是进行现状建筑的调整和拆建,对校园南部学生宿舍进行滚动式改建,在校园中部通过置换和改建形成公共教学区。新建设基本集中在成府园,主要是教学科研设施和医疗设施的建设。燕园周边其他园区通过改建,新建和置换建设一定数量的教学科研设施和学生公寓。

1.2.2 2 道路交通

北京大学海淀本部校区南靠北京四环路,东临城市干道中关村北大街,交通出行十分便利。东部为即将建成的地铁四号线。学校周边有客运交通系统通往市内,火车站和机场。

(1) )校内交通现状

图5现状道路系统分析图

北京大学校园道路系统随学校发展逐步形成。北部未名湖区道路线型为结合山水地形

的自由式园林化道路,南部则为不规则方格网状道路,两者反差较大,道路环境衔接较为生硬。

现状问题:

a.车流量大于环境最佳容量;

b.停车场地不能满足需要;

s.人流,车流混杂,阵发性流量大,规律性强,存在交通安全隐患;

d.过多的车辆行驶和停放对历史环境的质量和风貌造成负面影响;

e.道路系统不够完整,交通组织不够合理;

f.校内部分道路铺装状况不佳。

(2) )校外交通现状

城市道路将北大海淀本部校区分割成多块,东部被城市干道中关村北大街和成府路把化学楼,物理楼等理科教学科研用房和中关园小区,燕东园住宅区与燕园主校园分隔开;西部被多条城市道路将蔚秀园,篓斗桥地区,畅春园和承泽园等与燕园主校园分隔开。

现状问题:

a.校园外城市道路车流量大,在校园出入口形成交通瓶颈,车流量,人流量大;

b.教学科研用地紧邻城市道路,存在噪声污染,空气污染,振动干扰;

s.校园紧邻城市干道,对出入校园师生安全造成一定危险;

d.北大西门外颐和园路为双向单车道,现有车流量已超出正常道路负荷;

e.北大东门人行入口缺乏足够回旋空间造成人流,车流拥堵,距车行入口过近,并对在附近停留的出租车辆缺乏管理。

1.2.3 3 基础设施概况

总体上沿未名湖区的各项基础设施条件较好,各项目设施较为齐全;北部历史园林区内部分平房区存在基础设施不足的情况,现将基础设施中与文物保护相关的内容分述如下。

给排水设施:

燕京大学时期建筑周边的排水设施大都可继续利用。北部的平房住宅区缺乏现代化的给排水设施,较大影响了生活质量。燕京大学时期建筑四周的排水设施仍然可用。

电力通信设施:

在部分历史园林区域及北部园林区域曝露在地面上的电力通信设施对景观产生了不良影响。

空调及供暖燃气设施:

燕京大学时期校舍建筑在后期改造中加设了大量的现代化设施,虽然在安放位置上避开了主要立面及空间环境,但仍在整体环境和建筑形象上对原有风貌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公共卫生设施:

校园区域内缺少公共卫生间,北部居住区的公共卫生间设施较简陋,对环境影响较大。燕园北部和蔚秀园等居住区域存在垃圾露天堆放的情况。北部园林区域的垃圾箱等设施过于显目,与环境不协调。

基础设施建筑形象:

博雅塔是燕京大学时期建造的水塔,因被赋予了中国传统建筑形象而成为燕园景观中不可缺少的标志性建筑,对校园环境产生了非常积极的美化作用。但现今部分处于重要景观区域的基础设施在形象处理上较简单生硬,缺乏艺术性,对周边的历史环境产生了不利影响。

1.2.4 4 环境概况

1.2.4.1 1 水体

湖光水色是燕园风景的重要特色,以未名湖为主体的湖泊水系是燕园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据测量,北大校园内有水域面积8.22公顷[来自校方环保资料]。未名湖水系以湖泊为主要水面,以小溪串联起几十个大小不同,形态各异的湖泊,池塘,形成了丰富多彩的燕园水体景观。

燕园水系原以东西向的水系为脉络,与天然地表水流向一致,因势利导,水道畅通。水源为泉水和层压水,流量稳定。水流从西校门外引入后,分为两支,南支经勺海流入未名湖,再折向东北,而后汇入万泉河。北支经镜春园,流入朗润园,最后也从东北汇入万泉河。自上世纪70年代起,北京西郊地区大量开采地下水,地下水位急剧下降,原先水源已经干枯。校园北墙外万泉河成为未名湖水系补给的另一来源,进水口位于鸣鹤园西北。校园内水系通过改造形成自循环系统。但水源匮乏依然是燕园水系一个重要问题,不少湖面因水源不足而呈干涸状态,不仅影响到燕园的自然风光,而且还关系到整个校园的环境质量。

1.2.4.2 山体

燕园园林之山,多为土山,是挖掘河湖之土垒叠而成,适当以石点缀。主要山脉大体环湖沿河而成东西走向之势。山体支脉纵横,构成错综复杂的空间形式。

园林的山水格局,为建筑提供了优美的空间环境。植物配置和建筑又赋予园林生机和神采,构成和谐优雅的园林景观,提供了优美并包含着深厚科学文化内容的校园环境,如诗如画

对园林山体的改变主要来自于建设项目的需要。对比燕京大学建设前后可知从燕京大学建设之初就存在对园林山体及湖面的较大改动。这种改动在现今北京大学的建设中也偶有发生。从校园建设的角度来看这种变化是难以避免的,但从对历史园林环境保护的角度来看,这种改变却又是应该尽量避免的

以朗润园为例说明其山形水系由古至今的变化。左图为朗润园现状,右图为朗润园样式雷图样,分别说明了清代和现今该园的大体面貌。

从图面上可明显地看出,由于建设量的加大,原有周山环抱的面貌已然变得断断续续,

其园林意境必然大受影响。

1.2.4.3 3 绿化

据航空照片转绘计算,校园本部绿化覆盖面积为35.5公顷,占陆地面积的41。,其中教学区37。,燕南园67.7。,学生宿舍区28.9。,镜春园,朗润园53.7。,未名湖区63.7。。植物不仅是园林的主要造景因素,也为全校师生提供了舒适,健康,优美的学习,生活,工作环境。

据生物系1982年的+北京大学校园植物名录,统计,校园植物共有94科441种。据

1982年5月调查,校园本部的园林观赏植物约141种,14200余株,丛。地被植物,在图书馆,办公楼前庭,有园林工人精心培育的大片野牛草,以及大量野生的羊胡子草,二月兰,紫花地丁,野菊花等,都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并在保持水土,防止风沙,保护环境方面,起着乔木所不能替代的作用。

校内观赏植物中有许多北京地区稀有珍贵的品种,如七叶树,海州常山,火炬树,黄檗,栓皮栎,鸡爪槭等。早在燕大时期,校园植物就已分别按不同树种,挂有相应学名的牌子。

据校绿化队调查,全校共有古树1096棵,约占乔木总数的9.1。,其中300年以上的有23棵,100年以上的有1073棵。像岛亭的油松,西校门内桑树,临湖轩前两颗白皮松等都成为校园内宝贵的遗产,具有很高的价值。

北京大学海淀校区现有主要古树名木分布详细情况见图35。

1.3 环境污染

参考+北京大学环境保护办公室成就,,北大燕园主要污染类别以及已经采取的治理措施和成效见下页北京大学环境治理成效表

1.4 旅游概况

海淀地区自金代起便成为京郊著名游览圣地,名胜古迹众多。从辽,金至清代,区境内即建有旅游设施,修建了专为皇家备用的“御道”“御河”。新中国建立后,特别是80年代以来,旅游设施和服务得到迅速发展。今天海淀区已经成为名胜古迹众多,服务设施齐全,交通便利,环境优美的文化旅游区。

