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成果
吴旭
内容摘要:北京大学第十三次党员代表大会提出,要开启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发展新征程。本文围绕“要不要创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能不能创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怎样加快创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这三个关键问题,对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创建道路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一流大学;中国特色;必要性;必然性;路径
2014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大视察时强调,“办好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有中国特色。”北京大学第十三次党员代表大会进一步提出,要“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开启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发展新征程”,“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提出和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等教育理论体系和大学理念,在世界高等教育大变革的时代发出中国声音、贡献中国智慧”。
创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是党和国家赋予北大乃至中国高校的光荣使命和崇高责任。只有坚持扎根中国大地,立足中国国情,突出中国特色,走自己的路,我们才能以强者之姿屹立于世界大学之林。方向已经明确,关键是要开辟前行的道路。为此,必须把“要不要创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能不能创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怎样加快创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三个关键问题考虑清楚、分析透彻。对这些问题的解答,是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创建道路的基础工作。
一、加快创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必要性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正处在由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迈进的攻坚阶段。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我们首先要明确:为什么要把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作为奋斗目标?
(一)加快创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是国家发展的战略需要
近代以来,任何一个国家实现现代化,都必须以先进的思想、理念和文化作为引领,都必须在科技和教育领域先行突破,都必须培养造就储备一大批杰出人才,大学作为思想文化重镇和高层次人才摇篮,必须在国家现代化进程中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
当今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人才竞争日趋激烈。我国正处在现代化建设的关键阶段,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人口、资源、环境压力日益加大,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都凸显了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我们虽然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但要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如果没有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就很难大幅度提高原始创新能力,就很难有强大的文化软实力,就很难汇聚和培养大批的领军创新人才,就很难抓好用好战略机遇期、赶超先进的发达国家。因此,加快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已经是形势所迫、形势所推、形势所引,是顺应世界格局调整和中国和平崛起时代潮流的必然要求,对于带动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和提高,对于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有着重大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二)加快创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是中国高等教育和整个中华民族的百年梦想
从1898年京师大学堂成立至今,中国现代高等教育已经走过了一百多年的发展历程。从诞生之日起,中国的高等教育就有着“为五洲万国所共观瞻”的胸怀和理想。1918年北京大学建校20周年之际,蔡元培先生在校庆纪念会上演讲中说:“本校二十年之历史,仅及柏林大学五分之一,莱比锡大学二十五分之一,苟能急起直追,未尝不可与为平行之发展。惜我国百事停滞不进,未能有此好现象耳。”德国的柏林大学、莱比锡大学代表了当时的世界最高水平,所以蔡元培校长在1918年就提出,中国的大学要急起直追,要和这些大学“平行发展”,要达到世界一流水平。虽然当时中国积贫积弱,大学没有好的历史机遇和发展条件,但蔡元培先生提出的“进化之例,愈后而速率愈增”的重要观点,充分表达了推动大学实现跨越发展的雄心壮志。
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高度重视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全社会、全民族都对高等教育寄予厚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当前,党和国家事业正处在一个关键时期,我们对高等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对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2015年,国务院印发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提出“到2020年,若干所大学和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到2030年,更多的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所大学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前列,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高等教育整体实力显著提升。到本世纪中叶,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数量和实力进入世界前列,基本建成高等教育强国。” 这一目标的提出,正是对中国高等教育百年梦想的历史性回应。
(三)加快创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是办人民满意教育的明确要求,体现了社会发展的趋势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大大提高,已经快速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大众化甚至普及化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与此同时,难免带来质量下降等弊端。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大众化阶段,发展高等教育必须进行适当的分类指导,在不同层次领域实现大众高等教育和精英高等教育共生共存,充分满足人民群众不同层次的需要,避免教育资源浪费。一流大学建设正是体现了这一社会发展趋势。同时,在高等教育全球化的时代,中国的顶尖大学如果不能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广大人民群众对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需求就得不到充分满足,这对于实现社会公平、促进社会和谐也是不利的。因此,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过程中,必须把“让人民满意”作为重要指标。民有所需、民有所呼,大学就必须有所应!
二、加快创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必然性
在中国这个发展中大国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没有先例可循,没有现成的模式、经验可依。在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千年历史上,这是一次伟大的创新;在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百年历史上,这是一次伟大的创业。那么,创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是否符合客观发展规律?是否具有可行性?我们能不能实现这样的目标?
