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十四五”改革和发展规划

第一篇 基本形势

“十三五”期间,北京大学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加强党对学校的全面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和使命,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紧密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全面深化综合改革为抓手,加快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各项事业取得长足进步,内涵式发展质量进一步提升。

2018年5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北大师生座谈时指出,“近年来,北大继承光荣传统,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立德树人成果丰硕,双一流建设成效显著,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成绩突出,学校发展思路清晰,办学实力和影响力显著增强,令人欣慰。”这是对北大改革发展成绩的充分肯定,更是对北大面向未来、埋头苦干、改革创新的有力鞭策。

“十四五”时期,北大将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服务国家发展的根本导向,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为打造中国特色、世界先进水平的高等教育办学模式、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夯实基础,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一、砥砺奋进的新基础

(一)人才培养构筑新机制

1.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学生培养全过程。

完善思政工作体系,制定《北京大学贯彻落实<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工作台账》《北京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创优行动工作方案》,修订《思政课教学管理办法》。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调发展、同向发力,设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中国概况》等一系列课程,开展覆盖全体本科生的思政实践课。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本科专业和“大钊班”本科项目。压实任课教师责任,把好课堂的政治导向,引导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完善思政课教材体系,“十三五”期间,学校参与编写马工程教材25部。加强思政工作队伍建设,打造高素质辅导员队伍,创设“双班主任制”,校领导和机关干部兼任第二班主任。在“第二课堂”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做强网络宣传阵地,深入推进“扣好第一粒扣子”专项教育计划。

2.坚持“以本为本”,打造高水平本科教育。

确立“德才均备、体魄健全”的培养目标,坚持“加强基础、促进交叉、尊重选择、卓越教学”的教育理念,制定《北京大学本科教育综合改革指导意见》,通过“本科教学质量提升年”等行动,不断提高本科教育质量。坚持以基础促育人,实施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试验计划和“强基计划”,加大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力度。坚持建课程促教学,建设精品视频课、通识核心课、小班研讨课等优质课程。坚持以专业促培养,发挥综合性大学优势,共开设36个双学位、57个辅修专业、7个跨学科专业、6个跨学科项目,建设26个国家特色专业、1个入选“卓越法治人才”计划专业、1个入选“卓越医生”计划专业、6个入选基础学科拔尖学生人才教育培养计划、10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5个省部级优势专业。实施“学部内自由转专业”和“全校自由选课”等制度,为学生开展跨学科学习提供多样化平台。改革教学方式方法,通过研讨型教学、小班课、翻转课堂、导师指导等多种方式,激发学生学习主体性,每学年开设小班研讨课近200门次。鼓励本科生参与科研,每年约500项本科科研课题立项和结题。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设专职教学质量监控队伍,出台《北京大学本科课程教学质量评估实施方案》。设立教学成就奖、教学卓越奖、教学优秀奖等系列奖项,激励和规范教师对教学工作的投入。院士、教授、教学名师积极投身本科教学一线,教授为本科生上课比例超过90%近三年来,共有62名国家级、省市级教学名师累计为学生授课超过6400学时。

3.坚持以提高质量为核心,深入开展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

以“稳定规模、调整结构、分类培养、提高质量”为原则,支持重点发展学科、重大科研项目、重点人才队伍的建设,推动研究生教育向更高水平发展。强化全过程育人体系建设,落实导师立德树人职责,规范导师指导行为。推动学术型与专业型研究生分类管理,建立适合专业学位的质量评价和保障体系。改革博士研究生资助体系,通过设置“博士生岗位奖学金”体系等方式,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结构有序调整,重点进行基础学科和交叉学科的学科结构、硕士生和博士生层次结构、学术型和专业型类型结构的优化调整。全面实施博士研究生招生“申请—考核制”。以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为目标,改革博士生导师遴选聘任办法、研究生课程成绩和论文评价方式,制定和修订《北京大学研究生基本学术规范》《北京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办法》《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培养管理办法》等系列文件,增加学术训练和论文写作必修课要求,将论文发表要求调整为建立符合学科特点的创新成果综合评价体系。持续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形成资源共享、学科交叉、国际化特色的综合培养平台。设立“全球视野研究生学术交流支持计划”,探索和开展了“一带一路”博士生暑期国际调研团等新模式。试点临床/口腔医学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5+3+3”培养模式,促进医教协同发展。响应国家学位授权审核制度改革,提升学位授权自主能力建设,制定《北京大学学位授权审核实施办法》,完善一级学科、二级学科和专业学位类别的设置办法和工作机制,新增“国家安全战略与管理”“应急管理”“医学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农林经济与管理”“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人工智能”等学位授权点。

4.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获得社会各界广泛认可。

截至2020年底,共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71个,北京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9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02门,北京市级优质本科课程10门,北京市优质本科教材课件10项,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13个。“十三五”期间,北大赴基层和西部地区、国防军工领域就业的毕业生人数大幅增长,学生们更加致力于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去,努力成长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国际知名机构开展的声誉调查中,北大的人才培养评分和毕业生声誉调研评分名列前茅,显示了用人单位和社会公众对北大人才培养质量的高度肯定。据学校组织开展的毕业生调查显示,超90。的学生对在北大期间的学习成果表示满意,特别是对批判性思维能力、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跨学科视野以及专业知识与技能等培养方面有较高满意度。

(二)师资队伍迈上新台阶

1.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

加强学校党委对教师队伍建设的统一领导,完善教师职业操守和学术道德制度体系,完善教职员工管理制度,规范教师和员工行为。2016年成立全国首家高校党委教师工作部,落实人员应聘、年度考核、聘期考核、综合评价、专项岗位聘任考核、职称评审中的思想政治要求,由校、院系两级党委进行前置考察、严格把关,坚决实行师德“一票否决”。成立校级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评估小组,统筹抓好师德师风建设。在年度考核和职称聘任中,把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表现作为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的首要内容和前提。编写《北京大学教师手册》,明确教师职责、职业操守和行为规范。修订《北京大学教师行为规范》《北京大学教师违规违纪调查处理试行办法》《北京大学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办法(试行)》等制度,将政治标准和要求贯穿到教师入职、培训、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各环节。制定《北京大学教师培训体系》,完善新任教师入职培训和青年教师年度培训制度,增设“海归”、青年人才国情研修班,覆盖2500余人,增强青年教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

2.深化教师聘任制度改革,持续优化师资队伍结构,不断扩大高层次人才规模。

完成34个教学科研单位的人事综合改革方案制定工作,完善与提升院系人事管理制度体系和治理能力。实施教师分系列管理,所有教师职位聘任均按照教研系列、教学系列和研究技术系列进行,采用更具岗位特点的考核评价机制,根据各系列岗位特点分别建立和实施不同的晋升体系。积极推进新老教学科研核心队伍的人事体系并轨,形成规模适度、结构优化、精干高效的师资队伍和人才队伍体系。

“十三五”期间,高层次人才数量保持稳定增长。截至2020年12月,学校有中国科学院院士90人(其中兼职39人),中国工程院院士25人(其中兼职14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38人(其中兼职18人),百千万人才国家级人选74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入选者(不含青年拔尖人才)96人,青年拔尖人才入选者68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90人,基金委优秀青年科学基金169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88人、特岗学者6人、青年学者64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负责人123人,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学术带头人49人。

3.建立健全人事管理服务体系,努力做到“近者悦,远者来”。

健全教师职位分类管理体系,根据教师的岗位类型、学科分类、学术经历,不断优化选人用人机制。建立青年教师教学培训和学术交流体系,帮助青年教师尽快成长。根据按需设岗、公开聘用、明确职责、绩效激励的原则,打造精干高效的行政和技术支撑人员队伍。制定《关于完善现代学术支撑保障体系加强学术辅助人员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试行)》《北京大学加强理工科专职研究人员队伍建设试点方案》,支持部分试点机构聘用劳动合同制的专职研究人员。加强实验技术队伍建设,修订《北京大学实验技术人员专业技术职务评审规定》,明确实验技术人员岗位职责和激励机制。健全资源配置体系,完善院系人力资源核算体系,启动以院系管理为重心的校内预算分配改革试点,统筹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各类收入,改善教职工生活福利待遇,建立合理增长机制。

(三)学科建设形成新格局

1.健全学术治理和学科建设体制机制。

修订学术委员会章程,加强学术委员会建设。完善学科建设委员会及其子委员会工作机制,进一步发挥其对学校学科建设相关事项的咨询议事作用。建立学部办公机构,加强学部在学术治理、学科建设等工作中的协调职能。加强学术机构管理,制定《北京大学实体研究机构管理办法(试行)》和虚体研究机构管理的规章制度,修订《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管理办法》。推进学术评价体系改革,制定《关于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我校学术评价体系的意见》,积极推进院系国际同行评估、教学科研单位发展状况绩效评估等多形式、多层次的校内评估。

2.进一步优化学科布局。

形成了依托理学、信息与工程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经济与管理、医学六大学部和深圳研究生院的学科布局战略。调整优化学科结构,做大做强传统优势学科,按需支持前沿基础学科,大力支持面向国家需求的新兴交叉学科。理工医科方面,重点布局了量子材料、新型碳基材料、生物医学成像、基因组学、纳光电子、人工智能、能源、大数据科学等前沿领域。人文社科方面,推进《马藏》《儒藏》、“北京大学人文学科文库”等重大工程建设,加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区域与国别研究院等重大学术平台建设,初步建成新型智库体系。加大新工科建设力度,制定《北京大学新工科建设规划》,成立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未来技术学院。加强农学相关学科建设,成立现代农学院。开展军民融合专项,积极服务国防建设。

3.深入推进学科交叉融合。

依托学科综合优势,推动学科深度融合,在继续保持基础学科优势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应用学科,推动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协调发展、双轮驱动。面向中长期发展需要,以理学、信息与工程、人文、社会科学、经济与管理、医学等6个综合交叉学科群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加强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问题研究,着力提升解决重大问题能力和原始创新能力。面向更长远的未来,布局和建设以“临床医学+X”“区域与国别研究”为代表的前沿和交叉学科领域,推进学校的学科布局整体调整;通过人才引进、集群聘任、项目引导、通识课程设置等措施,吸引和培养一批真正有兴趣的学者主动进行学术转向,逐步带动学科结构、机构的调整与设置。“十三五”期间,在理工医科方面成立了应用物理与技术研究中心、前沿计算研究中心、生态研究中心、北京天然气水合物国际研究中心、人工智能研究院、碳基电子学研究中心、能源研究院、国家生物医学成像科学中心(筹)、科技创新研究院、北京大学健康医疗大数据国家研究院、精准医疗多组学研究中心、跨学部生物医学工程系、北京大学—云南白药国际医学研究中心等跨学科研究机构,聚集了若干世界水平优秀团队;牵头或参与建设了多模态跨尺度生物医学成像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北京激光加速创新中心、轻元素量子材料交叉平台等一批科技设施平台。智慧医疗工程与技术、人工智能、分子光谱学三个学科入选北京高校高精尖学科,建设了未来基因诊断、工程科学与新兴技术两个北京市高精尖创新中心。人文社科方面,成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区域与国别研究院、博古睿研究中心、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中心、全球健康发展研究院等跨学科研究机构,以基础学科为主、推动跨学科交叉研究并促进国际交流合作。

4.学科评估机制不断完善。

建立健全考核评价机制,突出绩效导向,将院系年度“双一流”建设进展同院系发展绩效考核挂钩。构建基于学科特色多元化学科评价方式。加强学科文化建设,引导学科避免片面使用SCI论文、ESI排名等指标衡量学科建设成效和影响力。加强过程管理,及时跟踪指导并动态调整。推进理工科院系和新体制中心国际同行评议,已基本实现全覆盖。探索中国特色的人文社科和医学学科评估机制,开展部分医学学科、经济管理学科国际评估,绝大多数参评院系与学科得到高影响力国际同行专家的认可,提升了学科国际影响力。高质量完成“双一流”动态监测指标填报工作,对学校和各学科的建设数据进行全面梳理,积累各学科发展数据,及时监测学科状态,构建定期定时、精确深入的分析机制。

5.学科建设质量进一步提升。

在2017年国家公布的“双一流”建设名单中,北大共有41个学科进入一流学科建设名单,入选数量居全国高校之首。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北大共有21个A+学科、11个A学科、3个A-学科,其中A+学科总数居全国高校榜首,A类学科达到学科总数的70。。在全国首次专业学位水平评估中,北大参评的六个专业学位类别获得5个A+、1个A,总成绩位居全国高校之首。在QS学科排名中,2021年北大有42个学科进入全球前100名,相比2016年增加了14个。

(四)科学研究取得新突破

1.加强基础研究与前沿技术研究布局。

以“临床医学+X”“区域与国别研究”两大重点领域为牵引,凝练科研攻关的方向和布局。在理工医科方面,重点布局了人工智能、量子材料、新型碳材料、生物医学成像、基因测序、纳光电子、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危急重症、疑难病症及慢性病综合防控等若干基础和前沿技术研究领域。大力培育碳基芯片、激光加速器等具有重大发展潜力的项目。在人文社科领域,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等学科发展,大力推进《马藏》编纂与研究工程,编译《马克思主义历史考证大辞典》(第一卷)。推进《儒藏》编纂与研究工程,“精华编”目前已出版240余册。组织编写《改革开放四十年与中国社会科学》(十卷本)。推出北京大学人文学科文库、中华文明国家文物基因库、中华文明传播史、北大中国史、比较经济史、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政治通鉴、数字人文、语言接触与族群演化专项等重大基础项目。围绕“一带一路”倡议,设立“丝绸之路重大考古发掘与丝路文明传承”“‘海上丝绸之路与郑和下西洋’及其沿线地区的历史和文化研究”等项目。

2.积极承担国家科研项目。

2016年以来,北大共获批152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项目,项目经费超过28亿元,立项数及经费数均居全国前列;共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础科学研究中心项目4项、重大项目52项(项目10项,课题42项)、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20项(大仪器2项,小仪器18项)、重点项目153项、重点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18项、重大研究计划130项、创新群体项目20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82项、优秀青年科学基金75项,获批直接费用总数超过36亿元,位居全国首位。2016年以来,北大共获得国家社科基金各类项目359项,其中重大类项目85项,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212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43项。2019年,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北大立项总数首次突破50项大关;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立项12个,位居全国第一,是自2004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设立以来北大立项总数最多的一年;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立项9个,位居全国第一。