随着大学校园游在整个社会中的悄然兴起,北京大学作为著名的高等学府,凭借其辉煌的历史和优雅的校园环境,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特别是五一,十一和寒暑假期间。因为学校建设尚未对如此规模的游客游览需求做出相应的考虑,使得游览人流对校园环境,交通,师生的工作,学习秩序造成了一定的干扰。考虑到现实需要,学校相应的旅游服务设施和管理工作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以减少因旅游带来的负面影响

第二章 历史沿革及文物认定

2.1 历史沿革

2.1.1 1 燕京大学历史概况

1919年司徒雷登就任燕京大学校长,次年选中了西郊海淀旧日淑春园,勺园遗址作为校园基址,并以4万银元的价格从陕西军阀陈树藩手中购得。燕大校址选定后,校方委托美国建筑师亨利·墨菲(HenryDillamMurphy)负责规划设计,方案采用了中国古典建筑形式和造园艺术特点。

墨菲最初的方案是一个大体的概念,建筑呈严整的合院式,并沿一条主轴线布置。前半部分为教学办公区,后半部分为学生生活区。其后,墨菲对规划进行了修改,未名湖的山形水系部分反映在他的规划中。由于协和女子大学的并入,规划在校园的南侧增加了女生部,男生宿舍基本挪到轴线的北侧。男女生宿舍之间形成了一条与主轴线垂直的次轴,两条轴线的交点上,为一2000座的教堂,以突出教会大学的主题。方案后来又根据地形进行了一些调整,大致形成了今天燕园建筑的格局。1921年燕京大学校舍建筑开始陆续修建,1929年规划中的主要建筑基本得以建成,但处于中心的教堂未能实现。其后,燕京大学又陆续以购买和租借形式将朗润园,鸣鹤园,镜春园大部,蔚秀园,农园等处作为校址及教职工居住区。

未名湖燕园建筑经过统一的规划,主体建筑一次集中建成,它们建筑风格统一,整体格局完整。燕大校园建筑是中国近代建筑中传统形式与现代功能结合的一项重要创作,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2.1.2 2 北京大学在未名湖周边的建设概况

1952年,北大迁入原燕京大学校园,完整地保留了原燕园校舍建筑,并逐步进行了大规模的校园建设。其中,女生宿舍按已有样式补建两栋,基本实现了墨菲规划中对女生宿舍,体育馆之间围合空间的构想。改革开放后,民主楼西北修建了塞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填补了最初规划中未能实现的建筑布局。

之后,北京大学又先后进行了若干次扩建,在原有燕京大学校园风格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现有的校园风貌

2.1.3 3 规划范围内历史园林沿革

清末,西郊已形成了以三山五园为主和其他一系列大小园子的园林区。在北大校园的用地中包括了八个古园遗址,即建于明末(1612年至1614年)米万钟的“勺园”(清康熙,嘉庆时相继改为“洪雅园”“集贤院”),清乾隆时期和糰的“淑春园”,清嘉庆惠亲王的“鸣鹤园”及庄静公主的“镜春园”,清道光奕盉的“朗润园”,奕辴的“蔚秀园”,寿恩公主的“承泽园”,以及清末溥侗的“治贝子园”。

此次保护规划主要工作的范围为北京大学海淀本部校园。

实际上,这四处旧日园林,都是从清代前期的自怡园中逐渐分化出来的。可是,自怡园一名早已失传。要说明它的来历,就必须追溯到清朝前期在西郊地区的园林建设。有关这些园林的详细情况可参见本说明后的附录。

2.1.4 4 其他历史遗存

2.1.4.1 1 地下遗存

北京大学校园地处海淀台地边缘,埋藏着丰富的古代文化遗存。在这里曾发现新石器晚期遗址,并多次出土战国以来各个历史时期的遗址,墓葬和文物。主要的考古发现详见左表。

2.1.4.2 2 古典园林遗迹

明清园林的历史遗存,包括原有山形水系,遗留的建筑遗迹,附属文物,古树等。详见下页表。

2.2 文物认定与保护对象

2.2.1 1 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中需保护的文物

据原燕京大学未名湖区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图中规定,需保护的燕大时期校舍建筑27处,北部历史园林遗迹4处(院),未名湖区历史园林遗迹2处,石刻(碑)2处以及石桥

5座。具体情况见文物认定表。

2.2.2 2 有重要历史价值的名人故居(燕南园¸燕东园)

燕南园和燕东园皆与燕园的位置关系而得名,燕京大学时期这两处园子主要为学校教职工的居住地。现以燕南园为例说明其历史概况及与燕京大学的关系。

燕南园占地48亩,原主要作为燕大外籍教师的住宅,按照当时所有中外教师住宅的编号顺序,燕南园的住宅被定为51号到66号,这一编号从燕大到北大,一直没有变更。

燕南园的建筑以“洋式”为主,多为两层小楼,附带一个小花园。室内装饰也具有典型的西洋风格:铺设木地板,楼梯设在屋内,屋里有供冬天采暖的壁炉,上下两层楼各有独立的卫生间。燕大时期的燕南园虽然是为外籍教师而建,但也有中国教授居住,洪煨莲教授,吴文藻谢婉莹(冰心)夫妇和40年代后期住进来的严景耀雷洁琼夫妇就是这里的早期居住者

2.2.3 3 历史遗迹¸文化景点

除上述明清时期古园遗迹和燕大未名湖校舍建筑外,北京大学海淀本部校区中还有相当数量的重要历史遗迹,文化景点等等,这些部分是明清时期的遗迹,部分是燕京大学以及北京大学建国后增添的具有历史和文化价值的雕像和纪念碑等。详见文本附录3。

2.3 相关历史环境

燕园建筑文物本体所依存的历史环境主要包括以下两个部分:

2.3.1 1 明清时期园林景观

北大海淀燕园校区范围内的明清历史园林遗迹虽大部分损毁,但像朗润园,鸣鹤园,镜春园,蔚秀园等处的山林水系基本还保持明清时期原貌并遗留少量建筑遗迹。这些构成了北大优雅的自然背景环境。

2.3.2 2 燕京大学时期开始逐步形成的呈现中西文化相结合的校园环境

民族传统风格的个体建筑

燕园单体建筑外部样式采用民族传统的大屋顶形式,内部运用了当时先进的设施,整体比例严谨,尺度合宜,工艺精致,和谐地融合于原有园林之中。

主次分明的轴线布局

燕园建筑规划布局,充分利用原有山形水系,采用了中国建筑传统的布局手法,注重空间围合及轴线对应关系,格局完整,区划分明。整体建筑布局轴线主次分明,串联了三组功能和性质均不相同的建筑群。第一条主要轴线是以西校门为起始点的东西向轴线,通过办公楼,越过山林,湖面,穿过湖心岛亭,伸延到东面湖岸,消失在遥远的绿丛中;第二条主轴线是以南部第二体育馆为起始点的南北向轴线,穿过现在的一至六院间的大庭院,越过山林,到达两组建筑之间,最后也消失在北部园林区之中。此外,还有许多由三合院构成的次要轴线与其交错呼应。这种轴线的布置手法,使山水园林贯穿其间,不仅建筑与园林环境相互渗透,高度统一,而且保持了建筑布局的完整性,使它与自然环境的结合达到了顺应自然,融为一体的效果。

第三章 专项评估

3.1 价值评估

3.1.1 1 总体价值评估

未名湖燕园建筑群为近代著名学府———燕京大学旧址,现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北京大学校园内。原燕京大学以清代名园“淑春园”故址为中心兴建校舍,于1921年开工,1929年建成,是中国近代校园规划及建筑创作的优秀作品。

