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研究
从“跟踪模仿”到“超越引领”
文章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2021年9月7日 第008版 作者:任羽中
进入9月,北京大学未来技术学院迎来第一批本科生。未来技术学院的设立,是面向生命健康领域重大需求和挑战,培养具有前瞻性、能够引领未来发展的技术创新领军人才的重大探索,旨在瞄准未来10到15年前沿性、革命性、颠覆性技术,抢抓全球科技发展机遇。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当前我国已经进入了高质量发展阶段,对科技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要把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培养人才第一资源、增强创新第一动力更好结合起来,发挥基础研究深厚、学科交叉融合的优势,成为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生力军。”作为科技创新的前沿阵地,高校只有适应新阶段带来的新要求,发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以及助推社会发展的作用,才能形成支撑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高水平动力源。
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
2015年,屠呦呦荣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成为了中国大陆科技界第一个诺贝尔奖获得者。
屠呦呦能够获奖,是因为她和她所在的团队在新药研制中作出了重大原始创新。在青蒿素的发现与提取过程中,中国科研工作者“调查了2000多种中草药制剂,选择了其中640种可能治疗疟疾的药方,但在经历了第190次失败之后才第一次成功地用沸点较低的乙醚制取了青蒿提取物”,而这一发明,打破了过去认为“抗疟药必须含氮杂环”的断言。当时世界上还有别的国家也在研制新的抗疟药物,投入的人力物力也很大,但最终取得突破的却是研究条件相对落后、科研基础相对薄弱的屠呦呦团队。
自主创新、勇于超越,从屠呦呦的成功联想到另外两名科学家的故事。一位是“国防科技事业改革发展的重要推动者”于敏院士,他从未出国留过学,是中国自己培养的“土专家”。在当时超级大国核垄断的情况下,他提出了制造氢弹的独特构型,使我国成为世界上从原子弹到氢弹这个过程用时最短的国家。用他自己的话说,“除了ABC,其它都是国产的。”钱三强称他“填补了中国原子核理论的空白”。
另一位是王选院士。他大胆跨越了国外激光照排技术发展过程中的“光机式”和“阴极射线管式”这两个阶段,创造性地首次使用“参数描述方法”描述笔画特性,一举开创了汉字激光照排的崭新时代,使中国人的印刷业“告别铅与火,迈入光与电”,堪称是“当代毕昇”。
“实践证明,我国自主创新事业是大有可为的!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是大有作为的!”几年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全国科技界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下,我国科技实力正在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提升,科技创新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屠呦呦、于敏、王选所取得的成就,充分证明中国科学家完全有能力在科技发展的最前沿,用自己独立的创造,为整个人类知识版图的扩展作出重大贡献。这不仅给予中国人巨大的激励,增强了民族的自信,也给我们很多重要启示。
瞄准世界最前沿
落后就要挨打,这是近代100多年留给中国的血泪教训。中国的现代科学和高等教育事业起步晚、底子薄。长期以来,不管是搞科研、还是办大学,都主要是“跟踪模仿”,照着发达国家的样子来摸索自己的道路。比如办大学,最开始学习日本、德国,后来模仿英美,再后来引入了“苏联模式”。人家怎么做,我们就跟在后面学着做。有时候可能人家走了弯路,我们也跟着走了弯路,或者人家的那一套并不完全适应中国的情况,但我们还是搬过来用了,教训尤为深刻。
经济学中的“后发优势理论”认为,处于后发地位的发展中国家,在起步阶段,“跟踪模仿”是必然选择,有历史的合理性。诚然,该向人家学习的地方,就必须老老实实学。在从零开始、赤地新立的情况下,“跟踪模仿”确实可以帮助我们节约很多成本。
当学生不是什么耻辱,但如果永远“北面为弟子国”,被别人卡着脖子,而没有自己的创新与独立,那就永远挺直不了腰杆。作为一个拥有5000年不间断文明史的大国,中国要想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对人类文明作出比较大的贡献,就不可能长时间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当我们有了相当的积累、上了新的台阶之后,如果还仅仅满足于“跟踪模仿”,就很难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很难形成独立自主的国家创新体系,很难实现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从科学大国向科学强国的转化。
提出串级萃取稀土分离理论、有力维护国家发展利益的徐光宪院士曾经这样鼓励他的学生:“我们做科研的有一个信念,就是立足于基础研究,着眼于国家目标,不跟外国人跑,走自己的创新之路。”今天的中国,面临着全新的历史任务,瞄准着世界科技、教育的最前沿,更要迈出自信的步伐,努力实现跨越式的发展,要有在某些领域后来居上、引领发展的气概和前瞻性规划。
增强原始创新能力
屠呦呦、于敏、王选都是本土高校毕业生,他们在实现伟大成就的时候,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还并不高,工业基础和教育基础远远比不上今天。但是,正是有了从跟踪模仿到超越引领的勇气和智慧,敢于做发达国家同行所没有做过的事情,他们才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他们的创新之路,是有中国特色的创新之路。在他们看来,创新就是要既尊重规律,又敢于打破条条框框;创新就是要做人家没做过的事情,就得有大的胆略。
“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中国要成为现代化强国,科技与教育就必须有更大的作为,否则就不能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引领与支撑。而科技与教育最重要的作为,就是创新,就是要在汲取一切先进经验的基础之上,走新路、开新局,绘就最新最美的图画!