3.科研创新平台建设不断推进。

大力推动国家重大基础科学设施建设,“多模态跨尺度生物医学成像”获批启动建设。获批“北京激光加速创新中心”“轻元素量子材料交叉平台”两个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协同创新交叉研究平台项目。建成电子显微镜实验室、分析测试中心、核磁共振中心、实验动物中心、微纳加工实验室、液氦中心、高性能计算平台和环境全要素分析测试平台等8个校级大型仪器设备公共平台,建成以高通量测序平台和冷冻电镜平台为代表的一批专业大型仪器设备平台。目前学校共有仪器设备344551台,实现了从设备论证采购、开放共享到回收处置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北京分子科学国家研究中心”“国家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国家皮肤与免疫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国家血液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转化医学与临床研究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国家创伤医学中心”“国家口腔医学中心”“转化医学与临床研究”“中国-俄罗斯数学及其应用”“中法地球系统模拟”“纳光电子前沿科学中心”等国家级研究机构获批。入选教育部“国家集成电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项目首批试点高校,获批教育部“创伤救治与神经再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骨与关节精准医学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获批“口腔材料”“医学成像设备质量评价”“放射性药物研究与评价”“化妆品质量控制与评价”4个国家药监局重点实验室。完成“十二五”国家蛋白质科学基础(北京)设施(“凤凰工程”)单体验收和整体主管部门验收。入选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20家研究机构入选教育部国别与区域研究培育基地、人文交流基地或备案中心。推进各级各类科研基地建设,目前有国家级科研创新基地31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3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111个,形成了系统化、多层次的创新平台。

4.推进本部与医学部深度融合。

积极推进“临床医学+X”重点领域建设,试点建立集群聘任模式和实施“临床医学+X”研究专项、青年专项、临床科学家计划等,构建了北大医学全方位多链条人才队伍建设模式,为深度融合提供体制机制及资源保障;构建北大医学青年科技创新平台,“深层度、大范围”地促进本部与医学部的跨学科学术交流;布局前沿,加强医、理、工、信多学部学科融合,推进“医学技术”等新兴学科建设;“临床医学+X”各项举措成效逐步显现。首次提出儿童晕厥的代谢失衡新机制,提出基于高危因素的防治新策略;在非高危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诊疗方法、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致病机制研究方面取得突出成果;创建全球首个非体外去T单倍型移植体系-“北京方案”;首次在单细胞水平绘制了人类植入前胚胎发育过程中的全基因组DNA甲基化和染色质状态图谱;成功研发出多癌种的全新精准个体化药效评估技术-微肿瘤芯片;获批“医学技术”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建设和完善了生物样本和临床资源库。

5.科研竞争力快速增长。

2016年以来,北大作为第一完成单位共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18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奖9项、国家科技进步奖6项、国家技术发明奖3项。以“碳基芯片”“未来基因诊断”“微型双光子显微成像”“激光加速器”“新一代干细胞技术”“数字视频编解码”“血液病治疗‘北京方案’”“急性肾衰竭临床防治”等为代表的一系列重大原始创新成果和颠覆性技术不断涌现。2018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云-端融合系统的资源反射机制及高效互操作技术”,已经成为支撑我国大数据产业生态发展的一项共性关键技术。在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评选中,北大共有103项成果获奖,获奖总数、一等奖、二等奖和青年成果奖数量均位列高校第一;在北京市第十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选中,北大有27项成果获奖,获奖总数位居首位。

(五)社会服务开创新局面

1.积极开展新型智库建设与咨政研究。

充分发挥北大的智库平台优势,支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国家发展研究院、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国际战略研究院、首都发展研究院等重要智库发展,形成了一批具有北大特色、理论深度和政策影响力的高水平智库成果。国家治理研究院、国家发展研究院进入2018年“中国智库索引”A+级榜单;国家发展研究院在上海社科院《2018中国智库报告》中位列高校智库系统影响力第1名;国家发展研究院和首都发展研究院分别入选首批国家高端智库和首都高端智库试点建设单位;国际战略研究院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全球智库报告2019》中位列全球高校智库榜第9名(亚洲高校智库第1名)。北大于2019年整体加入“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北京大学智库要报》于2020年2月正式创刊,截至2020年底已上报301期,共计211位专家的527篇稿件。据不完全统计,获得上级相关部门采纳80余篇,中央领导批示30余个。

2.不断完善国内合作机制。

以国家重大战略为牵引,进一步明确了国内合作委员会的定位、职责和议事规则,提高国内合作科学化、专业化水平。完善与政府、产业、科研院所双边或多边合作网络,与全国26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近五年来,北大与地方合作项目经费(签约金额)超过25亿,年均增长率12.7。。与地方共建北京协同创新研究院、北京大学分子医学南京转化研究院、北京大学长三角光电科学研究院、北京大学分子工程苏南研究院、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北京大学信息技术高等研究院、北京大学宁波海洋药物研究院、北京大学威海海洋研究院等一批产学研合作平台。与华为、腾讯、德国拜耳(Bayer)等国内外多家科技企业建立联合研发平台。

3.高品质医疗服务功能持续增强。

深入实施医药分开综合改革和医耗联动综合改革。“十三五”时期,6所直属附属医院床位总数达到7100余张,医疗服务总量约6000万人次。服务中央保健、支援西部和欠发达地区医疗以及“服务百姓健康行动”全国大型义诊等活动效能不断增强。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等国家应急医疗卫生行动中的作用不断凸显,共派出400多名医护人员赴湖北一线支援阻击疫情,15人荣获“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称号,其中1人同时荣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第一医院、人民医院、第三医院援鄂医疗队荣获“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称号。

4.对口支援与定点扶贫工作成效显著。

牵头18所高校协同开展中央部署的援藏、援疆任务,持续做好帮扶石河子大学、西藏大学工作,有力促进当地高教事业发展和社会长治久安。2019年派出第三批援藏医疗队员21名。扎实推进定点扶贫工作,以优质资源助力云南省弥渡县脱贫攻坚,2020年5月,弥渡县获得云南省批复,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在中央定点扶贫工作考核中,北大连年获得最高等次“好”的评价。

5.科技成果转化取得显著进展。

在高校中率先探索改革专利管理制度,专门设立专利转化基金,挖掘和培育高价值专利,开展全生命周期运营,提高专利价值,促进成果转化。2019年9月,成功获批“海淀高价值专利培育运营中心”专项,获得资助600万元,居北京高校之首,围绕半导体和集成电路产业共同建立高价值专利培育运营中心。与北京科创基金合作成立了规模10亿元人民币的北京大学科技成果转化基金,推动高端“硬技术”创新项目、重大原始创新项目、高端科研成果的落地孵化。2017年至2019年,北大累计签署技术合同3639项,合同额累计26.13亿元。2016年至2019年累计申请国内专利6623项,国内专利授权4435项,申请国外专利405项,国外专利授权262项。融合社会创新与科技创新,建设校地协同创新中心16个、产学研办公室11个。

6.继续教育辐射范围与影响力持续提升。

五年来,北大依托中组部、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授予、建设的“全国干部教育培训高校基地”“高等学校继续教育示范基地”“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开展高层次、高水平、高质量的党政领导干部、企业中高层管理者和专业技术人员培训,服务国家发展战略,担当社会服务责任,传承传播先进文化,助力提高国民素质。全校举办各类培训项目9000余个,辐射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培训学员近75万人次。

(六)开放办学搭建新桥梁

1.构建国际交流合作新平台。

与近70个国家(地区)的近400所著名大学和研究机构开展合作。建立剑桥北京大学中国中心、北京大学医学部—密歇根大学医学院转化医学与临床研究联合研究所、北京大学芝加哥中心、阿卜杜勒·阿齐兹国王公共图书馆北大分馆等校际合作平台,设立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英国校区。重点支持和深度参与国际研究型大学联盟、环太平洋大学联盟、东亚研究型大学协会、东盟及中日韩(10+3)大学组织、亚洲大学联盟等国际大学联盟组织的运行和建设。发起或主办了世界马克思主义大会、世界艺术史大会、世界哲学大会、建校120周年大学校长论坛等重要国际学术会议。通过北京论坛、中华文化论坛、中美大学智库论坛、中英联合实验心理学学术会议等高端学术性论坛或研讨会,搭建国际对话平台。融入中外人文交流机制,开展“亚洲校园”计划,建立北京市“一带一路”国家人才培养基地,着力提升“北大品牌”的海外影响力。

2.稳步提升人才培养国际化水平。

依托遍布全球的合作院校网络,大力推动学生海外学习项目发展,学生出访年均增长率10%博士生在读期间人均一次的出访学习交流目标已经基本实现。完善学分互认等国际化培养管理制度,教学评价体系中增加了国际化相关指标。完善国际联合培养模式,建设双学位项目、硕博联合培养项目、联合博士后项目。加强英文课程平台建设,试点建设全英文授课本科专业。举办高层次来华留学项目,办精办好燕京学堂、南南合作与发展学院,创办“一带一路”书院,设立卓越留学生博士项目、国际高端人才公共卫生硕士项目。打造海外交流项目集群,开设“一带一路”外国语言与文化公共系列课程。通过本科医学教育标准的修订及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制度的实施与完善,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与国际医学教育实质等效的医学教育认证制度。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大体联和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北京办公室等机构达成了实习生培养合作协议,推动了“北京大学日内瓦国际组织暑期项目”的实施。围绕中国问题,聚集国际顶尖师资和一流学生团队,培养沟通中国和世界的人才。改进留学生招生机制,提升“留学北大”品牌质量,国际学生规模稳步提升,生源结构持续优化。

3.促进科研国际合作。

确立10余所顶尖研究型大学为重点战略合作伙伴,将全球顶尖资源整合到教学科研全过程。积极参与或牵头组织国际和区域性重大科学计划和科学工程,加强国际协同创新。推动与全球顶尖大学的人文社科合作,在坚守中国人文社会科学主体性的基础上将优秀成果推向全球。推动院系教学科研国际化进程,努力汇聚全球顶尖学者,开展前沿研究。围绕国家战略布局,推进和完成中东欧、美国、大洋洲、南亚、非洲研究中心以及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等建设,开展高层次的区域与国别研究。与莫斯科大学牵头成立中俄数学中心,促进中俄双方在数学基础学科领域的全面合作;科维理天文与天体物理研究所、IDG麦戈文脑科学研究所、博古睿研究中心等一批国际科研合作机构成果丰硕;与马普学会联合在生命科学、人工智能、气候研究等学科领域开展合作;与法国巴黎文理研究大学签署多模态跨尺度生物医学成像设施建设合作协议;与巴黎综合理工大学和泰雷兹集团围绕“激光驱动多束流设施”项目在科学研究、技术创新、建设运行等方面开展合作。

4.加大海外引才力度。

不断拓宽引才视野,积极参与国家人才引进战略规划的实施工作,推行和完善了“海外学者讲学计划”“海外学者研究计划”“海外名家讲学计划”以及“大学堂顶尖学者讲学计划”,下大力气从全球范围内延揽顶尖学术人才和优秀青年学者。

5.加强同港澳台高校交流。

和香港科技大学牵头成立京港大学联盟,推动京港两地高校学术和科研交流。与香港大学签署法学本科双学位项目合作协议,联合开设五年制本科双学位项目。与香港中文大学合办本科双学位项目,专业包括中国语言和文学、语言学等。继续举办“北大-台大-云大学生社会服务计划”,增进两岸三校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与学习。与澳门大学联合开展“一国两制”和基本法研究。

6.推动国际中文教育内涵式发展。

坚持高层次、高水平、高质量的孔子学院发展之路,充分挖掘、整合学校学科、师资等资源,拓宽孔子学院的学术交流职能,实现规模、结构、效益的均衡发展。建立孔子学院管理以及风险防范机制,做好孔子学院的统筹规划、政策法规、项目实施、危机处理等工作。建设高素质专业化中方院长队伍,强化院长的政治素养、担当创新等能力。通过建立有效的组织运行机制,促进孔子学院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截至2020年,北京大学已在全球承建了10所孔子学院和45个孔子课堂。其中,朱拉隆功大学孔子学院、伦敦大学教育学院孔子学院、开罗大学孔子学院被列为“全球示范孔子学院”。

(七)校园建设实现新进展

1.空间拓展取得突破性成果。

昌平新校区拓展与建设工作取得重大进展,完成资产转让协议签署和部分校舍交接工作。修编《昌平校区总体规划》《昌平新校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一批新的科研建设项目前期工作正在推进。启动怀柔科学城校区规划建设,多模态跨尺度生物医学成像设施、北京激光加速创新中心、轻元素量子材料交叉平台三个项目开工建设,布局建设北京大学怀密医学中心等。

2.校园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

沙特国王图书馆、实验设备2号楼、环境科学大楼、医学部综合体育馆、医学部国际合作交流中心、生命科学科研大楼等投入使用,外文楼、民主楼、加速器大楼、老地学楼、校史馆、图书馆东楼等完成改造,医学科技楼完成结构封顶,推进国家发展研究院新楼、景观设计学大楼、工学院2号楼、化学学院E区大楼等工程建设,不断改善教学科研条件。改造建设学生宿舍28-35楼、餐饮综合楼(家园食堂)、成府园食堂、中水处理站等生活配套服务设施,提升师生生活服务和保障条件。

3.“品质校园”建设成效显著。

以“湖光山色塔影建设工程”为抓手,建成燕园校区新东门,做好燕南路沿线搬迁拆除工作,推进校园夜景灯光一期工程,迁建垃圾楼,对三角地、博雅塔等校园核心景观区域环境进行清理整治,提升校园景观品质。改造二教地下一层双创空间,新建快递服务中心,优化改造28楼、29楼、45甲地下公共服务空间,数十家优质商家进驻校园,提升校园服务品质。完成二教和理科五号楼地库、政府管理学院和法学院地库整体改造,实现地下车库联网管理。继续推进文物建筑和散置文物的修缮工作,增设文物标识牌和防护设施,建设网上文物三维虚拟展示平台。北京大学燕园自然保护小区正式立项并开展工作。

