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成果

研究成果

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原则

陈丹  刘明乾  刘静[1]

(北京大学 政策法规研究室/党委组织部/教育学院,北京 100871)

 

       摘  要: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本文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鲜明特色及其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切入,针对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所面临的挑战,剖析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原则,即“立德树人”,明确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导向性;“因势利导”,增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因势而新”,突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针对性。

       关键词:高校 思想政治工作 原则

 

党的十九大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政治判断,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因此,当前研究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义与原则,应放在新时代的背景下进行。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如何加强和改善党对高校的领导,如何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如何履行好立德树人的职责,如何更好地把高校师生凝聚在党的周围,如何发挥高校对全社会思想文化建设的促进作用,都需要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既是我国高校的特色,又是办好我国高校的优势。

在这个背景下,本文将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鲜明特色及其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切入,针对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所面临的挑战,剖析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原则。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鲜明特色及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主要有三方面鲜明特色:

(一)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综合国力迈上新台阶。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物质生活的提升意味着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要求进一步提升,这就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在理想信念、价值观方面的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社会矛盾的转化意味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也应着力解决好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精致区分受教育者的不同需求,精准施教。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在世界上得以树立。十九大报告指出“国内外形势变化和我国各项事业发展都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重大时代课题,这就是必须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还意味着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

 

(三)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中国的现代化没有照搬西方模式,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带给人类社会的贡献,客观要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也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牢固树立“四个自信”提供了支撑。

 

整体而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要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重点针对新时代“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矛盾,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牢固树立“四个自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所面临的挑战

新时代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新时代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同样面临着诸多新的挑战:

 

(一)大学生理想信念受到挑战

1985年9月,《中国青年》杂志发表过一篇对七万余名青年的问卷调查分析报告,报告显示:选择“理想的追求比金钱更重要”的达94.6%;选择“最关心的是能否发挥自己的能力”的达95.6%;选择“希望工作能够提高自己文化素养”的达89.6%。2014年6月-7月,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建设项目《中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报告》课题对全国30所部属高校,如中国人民大学、北京交通大学等的3000名大学生展开了问卷调查,调查采用分层抽样与多阶段抽样相结合的模式。结果显示,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的认同度超过75.0%,崇尚奉献精神的学生比例与能够正确处理奉献与索取关系的学生比例均超过60%,77.8%的大学生对“人生梦想是国家梦、民族梦、个人梦的有机统一”表示认同。

 

然而,如果对2014年的调查进行进一步细分,从选择比例来看,从高到低依次是“精神满足”(28.1%),“兴趣爱好”(19.7%),“家庭需要”(18.2%),“物质财富”(15.3%)、“社会地位”(10.9%).“国家需要”(3.9%)、“声誉名望”(2.0%)、“其他”(1.8%)。2014年大学生的选择明显偏向了个体价值层面,注重物质财富和社会地位追求的群体比例超过1/4。

 

上述是针对不同年份、不同时间跨度、不同区域、不同学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情况调查。从北京大学的案例来看,2015年以来,北大配合教育部开展的学生思想政治状况滚动调查发现,个别学生在政治参与、学习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存在一定的功利性;个别学生受到网上一些错误思潮的负面影响,对一些问题的认识模糊不清或出现偏差;部分学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上还不够自觉和到位,少数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理解和认识有待提高。

综合来看,大学生开始更加关注个体和家庭层面的利益诉求的实现,个别学生出现明显的功利倾向。同时,不排除个别同学理想信念淡化或模糊。

 

(二)价值多元并伴随政治价值观淡化

姚本先(2007)研究了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大学生价值观演变的轨迹和特点。他认为,大学生价值观经历了从“权威结构与自我觉醒”、“改造冲动与自我失落”、“价值取向的自我和与价值标准的实用化”以及“价值多元与实效具体”四个阶段。其中第四个阶段,也就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期,体现出的特点是:大学生的自我中心取向、价值多元、更趋现实和具体及政治价值观较为淡化。