(一)坚持走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创建道路,源于对世界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科学分析
纵观世界大学的演进史,意大利的博洛尼亚大学,英国的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德国的洪堡大学,美国的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都是曾经或现在世界一流大学标杆,但它们每一个绝不是对前者的简单复制,而是在吸收前者优势的基础上,充分融入自己国家、民族的鲜明特色,创造出新的大学形态和功能,才引领了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只有在共性中坚持个性,才能在个性中发展共性;只有坚持特色办学,才能实现建成世界一流大学的奋斗目标。当前,许多国家和不少顶尖大学都提出了富有特色和远见卓识的高等教育发展战略,这些新理念、新实践深刻表明,世界高等教育已经进入新一轮以特色竞争为主题的格局调整期。只要立足于扎根中国大地,立足于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实际,以特色促优势,以特色增内涵,以特色创一流,就必能迎头赶上、后来居上。
(二)坚持走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创建道路,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伟大成就
改革开放近四十年来,在我们党的坚强领导下,我国经济保持了长期健康持续快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提升,国际地位显著提高,正以崭新的姿态和平崛起。我们党在改革开放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回答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重大问题,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高等教育的改革创新发展提供了重要指南和信心源泉。当前,党和国家审时度势,提出了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战略方针,明确提出要坚持以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为核心,吹响了中国大学冲刺国际前列、打造顶尖学府的“冲锋号”。只要不断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收获真知、汲取力量,就能在党的旗帜引领下,走出一条办好人民满意的大学的特色兴校之路。
(三)坚持走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创建道路,源于中国高等教育悠久的文化基因
早在夏商周时期,中国就已出现教育机构。春秋战国时代的稷下学宫,以及之后的太学、国子监、书院等高等学府,是中华文明繁荣发展、绵延不绝的重要载体。中国古代的高等教育以“明明德”“明人伦”为教育目的,这也是中国几千年来大学精神的核心。在久远的历史长河中,作为中华文明结晶的大学精神一脉相承、一以贯之,早已融入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19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近代大学虽然起步较晚,但能够扎根于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和教育传统之中,并积极向世界先进教育学习,在继承、借鉴与改良中形成了自身的办学风格和教育特色。在百余年办学历程中,北京大学形成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光荣传统和优良学风,这是我们要永恒坚守的学校核心价值观;老校长蔡元培先生提出的“思想自由、兼容并蓄”等一系列办学理念,仍然是指导我们今天办学实践的宝贵财富。只要扎根于中华优秀文化土壤,回归中华民族大学之道,坚守中国大学之本,就能在世界大学奔腾向前的浪潮中独树一帜、挺立潮头。
三、坚持五大发展理念,加快创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
要坚持走好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创建道路,需要我们以滴水穿石、铁杵成针的韧劲,一步一步开拓,一天一天奋斗,一年一年积累。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创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攻坚阶段,我们要把五大发展理念作为推动学校各方面工作的思想灵魂。
(一)要坚持创新发展,加快转变发展方式
把创新摆在学校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突破发展的思维定式和惯性,全面树立创新的意识和心态,始终保持“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和魄力,全面推进综合改革,全面提升学校创新能力。牢牢把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创新育人模式,培养引领未来的人。把优势学科、特色学科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有机结合,不断增强原始创新能力。积极推进协同创新,打破院系界限壁垒,突破体制制约,打造适应协同创新的载体和组织。大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进一步理顺、调整和改革治理结构和组织关系,充分发挥各类办学要素的最大效益。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华文化为本位,努力弘扬中华民族和中国大学自身长期积淀的优良传统和文化遗产,塑造以创新为灵魂的大学文化。
(二)要坚持协调发展,提升学校治理能力
统筹协调核心使命与外延任务的发展,协调好党委和行政的关系、学校和院系的关系、教学与科研的关系、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中心工作与后勤保障的关系等各方面关系,做到质量、规范、结构、效益协调同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协调同步,教学、科研、管理协调同步。统筹推进多校区协调发展、学科交叉融合发展、校内外资源协同发展,构建政府、学校、社会之间新型关系,形成有机协调、相互促进、整体快速跃升新局面。科学处理好“舍”与“得”、“为”与“不为”的关系,控制增量、盘活存量,把结构的调整优化、提升再造作为主攻方向。
(三)要坚持绿色发展,构建绿色的教育生态
将“绿色校园”建设放在学校整体发展规划的重要位置,形成注重质量、特色、内涵的绿色发展模式。积极推进课程创新与教育理念改革,将绿色环境教育融入课堂教学,强调对学生的公民责任教育、社会服务意识教育,致力于培养能够服务社会、促进社会进步的中坚力量。传承校园文脉,保护校园文物,优化布局管理,发展校园绿色交通,建设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的绿色校园、人文校园,引领校园生态文明建设,营造团结、和谐、稳定的绿色人文环境,形成有利于师生健康成长和发展的制度与文化环境。
(四)要坚持开放发展,深化交流合作
顺应全球合作、开放办学、协同发展的时代潮流,解放思想、胸襟开阔,树立世界眼光,坚持互利共赢,坚持“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汇聚国际优质教育资源,融汇全球教育要素,构建开放的办学观、开放的人才观、开放的科研观和开放的教学观,形成学校开放发展大格局。坚持服务国家战略,深化校地、校企、校院、校校联系与合作,扎实做好协同创新、协同培养、协同项目。充分利用好国际国内两种资源,探索建立国际化评价指标体系,努力营造吸引国际顶尖学者和优秀生源的学术生态环境。在可比的国际坐标系中审视和评价自身发展质量,不断增强国际影响力,争取更大的国际话语权,为提升中华文化软实力和国家公共外交做出贡献。
(五)要坚持共享发展,让师生员工共享创建成果
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为重,特别注意重视关心离退休人员、中青年教师、后勤服务职工、生活困难家庭等群体的切身利益问题,高度重视学生群体健康成长中遇到的突出问题。把学校事业发展同维护和实现师生员工的根本利益结合起来,把发展的成果体现在改善师生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上,切实提高师生员工的获得感,构建人尽其才、分配合理、安定有序、人人心情舒畅、充满创造活力的和谐校园。深化共享理念,普惠发展成果,结合网络共享和其他信息技术开展“翻转课堂”与“混合式学习”的教改试验,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作者简介:吴旭,北京大学党委政策研究室干部,法学博士,助理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