4.持续改善民生条件。

肖家河教工住宅项目一二三区先后办理入住,2225名教师喜迁新居。校园周边家属楼加装电梯40余部,努力解决老同志下楼难问题。建设完成北大附小体育馆、北大附中体育馆和教学北楼、北大附中北校区综合楼,提升附属中小学教学条件。校医院服务水平整体提升,努力解决好看病难等师生最为关切的问题。

5.存量校舍潜力不断释放。

陆续收回燕园大厦、资源东西楼、南门茶馆、南门地下室、蓝旗营底商、上地14号院商铺、社区中心畅春园招待所及4-7招待所等校办产业用房7万平方米左右。将常安福宾馆、梦桃源餐厅收归学校,改造为中关园食堂及成府园食堂。

6.智慧校园管理和建设水平稳步提升。

健全网信工作体系,成立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小组、校务信息数据管理工作小组及网信办(数据办),出台网络安全管理、网信资源管理系列规章制度。构建物联网环境下的智慧校园,建设校级数据共享平台及“一站式网上办事大厅”。加强网络课程及录播课堂建设,促进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发展。通过数据仓储平台采集并整理了近5年的学术相关数据,加强学术资源数字化管理和应用。完善科研管理综合系统,提高科研管理服务的信息化能力。入校认证管理实现多渠道线上申办。学生住宿管理服务等系统实现住宿资源信息化管理与综合查询分析。开展智慧场馆建设,方便师生进行体育锻炼及开展课外文化活动。校医院实现“校园卡替代就诊卡”,方便广大师生就诊。财务核算系统、网上报销系统、网上收费平台的使用,加强了预算管理,提升了财务服务水平。“校园卡招领系统”“北大网盘”“网上报修”“网上订票”“人脸识别入校”等系统先后上线运行,便利了师生员工的日常生活。

7.财政实力稳步提升。

“十三五”期间,学校财政运行平稳,收入与事业发展支出保持同步增长。学校总人员经费从2016年的41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64亿元。其中,教职工人员经费年均增长率11%学生奖助学金年均增长率16%有力保障了广大师生是学校发展的最大受益者。

(八)党的领导取得新成效

1.进一步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十三五”时期,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出台《中共北京大学委员会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若干措施》《关于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施意见》,将党的领导贯穿办学治校全过程。

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党委常委会自身建设的意见》,修订《中共北京大学委员会常务委员会会议议事规则》《北京大学校长办公会议议事规则》《北京大学党政领导班子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实施办法》,健全党委常委会和校长办公会运行机制。

持续健全党的工作体系。各类领导小组、委员会等机构的工作机制日益完善。推进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在学校各类型机构中的有效覆盖,确保基层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制定、修订了《北京大学党委问责条例》《领导班子成员参加重大活动管理办法》《北京大学关于加强执行力建设的实施意见》《北京大学党委关于进一步激励干部新时期新担当新作为的若干措施》。

2.坚持以“标杆”标准抓好中央巡视整改,不断深化全面从严治党。

全面配合完成中央巡视组的巡视工作,以“标杆高校”的标准持续深化巡视整改,41个大项362条整改举措基本完成。制定《北京大学关于设立二级纪检监察组织的工作方案》,扎实推进二级纪检监察机构建设;制定《中共北京大学委员会巡察工作实施办法》,成立巡察工作领导小组和党委巡察办公室。建立纪检监察与巡察、审计、内控及相关职能部门形成合力的全方位监督机制,推动管党治党责任监督全覆盖,已完成对校内所有二级单位的巡察工作。积极开展“三严三实”主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

3.基层党组织建设不断强化。

制定、修订了《北京大学加强基层党委工作的意见》《北京大学关于院(系)党政领导班子职责及工作规则的规定(试行)》等文件,完善院系党委会和党政联席会制度,进一步明确了院系党组织抓党建、促发展的主体责任,在制度上保证院系党组织在办学方向、干部队伍、教师队伍建设、涉及师生员工切身利益等重要事项上的政治把关作用。完善校、院、党支部三级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制度,探索“深度精准”述职方式,常委会专题听取二级单位党建全面述职,精准把脉,精准施策。实施“双带头人”培育工程,注重从学科带头人、教学科研管理骨干中选拔优秀党员担任党支部书记。

五年来,学校基层党组织数量基本保持稳定,整体有所增长,各类党组织比例相对稳定。

五年来,学校新发展党员数量和党员总数稳中有升,近两年增长尤为显著。

近五年,学校教师党员数和总人数稳步增长,党员比例整体稳中有升。

4.干部队伍建设持续加强。

全面实施新提任干部试用期制度,五年来共完成班子换届、组建、整体调整138个。共任命中层干部1070人次;免职干部680人次。共选任实体研究机构负责人44人次。积极推动干部交流工作,累计输出51位干部到校外单位任职。主动服务国家战略,选派150余名干部人才参加援疆援藏、对口支援、定点扶贫等工作。加强干部教育培训,5年来参训的处级以上干部达53000余人次。

5.统战工作和群团工作迈上新台阶。

深入推进统战工作重心下移,编发《北京大学基层统战工作手册》,制定基层统战工作指标。重视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和支持民主党派和侨联不断加强思想建设、组织建设、班子建设,规范成员发展工作。开展党外知识分子思想状况调研,完善党外知识分子队伍教育培训规划。进一步加强归国留学人员工作。加强党外代表人士梯队建设,有组织、有计划地物色、培养、选拔和使用高层次党外代表人士。全面落实校院(系)两级党员领导干部联谊交友工作。加强民族宗教工作联动机制建设,做好少数民族师生的团结教育工作。

加强教代会制度建设,制定《北京大学教职工代表大会实施办法》。坚持教代会提案工作“三会两评一化”制度,建设新版提案系统,提高提案工作质量和实效。五年来共收到代表提案(意见)162件,参与代表共计1375人次。发挥工会桥梁纽带作用,加强源头参与,做好权益维护。深入开展“教职工之家”创建活动,开展困难教职工帮扶。加强教职工文化建设,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开展主题文化体育活动,丰富教职工精神文化生活。教学基本功比赛、教学论坛、社会实践、国际交流相辅相成,服务青年教师发展。办好平民学校,增进劳动合同制职工和劳务派遣工对学校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平民学校教师志愿者队伍获评首届“全国最美教师志愿服务团队”。

全面贯彻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精神,持续深化学校共青团改革,学生会组织改革深入推进,学生社团建设管理工作不断完善。依托圆梦先锋计划、“1000+”领航培养计划、力行计划等扩大青年骨干培养覆盖面。紧紧抓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五四运动100周年、北大建校120周年等重要契机,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依托“一二·九”师生歌会、“挑战杯”等赛事以及“双创”基地建设,激发校园文化活力、学术科研热情与创新创业氛围。圆满完成“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国庆70周年系列庆祝活动、2020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等重大活动的志愿服务工作。

6.安全稳定工作水平不断提升。

学校党委常委会把安全稳定工作摆在最重要的议事日程,进行专题研究部署,全力以赴确保北大政治稳定。安全应急处置机制、重大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机制不断完善,安防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大幅提升。加强对干部队伍政治能力、应急处突能力、群众工作能力、抓落实能力等的培养培训,打造了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安全稳定工作、学生工作“铁军”,注重学生工作队伍和保卫队伍的联动机制建设,为维护学校稳定夯实了基础。

开拓网络安全工作新局面。制定《北京大学网络安全管理办法》,建立集防御、监测、响应、处置全流程于一体,覆盖校内各单位、各类人员、各类信息系统的网络安全(含舆情)保障制度和责任体系;统筹开展涉校网络舆情监测和信息报送,进行舆情事件的综合协调处置;统筹全校网络安全部署、监督检查和总结,开展网络风险预警和整改处置;建立“学校-二级单位”两级管理体系,保障学校网络安全稳定局面。

强化实验室安全建设。形成了校、院(系)和实验室三级管理体系,制定了有关实验室安全的一系列制度和管理办法,建立了实验室安全专项检查和日常巡查相结合的安全检查模式。利用信息化技术开发试剂综合管理平台和实验室安全检查系统并完成对接,通过试剂库建设加强危化品采购、使用的规范化管理,实现了安全管理的常态化、规范化和信息化。

保密制度体系进一步强化。形成保密归口管理、全员保密宣传教育体系,保密技术服务能力有效提升,科研信息集中处理平台全面推行使用,保密检查工作力度不断加强,保密自查自评常态化机制有效落实。

二、奋发有为的新机遇

(一)国家发展迈入新阶段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等重大事件,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作为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培养人才第一资源、增强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高等教育在国家现代化进程中的先导性和引领性作用更加凸显。2018年5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考察时深刻指出:“今天,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要,对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历史进程中,北京大学必须主动担当、奋发有为,聚焦国家战略需要,发挥基础研究深厚、学科交叉融合的优势,加强基础前沿探索和关键技术突破,努力构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为培养更多杰出人才作出贡献。

(二)高等教育开启新征程

经过长期努力和发展,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走过了由小到大、由弱向强的辉煌历程。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历史上发展最好最快的时期,正在“由大变强”。2019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1.6%,进入普及化阶段,一批中国高校经过长期建设,已经能够和世界高水平大学同台竞技。2015年,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2017年,《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发布,我国正处在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迈进的新征程。“十四五”时期是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夯基垒台、加速奋进的关键阶段,北京大学作为中国高校的排头兵,必须坚持高质量发展、内涵式发展,积极构建具有中国特色、北大特点的办学模式,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科研创新体系,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打好坚实基础,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提供强劲动力。

(三)科技革命产生新动能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科学研究范式正在发生深刻变革,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发展加速渗透融合。作为创新的重要策源地,大学不仅有力推动了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发展,也在深度参与其中的进程中,不断开辟新的发展空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新兴技术加快应用,“云端”重塑教育形态,大学的边界进一步变化与拓展,在线教学推动混合式教学新发展,教学科研和管理模式更加信息化、智能化。面向未来,北大必须充分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带来的发展机遇,总结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以来开展大规模在线教育的经验,利用前沿科技更新教育理念、变革教育模式,提供更加优质的高等教育并扩大覆盖面,为建设教育强国、推进教育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四)国际合作形成新平台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世界各国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国际化日益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时代潮流。特别是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高校积极打造师生校际交流平台,联合培养国际化人才,建立跨校办学合作体系,参与国际大学联盟组织,全方位、高层次、高质量的国际教育合作与交流更加频繁。这对新时代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模式的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中国教育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北大要以更大力度推进开放办学,汇聚全球资源,着力构建北大风格、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国际智识高地和学术共同体,不断培育既懂中国、又懂世界的时代新人,广泛孕育能够推动人类文明不断向前的新知识、新思想、新技术。

三、攻坚克难的新挑战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复杂变化,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并将对人类社会今后一段时期的发展产生持续影响,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秩序变革加速推进,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依然很多,高等教育的办学模式正在深刻重塑,办学资源更加有限,给北大适应时代变化、推进内涵式发展带来很多新挑战、新要求。

(一)学校治理水平还有差距,特色还不够鲜明

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需要相比、与世界顶尖大学相比、与学校改革发展的任务相比,北大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上还存在薄弱环节,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一些方面还不成熟、不定型,现有的体制机制在一定程度上还不能很好地适应发展需要,各学科和院系之间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全校一盘棋”的发展格局仍需进一步完善,治理能力特别是制度执行力需要进一步加强。

(二)新科技革命给学校的办学模式带来新挑战

在新科技革命的推动下,知识的创新和更迭将更加迅速,人类面临的问题更加复杂,社会分工日益细化,高校需要培养出具备复合知识背景,具有开放、包容、协作精神和创新、探索、终身学习能力的优秀人才。前沿交叉学科的快速发展逐渐模糊了传统学科门类界限,新型科学技术的涌现催生出全新科研方向和探索方式。这要求高校既能保持发展定力,又能灵活围绕前沿交叉、重大科学问题,凝聚力量,形成开放式的创新网络。

(三)现有资源与发展需求之间的矛盾仍较突出

在国家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北大的办学条件有了显著改善,办学经费持续增长。但面对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和“双一流”建设的任务,与位居世界前列的顶尖大学相比,学校在资源的汲取能力,特别是资源规模、投入的持续性等方面还有差距。“十四五”时期,学校昌平新校区、怀柔科学城等重大项目的建设需要大量资源投入。此外,随着办学规模增长,土地和空间问题也是限制北大发展的重要瓶颈,总占地面积和生均占地面积与世界顶尖大学存在较大差距。

(四)高等教育面临的国际竞争形势日益激烈

当前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逆全球化思潮不断有新的表现,经济全球化进程遭遇严峻挑战,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跨国流动困难仍将持续,对人才安全保障、人才国际交流、国际科研合作等工作带来很大影响。同时,国内社会更加期盼享有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但目前国内高等教育的整体办学质量离世界先进水平还有差距,不能充分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着世界优质高等教育的激烈竞争。

(五)新冠肺炎疫情仍将持续影响办学治校工作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传统的学校教育制度和课堂教学模式受到极大冲击,对教育发展带来全方位、深层次影响。当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我国疫情防控总体形势持续向好,但“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必须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常态化和办学治校工作。在这种形势下,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服务、公共卫生、思政引领、安全稳定等各方面工作都亟需改革创新,切实做好应对复杂严峻情况的政策、技术、物资等各项准备,做到精准施策、运转有序,切实保障好师生健康和生命安全,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安全稳定的校园环境。

第二篇 战略思路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党对学校的全面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贯彻落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以及国务院《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的部署,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以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发扬北大“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光荣传统和“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优良学风,以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为关键抓手,加快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学校科学发展的制度体系,增强制度执行力,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教育评价改革为牵引,统筹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持续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坚决维护学校政治稳定,在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建设、社会服务、开放办学等各个领域打开新局面、实现新突破、取得新成效,为实现内涵式高质量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政治基础、制度基础、发展基础。