 

事实上,教育作为人的一种生存方式,体现了受教育者和教育者的生存处境及其终极关注。科技进步带来的生活快节奏、文化快餐式消费、手指经济时代下人际关系的淡漠以及解构主义、后现代主义的思潮,全球大学正面临着一个共性的问题:即,关于人生意义的讨论在人文学科中的权威性受到了严峻挑战。安东尼•克龙曼(AnthonyT. Kronman)所说,“正在我们最需要的时候,人文学科放弃了它们在通识教育中的核心作用——帮助学生追寻生命的意义。”价值多元的问题更深层次地反应在了大学的学科上并将通过大学学科教授内容的变化进一步影响大学生价值观的养成。

 

整体而言,价值多元是一个全球化的趋势,这对大学生带来的影响是自我中心取向、更趋现实及政治价值观较为淡化;而人文学科对人生意义讨论的日渐匮乏更将进一步深层次影响大学生价值观的养成,加剧现实功利的价值观影响。

 

(三)多元意识形态的冲击

当前,国际上思想文化不断交流交融交锋,国内社会思潮更加多元多样多变,网络舆论格局也日趋复杂。复杂多变的形势无疑为高校的意识形态工作带来了新的冲击与挑战。知识无国界,知识分子有国籍。高校是科技文化国际交流的重镇、文化思潮相互激荡的前沿、国际势力争夺青年的主战场,应始终扎根中国大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领导地位,对各种文化思潮的交锋交融有着清醒的意识。由于高校师生在经济、地域来源、学科观点等方面存在差异,各种形形色色的思潮必定会对师生的思想构成冲击和影响,就可能削弱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马克思也指出:“如果从观念上来考察,那么一定的意识形态的解体足以使整个时代覆灭。”面对日益复杂的意识形态工作,要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就需要切实增强党组织功能,发挥党组织的思想引领作用,用先进的办学理念推动高等教育改革,使多元思想碰撞成为推动发展的助力,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确立为师生学习实践的根本遵循。

 

(四)马克思主义学科被边缘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在有的领域中马克思主义被边缘化、空泛化、标签化,在一些学科中‘失语’、教材中‘失踪’、论坛上‘失声’”,这是当前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存在的核心问题。另外,还有一些不和谐的杂音:有人认为“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有人认为“产生于欧洲的马克思主义不适用于有着不同文化传统的中国”。

 

马克思主义学科教育和研究的边缘化,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严峻挑战。“一些学科研究和建设离开了中国实际,放弃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加分析地把国外学术思想和学术方法奉为圭臬”。学术界甚至流传着一句顺口溜:“有的哲学研究者不好好说话,有的经济学研究者不说中国话,科学社会主义研究者没地方说话。”在当今学术界,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学术评价上存在一种错误的倾向,“把马克思主义认为是过时的理论”,甚或认为马克思主义不是学术,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学问不是学问。在一些学科领域的期刊杂志上,学术文章很少甚至根本没有提及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大多都是依赖西方的概念、理论、模型和方法来进行研究。而在一些学术和政策论坛上,马克思主义已经“失声”,很少能见到有学者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做指导,实事求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仅在学术研究领域如此,在一些大学的专业教学中,情况也并不乐观。当前,一些大学与马克思主义有关的课程数量和质量也远远不达标;一些教师拒绝使用中国学者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学者编著的教材,而是直接采用西方原版教材或中文译本,马克思主义在很多学科教材中“失踪”;教师在教学中缺乏理性批判的态度,很少对各种西方理论进行批判性理解。在这种背景下,一些马克思主义研究者被迫转向西方理论的科研和教学,也导致不少青年学生跟着学者指挥棒前行,冷落马克思主义而选择西方理论。

 