今年5月28日,在中国科学院第二十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我国科技发展取得的成就予以肯定,同时也深刻指出,“我国原始创新能力还不强”等一系列问题需要继续下大气力加以解决。
科技创新,要坚持问题导向,奔着最紧急、最紧迫的问题去。
在我们国家的创新体系中,一方面,原始创新能力还比较弱,真正拥有完全知识产权的重大科学创新还比较少,对基础研究的投入还不足,让千千万万有才华的人静下心来十年磨一剑的学术环境还不完善;另一方面,大学或科研机构的创新成果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应用之间,仍然存在着一定脱节,有的“成果”主要体现为论文数量,实际效益不高,有的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周期仍然较长。
科技立则民族立,科技强则国家强。要解决这两方面的难题,大学尤其是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
构建高校人才阵地
2021年5月,教育部公布首批12所未来技术学院名单,瞄准的是未来10-15年前沿性、革命性、颠覆性技术,抢抓全球科技发展机遇。因此,大学要敢于抢占科技创新制高点,努力达到习近平总书记“在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上取得更大突破,抢占科技创新制高点”的要求。大学要发挥在基础研究和交叉学科领域的天然优势,面向世界学术前沿和国家战略需求,增强学科设置的针对性,拿出前瞻性、战略性举措,推动重大原始创新。
王选院士说:“高科技应做到‘顶天立地’。‘顶天’即不断追求技术上的新突破,‘立地’即把技术商品化,并大量推广、应用,而‘顶天’是为了更好地‘立地’。”大学要善于涵育科技创新氛围,完善健康的学术生态,开展有效的学术治理,以产生一流的学术成果和培养一流的人才为目标,构建大学创新体系。特别是要加强产学研深度融合,把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培养人才第一资源、增强创新第一动力更好结合起来。要善于发挥基础研究主力军的作用,以产学研融合优化创新链条、推进重大科技创新,进一步增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人才培养,关键在教师。培养创新型人才、产生高水平创新成果,首先要有高水平的师资队伍。要引导教师树立强烈的使命意识,始终同党和人民站在一起,研究事关民族复兴历史进程真问题、教出接续奋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好学生。要增强教师的创新本领,鼓励他们不断夯实理论基础、积极探索学科交叉,勇于接受新知识、新技术、新理论的挑战,跟上科技创新最前沿。要提升教师培育创新型人才的水平,使他们善于发现创新火花、鼓励创新思想、引导创新行动,为重大原始创新“护苗”“育林”。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教育是能够培养出大师来的。我们要有这个自信,开拓视野、兼收并蓄,扎扎实实把中国教育办好。扎扎实实办教育,就是要为国家为人民办大学,要直面并且努力解决今天以及未来中国所面临的各种重大现实问题——当然,这也必然会对解决人类发展的共性问题作出贡献。在广泛学习借鉴外国先进经验、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创建道路,形成我们自己的大学制度、大学体系,而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的大学也必须摆脱原来的以“跟踪模仿”为主的发展模式,实现更加自主、更加自觉、更加自信的引领型发展。
(作者系北京大学党委政研室主任、党委宣传部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