二、原则与方针

(一)扎根中国、贡献国家

世界一流大学都是在服务自己国家发展中成长起来的。北大必须坚持“四个面向”,做到“四个服务”,以“扎根中国,贡献国家”的价值导向引领办学治校,主动利用人才、科研、文化等方面的优势,把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培养人才第一资源、增强创新第一动力更好结合起来,强化学校建设同国家战略目标、战略任务的对接,加强基础前沿探索和关键技术突破,站在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前沿一线,为国家解决重大现实问题、理论问题、科技问题服务,把学校发展全面融入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中。要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树立“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心怀“国之大者”,加强党对学校的全面领导,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不断深化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坚持办学正确政治方向,把党对学校的领导落实到办学治校全过程、各领域,为学校改革发展提供根本政治保障。

(二)自主创新、世界一流

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是我国应对现实和未来挑战的必备基础。在新时代,助力国家创新水平从跟跑到并跑、领跑的历史性飞跃,是国家发展对大学最迫切的现实需求,也是北大必须奋力实现的核心目标。要充分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作用,抢占前沿科技创新制高点,不断推进人文社会科学理论创新,以一流学术涵育一流人才,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研究人才、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人文社科杰出人才、青年拔尖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形成数个领域的学术高峰,力争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的重大突破,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国际国内社会思想文化潮流。

(三)打牢基础、双轮驱动

加大对基础学科、基础研究的支持力度,提升原始创新能力,为孕育科学前沿的新突破营造良好学术生态,使基础学科的传统优势成为促进新的学科增长点的强大支撑。坚持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并重,完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协调发展、“双轮驱动”的创新体系。特别是要补齐新工科等短板,促进理文医工农各学科融合发展,努力产出大成果、标志性成果,加快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四)有机增长、动态平衡

北大要走高质量发展、内涵式发展道路,必须稳控规模,同时也要适度、有机增长。“适度”即规模增长要与资源的承受力相匹配,不能不顾实际地一味做加法,不能顶破资源约束和承载边界,透支学校未来的发展。“有机”即新的增长必须考虑与存量的关系,是存量的生长延伸、拓展跨越,要与存量之间形成“化学反应”,促进存量的质量提升。要控制增量的数量规模,对学校发展全局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通过在结构和时间维度上的动态平衡,科学配置资源,实现每一份资源产出效益最大化,在控制规模的同时,不断优化结构,驱动整体质量的升级。

(五)潜心治学、追求卓越

树立先进的办学理念,珍惜和守护北大的精神家园,弘扬潜心治学、追求卓越的大学精神,以文化“软实力”提升办学“硬质量”。驱除急功近利的障蔽,把精力放在管根本、管长远的基础性工作上,深刻认识复杂环境变化带来的新机遇、新挑战,始终保持强大定力,不跟风、不盲从,确立潜心学问、真理至上的精神追求和治学环境。坚守学术道德和科研伦理,践行学术规范,涵养风清气正的科研环境,培育严谨求是的科学文化。确立追求卓越的价值取向和引领时代的奋进精神,引导师生将不懈攀登、勇攀高峰作为精神信条,推动学校发展更具内涵、更有核心竞争力。

(六)扩大开放、优化布局

扩大教育对外开放,优化教育开放全球布局,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提升合作的层次和水平。贯彻《关于加快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的意见》精神,坚持教育对外开放不动摇,主动加强互鉴、互容、互通,形成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教育对外开放局面,根据外部环境变化和长远发展需要,从交流主体、交流内容和交流区域等方面调整和完善国际交流合作的战略布局。全面落实《北京大学国际发展战略》,通过六大路径推进国际化发展:以增强创新创造实效为方针,推进科研国际协同创新;以提升引领未来能力为主线,全面培育全球卓越人才;以开放融通互利共赢为途径,构建好国际学术共同体;以中国特色北大风格为底蕴,争创国际交流独特范式;以多元聚才品质校园为载体,打造一流国际智识高地;以塑造国际发展动能为统领,优化全球合作协同体系。

(七)多元支撑、强化保障

强化竞争意识、服务意识、开拓意识,加强与社会的横向联系,深入挖掘自身的人才、科研、文化等优势,增强汲取、转化资源的能力,多渠道为学校发展提供资源保障。落实中央“过紧日子”的要求,勤俭办学、厉行节约、坚决反对铺张浪费,把好钢用在刀刃上,始终聚焦学校主责主业,瞄准重大战略发展方向持续用力,不断提升稀缺资源的配置效率。控制基本运行费用,进一步摸清家底,通盘考虑人力资源、各类资产、资金的盘活,提高现有办学资源的使用效益,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

三、基本目标

“十四五”时期,北京大学要面向国家2035年远景目标,成为在服务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更具引领性的标杆大学,为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和率先跻身世界一流大学前列打下更坚实的基础,为构建一流大学体系、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不断作出新贡献。

(一)构建更加成熟、更具活力的治理体系

全面完善与世界一流水平相适应的学校治理体系,进一步健全党对学校的全面领导体制,构建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分层对接、有机衔接、充满活力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体系。强化风险意识,做实内控建设,完善工作落实机制,显著增强制度执行力,形成科学、民主、规范、高效的治理模式。

(二)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

本科生教育努力跻身世界一流前列,研究生教育达到世界一流水平,为党和国家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优秀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三)建成重大科技创新突破的策源地

聚焦国家面临的“卡脖子”难题,抢占科技创新制高点,建成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创新基地和大科学设施,建立健全学科深度融合、跨界整合的体制机制,在前沿引领技术、关键共性技术、现代工程技术和颠覆性技术创新上取得重大突破,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北大力量。

(四)打造文化传承创新的引擎

担当“探路者、开拓者、攀登者”角色,站在时代前沿,引领社会思潮,回应人民期盼,增强文化自信,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产生推动中国和世界发展进步的新知识、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案。

(五)显著提升服务国家战略能力

决策支持能力显著提高,力争成为具有世界级影响力和竞争力的高端智囊团和思想库。产学研协同创新不断推进,初步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中心,探索新时代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和经济主战场的北大之路。稳固提升医疗服务中心地位,在服务“健康中国”战略中发挥引领作用。

(六)培育高水平师资人才队伍

汇聚一批世界顶尖科学家,储备一支国际一流的青年人才队伍,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能够引领世界科技创新和思想文化潮流的世界级师资队伍。

(七)打造开放办学的新高地

主动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推动国内合作模式转型升级,加强与社会的横向联系,主动运用各种新技术、新平台深化国际交流合作,将优质国际国内资源融入学校发展全过程、全领域。

第三篇 主要措施

一、加强党对学校的全面领导,坚持办学正确政治方向

(一)健全党对学校全面领导的制度体系

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重中之重。把政治理论学习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成效作为检验党员干部是否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首要标准。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把学习传达、研究落实工作作为党委全委会、常委会和校长办公会首要议题。进一步办好马克思主义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加强对党的创新理论的研究阐释,推出一批高水平理论成果。

持续深化党的政治建设。将《北京大学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若干措施》落实落细,以钉钉子精神打好党的政治建设攻坚战,旗帜鲜明讲政治,确保学校始终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认真落实《北京大学关于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施意见》,坚持党管办学方向、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党管意识形态,领导改革发展,将办学治校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细化具化、落实落地,在制度的执行力上下功夫,把党的领导贯穿教书育人和办学治校全过程各方面。

建立和落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制度。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建立健全经常性学习教育、调查研究、检视问题和整改落实机制。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加强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和全体党员特别是党员干部的终身课题,坚持不懈锤炼党员干部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加大对全体师生的教育引导力度,形成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和使命的长效机制。制定并落实《迎接建党100周年行动方案》和重点任务清单。

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进一步健全党委常委会和校长办公会运行机制,明确决策和执行体系,对党委常委会做出的决策和部署,党委工作部门和各级党组织要坚决执行,行政系统各部门、各院系要在校长办公会的协调下狠抓落实。校领导班子成员要落实谈心谈话制度,经常交流思想、交换意见,相互支持、协调配合。建立健全校领导班子成员深入基层调研的常态化机制。

健全党的工作体系。进一步加强学校党员代表大会、党委全委会、常委会、院系党委会、党政联席会等建设,完善各类领导小组、委员会等机构的工作机制。发挥各级党组织、党委工作部门以及群团组织的作用,贯彻执行中央、上级党组织和学校党委的决策和部署。在学校各类型机构中进一步加强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有效覆盖,把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同志选拔到各级党组织的骨干队伍中,确保基层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协同推进,推动党建与事业发展深度融合。

(二)强化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

全面落实《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突出学校党委管党治党、办学治校主体责任,健全党的组织体系、制度体系和工作机制,强化院(系)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全面提高组织工作质量。

严格按照中组部、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院(系)党委会会议和党政联席会议议事规则示范文本》精神,修订完善各院(系)党委会会议和党政联席会议议事规则,充分发挥党组织会议在重大事项方面的先行把关作用,推动建立健全系(室)务会制度,教师党支部书记作为系(室)务会成员,参与集体决策。

严格遵照《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推动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抓实“三会一课”制度,创新组织生活形式,发挥“先进党组织”“样板支部”等示范引领作用,做到“一支部一品牌”。

保质保量做好党员发展工作,加强对高层次人才、青年教师的思想引领,进一步做好学生党员的培养发展和教育管理工作。

加强和规范实体研究机构、校办企业、附属医院、异地办学机构等单位的党建工作,贯彻落实公立医院实行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等制度规定,确保党组织在各类机构中实现有效覆盖,在各类工作中坚决履行政治责任、发挥政治功能。

坚持做好基层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组织基层党政负责人向党委常委会“深度精准”述职,校领导和职能部门现场会诊,针对各单位存在的问题补短板、强弱项。

提升基层党务工作队伍能力水平。继续抓实党支部书记的培训工作,推进“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实施基层组织员能力提升计划。

(三)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压紧压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建立健全意识形态校内巡察制度,强化阵地管理,增强政治敏感性、前瞻性。坚持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研究制定责任清单和负面清单,明确意识形态管理主体责任。完善教材管理机制特别是境外教材选用管理制度,探索教学大纲、教案、教辅材料年审制度。通过人员、场地等环节的审核、把关,进一步增强讲座、论坛、讲坛、年会、报告会、研讨会等活动管理实效。持续加强党对学生社团的政治领导,配齐配强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指导教师。完善校园新媒体自媒体申报审批制度,提高对具有新闻舆论和社会动员能力的新媒体的统筹管理水平。完善防范校园传教和抵御渗透长效机制。提升书刊音像等出版物管理水平,排查校园文化宣传品和展示空间管理上的薄弱环节,落实监管措施。

加强国家安全教育。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对境内外敌对势力的意识形态渗透问题,对攻击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曲解党史国史军史等言行,做到旗帜鲜明,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严防错误思想和言论在校园传播。持续壮大主流思想舆论,组织哲学社会科学专家围绕重大理论问题、重要热点问题和典型错误思潮集中攻关、鲜明亮剑。铸造坚强主流网络阵地,加强网络安全制度建设,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充分发挥健康校园网络文化的传播引导作用。

营造积极正面的宣传舆论氛围。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发扬“红楼精神”,发掘北大与中国共产党的丰富历史内涵,重视北大革命传统和红色基因在创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中的独特作用。加强与各类媒体的合作交流,讲好北大故事,树立国际形象,积极宣传学校在人才培养、教学科研、服务国家发展战略等方面的最新成果。提升舆情应对能力,做好风险研判,形成工作预案,及时回应社会关切。深化北京大学融媒体中心建设,统筹联动校内各宣传平台,形成校园媒体矩阵,实现校园主流媒体的融合传播。打造具有北大特色的校园文化品牌,充分展现学校的时代面貌与历史底蕴。

(四)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坚持党管干部,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严格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严守选人用人规矩和程序,始终把政治标准放在第一位。

大力发现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推动干部多岗位、多业务历练,突出讲担当、重作为的用人导向。

坚持严管与厚爱相结合,从严管理监督,完善考核机制,健全激励保障制度,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失实举报澄清保护机制。

建设“新一体两翼”干部教育培训体系,提升干部履职尽责能力。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摆在干部培训的最突出的位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培训和政治理论党性修养培训为主体,以分级分类培训和关键能力提升为两翼,对全校中层干部、基层党组织负责人进行专项培训和系统提升,增强斗争精神与斗争本领,强化法治思维与规矩意识。

(五)推动全面从严治党纵深发展

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严格执行《党委(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规定》,认真落实《北京大学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清单》规定的各项工作要求,充分发挥北京大学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统筹规划的职能,将管党治党的责任对号入座。

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加强上级纪委对下级纪委的领导,推进设立二级纪委,明确二级党组织分管纪检工作的副书记和各级党组织纪检委员岗位职责,实现附属医院纪委书记专职化,构建“学校纪委统筹领导、各级纪委分层负责、纪检委员履职尽责、上下联动全面覆盖”的纪律检查工作体制。落实监察体制改革要求,适时设立监察机构或建立与地方监察机构有效衔接的工作机制。

强化监督第一职责。构建“主体责任履行到位、同向发力互相协调”的监督体系,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常态化,重点加强同级监督、对“一把手”和“关键少数”的监督,围绕重点领域和重要岗位做实做细日常监督,综合运用廉政谈话、约谈提醒、列席会议、纪律检查建议等方式,推动使用信息数据共享平台,建设干部廉政档案,强化监督能力和监督实效。

依规依纪依法监督执纪问责。充分运用检举举报平台,为全面从严治党提供客观依据。规范信访举报处理、问题线索处置、措施使用审批、廉政意见回复、处分决定执行、请示报告程序和案卷管理运用。完善问题线索排查会、监督检查纪律审查专题会等集体决策机制,强化自我监督机制,全面提升案件质量,实现精准执纪。发挥统筹协调作用,推动党委工作部门履行主体责任,实现精准问责。

统筹推进巡察有形有效全覆盖。完成十三届党委巡察全覆盖任务。制定《北京大学党委巡察工作规划2023-2027》,充分考虑被巡察单位的复杂性、多样性,探索分类巡察模式。推动巡察工作创新,穿插使用常规巡察与专项巡察、机动巡察和巡察“回头看”,探索与兄弟高校、属地党组织开展“交叉巡察”。坚持标杆标准,扎实开展中央巡视和校内巡察整改工作。