(五)思想政治课吸引力下降

谈及思想政治课的效果,“双率”成了新名词,即“抬头率”、“点头率”。关于高校思政课“抬头率”和“点头率”双低的现象,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2017年十二届人大五次会议的记者会上说,“思想政治理论课抬头率不高,人到了心没有到,原因是内容不适应大学生的需要。”他形容当前的高校思政课“配方”比较陈旧,“工艺”比较粗糙,“包装”不那么时尚。具体而言,主要原因是三个方面:

 

1、教学内容方面。课程内容体系化仍有继续提升的空间。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立德树人的根本,应贯穿于学生初中、高中、本科、研究生多个阶段,不同阶段在教学内容上的重复失去了教育发展的持续性,使得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和内动力。

2、理论联系实际不够,进了书本进了课堂,但难以真正“进头脑”。这个“实际”包括三个层面:一是理论实际,也就是重大理论问题、理论热点问题。二是实践的实际,也就是重大实践问题或者被广泛关注的实践问题。三是学生的思想实际,也就是学生的思想动态,学生关注的理论问题、实践问题。

3、教学方式与课程考核方式方面。多数仍是传统的大班讲授,传统教学模式不适应信息化时代需要,不足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兴趣,课堂讨论及课外实践等教学环节不够,仍然是以考察知识点为主,偏重于考查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掌握程度,对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养成情况、理论运用于实践的能力情况考察不足。

 

(六)新媒体带来的新挑战

新媒体的迅速发展营造了当下全新的社会文化语境,传统、现代与后现代的价值观念相互撞击,新旧问题杂然共生,构成了当

下时代最眩目的文化景观之一,新媒体为学生提供多元、灵活的信息渠道与交流机制,迫切要求高校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理论和方法。

首先,在新媒体的冲击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社会环境、文化环境变得更加复杂。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模式、队伍都相应发生了变化,大学生的生活、学习、心理和价值观都受到严峻挑战。社会历史、文化语境的变迁,产生了一种对原有的媒介阐释模式的“切断”效用。新媒体迫使人们思考如何重构公共空间,引导社会文化整合,并提供基本的价值遵循和沟通交往规则。如何在新媒介时代加强对青年思想观念的引领,凝聚核心价值观成为了新的突出挑战。

 

其次,新媒体改变了传统的交流和传播方式,加大了舆情监控和媒体管理的难度。在新媒体盛行的当下,多重话语的交错扭结,多元文化的信息爆炸冲击波,令人眼花缭乱;媒体的自我更新及炒作方式,更是加大了舆情控制和思想引领的难度。马克•波斯特(Mark Poster)在《第二媒介时代》中阐述了第二媒介时代双向沟通和去中心化的特质。查尔斯·纽曼(Charles Newman)指出,“目前,占主导地位的意识不只是思想的相对性,而且还是纯粹数量和信息的错乱”高校受到来自非政府组织的潜在影响力有所增加,可能对学生的思想行为产生影响。例如,一些国际非政府组织以学术研究、志愿服务、境外培训、公益活动等形态出现,吸引学生参与其活动;也有一些宗教组织开始以扫描二维码的方式吸引学生,特别是新生对其关注。

 

再次,新媒体的“互动性”“开放性”“虚拟性”对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提出了挑战。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强调信息的可控性,教育信息一般要经过教育者严格筛选和整理后才传授。这种教育方式具有明显的单向性和可控性。但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与社会现实相对脱节、内容陈旧、方法单一,不重视学生的自我体验和情感调动的缺陷也日益暴露,因而很难与大学生产生“共鸣”。北大通过长期观察网络平台发现,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愿意通过网络,特别是匿名平台来表达自己的困惑和情绪,开始出现“思想困惑”的外显化特征。

 