该建筑群以未名湖为中心,分布有东西向和南北向两条主要轴线,大部分建筑在轴线两侧布局。主要建筑有西校门,办公楼,档案馆,民主楼,外文楼,化学北楼,化学南楼,俄文楼,第一,第二体育馆,南北阁,博雅塔,德斋,才斋,均斋,备斋(现红一至红四楼),体斋,健斋,一,二,四,五院,临湖轩,钟亭,岛亭[文中所引为现状建筑名称。原燕京大学时期建筑名称及功能请参见文本后附+保护对象明细表,]等。在燕南园和燕东园还建设有教工宿舍。燕园建筑风格主要为中国传统复兴式建筑。建筑群组大都为三合院式,总体布局合理,局部尺度适宜,与古典园林保留下来的山水地形地貌结合紧凑。建筑物多为二,三层,主要建筑用灰瓦红柱,石造台阶,浅色墙面,檐下有斗拱梁枋,施以彩画;次要建筑取传统民居和园林建筑形式。湖边的博雅塔外观仿照通州燃灯塔为八角密檐式。燕园内尚留若干明清旧园遗物,也有从圆明园及周边园林搬来的石刻小品。未名湖区现仍保持初建时的原貌,整体环境优美和谐,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从下页表格对照中可见,未名湖燕园建筑与其他属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大学校园相比的特殊性在于:燕园建筑是吸取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之后,有系统,大规模的规划及建筑创作,其建筑更多地融汇了中国传统的建筑形象,风格更加统一。

3.1.2 2 分项价值评估

分项价值评估对未名湖周边地区不同历史遗存按照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社会文化价值等四项分别评述,具体内容见左侧分项价值评估表

3.2 现状评估

3.2.1 1 文物本体现存质量评估

文物建筑现存质量评估

评估标准:对文物建筑的质量评估分以下五个方面进行,各方面的评估级别及标准见下表。

评估统计:文物建筑的残损级别评估参照左侧残损级别对照表进行。评估统计结果见左侧文物建筑现状质量评估图和统计图表。

3.2.2 2 周边历史环境保存状况评估

(1) )风貌分区

燕园未名湖风貌区———在原清代名园淑春园故址上建造的近代校园规划及建筑典范,较完美地结合了中国传统山水格局,传统建筑风格与现代建筑功能,主要实物遗存包括原燕大建筑,附属文物等。主要范围集中在未名湖区周边及静园。该区域建筑风格以燕大时期建筑为主,带有明确的中国传统建筑形式,白墙红柱灰瓦。建筑之间形成院落式的围合关系。

赐园遗址风貌区———以中国传统山水园林为主要环境特征,保存了较多的历史遗迹,包括山形水系,园林建筑,绿化植被,附属文物等。包括鸣鹤园,镜春园,朗润园,蔚秀园。该区域以中国传统建筑为主,成院落式布局,处于重要景观位置的建筑高度一般不高于2层。建筑布局与山水环境紧密结合。

别墅风貌区———建造于1920—1940年,建筑风格分为中国传统北方民居和西式小洋楼两种风格。建筑建造,设计质量很高,尺度适宜,环境幽雅静谧。主要分布在燕南园,燕东园小楼区。

(3)

驳岸水系现存状况评估

除山体及园林绿化外,另外一项对展现历史园林风貌至关重要的内容就是水系的驳岸

处理。由于历经百余年的变化,现有驳岸形态掺杂了各个时期的改动,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分类评估。类别划分及评估结论见下图示。

3.3 管理与利用评估

管理评估:

评估说明:

1.未名湖燕园建筑作为全国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对象数量大,种类多样,层次丰富,且均与学校日常教学生活关系密切,保护管理工作难度较大。

2.该文物保护单位的日常管理和维护由北京大学各有关单位负责,目前保护范围明确,保护修缮工作实施成效较好,大部分文物建筑和其历史环境都得到了较好的保护。

3.由于没有文物保护的专门机构,文物档案的管理存在一定的问题,对文物利用中的改造缺乏保护文物真实性的控制。

4.附属文物的保护和管理存在一定的问题。

利用评估:

注:利用方式评估指现状利用方式对文物价值和安全性的危害程度,A为影响较大;B

为有一定影响,€为影响不大。

评估说明:

(1) )除用于居住的建筑外,其他利用方式对建筑外观形象影响不大。

(2) )大部分使用功能发生变化的建筑,室内都经过了较大的改造。即便是功能基本保持的教学科研建筑,由于使用要求的变化,内部也进行了改造。以上两种情况都对文物建筑的原有面貌造成了较大影响。

(3) )由于有使用功能的要求,大部分文物建筑不能完全对公共开放

第四章 保护规划文本说明

4.1 编制说明

4.1.1 1 编制背景

1990年,“原燕京大学未名湖区”被列入北京市第四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明确了需要保护的对象和保护区划。2001年该保护单位以“未名湖燕园建筑”的名称被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保护对象和保护区划延续了当年作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相关规定。经过十余年的城市建设和校园建设,“未名湖燕园建筑”周边的环境已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同时由于北京大学自身发展的方向和空间环境上的压力,使得现阶段有必要根据现实条件重新审视分析当初制定的保护与管理内容,解决文物保护自身,文物保护与学校建设发展之间面临的问题。本保护规划即是在这种背景下,由北京大学发展规划部委托,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文化遗产保护设计研究所编制的。

上表为北京市文物局官方网站上公布的对“原燕京大学未名湖区”文物保护单位的说明。下段文字为国家局对该文物单位的说明:

未名湖燕园建筑,第五批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未名湖燕园建筑群为近代著名学府———原燕京大学旧址,位于现北京大学校园内'原燕京大学以明代名园“勺园”故址为中心兴建校舍,于1920年开工,1926年建成,是近代仿古建筑的优秀作品'该建筑群以未名湖为中心,呈四周分布'主要建筑有校门,办公楼,图书馆,外文楼,体育馆,南北阁1—6院,岛亭,水塔和男女生宿舍等,全部为清宫式建筑风格建筑大分散,小集中,主轴线为东西向'各群组大都为三合院式,总体疏朗,局部尺度适宜,与自然地形地貌结合紧凑'建筑物多为二,三层,主要建筑用灰瓦红柱,石造台阶,浅色墙面,檐下有斗拱梁枋,施以彩画;次要建筑取民居园林形式,湖边水塔为八角密檐式'园内尚留一些明清旧园遗物,也有从圆明园遗址搬来的石刻小品'现未名湖区仍保持初建时的原貌

4.1.2 2 编制依据

本保护规划编制的依据除了与文物保护相关的各项法律法规之外,另一主要参考的文件是北京大学于2004年编制的+北京大学海淀本部校区总体规划,。该规划反映了北京大学于2004年至2014年的发展目标与实施措施。在满足学校发展要求同时,该规划也对校园范围中文物古迹的保护予以了充分的考虑。因此,该总体规划成为本次保护规划的重要参考文件,规划分期的划定也与总体规划取得一致。本保护规划经审批通过后,相关内容应纳入该总体规划中。

4.1.3 3 保护规划的工作范围

本保护规划的主要工作范围为北京大学海淀本部校区。此范围包括了经国家文物局认定的“未名湖燕园建筑”的所有内容。同时,考虑到燕东园,蔚秀园与燕京大学建校历史以及与该地区更早的历史文脉密切的关系,本保护规划也对这两处地区现存历史遗迹的保护提出了相关的规划要求。