推进巡察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出台《中共北京大学委员会加强巡察工作的意见》,修订《巡察工作规程》,制定巡察工作领导小组、巡察组、巡察办公室工作规则,动态调整《巡察要点和指标体系》,加强巡察人才库建设,完善巡察干部选配抽调和考核评价机制,探索建立巡察成果共享运用机制,逐步形成内容协调、程序严密、配套完备、有效管用的巡察工作制度体系。

(六)夯实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

统筹推进师德师风建设的规范化、制度化。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教师自我约束的工作机制,不断加强党委教师工作部建设,形成师德师风建设的强大合力。推进教师行为规范、师生交往指南等制度的补充修订工作,严格规范教师言行、保障师生合法权益,构建和谐融洽、互促共进的师生关系。营造尊师重教氛围,强化尊师教育,保护教师权利,关心关爱教师。

加强师德教育,坚持师德“一票否决”。开展好师德传统教育、师德榜样教育、师德警示教育。以高位引领强化教育,以底线要求严格督导,加强对高层次人才、海外归国教师、青年教师的国情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充分发挥“四有好老师”的示范引领作用。将师德考核贯穿人才培养、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全过程,在人才引进、职称晋升、岗位聘用、导师遴选、评优奖励、人才推荐等方面严格做好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考察评估工作。

(七)强化统战和群团工作

巩固完善大统战工作格局。制定《北京大学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规划(2021—2025年)》,引导和支持民主党派、侨联和无党派人士同心同德、同向同行。做好民族、宗教工作和港澳台侨统战工作。加强统战干部队伍建设,加大培训力度,更好地适应高校统战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创新平台、创建品牌,进一步加强校地统战共建。

加强教代会工会建设。以教代会制度建设为关键,以“公开解难题、民主促发展”主题活动为抓手,进一步畅通民主参与渠道,保障教职工民主权利。稳步推进二级教代会建设,激活“神经末梢”,拓宽院系民主管理和监督的渠道。树立以教职工为中心的鲜明工作导向,为教职工提供普惠性、常态性、精准性服务。持续提升工会组织吸引力,扩大工作覆盖面,推进全员入会。因地制宜加强“教职工之家”“教职工小家”实体化建设,切实打造和谐之家、温暖之家、发展之家、欢乐之家。建设实名动态、全面覆盖、安全共享的工会会员基本信息数据库,打造一体化会员管理服务系统,推动工会组织高效运转、精准服务。

推进共青团工作改革创新。坚持“高举伟大旗帜、聚焦主责主业、深化改革攻坚、全面从严治团”的总体工作思路,着力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着力提升共青团的组织力、引领力、服务力和大局贡献度,聚焦改革团员发展和教育管理,改革和优化团支部设置方式和运行机制,改革团干部队伍建设和管理模式,优化保障机制。推动学生会、研究生会深化改革,发挥好党联系青年学生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持续规范和加强学生社团管理。下更大功夫打造“研究生新生骨干1000+培训计划”“圆梦先锋计划”,培育一支敢担当、善作为、守初心、担使命的青年骨干人才队伍。打造有态度、有深度、有广度、有温度的北大“燕阵”志愿服务体系,持续开展好研究生支教团计划,抓好帮扶项目,讲好支教故事。

(八)持续深入抓好安全稳定工作

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的安全稳定工作责任制。学校安全稳定工作一线领导小组统筹全校安全工作,党委书记、校长是学校安全稳定工作第一责任人,分管校领导是直接责任人,学校领导班子其他成员要认真履行业务范围内的安全稳定工作责任,切实做到业务工作和安全稳定工作同时抓。选优配强安全稳定工作的负责同志和工作人员,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将安全稳定工作纳入单位考核、班子考核和干部考核体系,建立健全安全稳定工作责任追究和责任倒查制度。进一步深化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体系,自上而下逐级明确工作责任,保证安全稳定各项工作落实到人、常抓不懈,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职能部门认真抓、师生员工共同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人人保稳定的工作局面。

全面提升学校应急处突能力。健全安全应急处置机制和重大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机制,针对“消防”“反恐”“群体性事件”“实验室安全事故”等突发事件,完善应急处置模式,细化应急预案,不断改进应急管理与指挥工作体系。夯实人防、物防、技防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推进“人脸闸机”等信息技术手段应用。加强校门管理和校园巡查,严格实验室、食堂、宿舍等重点建筑和关键部位的管理,做好日常安全稳定工作,筑牢安全稳定的第一防线。规范和完善学生管理服务体系,将安全稳定教育纳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强化学生维护安全稳定的责任意识。继续加强学校与属地相关机构的联动机制建设,努力做到刑事案件联打、敏感节点联防、大型活动联管、突发事件联处。坚持定期开展校园及周边环境专项整治行动,加强校园网络建设与管理,健全和加强舆情研判和舆论引导,构建和谐稳定发展环境。

增强国家安全和保密意识,加强保密工作。建立形成主体责任清晰、管理体系健全、科技支撑有力、体制机制完善的保密工作格局,持续推进涉密人员管理,加强涉密场所建设和管理,完善保密管理责任体系,着力提升国家秘密和工作秘密的管理能力,显著增强保密工作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水平。

二、优化育人体系,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一)健全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将理想信念教育、制度自信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注重过程培养,在入学迎新、学生军训、学习科研、生活实践、毕业离校等关键环节引导学生筑牢思想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握关键时机,将建党100周年、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等重要节点、重大活动与立德树人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形成导向鲜明的育人氛围,积极开展健康向上的校园文体活动和劳动教育,通过体育健身、演讲辩论、歌唱话剧等多种形式开展“第二课堂”教育,增强学生的爱党爱国情怀、团队意识、法治思维,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深化思政课改革创新。加强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顶层设计和政策支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按照“八个相统一”的方法论,扎实推进思政课建设思路创优、师资创优、教材创优、教法创优、机制创优、环境创优,开设具有北大特色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依托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积极开展教材建设研究、提供咨询指导服务、交流传播研究成果、建设教材研究队伍、汇集教材建设数据,支撑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继续建设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等重点课程。改进教学方式,坚持“用学术讲政治”,整合学科优势,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说服力和感染力。持续创新思政课的内容与形式,深入开展基本国情和形势政策教育,结合学校光荣革命传统,讲好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弘扬伟大建党精神。邀请理论专家、先进人物、一线工作者进校园、进课堂,就重大理论问题与现实热点问题答疑解惑。重视实践育人环节,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增强学生的参与度和获得感。

深入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促进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紧密结合,深入挖掘各类课程育人功能,把理想信念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机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各环节,把政治认同、国家意识、文化自信、人格养成等思想政治教育导向与各类课程的知识、技能传授等环节有机融合,实现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紧密结合、同向同行的协同育人效应。充分挖掘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育人功能,探索哲学社会科学优势转化为思想政治工作优势的有效途径。把握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深入分析学生思想特点和社会思想动态,掌握网络思政的话语权和主动权,打造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高地。

配齐建强思政课教师队伍。按照不低于1:350的师生比逐步配齐建强思政课专职教师队伍。把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作为思政课教师聘用的首要标准,严把教师聘用政治关。加大思政课教师队伍的培养、引进力度,健全思政课教师队伍培养培训机制,以及激励和评价机制,形成有利于优秀思政课教师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压实导师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责任。

增强实践育人的广度与深度。全面推进覆盖全体本科生的思政实践必修课,总结经验、扩大规模、提升质量,进一步完善课程设计与考核评价。继续推动“鸿雁计划”“力行计划”等暑期专项实践活动,以博士生服务团、研究生见习团等形式,深入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机构了解国情社情。鼓励院系结合学科特点开展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活动。

在管理服务中深化思想政治教育。为在家庭经济、课程学业、工作就业、身心健康等方面存在困难的学生提供全方位帮助辅导,探索实施驻楼辅导、朋辈辅导等多元辅导形式,走近学生生活、走进学生心里,在学生从“成长”到“长成”的过程中,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感染力和实效性。加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从新生开始全面引导学生树立远大职业理想,到基层和西部地区、国防军工领域等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筑牢网络育人阵地,提升校园新媒体网络平台的服务力、吸引力和粘合度,坚决抵制网络错误思潮对青年学生的不良影响。建设发展型资助体系,精准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健全四级资助认定工作机制,完善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力素养培育。加强心理健康课程建设和心理咨询辅导服务,多部门协同联动深化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全方位提升学生心理健康素养。加强创新创业教育。

加强思政工作队伍建设。按照专兼结合、以专为主的原则配备思政工作辅导员,继续按照不低于1:200的师生比配置专职辅导员,严格管理、提升能力、优化使用。继续实施“双班主任”制度,推动校领导、机关干部担任第二班主任。完善学生骨干培养体系,实施“圆梦先锋计划”等学生骨干培养计划,培养一大批政治强、学业精、品行优、信念坚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改进学生会、研究生会工作作风,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积极发挥“青年友”的桥梁纽带作用,为党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助手和后备军。

(二)因材施教、分类培养,加快培养国家急需的高层次人才

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深化本科人才培养内涵式发展。促进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紧密结合,打造覆盖人才培养全过程的通识教育体系。积极推进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将基础学科优势转化为育人优势;进一步丰富跨学科培养项目,推动基础学科与跨学科人才培养领跑式发展,探索培养面向未来的创新型人才的“北大路径”。大力开展一流专业与一流课程建设,支持新工科、新医科、新文科专业和课程建设,在交叉融合中,探索国家紧缺人才培养的体制机制,实现重点领域跨越式发展。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深入推进体育教学改革,深化体教融合,加强体质健康监测,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完善美育教育,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加强劳动教育,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把国家安全教育、生态文明教育、公共卫生教育等融入课程教学、校园文化、社会实践各环节。全面落实本科生导师制,加强对学生的全方位指导。制订个性化培养方案和学业生涯规划,引导学生发现志趣、发挥潜力、自主学习。探索荣誉学士学位制度,鼓励学生深度学习,全方位增强学生获得感。继续支持元培学院在跨学科教育、个性化培养、住宿制书院等方面开展全面育人模式的改革探索。鼓励教学方式创新,积极推进混合式学习,广泛开展经典阅读和研讨式教学,科学设计课程考核内容和方式,激发学生求知欲,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实现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的转变。完善教育评价和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强化实践育人,注重育人实效,加强对本科生科研、实践教学和国际交流、毕业论文等培养环节的质量管理,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抓住信息技术变革带来的历史性机遇,重塑教育教学形态,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放共享。进一步推进一体化、智慧化的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全面提升教学管理服务效能。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研究生教育的重要指示精神,构建培养高层次领军人才的研究生培养体系。以“服务需求、提高质量”为主线,聚焦“理想信念、学术前沿、创新能力、全球视野”,统筹构建规模结构合理、培养模式和人才目标匹配、整体质量领先、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和北大风格的研究生教育培养体系,着力培养扎根中国大地、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创新型、复合型、高层次领军人才。进一步探索研究生分类培养与管理,优化学科专业体系,面向世界科技竞争最前沿,将学科优势、发展优势转化为人才培养优势,探索建立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深度融合的新模式;面向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促进科教融合和产教融合,加强协同培养,切实提升应用型研究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与综合素质;面向人民群众新需求,培育重点领域科技后备力量,保障冷门绝学和基础性学科人才培养资源,涵育基础学科顶尖学术人才;面向国家治理重大战略,不断提升研究生教育支撑和引领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开展兼具国际视野与中国意识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推进研究生培养体制机制改革,探索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交叉”“知识交叉”“能力交叉”的全方位“交叉培养”体系。重点进行基础学科和交叉学科的学科结构、硕士生和博士生层次结构、学术型和专业型类型结构的优化调整。完善过程管理,根据学科发展的最新进展,动态调整培养方案。继续以学术型博士研究生奖助体系改革为牵引,推进各层各类研究生奖助体系改革,发挥奖助在调控资源分配、吸引优质生源、强化导师责任等方面的杠杆作用,实现差异化管理和资源配置。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和职业规范管理,建立研究生导师指导行为违规责任认定和追究机制,着力建设“政治合格、品德高尚、学养深厚、守正创新”的研究生导师队伍,进一步落实和发挥好导师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第一责任人的作用。加强学术规范和诚信教育,把学术道德、学术伦理和学术规范作为必修内容纳入培养环节,持续加强学术诚信教育、学术伦理要求和学术规范指导,保障研究生培养质量。

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推进新时代医学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党和人民信赖的好医生和医学科研工作者。围绕培养“扎根中国大地、服务中国百姓、爱党爱国、充满人文情怀、具有国际视野”的专业优、基础厚、通识宽、后劲足、科研强、国际化、素质高的医学精英人才的目标,注重学生培养及成长的多元化,大力推动北大医学新时代教育教学改革。继续深化临床医学专业教学改革,打破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药学、公共卫生、护理学、医学人文等学科内部和学科之间的界限,完善以“医学基础综合”+“器官系统课程”的课程模式,将以学科、教师为主的知识呈现式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器官系统、学生为中心的知识建构过程,引导学生主动构建知识体系。抓住疫情危机孕育形成的医学教育发展新机,主动对接健康中国战略需求,履行培养医学人才的社会责任,构建完善适应现代化疾控体系、具备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充实基层疾控队伍的人才培养机制。针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研究生培养需求,综合考虑规模、质量与效益,统筹研究医学相关一级学科设置。夯实附属医院医学人才培养主阵地,服务“临床医学+X”战略,加强对临床医学研究生培养的支持力度,切实增强育人合力,充分释放医教融合潜力。深化医教协同,健全临床医学人才研究生教育及毕业后教育培养体系和评价体系。

(三)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持续打造高水平育人模式

加强课程体系建设。完善通识课程体系,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认同、广阔视野、审美情趣和科学素养,补齐学生在公共卫生知识等方面的短板。打造高水平的专业课程体系,淘汰“水课”、打造“金课”。加强体育、美育课程建设,让学生拥有强健体魄、健康审美和人文素养。加强劳动教育,开齐开足劳动教育课程,科学设计课内外劳动项目,激发学生劳动的内在需求和动力,培养学生养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和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深度探索分层教学、多元评价,给不同志趣的学生搭建可以充分发掘自身潜力的发展平台,鼓励学生多维度发展。重视研究生课程体系的系统设计和整体优化,规范课程设置审查,统筹课程资源,加强教学质量评价,根据不同学位类型,不同培养阶段课程体系的整合、衔接,建立符合培养目标的特色课程体系。