最后,新媒体传播的“多向性”深刻挑战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权威。长期以来,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者都扮演着权威者角色,他们负责组织、实施、控制整个教育过程,他们掌握着选择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的权力,学生是单向度的吸收和接收权力。然而,由于新媒体平台的出现且越来越成为人们交往互动的重要渠道,信息的多向性极大丰富了大学生进行自我选择和比较的可能。而大学生群体,恰恰是好奇心、求知欲、探索欲最强的群体,往往是新媒体最早的接受者和最主流的使用者、最积极的推广者。这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不断更新教育内容、方式与手段,增强同大学生之间的互动,增加启发式、研讨式教学,增加教学中的实践环节。在新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如果无法与时俱进,往往会感到力不从心,与学生产生隔阂和代沟,更有甚者,若教育工作者在信息的接受速度和数量上低于教育对象,还可能会失去宣传教育学生的优先地位,教育者自身的权威受到严峻的挑战。

 

三、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原则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以及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所提出的新挑战,要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在新时代要牢牢把握三方面原则:

 

(一)“立德树人”,明确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导向性

十八大报告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立德树人”,要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同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紧密联系在一起,用正确的思路和方法对高校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进行国际比较,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

 

纵观世界与中国的发展,世界范围思潮交锋,中国改革进入深水区,而仍处在自身的理论水平和思辨能力培养阶段的同学们,面对着中国与世界的互动与比较,极容易混淆误判焦点事件背后的利益博弈和理论根源。互联网时代新闻传播的便捷,与教育国际化阶段出国交流机会的日益增多,高校思政工作挑战与机遇并存,大学生只有正确树立历史绵延至今的纵坐标与中国同国际比较的横坐标,有机将两条思路交汇理解,将专业知识与理想信念紧密结合,不抗拒比较,相信“越辩越明”,才能兼备爱国情怀、世界眼光和时代精神。

 

党和国家提出了“两个一百年”的目标,幸运的是,当代大学生成长的黄金周期同“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完全吻合。在这样的时代背景和历史征程中,“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和“过客”“看客”们,终将被历史淘汰,只有走在时代前列的青年才能在广阔的舞台上建功立业。《北京大学综合改革方案》就明确提出,要“追求世界最高水准的教育,培养以天下为己任,具有健康体魄与健全人格、独立思考与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与全球视野的卓越人才,培养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

 

(二)“因势利导”,增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

因势利导,关注学生个体发展的特点和需求。抓住最佳教育时机,因材施教,适时引导,满足学生成长的个体需要与期待,同时不断提高校思政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心理指导和广阔的学习资源,积极引导广大师生成为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同时,强化大学生教育中立德树人的导向性,积极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实践精神,把立德和树人有机结合起来,平衡兼顾,不断完善思想教育体系,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在网络信息时代,以互联网为主体的多媒体系统信息含量巨大且更新速度极快。在这种新的学习环境下,学校原有的教育方式发生了较大转变,教师的原有主导地位被动摇,其不再是唯一的知识占有者和传播者,网络平台的迅速发展,为青年学生自身发展和学习提供了广阔而便捷的空间,青年人的自我教育得以实现。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在互联网时代的补充和延伸,既具有传统的特征,又具有新型的特点;究其本质,它其实将传统的教育形式注入新的时代内涵。但由于青年学生生活阅历尚浅,正处于思想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养成期,对信息爆炸、真伪交织的信息鉴别和筛选能力具有局限性,虚拟世界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与现实世界的脱离感也让部分青年学生感到不适。新时代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尊重青年学生的主体地位,使青年获得更高层次的自由与独立,充分发挥网络特性,以其价值观念的扁平化传播、事件参与的无门槛设置、逐新特质的注重创造力,引领青年创新时代风气。要做到这一点,一方面要情理交融、以情感人,注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情感导向及趣味引导,充分利用互联网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平等互动的沟通方式,将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延伸到网络中。另一方面要正确选择并灵活运用网络工具,微信、博客、BBS网站等是反映学生思想动态的一个窗口,教育者应密切关注信息网络发展的前沿,不断学习,“升级”自身素质,学会使用多种传播方法,灵活运用各种网络工具对学生进行随时随地思想政治指导,提升学生的使命担当,优化网络育人环境。例如“共青团中央”微博,紧抓热点掌握话语权、增强互动拉近青年距离、日常发布潜移默化影响。如“南海仲裁案”提出“中国一点都不能少”,“肯德基围堵大战”时号召青年理智爱国,都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起到了正面引导舆论的作用。