4.2 关于保护规划框架和文物认定

4.2.1 1 规划目标的制定

将北京大学的良性发展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这主要是因为从总体上讲北京大学迁校以来不仅很好地传承燕京大学校园,而且经过自身长期的建设和积淀,已经将燕京大学的物质遗存融入到北京大学的校园文化中,并逐渐形成了较之燕京大学时期更加完整更加丰满的校园风貌。这一校园环境成为北大文化的物质载体;同时,北京大学的兴衰与否也成为该物质环境是否能继续保持其生命力和文化内涵的关键。因此,只有将文物保护和校园发展建设协调一致,才能在这两方面取得双赢的成效。

4.2.2 2 保护规划框架的制定

所制定的框架以本保护规划的目标为前提,突出燕京大学时期建筑在北京大学海淀本部校区内所有历史遗存中的重要性,即将保护核心放在这一具有独特风貌的校园文化环境的形成,发展和延续的历史轴线中。因此,燕京大学时期的校舍建筑成为本次保护规划框架中的第一层次。

北部赐园的遗存现为“未名湖燕园建筑”所在的历史环境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实未名湖及其周边环境也为清末赐园。这些园林环境的遗存不仅能够说明这一地区的历史脉络,文化

特征,同时也是燕京大学确定此地为校址的主要原因之一,并在燕京大学从规划到实施,最终形成现今面貌的过程中起到关键性作用,因此也是需要保护的重要对象,本规划中列入第二层次。

燕南园燕东园是燕京大学时期教工居住的地方,其建筑风格和历史环境与未名湖燕园建筑风格和环境存在一定差异,是对燕园建筑的绝好补充,有利于更全面地了解这一时期校园建筑风格及规划思想。蔚秀园亦是京西赐园之一,现仍较好地存留部分山形水系和园林建筑。燕京大学建校不久,蔚秀园就成为燕大的教工和学生居住地,在一些燕京大学人物的回忆录有所提及。基于对这三者的价值评估和现状评估,考虑到它们与“未名湖燕园建筑”的历史关系,将其划为本次保护规划框架中的第三层次。

4.3 关于保护区划的调整

4.3.1 1 现有保护区划的描述

现燕京大学未名湖区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说明

(一)保护范围:

东:北段以现状围墙为界(注:现状围墙以东20米以内为大城坊公共通道)。南段至图书馆四层楼西墙及其南延长线。南:东段至图书馆四层楼北墙及其东延长线。中段至距女生体育馆以南25米的平行线。西段至现状五层楼北墙及其延长线。西:南段至距六院女生宿舍楼西墙20米,北段至现状围墙。北至现状围墙。

(二)建设控制地带:

I类:

1.燕京大学保护范围以北至清华东路(原文有误,应为西路)规划红线之间地带。

2.东至颐和园路规划红线。南至宿舍区围墙。西至万泉河。北至清华东路规划红线。

#类:

东至圆明园东路规划红线。南至距清华西路规划红线50米。西至大城坊公共通道。

北至清华西路规划红线。

N类:

1.保护范围以东:

东北至圆明园东路规划红线。南至公共通道(公共通道以北京大学总体规划中东门附路为准,宽度为20米)。西至大城坊公共通道。北至#类地带。

2.保护范围以南:

东:北段至圆明园东路规划红线,南段至四层物理楼西墙及其南延长线。南:东段至四层物理楼北墙及其东延长线,西段至三层宿舍楼北墙及其延长线。西至颐和园路规划红线。北:西段至保护范围,东段至公共通道。

V类:

东至成府路规划红线。南至北四环路规划红线。西至颐和园路规划红线。北至N类地带。

此V类地带内建筑高度应低于30米。

其他地带按北京市人民政府京政发(1987)156号文静宜园,颐和园等九项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不变(引自国家文物局官方网站)。

4.3.2 2 本次规划建议进行的调整

保护范围的调整建议

考虑到校园建设发展,原有道路线型和用地边界发生变化,为能更明确保护区范围,原保护范围东段由“图书馆四层楼北墙及其东延长线”变更为“以遥感楼南侧东西向道路北侧及生物楼东侧南北向道路西侧为界”和“以求知路道路南侧为界”。南侧中段由“至距女生体育馆以南25米的平行线”变更为“沿第二体育馆南侧道路”。

建设控制地带的调整建议

建设控制地带的划定参考了1990年北京市文物局公布文件,并依据本次规划对保护对象的价值认定和现状评估。为利于保护历史园林蔚秀园,燕京大学时期燕东园和燕南园的历史环境和历史建筑,建设控制地带内容调整为蔚秀园园林遗存,燕南园,燕东园小楼区划为Ø类建设控制带,以控制新建设对历史环境的影响。考虑到校方建设和管理的实际困难和需要,只将蔚秀园,燕南园,燕东园历史风貌保持较好,风貌特征较突出的范围划入Ø类建设控制带。

保护范围中的校园改造

本次规划中确定需要改造和调整的处于保护范围内的区域包括以下内容:

YY_N_04,YY_N_05,YY_N_06,YY_N_07,YY_N_08,YY_N_09,YY_N_10,YY_N_11,YY

_N_12,YY_N_13,YY_N_14,YY_N_25,YY_N_26,YY_N_27。地块编号及改造调整控制详见规划图纸P11,P13,P15,P17。

这些区域的划定目的是使其与历史环境更为协调,并有利于北京大学在有限空间内得以正常发展。所有改造区域的属性均调整为学校的教学科研或对外交流用地,属于学校发展建设中必不可少的内容。这些建设内容的必要性在+北京大学海淀本部校区总体规划中,和相关建设工程意向书中已有论述。本规划认为,在以确切的历史文献为依据,合理控制其建筑密度,容积率及具体的风貌形式的前提下,这些改造将有利于历史环境的再现。

关于该部分详细内容参见本说明4.7内容

4.4 关于保护措施的说明

4.4.1 1 文物建筑保护措施

本保护范围内文物建筑保护措施分为:日常保养,现状整修,重点修复三类。各类保护措施的实施目的,实施要求及工程量统计见文物建筑保护措施表。

4.4.2 历史遗迹的保护措施

由于位于北京大学校园内的各类历史遗迹大都与现有校园环境相融合,成为校园文化景点的组成部分甚至是主题内容,因此在制定历史遗迹保护措施中的基本原则是尽可能保持现状。

对少量历史遗迹提出迁移的建议。一是梅石碑:由于该石质文物表面雕刻内容为线描,暴露于室外环境中很容易因风化腐蚀等环境因素造成对其艺术价值的损害,而加以遮罩的方式进行保护又将对其观赏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建议馆藏保护。二是“紫琳浸月”碑:原址位于蔚秀园东侧建筑群西北角,其现状所处居民区绿地内,丧失了其所标示的景观意境与周边环境之间的关联,因此建议在原址风貌改造之后将其回迁复位。

因为北京大学发展和使用功能的要求,东操场需要向东扩出,同时调整的还有东侧道路位置和红线宽度。对于东操场东侧燕京大学时期修建的围墙,规划建议按北京大学海淀校区总体规划中的要求向东迁移9—11米左右。具体位置关系见下图。迁移中应保持围墙的原有材料和做法,迁移后保持原有围墙和道路的相对位置关系,并在原址和新址的关键位置设立与环境协调的标识物,说明此次迁建原因,迁建段落以及原址的位置。

另外一点需要指出的是,除校舍建筑之外还有一些具有时代特色的历史遗迹应在保护工作中得到重视。遗憾的是诸如燕京大学时期的路灯,果皮箱等已经在校园设施的更替中消失了,现余主要内容为铸有燕京大学字样的井盖,应对其加强管护,防止盗失。

