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信息

档案馆 Archive of Peking University

档案馆 Archive of Peking University

文物时间:1925年建立,1999年正式设为档案馆
文物位置:北京大学西门办公楼南边。
文物类别:建筑遗迹
Time: the building was completed in 1925 and used as the Archive since 1999.
Location: On the south side of the Administrative Building 
Category: Architectural relic

 

文物特色

北京大学档案馆仿照文渊阁而建,地下一层,地面三层,全部用钢筋混泥土形式,内部按照西方图书馆形式,中间有天井,二层为回廊。内部设有技术编研办公室、收集指导办公室和管理利用办公室。

 

历史溯源

北京大学档案馆的前身是燕京大学图书馆,是由托马斯?百瑞(Thomas)和珍妮?百瑞(Janet Berry)夫妇的三个女儿(贝氏姐妹)为了父母的遗愿——“在全中国推广学习”而捐款五万美元兴建的。1958年时设为北京大学档案室,是党委办公室的内设机构,1982年12月设为北京大学综合档案室。1993年4月立为北京大学档案馆。

 

名人故事

北京大学档案馆作为燕京大学图书馆时,以其收藏的善本书和古籍书而著称。燕京大学图书馆收到来自各方的赠书。其中有孙中山先生从自家书架上亲自取下的一包书,还有美国校友于1924年和1927年两次的赠书。

 

文物缘起

燕大时期为燕大图书馆,现为北京大学档案馆。北京大学档案馆馆藏档案非常丰富,有北京大学、西南联合大学、日伪占领区的北京大学、北平大学、燕京大学等五个全宗。截至1999年12月31日,档案馆库存纸质档案61154卷,照片60297张(含底片),录音录像带1719盘,底图3190张,资料1004卷(册),分为党政、教学、科研、基建、设备、出版物、会计、声像等门类。

 

岁月变迁

1952年院系调整时,燕京大学图书馆已有图书期刊40万册,未编图书期刊18万册,另拓片12000余张,木刻书板2400块。其中收善本以明、清刻本及抄本居多,宋元版本也不少。 善本书数量高达3578种,37484册。由于燕大作为原教会学校的特殊地位,在西文书收藏中最著名的要数基督教神学和有关基督教在文化传播史方面的收藏。

 

如今,档案馆内部的技术编研办公室主要负责全馆档案计算机和档案馆主页的维护、全馆工作人员计算机技术培训;全馆档案编研工作的组织和计划;档案馆的对外宣传工作;编写档案工作简报,及时向有关单位发送档案工作的最新信息,通过计算机网络和其它形式对本馆工作进行宣传。收集指导办公室主要负责全校档案工作业务指导、宣传有关档案工作法规、开展档案收集与征集工作、全校兼职档案工作人员的培训等项任务。 管理利用办公室主要负责全馆档案的借阅和利用工作、库房管理、档案整理、接受收集指导办公室移交的档案等项工作任务。

 

Distinguishing feature

The Archive of Peking niversity was built in imitation of the Wenyuan Pavilion, the library of the royal family in Qing Dynasty.There are three floors on the ground and one under the ground, all were reinforced in concrete structure. Within the building, you can see the form of western library.
 

This Archive grew out of the Llibrary of Yenching University, which was donated by the three daughters of Thomas Berry and Janet Berry. The three sisters contributed fifty thousand dollars to make their parent's dream of the promotion of learning in China come true. In 1958, it was set to the Public Record Office of Peking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