 

(三)“因势而新”,突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针对性

“因势而新”,通过教育引导青年学生对中国和世界发展形势形成正确的认识。这就要求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导向作用始终贯穿在教学中。一方面要引导大学生发扬党艰苦奋斗的精神,从党的伟大历史和建设中国梦辉煌历程中汲取信心,坚定信念。另一方面要引导大学生全面、客观、正确认识当代中国和整个世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明确当代学生肩负的历史使命,自觉把个人理想和国家命运统一起来;还要引导大学生把个人理想和现实相结合,把民族精神和创新精神相结合,把理想落到实处,成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梦的践行者和开拓者。

 

“因势而新”,回答了“为谁培养人”的问题。我国高等教育培养人的方向应明确培养目标,坚持为人民、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优秀人才。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的前提下开展业务与政治学习,引导学生在实践中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知行合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密切关注大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状态,善于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尤其是对大学生最关心、最困惑、最敏感的思想和理论问题,要能够“讲清楚、说明白”让学生健康成长。

 

“因势而新”,还需要正确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一是要处理好教育主体和客体的相互关系,鼓励学生发挥主题作用,从翻转课堂到为学校建设出谋划策;二是要处理好教育内容和形式的相互关系,以青年乐于接受的方式将知识传递出去,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三是把握好教育环境渗透与开放的关系,既鼓励润物无声地知识浸透也主张“全环境育人”的开放与参与;四是正确理解好教育客体发展阶段的成长性与不成熟性。新环境下青年学生自我成长具有无限可能,但也需特别注意青年在成长时期可能出现的思想不成熟与抗压能力不强等一系列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在“三全育人”,即“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的基础上,还要实现“全环境育人”,也就是要扎根中国大地、扎根中华传统文化土壤。

 

 

参考文献:

[1]《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来源:http://www.sohu.com/a/121145200_470021

[2] 《中共十九大开幕,习近平代表十八届中央委员会作报告(直播全文)》,《中国网》,http://www.china.com.cn/cppcc/2017-10/18/content_41752399.htm

[3]陈训秋、周鹏,《中国和西方青年运动发展之异同》,《青年文化与青年运动》,1989年第4期。

[4]沈壮海、王军,《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新态势及其引导——基于2014年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状况调查数据的分析》,《思想政治课研究》,2015年第4期。

[5]姚本先,《新时期大学生价值观演变的轨迹、特点及原因》,《高等教育研究》,2007年8月第28卷,P77078

[6]安东尼·克龙曼(AnthonyTKronman),《教育的终结:大学何以放弃了对人生意义的追求》,诸惠芳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7]柳新元:《一致性意识形态与当代中国制度变迁的动力学》,《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8]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539页

[9]邓晖:《让马克思主义发出时代最强音——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重要讲话》,《人民日报》2014年6月2日

[10]教育部部长陈宝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抬头率不高》,http://cn.chinadaily.com.cn/2017-03/12/content_28524514.htm,最后访问日期:2017年7月31日

[11]范静哗译,波斯特 (Poster, Mark)著,《第二媒介时代》,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页

[12]Charles Newman: The Post-Modern Aura, The Act of Fiction in an Age of Inflation.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Press, 1985,P.9

[13]蒋广学,张勇,王志杰,《全环境育人理念与当代青年发展》,《中国高等教育》, 2016 年第10期。

 

 

[1]作者简介:陈丹,女,北京大学政策法规研究室法规与制度建设办公室主任,助理研究员

刘明乾,男,北京大学党委组织部,助理研究员

刘静,女,北京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

 

转载自: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8年增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