4.5 关于环境保护与整治

“未名湖燕园建筑”的环境保护与整治指对园林环境和历史风貌区的保护与整治。

4.5.1 1 园林环境的保护与整治

此部分指对北京大学依存的园林环境的保护与整治。其对象包括山形水系和园林绿化。在现状调研及分析基础上,对山形水系及园林绿化存在问题提出相应的保护整治措施。其目的为继续提高校园环境质量,尽可能保留原有环境信息,突出北京大学校园环境特色。其保护整治原则是立足现状分析,尊重北京大学的环境特色和历史发展脉络,并考虑到现实可操作性,提出切实可行的保护和整治措施。

山形水系的保护与整治

山形水系的保护与整治本着在不对校方的基本建设产生较大影响和压力的前提下,结合学校的改造或建设工程尽可能恢复原有风貌的原则进行。

对山体的恢复本着尽可能展现原有园林设计意图的原则进行。由于不可能大量减少现有的建设规模,对原有山体进行大规模恢复,因此这些少量的山体恢复应能对周边园林环境的改善,对原有重要景观的再现起到较明显的效果。

水源的补给是个长期问题,并依赖于整个区域基础环境的改善。在目前的情况下大量恢复原有水域是不大现实的。但立足于文物保护的基本原则,对于已经消失的水域,在远期规划项目中可以结合北京大学实际情况为水系的恢复预留必要的空间条件。

在水源补给难以及时解决的情况下,对现有水域湖底采取防渗措施是一减缓水体流失,保持校园风貌的有效举措。但所采取的方式应是生态的,以避免局部的整治措施给整体自然环境的生态循环带来不利影响。

对驳岸的保护与整治首先应达到驳岸所属水域空间整体的和谐统一。由于现在的校园环境已经形成中西风格融合的空间环境,因此不必对水域驳岸做忠于传统园林风格的恢复。在西校门入口内的几何形水体形态与周边严整的轴线布局和空间环境仍是和谐的。对于其他区域仍保持传统风貌的叠石驳岸或自然土坡,应予以保护,避免简单的叠石处理。在同一空间环境中出现不同叠石砌筑风格的时候,建议按照传统方式进行风貌调整。

A.对现有绿化进行修整以让出景观视线通廊

岛亭周围绿化现长势过密,以至于从岛亭向外几乎看不到周边景色,而从湖岸其他地方也看不到岛亭。西校门内办公楼前的轴线关系,空间感受因树木生长过密显得略微封闭。

B.对现有绿化进行修整以获得疏密有秩的园林绿化效果

由于长期疏于修理,北部园林绿化生长杂乱,植物配置略显单调,没能保持传统园林疏密有致,空间层次丰富的景观特点。

€.对新建设区域补植绿化

新建设区域在尺度,规模上与老校区有很大差异,缺乏与老校区协调的景观设计,使得新建设区域缺乏绿化遮蔽和与历史环境协调的绿化环境,使得新老校区风格迥异,同时亦给师生带来一些不便。

D.配合改造工程培育绿化

对于将要进行的改造项目,应认真考虑基地景观绿化,在造景风格上与周边环境取得协调。

E.对长势过茂的植被进行修剪以突出主景

受到植被长势过茂的影响,如博雅塔这样的景观标志物在某些地方被浓密的树冠遮挡,

其标志物的景观效果有所削减。

F.去除与景区风貌不协调的绿化

燕南园内采用的齐整绿篱,与别墅风貌区和谐自然的风格不相协调,特别是配合日后对燕南园的改造,将改变居住性宅院的空间划分方式,功能上将不再采用这种绿化形式。

G.改造现有等距排布的行道树

沿未名湖岸和北部园林区的步行道行道树间距过于均等,显得比较机械,和师法自然的传统园林风格不相协调,建议在有条件的情况下适当调整植株间距,并在新建设区的景观设计中避免出现此种情况。

4.5.2 2 历史风貌区的保护与整治

此部分是指对规划范围内3个历史风貌区:未名湖周边景区,历史园林区,别墅景观区环境的保护与整治。历史风貌分区的整治是在对建筑风貌协调性进行明确评估划分的基础上对不同等级的不协调建筑,道路,设施等景观要素采取明确的整治措施。不同历史风貌区的环境保护和整治措施有所不同。

———未名湖周边景区:延续燕京大学时期建筑师墨菲的规划思想和建筑风格,尊重其原有基址———淑春园的园林环境。该区域不协调建筑较少,主要是后期建设的基础设施用房。道路铺装应能区分车行和步行道路,园林绿化应能体现出最初墨菲规划的景观轴线关系。

———历史园林区:此区是京西存留不多的清末赐园遗迹,文物价值,历史价值,艺术价值较高。针对此区的环境保护和整治措施应遵守以下原则:梳理历史园林各元素———建筑,山水,绿化配置等,去除其中无价值的添建建筑并遵照能够收集到的历史资料对环境进行整治。特别是其中具有特色的历史景观点,如朗润园西南角原有水榭,后因环

境及建筑本身的变动而改变,在环境整治过程中对这类景点应予以恢复。对留存的历史遗迹应根据保存现状进行适当的保护和整治措施。该区域还面临新建设项目可能带来的影响,为减少这些项目可能在风貌上带来的危害,在项目筹划初期就应把保持,延续甚至适当恢复园林原有景观风貌作为项目建设的重要原则进行考虑。

别墅景观区:作为燕京大学时期不可分割的部分,在建筑风格和历史环境方面对“未名

湖景区”是极好的补充。依据对其的价值分析,现状分析,其整治措施应达到有效保护,充分利用,切实可行的目的。在该区域的改造过程中可以添加适当的现代建筑元素,但应保持原有空间尺度和历史建筑及环境的可识别性。由于此区域原是作为各户宅院使用,因此形成了一些明确划分宅院范围的绿化及设施,日后应依照区域整体改造规划,按照新的环境氛围进行调整

4.6 关于文物建筑和历史建筑的利用

4.6.1 1 文物建筑利用

以文物保护理论和北京大学发展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合理利用文物建筑将有利于其保护。合理利用文物建筑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将合理利用作为保护燕京大学建筑遗存的有效手段。从现状分析来看,文物建筑是否被合理利用对于文物建筑能否健康保久至关重要。合理的利用使得文物建筑能获得更精心的日常保养,受到更多的关注,建筑自身出现的种种病害也都能得到更为及时的解决。

———利用的功能应不影响文物古迹的价值。由于时代的不同,现今的利用,包括将来的利用,都会因为功能要求的变化或多或少地对建筑进行改造。这是时代进步带来的必然结果。从价值分析上,燕京大学时期的建筑最主要的价值体现在其整体规划布局,空间关系,建筑造型风格等方面。因此在对这些主要文物建筑的利用过程中首先应该注意和强调的是这些价值的保持,使得整个校园外部空间环境不受侵扰。对于建筑内部格局和设备设施的更新,则可在保证建筑整体安全性的前提下予以适当的放宽。

———对文物建筑的利用应对北京大学的发展产生积极的效益。本原则旨在对文物建筑的利用予以限定。由于该文物保护单位保护上的成效与北京大学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在文物建筑的利用上也应该强调其与学校发展的关系。如何更好地对文物建筑加以利用,更大地发挥文物建筑的内在价值对于校园文化品位的提升和对人的吸引力,避免单纯出于教学,办公空间的调配确定文物建筑的功能归属,是校方应该重点考虑的问题。

———对文物古迹的利用应真实地展现其自身的历史形象,利用尽可能的手段阐释文物古迹的价值。由于利用中不可避免地将对文物建筑的面貌作出调整,但文物建筑各个时期的面貌又都是有重要的历史价值的,因此在不断的变动中,应该将各时期的面貌真实地记录下来,并将其中有重大价值的予以展示。