深化教学环节改革。总结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以来开展大规模在线教学的经验,深入探索5G、虚拟现实、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教学应用,打造网络化、沉浸式、智能化的新型教学模式,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主体性。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的融合创新发展,探索建立新型教学组织方式,丰富办学形态,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推进校际协同、校企联动与校地合作,构建突破时空边界、可动态调整的教学共同体。全面发展教师教学能力,鼓励开展课程教学研究,对于课程设置、课程内容、教学方式进行充分论证,强化信息技术培训,帮助教师更新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方法,更好适应未来人机共教、人机共育的教育变革。进一步细化学业指导长效机制,全方位完善学业帮扶和个性化指导举措。加强教材建设与使用管理,加大对教材建设的支持力度,鼓励老师积极编写吸纳新知识、新思想、新观念的好教材,大力建设高水平电子教材等新形态教材。顺应教育国际交流合作新趋势,释放在线育人活力,加强与其他高校之间课程共同研发和共享,搭建开放、便捷、多元的校内外、国内外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平台,打造网络化教学共同体。

构建科学合理的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完善面向学生学习成效的教学质量监测数据系统建设,完善教学检查、同行听课、专家督导、学生评教相结合的多元课程质量监控体系。推进对课程的过程性评估和发展性评估,通过多种方式加强课程评估结果的利用和反馈,进一步优化评估结果展示,优化评价和调查流程。强化研究生培养过程管理和分流选择机制,加强学科综合考试、开题报告等关键培养环节的管理,对未能达到培养进度的博士生及时预警,为培养高水平研究生特别是一流博士生提供体制机制保障。优化评价机制,把“创新成果综合评价机制”落到实处,破除“五唯”倾向。坚持学位授予工作质量第一,不断健全学位论文质量把控机制,推广博士学位论文实名制评阅改革,进一步优化论文评阅方式和评阅程序,加大博士论文抽评力度,完善抽检结果通报和问责制度,确保学位授予质量与学位授予工作质量,为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升提供持续动力。

完善招生选拔录取机制。结合国家高考制度改革,不断探索完善人才评价和选拔机制,力求更全面、立体、综合地考察考生的综合素质与学业水平。制定更加严格的评审流程和标准,加强审查力度,实现科学选拔、阳光公正。做好贫困、边远地区招生工作,推动教育公平。持续落实好“强基计划”,把最有天赋的学生吸引到基础学科进行长期培养,坚持全过程培养理念,探索推进“博雅学堂”建设。以提高研究生生源质量为核心,完善和创新研究生招生选拔机制,优化和调整招生结构。深化“申请-考核制”改革,推动院系和导师创新博士生招生选拔方式。加强硕士研究生分类考核、分类选拔,促进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紧密结合,逐步形成研究生招生资源与培养需求自洽的名额分配机制。建立更加有效的评估体系和分流机制,探索导师招生资格年审和动态调整制度,合理控制研究生发展规模,建立硕士研究生培养以专业学位为主、博士研究生培养以学术学位为主的研究生培养格局,实现学术型人才培养和应用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协同发展。

三、完善创新体系,全方位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一)围绕国家重大需求,优化学科建设布局

全力支持新工科建设。经过3到5年建设,完成新工科人才培养体制机制改革,建立和形成有效的新工科队伍评价制度,造就一支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师资队伍,形成一批国际领先的标志性成果,显著增强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示范引领综合性大学的新工科教育。坚持“以科学促工程”的新工科发展路径,在大力发展新兴工程技术的同时,加强对人文社科、理科、医科、农学等学科的辐射作用,推动学科交叉融合、跨界整合。以“厚基础、强交叉、宽视野、高品位”为特色,推进学术化人才培养。以前沿学科交叉和国家战略需求为着眼点,不断拓展新兴工程学科前沿方向。以创新融合为手段,努力推动工程科技重大突破,强化服务国家经济建设、重大战略目标的能力。强化工程研究与产教融合,形成基础理论、应用技术和系统研发相结合的研究与成果转化体系,选择若干重要基础性理论和颠覆性关键技术进行重点研究,承担一批国家重大、重点研究任务,力争取得重大技术突破与应用成效。面向应用学科技术转化特点和需求,加强产学研融合基地建设,搭建新工科实践平台,推进学校和地方、重点行业企业的高效协同创新。加强工科学术文化建设,面向科学前沿和国家战略需求,营造以攻克“卡脖子”关键技术、颠覆性技术以及系统工程为目标的科研氛围。以昌平新校区作为新工科建设基地,规划新工科重点发展方向、重点实验室集群和重要科学研究平台,综合性解决长期存在的资源配置问题,实现覆盖前沿学术研究、关键技术攻关、国家重大工程的新工科人才培养、学术研究、成果转化的跨越式发展。

巩固增强理科领先优势。坚持“不在最前沿,就是落后”的理念,发挥北大理科实力领先的显著优势,加强对基础学科的资源和政策支持力度,支持理科院系着力打造新的特色方向、团队和平台,继续布局和抢占科学发展制高点,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性成果的重大突破,增强“从0到1”原始创新能力。推进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和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等科技创新基地建设,为理科发展提供高水平实验条件。拓展高水平实质性合作,建设联合研究创新平台,支持理科院系与国内外顶尖科研团队、相关机构开展实质性科研合作。

健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秉承涵育学术、激活思想、融通中外、开拓创新的发展理念,构建北大风格、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深化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研究阐释,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以“学人、学术、学科”为中心,继续强化基础学科传统优势,大力支持《马藏》工程、《儒藏》工程、《马克思主义历史考证大辞典》编译、北京大学人文学科文库、《政治通鉴》、中华文明国家文物基因库、中华文明传播史、北大中国史、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比较经济史、“一带一路”系列研究项目、数字人文项目等重大基础性研究。加大应用学科建设力度,重视现实问题的历史经验与理论基础,聚焦国家治理与全球治理的重要问题,支持数据库建设与调查类研究,加强咨政研究与产学研一体化。促进学科交叉融合与协同创新,以跨学科引领意识,形成优势学术集群,支持世界语言文学与文明研究、古文字与中华文明研究、古典学研究、区域与国别研究、“一带一路”研究、民族与边疆研究、现当代中国研究等融合性研究。增进文科学者与理工医农科学者之间的交流合作,促进文科与计算科学、生物学、化学、物理学、医学、环境科学、农学等相互支撑、深度融合,全方位推进“新文科”建设。

大力推进“北大医学”建设。以新一轮“双一流”建设规划编制工作为契机,坚持北大医学发展理念,加强顶层规划。发挥学科综合优势,围绕医学研究的热点难点问题,通过联合项目、共建新体制研究中心、集群聘任等手段,打破学部和学科之间的壁垒,整合北大与医学相关的所有学科协同发展。将“临床医学+X”作为布局医学相关学科交叉发展,带动医学部、校本部深度融合的重点工程推进。建设科技创新中心,加强前沿和优势学科发展,在多组学技术、疫苗和抗体、生物治疗及个体化诊疗技术、生物信息技术等前沿技术集中发力,在对生命认知、疾病防治和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的关键领域进行重点部署,力争取得重大突破,形成北大医学制高点。加快推动怀密医学中心建设,打造医药科技创新平台、研究型智能医院和国际化高端人才培养中心三大平台,建设世界一流的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紧密结合国家区域发展需求,支持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崇礼院区、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秦皇岛医院、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云南医院等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和各直属附属医院分院区建设,构建学校与附属医院一体发展、一流医院与一流学科互为支撑的新格局。

持续促进学科交叉融合。以问题、目标、任务和未来为导向,研究遴选并启动1-2个大科学项目。以基础学科为枢纽,构建网状交叉合作结构,鼓励团队跨院系、跨学科联合。学校层面重点建设大交叉、大平台,布局区域与国别研究、临床医学+X、新一代人工智能、新材料、新能源、全球健康发展、计算社会科学、环境与健康、海洋研究、生物医学成像、数据科学与应用数学、生态文明研究、国家治理与全球治理、科技伦理与法律、数字人文、农业交叉学科等具有战略意义的重要方向,解决重大问题。学部层面以综合交叉学科群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推动加强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问题研究,着力提升解决重大问题能力和原始创新能力。院系层面要坚持服务国家目标与鼓励自由探索相结合,确定主攻交叉领域与方向,培育具有学科建设属性的交叉学科,在重点建设基础学科的同时突出学科交叉、融合与渗透,高度关注重大科学发现和新兴学科的产生。

(二)面向创新制高点,健全科研攻关机制

健全有组织的科研模式。完善重大项目布局研究与决策机制,建立以学校科研和学科发展战略布局为依托、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导向的团队组织、管理机制。通过体制机制改革,将学科发展与解决国家重大战略问题相结合、将“从0到1”原创自由探索与协同攻关有组织的科研相结合、将顶尖人才吸引与优秀青年人才培养相结合,面向行业或企业的重要问题,打通从基础到应用的全链条合作途径,在重大领域基础研究发挥关键组织作用。探索打造基础研究和集成攻关云平台,建立新型科研网络共同体。

积极参与国家重点研究计划。积极推动学校布局培育的项目列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在人工智能、信息安全、生物安全、高端芯片与软件、新材料、新能源、先进制造、机器人、集成电路、碳达峰、碳中和、太空云、创新药物研发等关键领域,主动对接国家重大需求、重大科技难题,遴选一批重点方向和重大项目,提前规划和布局培育。

加强科研机构和重大科研平台建设。重点围绕重大项目、跨学科交叉等加强重大科研平台建设,形成系统化、多层次的创新平台。全面完成多模态跨尺度生物医学成像设施建设任务,努力实现设施顺利运行,积极谋划设施建成后的科学研究工作,力争产出与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地位相称的重大科技成果。建成北京激光加速创新中心和轻元素量子材料交叉平台,积极争取建设更多的交叉研究平台,把怀柔科学城建设成为重大科技设施平台聚集的重要增长极。积极对接国家实验室建设,通过人员共聘、学生培养、资源共用、成果共享等举措,加强协同创新和合力攻关。通过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重组、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优化整合等工作契机,推动学校重点科技创新基地的优化整合和校内实体化运行。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结合优势领域,组织新建一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基地平台。加强校内虚体科研机构建设和管理,推动多学科交叉融合。加强理工科重点科研创新基地建设,进一步优化基地运行软环境,强化挂靠院系的组织管理,提高基地运行效率。完善重点实验室管理,探索实验室的未来发展机制。加强校内虚体科研机构管理。继续建设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教育部前沿科学中心等新型研究机构。推进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研究机构建设,建立完善的中医药基础研究及临床研究平台。

改进学术管理服务。深化科研管理体系改革,实施科研“精准管理”,推动学科布局和资源体系改革优化。减少职能交叉,提高统筹、调控、协调能力,解决学术科研活动交叉协同、跨越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深入落实国家科研领域“放管服”政策,切实减轻科研人员负担,充分释放创新活力。促进院系、学部和科研中心的融合发展,逐步建立健全学科数据收集、分析体系,推进院系和跨学科机构的分析评估工作,逐步推广和完善国际评估制度。

加强学术期刊建设。健全学术期刊管理体制机制,加大对学术期刊的资源支持力度,提高现有学术期刊水平,推进综合交叉类刊物建设,提升期刊国际影响力。

加强科研工作规划和队伍建设。建立科学规范、开放合作、运行高效的现代科技管理模式。加强科研工作的规划及发展战略研究,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国际化的研究型科研管理团队。以提升科研攻关能力为目标,建立规模适当、结构合理、能进能出、流动顺畅的科研助理队伍。加强科研辅助队伍建设,聘用劳动合同制专职科研人员充实科研队伍。加强实验技术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实验技术队伍整体素质和仪器设备创新研发能力。加强学术辅助人员队伍建设,支持学院科研秘书队伍建设。

改善创新发展的“软环境”。不断完善科技创新规章制度,鼓励原始创新,尊重学科差异,提升科研管理服务水平。健全科技人才分类评价体系,完善科研激励机制。改革科技资源配置方式,与金融资本合作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破除不合理的规章制度,进一步释放科研生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营造崇尚创新、严谨求实、诚实守信的学术发展氛围和有利于科技人员潜心研究的科研服务环境。

(三)主动对接国家战略,深度融入经济社会发展进程

主动承担国家重大项目。在理工医农科方面,坚持面向重大科学前沿、重大国家需求、重大学科交叉、重大仪器研制,全面对接国家战略,加强前沿科技布局。在人文社科方面,加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区域与国别研究院等跨学科平台建设,开展重大项目研究。积极推动科研成果服务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在功能材料、先进制造、机器人等国家重大需求领域加强布局,开展凝聚前沿科技成果的国家重大武器装备研究。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科研成果与社会需求的精准匹配,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探索资源开放共享新机制,持续扩大服务范围和服务对象,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加强智库建设。主动围绕党和国家重大战略任务、重大决策部署,聚焦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开展前瞻性、针对性、储备性政策研究。建设有学术支撑、理论深度和思想厚度的智库机构,鼓励在主体性、原创性的理论探索和基础研究之上的政策建议。加快新型智库人才队伍建设,健全智库专职研究人员队伍,完善智库机构校内双聘、校外兼聘机制。办好《北京大学智库要报》,打造汇聚北大智库典型成果、直报中央及其他相关部门的标志性平台。整合学校理文医工农力量,重点培育和打造具有学术影响力、政策影响力和北大特色的“北大智库共同体”。

服务“健康中国”战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办医理念,坚持公立医院公益性,促进医院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推动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在各直属附属医院落实落地,切实加强医院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促改革、保落实的领导作用,把党的领导融入医院治理各环节。以各临床医学学系为抓手,以临床医学专业教学改革为契机,以交叉学科人才培养、重大交叉合作项目申报等工作为重点,深入推进临床医学学科发展。以服务“健康中国”战略和医疗卫生改革为中心,以“临床医学+X”为重点,推进以临床医学为牵引的跨学科合作研究,搭建全方位多维度的临床科研支撑平台,加强以临床问题为导向的科技创新研究,形成高水平科研成果,提高临床诊疗能力。深入研究和完善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救治体系和机制建设,打造一流的重大疾病防控、诊疗和临床研究中心。发挥国家医学中心、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的辐射作用,完善优质医疗资源布局。全力服务北京发展,继续加快向中心城区以外区域布局,积极缓解城市核心区就医压力。加强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全程监管,建立科学的医疗绩效评价机制以及医疗质量控制动态监测和反馈机制。与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相结合,建立并完善北京大学的医院满意度评估体系,优化服务流程,提升服务质量。稳步探索院长职业化的有效路径,推动医院管理专业化、现代化。