在此原则指导下,原燕京大学校园建筑可延续其使用功能作为教学,科研,办公用房。对于未名湖北部园林中作为居住使用的建筑遗存,将其建筑功能随用地性质调整变更为教学科研,办公用房。

4.6.2 2 历史建筑利用

对历史建筑的保护和利用基于对其所做的价值评估和现状评估。它们界定了历史建筑利用和改造程度,同时应结合保护规划和校园总体规划对历史建筑所处地段的全局考虑,合理安排适当的使用功能和使用强度。

对于保存状况不佳的重要历史建筑应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以避免其继续损毁。对于已丧失原有功能并在其所在区域有新的功能要求的历史建筑,可对其进行改造利用。改造中应尽可能保持原有建筑风貌,仅从使用的必要性和保证建筑质量出发对其局部进行可识别的改造措施。

4.7 关于文物保护与校园发展

北京大学作为中国著名学府,其发展对于我国的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和人文素质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在保证文物保护的前提下应充分考虑到学校建设发展的实际需求。通过严密,周详,专业的保护规划,可将两者结合起来,达到双赢的效果。

在保护规划中,通过价值论证,可行性分析和规划设计,将保护规划划出三个层次,不同层次的保护对象采取不同的保护和整治措施,以达到预期的保护效果和目的。

在北京大学北部历史园林风貌区和燕南园内,通过对现存建筑及环境的梳理和评价并结合2004年北京大学制定的校园总体规划中对用地性质和功能分区调整的规划设想,整理

出“YY_N_04,YY_N_05,YY_N_06,YY_N_07,YY_N_08,YY_N_09,YY_N_10,YY_N_11,YY

_N_12,YY_N_13,YY_N_14,YY_N_25,YY_N_26,YY_N_27,YY_S_ll”15块改造区域。

(参见规划图纸P17)通过制定改造后的控制指标达到既满足文物保护要求,亦满足学校对教学科研用房建筑面积的要求。上述用地中朗润园周边大部分地块改造项目已经由北京大学向北京市规划委员会报批并获得通过。

文物建筑只有采取合理利用才能延长其寿命,发挥其价值。作为文物保护单位的北京大学校园,它的良性发展将对文物建筑及历史环境的保护产生积极的影响。因此从这种角度考虑校园发展有利于文物保护。“未名湖燕园建筑”保护名单上的文物建筑大多保存现状完好,这与北京大学对其利用和保护是息息相关的。在日后的文物保护工作中应继续发挥其积极影响,通过合理使用文物建筑达到保护文物,弘扬北京大学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目的。

4.8 其他

4.8.1 1 宣传教育计划

为能更好地保护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北京大学未名湖燕园建筑”,保证文物建筑,历史遗迹,历史环境保存与校园发展的良性互动,使之更好地在提升北京大学人文环境质量和精神凝聚力方面继续发挥积极作用,达到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和发展历史的目的,应对会对此文物保护单位造成影响的北京大学师生,管理和使用单位,游客等的行为进行规范,并在学校的日常管理方面实施文物保护思想教育,使文物保护观念深入人心。

4.8.2 2 文物保护管理机构的设置

考虑到北京大学作为高等教育机构的特殊性,其管理机构宜简宜精,建议可结合学校机构设置专门的文物管理部门,可与校园规划办合署办公,其人员构成应以考古,历史,建筑和文物保护的专业人员为主

附录 未名湖周边清代赐园基本情况

1.自怡园

海淀地区开始的园林建设,最初营建的就是“三山五园”中的畅春园和圆明园。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首先在海淀镇西北的低地上,利用万泉河下游明代清华园的遗址,兴建了皇家御苑的畅春园。康熙又立即下令为武英殿大学士明珠在畅春园下游,也就是它的东北一侧,兴建自怡园。

该园的设计和建造,出自著名画家兼造园叠山艺术家叶洮,这也是他造园艺术的代表作。园中以水景取胜的水源,来自畅春园,经由明代勺园故址,流注园中。不幸的是这一代名园,仅仅经历了37年,到了雍正二年(1724年),因明珠之子揆叙得罪而被“籍没”。自怡园之名不再见于记载。

当时,从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开始兴建的圆明三园,相继经营,前后历时60余年。到了乾隆中期,三园相继建成之后,自怡园的故址才重新见于记载,这就是日后闻名的春熙院[春熙院应即今镜春园和朗润园的前身,详见后]和淑春园。实际上,从现在未名湖周围地区的燕园也就是历史上的淑春园一直向北,经过镜春园,直到朗润园,南北连成一片,这就是原来名盛一时的自怡园的所在

2.淑春园

图98清初此区域园林分布图

乾隆晚期,淑春园被赐给了文华殿大学士和糰。和糰开始了淑春园的大规模建设。当时修建的石舫,至今尚存。根据所流传的查抄和糰家产清单,可以知道当时淑春园中共有楼台六十四座;全院共有房屋1003间,游廊楼亭357间[故宫博物院+史料旬刊,十四期,490

页]。

道光年间,淑春园成了睿亲王仁寿的赐园,称睿王园。因睿字满语读作“墨尔根”,因而又有“墨尔根园”之称。此名称一直沿用到1921年校园初建。清咸丰十年(1860)八月,英法联军放火焚烧圆明园,墨尔根园也未幸免,遭到极大破坏。民国初年,军阀陈树藩以两万银元买下淑春园,后又于1920年被燕京大学校长司徒雷登购得,并立即进行了整体的规划建设,终于利用早年自怡园中最南部分的一大湖泊及其西部地区建成了一座设备齐全,并以

“湖光塔影”著称的大学校园。新中国成立之后,1952年进行院系调整,燕京大学与北京大学合并,北大从城内迁入燕园。校园也进行了大规模的不断改扩建,而燕园的整体建筑都被保留了下来。并于1990年2月23日,经北京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同年10月北京市文物事业管理局在未名湖上游北岸立碑。2001年未名湖燕园建筑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淑春园旧物大部毁坏,仅存湖心岛东侧湖水中的石舫和湖南岸的慈济寺庙门

3.春熙院(镜春园.鸣鹤园)

鸣鹤园

乾隆四十七年(1782),原淑春园北部另划分一园,改称春熙院,包括今镜春园以及朗润园部分。后春熙院又被分作东,西两部分。西部赐给了嘉庆帝第五子惠亲王绵愉,称鸣鹤园;东面南部较小的园林赐给了嘉庆帝第四女庄静公主,改称镜春园;北面称为朗润园。在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时,鸣鹤鹤,镜春园也遭到破坏,园中大部分建筑损毁,只有几处建筑遗存。同治三年(1864),绵愉去世,鸣鹤园仍为他的后代所拥有。因长期无力修葺,该园便日渐荒落。当时园中情形屡屡见于清末醇亲王奕"(蔚秀园园主)的诗文之中。

“鹤去园存怅逝波,翼然亭畔访烟萝'百年池馆繁华尽,匝径松阴雀噪多'”

虽然这时的鸣鹤园已日趋荒废,但据记载,当时奕详与奕谟(绵愉之子)二人还居住在园内。民国初年,鸣鹤园属徐世昌所有,改称淀北园。他大量拆毁园内建筑,将可利用建材运走,鸣鹤园遭到了又一次大的破坏。之后不久,鸣鹤园又转入陕西督军陈树藩手中,他在那里建有夏令别墅和祠堂。20年代中后期,燕京大学校长司徒雷登从陈树藩手中购得此园,作为新建成的校园的一部分。现旧日园中遗址遗存主要包括红湖南岸的校景亭原鸣鹤园翼然亭,方池等等。原中所,东所内尚有部分清代石岸,石座,砖墙,建筑等遗址遗迹可寻,但大多明显后期改建。红湖北岸原有六角形龙王亭在近年被移走。园中岗阜丘陵基本上还保持原貌。园西北处有乾隆半月台诗碑一座。