扎实做好服务乡村振兴和对口支援工作。总结对口帮扶云南省弥渡县脱贫攻坚的有效经验,落实过渡期内“四不摘”要求,探索创新方法,切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继续做好对口支援石河子大学、西藏大学工作。

(四)坚持正确导向,优化学术评价体系

完善分类学术评价制度。根据北大不同学科的特色和定位、根据不同学科的发展规律和目标任务,落实与之配套的奖励激励制度,杜绝“一刀切”评价。根据不同学科、不同领域、不同类型成果、不同职位系列的多样性和特殊性,建立并细化侧重点不同的分类评价指标体系。基础研究注重评价新发现、新观点、新原理、新机制、新思想、新理论等标志性成果的质量、贡献和影响,强化代表作同行评议,实行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重点评价其学术价值及影响、与当次科技评价的相关性以及相关人员的贡献等,继续支持具有重要文化价值和传承意义的“绝学”、冷门学科。应用研究注重评价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新材料、新设备,以及关键部件、实验装置/系统、应用解决方案、新诊疗方案、临床指南/规范、科学数据、科技报告、软件等标志性成果的质量、贡献和影响;聚焦国家治理与全球治理的重要问题,重视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更看重、更提倡、更鼓励为中国的发展进步提供更多的新知识、新思想和新方案,不把论文数量作为主要评价依据和考核指标。研究制定国防科技等特殊领域教师科研专门评价办法,对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前沿技术突破,解决重大工程技术难题,在经济社会事业发展中作出重大贡献的,申报高级职称时论文不作限制性要求。

坚定地把师德师风和教书育人成效作为学术评价的首要标准。在教师聘用、考核、评价中坚持师德“一票否决”。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把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教学工作量作为学术评价的重要内容,加大教学考核在教师职称晋升评定中的权重,确保每位教师都积极参与教育教学,为人才培养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

改革学术评价方法。坚持面向“四个服务”,完善落实以质量、绩效、贡献为导向的综合评价体系,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包括形式评价、内容评价、效用评价的综合评价标准。提高对高质量成果的考核评价权重,注重标志性成果的质量、贡献、影响,克服学术评价中的唯论文、唯帽子、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等倾向,坚决抵制粗制滥造的“成果”和违反学术规范的“假冒伪劣产品”。积极发挥学术共同体作用,在学术评价和人才考评中,引入学术声望高、学术声誉好的校外同行和国际同行共同参与评价。在独立自主的前提下,对不涉及国家秘密、不涉及意识形态安全的学科,可以开展国际评估,并将评估的结论和国内外同行的意见建议作为学术评价的重要依据。继续完善青年人才评价激励措施。

合理设置评价周期。尊重学科发展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科学合理设置评价考核周期,注重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短期评价和长期评价相结合。突出中长期导向,鼓励持续研究和长期积累。

四、强化人才体系,建设世界一流的师资队伍

(一)持续优化人才结构和规模

坚持党管人才,创新人才工作体制机制,统筹抓好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坚持面向全球延揽人才,把握战略主动,进行战略布局,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争取“十四五”期间年均引进100名左右的学术带头人和优秀青年人才,有序优化人才梯队结构,进一步提升具有世界竞争力的核心队伍结构比例,为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提供有力支撑和保障。持续加强基础学科优势,突出人才队伍建设“高精尖缺”导向,瞄准学校重点布局方向,积极开展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汇聚一批活跃在国际学术前沿、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战略科学家、学科领军人物和创新团队。加强青年人才引进和培养工作,实现前瞻布局,及早发现跟踪,重点遴选培养一批基础扎实、潜质突出的青年杰出人才,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梁、当主角。加大博士后、合同制科研人员等专职科研队伍建设。以新校区建设为契机,推动科研队伍的有机适度增长,为新工科等一批面向重大科学问题和服务国家重要发展战略的大团队、大项目提供有力支撑。

(二)深化人才发展和评价体制机制改革

根据学科特点进一步完善分类评价体系,为教职工提供更加多元的职业发展通道。正确认识和规范使用人才称号,强化人才称号获得者岗位管理,明确其岗位职责、目标任务等,不将人才称号和数量作为评价师资队伍质量的直接依据,推进人才称号回归学术性、荣誉性本质。把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师风放在人才评价、职称评聘等的首位,基于学术水平、实际贡献、发展潜力和现实表现等科学设置评价指标和考核周期,优化评价标准和方式,合理运用综合评价、分类评价、代表性成果评价、同行评价等方式科学开展评价,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突出教育教学实绩,把参与教研活动,编写教材、案例,指导学生毕业设计、就业、创新创业、社会实践、社团活动、竞赛展演等计入教师工作量。尊重高等教育和人才成长规律,给青年人才提供更多帮助和支持。推进附属医院的队伍建设,建立符合研究型医院需求、适应医院师资队伍职业发展特点的职位体系,完善相应的考核评价和激励体系。通过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完善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进一步营造公平公正的人才成长环境,构建更加宽松活跃的学术生态和良好的工作环境,让各类人才都留得住、发展好,人才活力竞相迸发。

(三)持续加大对人才的资源投入力度

健全院系人力资源核算体系,强化院系人员经费预算约束。建立更具全球竞争力的、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薪资收入和福利体系,为优秀人才提供充足的资源支持和发展空间。根据国家社保改革及配套工资调整的进展,完善收入分配制度,优化结构、确保合理增长,持续改善教职工生活福利待遇。深化博士后薪酬待遇改革,鼓励导师和团队通过多种形式提供更具竞争性的匹配薪酬,提高博士后队伍的整体薪酬竞争力。

(四)围绕教学科研需求,大力提升人才服务水平

持续打造专业化、职业化的管理职员和教学科研辅助支撑队伍。优化完善职员管理制度,着力建立以岗位职责为中心的管理模式,按岗位性质和岗位职责设置体系,系统提高管理服务队伍的职业化水平和执行力。加强实验技术、图书资料等专业技术队伍建设,突出各类专业特色,重视支撑服务需求,持续提升教学科研辅助支撑队伍专业化水平。打造具有卓越国际交流能力的管理队伍,加大与世界一流大学管理人员的互派互访,提高本土教职员工的国际发展能力,形成常态化、机制化的专项支持办法,探索聘用在世界一流大学有杰出行政管理经验的专门人才,提升国际化管理服务效能。

五、健全治理体系,充分释放办学活力

(一)完善权责清晰、运行顺畅、充满活力的治理结构

进一步理顺学校和院系关系。厘清学校与院系的职责、权利与义务。落实“放管服”改革精神,推进管理重心下移,稳步推进向院系放权。改革完善院系治理结构,提升院系自主决策和治理能力,强化院系责任,激发院系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办学活力。加强学校的管理监督职能,采用体现学科和院系特点的分类考核评价机制,引导院系实现有效的自主管理。建立健全与校—院二级管理体制配套的运行机制,保障学校和院系良性互动、同步发展。

健全学术治理体系。贯彻落实《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规程》,健全和维护以学术委员会为核心的学术管理体系和组织架构,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在学科建设、学术评价、学术发展和学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尊重并支持学术委员会独立行使职权,为其正常开展工作提供必要的条件保障。充分发挥学科建设委员会作用,基于学校长远发展的战略定位,主动谋划学科战略布局,根据学科发展规律和现实需求,对学科结构、研究方向、院系设置提出调整建议。紧密依托学科专家队伍,在学科建设委员会之下设立若干交叉学科领域的子委员会,使学校层面的学科布局更具科学性。通过学校重点布局的研究方向或领域,推动教师研究方向的调整、院系学科结构的调整、学科建设单位的调整。通过学术治理体系的良性运转,推动更多学术带头人思考学科布局与发展,充分把教授治学落在实处,提高学术决策的科学性。

坚持依靠师生民主治校。进一步发挥党代会、教代会、学代会以及民主党派等各组织在学校治理和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组织党代会、教代会、学代会以及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离退休教职工等各方面代表参与学校有关管理和重大事项的决策、审议和评议。保障和规范各类委员会的咨询、决策等职能,健全规范师生员工参与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形式、渠道和机制。

深入推进依法治校。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法治工作的意见》,结合上位法的新精神新要求,按照《北京大学章程》《北京大学规章制度管理办法》等规定,推进学校规章制度“废改立”工作,提高制度供给水平和制度建设质量,构建系统完备、规范统一、分类科学、层次清晰、运行高效的学校规章制度体系。健全校内规范性文件制定发布机制,完善师生权益保护救济机制和纠纷解决机制,完善合同管理制度,加强学校法律风险防控体系建设,为促进改革发展,创建民主校园、和谐校园、平安校园提供良好法治环境和坚实制度保障。

统筹推进各办学机构协同发展。持续推进校本部和医学部的深度融合。逐步疏解燕园校区和学院路校区功能,大力推进昌平新校区、昌平200号、深圳研究生院、怀柔科学城等建设,积极参与京津冀、长三角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积极拓展办学空间和资源。合理布局各办学机构功能,加强统筹协调,克服资源分散、重复建设问题,实现互为支撑、协同发展。燕园校区主要布局文理基础研究;学院路校区布局医学基础研究,以及生命医学健康领域的交叉学科;昌平新校区重点布局和建设新工科,并考虑与新工科结合的理科类学科、医学类学科和人文社科;昌平200号集中开展军民融合研究、现代农学和科研设施平台建设;怀柔科学城布局重大科技设施平台、医学中心和全新的研究型医院等;深圳研究生院逐步发展为扎根大湾区的办学机构。

(二)建设以人为本、优质暖心的管理服务体系

优化职能部门的职责体系、组织结构。全面梳理和明确各职能部门的服务清单、责任清单,解决机构职能重叠、条块之间权责分割的问题,形成精干、高效的职能部门体系。依法依规、实事求是做好机构编制管理,推进职能部门“三定”工作,从严控制行政编制。改革和完善服务型后勤的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为师生提供优质的学习、工作、生活条件。

提高网信建设和治理水平。加强统筹协调,引导全校各领域提升技术运用、数据应用、流程改进、管理改善等方面的业务能力。将内控信息化建设作为做实内控建设的重要抓手,综合运用互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等新技术手段,从方向、领域、项目三个层面做好信息化建设和能力提升规划。融合技术手段和管理举措,促进现有网信存量基础与发展增量资源的有效衔接,有力连接各职能部门,加快推进资产、人事、财务等业务信息系统的对接,打通责任闭环,打破数据壁垒,实现业务流、资金流、信息流等数据的融合共享。赋能学校精细化管理、个性化服务,打造智慧校园,提升师生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升级更新网信基础设施,加快建设新一代数据中心公共服务平台;完善网信应用服务体系,深化高性能计算公共平台、网信资源管理平台、网络教学平台、教学媒体资源管理服务系统、图书资源管理系统等网信领域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完善网络安全维护、突发事件综合协调等网络安全基础保障。推动校务数据共享平台、校务数据管理制度与运行机构、大数据分析平台与校情展示等治理能力提升,加快学校教育教学、学术科研体系、运行管理服务、后勤服务保障等系统智慧转型。通过信息化手段和工作机制创新,推动各办学机构之间的系统对接和数据共享,深化智慧校园协同发展。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治理深度融合,推动教育决策由经验驱动向数据驱动转变,教育管理由传统管理向现代治理转变。

提升文献保障和信息服务能力。认真落实《北京大学文献保障和信息服务体系管理办法》,坚持“用户导向,服务至上”基本理念,推进北京大学图书馆事业高质量发展和内涵式发展。完善全校图书馆馆藏普通文献、古文献、革命文献的典藏和保障体系,加快馆藏特色文献数字化和专题数据库建设。完善数字图书馆建设和服务体系,改进数字资源采集、揭示、组织和利用,加强数据仓储与长期保存,推进管理系统和服务应用研发。创新信息服务内容、策略和模式,精准识别需求变化,有效开展协同服务,算力驱动计算服务。全面建成综合性、创新型、智能化、标杆位的大学图书馆,提高馆舍和文献资源服务全校师生员工的效能,提升信息服务对学校发展和文化繁荣的贡献度。积极参与国家有关设施、平台和项目建设,大力开展国际交流合作,引领示范图书馆业务创新发展,促进全国高校图书馆行业整体发展。

加强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利用信息化技术推动智慧实验室建设,全面提升实验室仪器设备使用效率和开放共享度,为教学科研提供更加可靠的保障。围绕学科建设需要,统筹建设实验教学实验室,推动虚拟仿真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进一步加强校级大型仪器设备公共平台建设,充分考虑各校区公共平台的合理布局和功能匹配,重点建设新校区公共平台。建立各校区实验室安全联动管理体系,加大实验室安全人、财、物投入,进一步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软硬件建设,保障广大师生的安全和健康。

推进“品质校园”建设。通过水系、绿化、文物保护等基础设施硬件建设,努力营造“优雅、美丽、整洁、有序”的校园环境。贯彻“以师生为本”的理念,加大力度规划和建设师生交流的场所和活动空间,建成与新时期教学科研需求相适应的交流环境。扩展教室空间,改善教室品质,推进智慧教室建设,根据小班教学与翻转课堂教学需要,完善教室设计,加快教室改造;推进学生宿舍楼改造与设施完善,研究设计学生宿舍文化优化方案,努力为师生提供更加宁静、更有品质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提升校园文化建设品位。优化体育健身空间环境,为师生开展体育活动提供更加优质的条件。进一步统筹规划建设好地下空间,加强地下空间管理,逐步形成规范化、系统化的地下空间利用和发展格局。开展绿地景观环境整治,加强校园生物多样性保护。实施垃圾分类管理,推动资源循环利用。有序推进绿色建筑和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开展可再生能源利用试点。