解放后,鸣鹤园中增建了许多新建筑,主要包括生物楼,动物房,考古楼等等。

镜春园

镜春园面积与鸣鹤园相比小很多,它在咸丰十年(1860年)也遭到破坏,园中建筑所剩不多。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九月,镜春园并入鸣鹤园内。民国初年,镜春园和鸣鹤园一起归徐世昌所有,合称淀北园。他把鸣鹤园中幸存建筑进行拆毁,但估计对镜春园并未有大的破坏。20年代前期,燕京大学以淑春园旧址为中心开始建校时,现在的镜春园仍属徐世昌所有。而当时燕京大学已经租借镜春园北邻的朗润园作为教职员工的住宅,中间隔有镜春园,不便通行,必须绕道东门外来往。新中国成立之后,镜春园才并入北大校园,从而使北部校园连成一片。北京大学迁入燕园以后,对镜春园进行了修建,在原来的基础上修建了北大建筑公司和北大材料厂

4.朗润园又称春和园.庆王园

图101鸣鹤园

朗润园原名春和园,清嘉庆(1796—1820)年间为永瞞赐园。永瞞是乾隆帝第十七子,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封庆亲王,所以春和园又俗称庆王园。道光四年(1824年),永瞞的后人奕彩被夺去爵位,按照清朝惯例,春和园也被收归内务府管理。咸丰二年(1852年)前后,春和园转赐奕盉(恭亲王),始改称朗润园。朗润园东西略长,南北稍窄,东西与南北的直径比约为3:2。园中间是由闭合的水面环绕的方形岛屿,岛上分布着园内主要的建筑———东,中,西三所。根据北京图书馆所藏的+样式雷图籍,所载,朗润园早期共有大小房屋153间,游廊57间,垂花门1座,门罩2座,四方亭1座,灰棚12间。咸丰初年,经过奕盉的修缮和增建,园内大小房屋达到237间,增建了三孔石平桥1座,四方亭1座,足见当时园林规模之盛。朗润园全盛时期有东西两门,东门斜对今成府街西口,西门北临万泉河,出门有石平桥,过桥向西,便是直通万寿山的大道。中所自南而北,前有宫门“乐静堂”,后有正殿5间,殿后有土山。东所自南而北依次有宫门“春和别业”,正殿“恩辉余庆”,抱厦殿“澄怀撷秀”等。西所内为方形庭院,正厅为书房“益思堂”。东所东南侧建有四方亭“涵碧亭”,“涵碧亭”三字为恭亲王亲笔手书。光绪二十四年四月奕盉去世时“共计瓦房294间,灰棚42间,游廊72间,统计408间”。奕盉去世后,朗润园改作内阁军机处及诸大臣会议的地方。民国初年,紫禁城小朝廷将朗润园赏给载涛作为私产。载涛曾购得原圆明园西洋楼大水法石屏风,翻尾石鱼,一对石雕麒麟和丹墀等圆明园遗物。石鱼在朗润园放置多年,燕大1930年届校友毕业时从载涛手中将此鱼购买赠送母校,摆置在未名湖畔。石麒麟和丹墀存放朗润园多年以后被置于北大办公楼前。大水法石屏风在“文革”以后由圆明园管理处征得北大同意后放回原处———大水法御座后面。燕京大学1923年起,向载涛租借了朗润园,用作教工的住宿区。一些很有名的教授如吴雷川,郭绍虞,博爱理(Mizz.P.A.Boring),蔡一谔等都曾居住在此。朗润园翻开了荟萃中国知识界精英,成为高等学府校园一部分的新篇章。直至1952年北京大学与燕京大学合并后,在1953年北大以人民券八亿二千六百五十万元购得朗润园。其后北大陆续在园中东部和北部建起8至13公寓和北大招待所。20世纪90年代又有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和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两家科研机构分别落户于朗润园修葺一新的东所和中所中所的中院和后院现在是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2000年6月至2001年6月北京房修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对房屋和地面进行了全面的整修。中所的后院正房五间,在施工中发现它们的地下基础均为10sm直径的柏木桩上加青石,是一种为增加疏松地层的承压能力而采用的地基工程做法。应该是因为园内多水,地基承压能力弱所采取的办法。

现在的朗润园较之旧日,从建筑上来说,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园内尚存一些旧建筑遗存,混杂于园内民居等建筑之中,也都为清朝末叶陆续修造。

附一:重修朗润园记

图102朗润园样式雷图

朗润园原名春和园,清嘉庆年间为乾隆帝第十七子永瞞之赐园,故又俗称庆王园'道光末年转赐恭亲王,始称朗润园'光绪廿四年奕盉去世,朗润园收归内务府'此时慈禧太后常居颐和园垂帘听政'朗润园一度成为内阁军机处及诸大臣议事之所'一九一一年清帝逊位,朗润园仍属皇室所有,旋赏与醇贤亲王奕!第七子载涛为私邸'二十年代初燕京大学建校,征得此园,#充教员住宅'据+春和园地盘画样全图,与+样式雷图籍,载,朗润园主要建筑分中,东,西三所,早期共有大小房屋一百五十余间,游廊亭阁等数十间'咸丰二年,奕盉曾大事修缮和增建,时全园大小房屋达二百三十七间,游廊七十七间,是足见斯园当日之辉煌'物换星移,风雨百年,而今园内东所与方亭等诸多建筑已荡然无存'但主体建筑虽年久失修,榱桷圮损,丹#剥落,然大体风貌依旧'嘉庆帝当年御匾致福轩,恭亲王题壶天小镜匾及张凯等人书法藏之高阁,神采宛然'为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缓解北京大学办公用房紧张状况,承上级有关单位批准,由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筹资,于一九九五年十月至一九九七年五月对斯园主体建筑进行全面修缮,共修复中所宫门三间,东配房五间一进,正房五间二进,抱厦殿五间及抱厦三间,耳房五间,游廊二十二间,方亭一座,计千余平方'材石坚致,丹刻富丽,有加于昔焉'会其费为三百余万元,适有香港名士钱果沣,利国伟,曹其锋等慷慨捐助,共襄此盛事,诚义举也'然则斯园之用甚益于公务,而非寻常之为观游之计也'既作为以吸引海外经济学者回国工作,发展中国经济研究与教育为宗旨之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之办公场所而发挥其经世致用之志,不亦宜乎?