充分发挥离退休人员在学校改革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拓展离退休人员发挥作用的渠道和途径,进一步加强学校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建设,发挥离退休老同志独特优势,使广大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等离退休老同志在教学科研、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青年教师培养、社会服务等领域老有所为、发光发热,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全面贯彻落实离退休工作领导责任制,完善帮扶机制。根据国家事业单位改革进程,建立健全离退休待遇正常调整机制,不断完善离退休养老和医疗保障体系。

积极做好校友工作。以“构建校友永远的精神家园”为理念,牢记“凝聚、服务校友”的核心使命,努力将北京大学校友会建设成为“5A级”社会组织。充分依靠互联网的新技术手段和学校各院系、各校友组织的力量,努力提升联络、宣传和服务能力,进一步规范组织管理、完善规章制度、夯实数据基础、开展校友活动。继续办好“薪火班”等校友交流培训平台,为在西部和基层一线工作的校友提供有力支持。

继续加强附中、附小和幼儿园的发展建设。打造更加优质的基础教育,为教职工子弟提供良好学习条件。

(三)建立健全高效有力的执行落实机制

加强督查落实制度建设。建立从宏观到微观、从计划到执行的完整责任体系,制定任务清单、责任清单。完善督查机制,健全任务分解、联合督查、调研督查、工作进度报告、督促整改等制度。建立健全工作协调会、现场调度会等制度,形成科学分工、紧密协作的工作机制,及时协调解决落实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健全落实奖惩机制,对工作落实有力、成效明显的单位,在资源、政策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对落实不力、敷衍了事的单位予以通报。

建立健全监督问责制度。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构建完整的问责体系,坚持依规依纪、实事求是,失责必问、问责必严。推动纪检监察、党内巡察、督查、审计等工作有机贯通、相互协调,共同维护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务实敢为的干事环境。严格落实国有资产管理的规定和财经纪律,建立更加规范的资金运作机制和监督机制,避免财务风险。健全学校、政府、社会多层次监督体系,完善信息公开,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回应社会关切。

六、创新开放体系,统筹利用国内国际优质资源

(一)形成更加紧密的国内合作机制

深化校地合作,助力区域经济发展和创新体系建设。利用北大多学科优势,培育学科交叉的动能,形成聚焦国家重大战略目标、交叉和集成优势学科群、全产业链创新、实体化建设的科技创新基地,推动科技、创新、金融三方面要素集聚、融合,打造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的新型空间载体,形成学校和地方、重点行业企业的高效协同创新,探索校企、校地科技合作新路径。积极融入北京市“三城一区”建设,加强与中西部地区、京津冀及雄安新区、长江流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等地区、省市的合作,优化科研基地布局与管理。

完善产学研深度融合机制。强化和企业、科研院所的合作,推进产学研用的跨界融合,努力把科技创新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推动新兴技术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加大制度落实力度,加强对成果转化的激励,积极引入社会资本,提升知识产权专业化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完善科技成果转化保障机制,增加成果转化、产业化绩效等指标在现有评价体系中的比重,建设北大特色的科技成果转化生态体系。建设科技创新研究院,探索技术创新管理和协调的北大之路。

办好一流大学继续教育。以服务国家发展战略、担当社会服务责任、传承传播先进文化、助力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完善继续教育治理体系,提高继续教育治理能力,不断提升继续教育办学质量和水平,为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提高国民素质做出一流大学应有贡献。

(二)推进国际化人才培养与交流

深入实施全球卓越人才培养计划。充分发挥“北京大学学生海外学习专项基金”的资助力量,为学生提供更广泛、深入的交流学习机会。重点加强与国际一流高校的合作交流,持续做好校际交流项目,进一步丰富短期(寒暑假)项目,积极发展实习实践、创新创意类项目,大力拓展实验室研究类项目。继续以燕京学堂、南南合作与发展学院、“一带一路”书院、区域与国别研究院、“东方奖学金”项目、“国际组织与国际公共政策”项目等为依托,培养了解中国、关怀世界的未来政治、经济和社会组织领导者。着眼全球治理人才培养项目,汇聚国内外国际组织实习、任职与合作资源,引导学生赴国际组织锻炼或就职。立足中国、面向世界,在国家安全、国际组织、涉外法治、外国考古、全球公共卫生等领域开拓新型国际化人才培养项目,为中国参与全球治理提供有力支撑。

创新国际教育体系。探索基于网络的国际教育合作新模式,探索合作办学新模式新机制。不断强化提质增效的发展导向,延揽全球顶尖生源,培养具有北大底蕴、中国情怀、国际视野的创新型引领型人才。筹建国际暑期学院,以暑期学校、夏令营,学分项目、证书项目,英文课程、中文课程、实习课程、科研实践等多种渠道,吸引国际优秀高中生和大学生来校研习,涵育优质学位生源。

(三)优化国际师资人才结构

优化人才引进机制。注重各层次中青年国际学者引进,营造适合国际人才成长的学术发展机制和科学研究氛围。建立健全全球学者数据库,及时关注相关领域内有潜力的人才。设立专项资金,鼓励举办院系青年论坛、专业领域前沿学术论坛,从世界范围内物色选拔有潜力的青年学者。在全球范围内布局北京大学校友会联络站,跟踪学界校友成长成才路径,鼓励回国回校就职任教。积极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构建人才保障服务体系,提供一流配套设施与一站式精准服务。

重点吸引“尖”“潜”人才。聚焦重大前沿领域,发挥顶尖学术人才的引领带动作用,引领学校在相关领域的科研水平迈向国际前沿。推进集群聘任,加大投入引进国际学术领军人物和团队。重点依托重大前沿科研平台揽才用才,形成人才集群。推动院系建设外籍人才高地,营造类海外环境。优化“高端外国专家项目”“大学堂顶尖学者讲学计划”等顶尖人才交流项目,营造国际学术氛围。

(四)建设国际协同创新体系

建设新型全球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建立覆盖面广、渠道丰富、类型多元、重点清晰的全球互联体系,进一步拓展和完善北京大学开放办学的全球布局。坚持强强合作、互利共赢的方针,有步骤有重点有层次地与海外顶尖高校建设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加强与“一带一路”国家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交流,在海内外设立特色项目或机构,深化实质性交流合作。积极筹建和参与国际大学联盟并发挥建设性作用,形成点面结合的全球战略合作伙伴布局。

深化科研国际合作。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参与全球科技治理,构筑国际合作平台,在全球范围开展跨学科、跨高校、跨国界、跨产学研的协同创新,汇集全球顶尖科研资源,助力布局和抢占学科发展制高点,努力成为全球领先的科创中心。结合《高校科技创新服务“一带一路”倡议行动计划》,联合承担科研任务、联合建设实验室或国际创新平台,不断拓展高水平实质性的国际合作。及时把握“一带一路”沿线区域当地动态、开展实地研究与学术活动,建立具备主体性、主动性和主导性的国际学术平台。打造国际化团队和人才队伍,鼓励学者在国际平台上讲好中国故事、形成国际影响,以中国思想、中国道路、中国方案为世界作出贡献,促进国际化资源整合与共享。

积极服务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继续发挥北京论坛等学术平台作用,推动人文交流,加强文明互鉴。大力推动学术成果“走出去”,加强出版国际化和多语种翻译推介工作,总结中国经验,传播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华民族文化与价值理念。积极参与国际多边交流,在国际性组织、论坛和各类多边交流活动中发挥建设性作用。开展高水平区域国别研究,做好汉语国际推广工作和国际学术交流工作,促进中国与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交流,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让世界读懂中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文化支撑。

完善国际交流工作机制。深化学校、院系国际化发展制度建设,强化国际咨询委员会、国际合作工作委员会的统筹作用,完善国际化发展的领导体制、责任体系、沟通机制和绩效考核机制。运用整体性思维,打开现有管理服务体制机制上的藩篱和壁垒,进一步完善有机、多元、高效的协同工作格局。加快建设与国际化教学科研配套的网络平台与信息管理系统,进一步提升国际师生的教育体验。努力锻造具有卓越国际交流能力的行政管理、后勤服务队伍,加强与世界一流大学管理人员的互派互访。提高教职员工的国际发展能力,形成常态化、机制化的专项支持办法。

七、改革资源体系,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资源保障能力

(一)完善资源筹措机制

进一步拓宽筹资渠道,建立多元筹资机制,发挥教育基金会在争取社会捐赠中的主渠道作用,创新筹资工作模式,提升资源汲取力度、整合能力和利用效率,保障办学经费持续增长。高度重视与地方政府的广泛合作,积极向地方政府争取资源,紧密依托社会和企业资源拓展办学空间、获取经费支持、建设先进科研基础设施及平台,做出更高水平的研究。在直接服务地方经济与国家战略的同时,反哺学校改革发展事业。

(二)优化资源配置机制

科学安排预算。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加强对各类资金、资产和存量、增量资源的统筹力度,坚持量入为出、开源节流、勤俭节约,硬化预算执行约束。在保证学校各项事业有序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把资源集中到立德树人、科研攻关等主责主业上。推进预算管理精细化,加大预算执行力度,提高预算资金使用效能,坚决杜绝铺张浪费,坚持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继续推进重心下移,把政策和资源向院系倾斜。专业设置、招生计划、创新平台等资源配置向重点领域、特色方向倾斜。将学科建设成果与基本运行、师资队伍建设、公共支撑平台建设等费用相结合,作为学科建设经费分配的考量依据,协同推进学科建设规划与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等重点工作。落实科研项目“放管服”改革,调整优化空间功能布局,提高资源利用效益。完善房屋使用和调配机制,优先保障尖端领域、重点学科的用房需求,有效助力国家科技建设和人才发展战略。

加强资源使用监督评价。继续深入贯彻党中央关于全面落实预算绩效管理的精神,树立全过程、全方位、全链条的绩效管理理念,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指标和指标体系,形成事前绩效评估、过程执行监控、事后绩效评价的资源全过程监督评价体系,强化绩效评价结果应用,切实节支增效,做到“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提高资源使用效益。进一步强化风险意识,推进财务稽核系统建设,以内控信息化为切入点,探索学校业务流、资金流、信息流等大数据融合监管模式。加强党委对内部审计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和工作规范,把重大经济决策执行、预算管理与执行、内部控制建设、经济责任履行、资源绩效等纳入常规审计工作,强化内部审计结果运用,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防风险、“防未病”功能,确保资源配置和管理更加透明。

(三)推动存量空间更新

通盘考虑人力资源、各类资产、资金的盘活,提高现有办学资源的使用效益,启动并推进马克思楼建设、理科三号楼改造、生命科学连楼、医学部图书馆改扩建工程建设,进一步改善教学科研空间条件。推动东操场地下车库建设,缓解校园停车空间缺口,优化校园交通体系。启动佟园食堂改造、燕南食堂改造、燕园街道养老服务综合楼改造、附中体育馆二期工程,持续优化和提升生活服务保障条件。推动昌平200号环科风洞、实验动物中心、工学院风洞、现代农学院大楼、数据中心等一系列教学科研设施建设。积极创造条件,争取推进挂甲屯用地规划建设。继续推进资源宾馆、方正大厦等产业用房的收回工作。

(四)推进校办产业体制改革

做好校办企业的脱钩剥离工作,聚焦主责主业,不再新办企业,不再实质性参与企业的经营,不再参与风险性大的市场行为。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规定,加强国有资产管理,依法依规进行稳健投资,确保学校的资金、国有资产安全和保值增值。

第四篇 实施保障

一、健全组织体系

健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发挥学校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和基层党组织的政治核心、战斗堡垒作用,为“十四五”规划的组织实施提供坚强保证。

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和奖惩机制,调动各级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全面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充分发挥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作用,注重发挥工会、共青团组织的作用,最大限度凝聚全校共识和力量,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推动学校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二、增强衔接机制

建立总体规划、专项规划、院系规划相互衔接的有机体系。理顺学校规划工作,推进专项规划、院系规划的制定,确保规划体系之间相互支撑、有机衔接,形成全校“一盘棋”的规划体系。

切实制定好年度工作要点等工作计划,对五年规划的目标和任务进行分解和落实,提出年度详细目标、重点任务和实现目标的具体工作部署,分年度、有步骤地组织实施本规划。

做好规划实施配套工作。分解落实规划任务,制定和完善配套专项规划、行动计划和相关政策。

三、强化执行实施

坚持规划先行,统筹推进相关工作。规范项目审批制度,依据规划进行前期论证和立项审批,未纳入年度规划的项目原则上不予立项。以项目定预算,凡是没有立项的项目原则上不得给予预算支持。实行项目带动,组织实施好规划确定的项目,通过项目实施促进规划落实,并完善全过程资金、资产、资源配置的内部审计和控制。

明确分级分层执行体系,强化规划执行力建设。学校主要领导在战略层面抓好落实,加强统筹协调。分管校领导深入一线、靠前指挥,把抓落实作为履职尽责的核心任务。各职能部门、各院系是抓落实的工作主体,要做到任务明确、措施有力、责任到人,确保执行彻底、落实到位。各级干部带头提高政治站位,做规划执行的表率。

四、做好评估反馈

建立科学的规划实施效果反馈系统。加强对规划实施过程、进度和是否达到预定目标的监测评估和跟踪检查,对规划实施发展方向、阶段性目标落实情况、有关工作举措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分析,发现问题,及时纠偏。检查各部门、各层次之间行动是否一致,提高规划的可实施程度和实施效率。将评估结果纳入规划修订程序,及时调整和完善规划目标、任务及举措。对年度计划实施进行期终考核,建立规划问责制度和反馈机制,及时调整修订规划实施方案。

建立多元评估系统。建立专家库、数据库、部门合作机制,改善评估工作技术条件,确保评估的客观性和准确性。建立各部门共享的信息数据库,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整合数据资源,做好重要数据的归档工作,提取学校发展的关键性指标,形成量化体系,动态更新,实现对学校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在规划时限基础上合理调整评估周期。通过委托方、实施方和参与部门多方合作的方式进行综合评估。利用独立评估机构、中介机构或相关学术机构的丰富经验和优厚资源,加强数据统计、分析和测评,保障规划评估的独立性和公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