公元一九九七年五月五日侯仁之,张辛撰张辛并书

5.北大范围内其他历史园林沿革

蔚秀园

蔚秀园亦是清代皇家园林之一,园域面积很大,东部与北大主校区仅有一路之隔,西至万泉河,南与畅春园遗址接壤,北与圆明园遗址隔路相望。蔚秀园现在的园门与西校门正好相对。蔚秀园原名含芳园,为昔日圆明园附属园林之一。

蔚秀园早先是载铨的赐园。道光十年(1836年),载铨袭封为定郡王,咸丰三年(1853年)加亲王衔,所以当时含芳园又称为定王园。载铨于咸丰四年(1854年)去世,蔚秀园便收归内务府。咸丰八年(1858年)含芳园转赐给醇亲王奕"。就在赐园的当年冬天,咸丰皇帝为含芳园赐名“蔚秀园”,并亲笔题写“蔚秀园”三字赐予奕",从此便有蔚秀园之名。现可搜集到关于蔚秀园诗词较多,可从侧面了解到园林中的山水特色。如:+蔚秀园新葺山弯小室晚坐,一诗:

开窗恰值秋容丽,山色波光一览收'砌有幽丛工点缀,杯余新酿尽勾留'风皱翠藻浮池面,霞灿丹枫舞岸头'日暮酒阑新月上,芦花深处唤扁舟'

根据样式雷图可以得知,蔚秀园当时的园门向南开,园中湖泊环绕小岛,将园区分为东,中,北三个相对独立的小岛,岛上分别有独立的建筑群。其中以中部和北部两座小岛为主体,东部小岛上有一石碑,上刻“紫琳浸月”四字,为奕"亲笔所书,该碑至今仍存园内。

咸丰十年(1860),英法联军攻占北京,纵火焚烧圆明园时,蔚秀园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此后,为了随侍西太后在颐和园听政,奕"曾对蔚秀园进行修葺。但据记载,这次修葺时设计平凡,工事简陋,与焚毁之前的蔚秀园不能相提并论。修葺而成的建筑中有一部分保留至今。奕"于光绪十六年(1890)去世,蔚秀园收归内务府管理。直到清朝覆亡前夕,才赠送给奕"的第五子载沣作为私产。

1931年12月燕京大学购得蔚秀园,当时蔚秀园占地120余亩,园中有房80余间,树木尚有千余株,稍加修葺以后便作为教职员工宿舍。在燕京大学时代,蔚秀园基本还保持着往日的面貌。1952年,北京大学迁入燕园以后,为了解决教职工的住宅之需,于1973年至1979年先后在园中西部和北部,建造了15幢楼房,之后又在园区南部修建了一座幼儿园。

现在园中仅有东南部分湖泊相连,土山,刻石,旧迹尚明晰可见。湖岛上遗存的建筑物,并非1860年前园中建筑之布局,应是后来奕"修整园林的部分建筑遗迹。

勺园(后称弘雅园,又称集贤院)

勺园故址位于今北京大学本部西南部,面积不大。勺园是米万钟在明万历四十年(1612年)至42年(1614年)间构筑,是校区内开辟最早的一处园林。园林建成后命名“勺园”,取“淀之水滥觞一勺”之意。勺园的建筑精巧玲珑,具有江南园林建筑的风格。据+春明梦余录,+燕都游览志,记载,勺园当时占地约百亩,园中以水景见长。在米万钟于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亲手绘制+勺园修禊图,[现藏于北京大学图书馆]中,可清晰地看到当年勺园风貌。

明清易代之际,勺园逐渐荒废。清朝康熙年间,勺园旧址上重建了一座“弘雅园”,并一度作为恭亲王的宫邸。乾隆年间,圆明园已成为皇上设朝听政的地方,“弘雅园”改作“集贤院”,专供从城内来上朝的达官贵人休息,而来华的各藩属国和外国使节也常常在此居住。清咸丰十年(1860)八月,英法联军放火焚烧圆明园,集贤院一同被毁。民国初年,勺园一带为军阀陈树藩所占有,之后被燕京大学购得,作为教学用地。因当时建设校舍是以淑春园遗址为主设计校园建筑,在勺园遗址上修建的建筑很少。80年代后,北京大学在勺园故址上修建了勺园大楼,用以接待外国学者和留学生,并在勺园楼群之北营建了亭榭曲廊。北边的亭中悬有溥仪之弟溥杰所题写的“勺海”匾额,南边的亭中有当代著名书法家赵朴初先生所题写的“缨石”匾额。“勺海”“缨云”均系当年勺园的重要景点。

现原址已无勺园旧日建筑和园林遗迹,只有地下尚有园林基础遗址埋藏。1982年在现勺园五号楼北侧小湖曾发现花岗岩石条修砌的建筑基础

农园(治贝子园)

农园最初的园主是晚清宗室贝子载治,所以农园最初的名字为“治贝子园”。到光绪中叶时载治二子溥侗继承了这座园子。随着清朝末年皇室没落,治贝子园也因抵押欠款被查封。当时治贝子园约有四顷多地,园内有大小水井六眼,园内各种大小树木八百四十余棵,内有大小房屋共一百三十九间。1928年地方法院拍卖治贝子园,燕京大学以45200银元购得此园,所得地皮258.1亩,房屋71间,此后治贝子园就归属于燕京大学。园子此时已破败不堪,遂大部分辟为农场,农园之名,因此而来。1952年北京大学迁入燕园以后,在农园一带进行了较大规模的修建,将其建成了重要的教学区。先是在农园的遗址上开辟了五四运动场,之后又在运动场以北修建了第三教室楼,西边修建了五四体育馆和农园食堂,东边修建了露天游泳池。旧日园林遗迹现大部分都已经荡然无存了。仅在游泳池以南,三教以东,有一座四合院形式的小庭院,这是在农园部分遗址的基础上修建的。现为中国哲学暨中国文化研究所,门前有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的站立雕像。

附:治贝子园重修记

有清以降,皇室名臣纷置庭园于燕园西郊'治贝子园为宗室贝子载治之别业'光绪中叶,其子溥侗继有此园,因酷爱京剧,别号红豆馆'迨入民国,是园为燕京大学购得,易名农园'星移斗转,昔日临湖晓山,嘉木庭林,抱厦游廊,半已倾圯,半已夷平,唯后殿数间,东西回廊尚残存矣!名园盛衰,能不感慨系之乎!陈鼓应教授雅好博古,钟情是园,奔走呼吁,其友人雷永泰校长,陈金发董事长,嘤气教庠,慷慨襄助,重修残园,遂得今日之辉光'乐斯园之延寿兮,享嘉义而文昌,乃作此记以铭'

北大哲学系,中国哲学暨文化研究所撰1996年4月2日

承泽园

承泽园位于挂甲屯以南,南临畅春园遗址,东部隔万泉河与蔚秀园相望。位于北大校园本部最西处。承泽园大约始建于雍正三年(1725年),为圆明园附属园林之一。最初赐予果亲王允礼为邸园。后至道光年间,道光皇帝把京西王公的园林进行了重新分赐。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他把承泽园赐给了寿恩公主。寿恩公主是道光皇帝第六女,所以当时的承泽园又俗称六公主园。寿恩公主在咸丰九年(1859年)去世,承泽园收归内务府。光绪二十年(1894年),承泽园又赐给了庆亲王奕。

1900年八国联军再次劫掠圆明园及附近园林时,承泽园并未受到破坏。辛亥革命后,承泽园仍为奕所有。奕去世以后,承泽园为文化名人张伯驹先生购得,成为北京大学购入该园前的最后一位主人。张伯驹先生曾于1948年被燕京大学聘任为导师,担任艺术史课程。1952年北京大学迁入后第二年,张伯驹将承泽园卖给北京大学。

据样式雷图等记载,后期的承泽园总体上分为南北两部分,中间隔以东西走向的溪湖。当时园门向南开,南部为宫门和附属房屋,北部为园区建筑的主体部分,又分为东西两所,建有正房,厅堂,小亭,城关等建筑若干。北京大学购得此园以后,在园区南部修建了教工楼,因此南部建筑已荡然无存,北部仍保存部分旧日园林建筑,分隔南北二区的土山湖溪遗迹仍明晰可见。1998年北京大学校庆之际,在马来西亚华裔人士廖宗明先生资助下,按原貌对承泽园北部西所进行了修缮,现为北京大学科学与社会研究中心的办公地点。

1999年北京市海淀区政府将承泽园列为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