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研究

政策研究

北京大学校园形态历史演进研究

北京大学校园形态历史演进研究

孙华  陈威

摘要:北京大学校园风雨百余年,如年轮般篆刻着中国大学校园规划理念的发生、发展过程。本文基于北大成立至今的史实材料,进行各个时期校园的构架、轴线、核心、群落特征分析,梳理出北大校园形态的历史演进脉络。

关键词:校园形态  演进  构架  轴线  核心  群落

作者简介:孙华,男,北京大学发展规划部副部长、教务部副部长副教授,博士;陈威,男,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区域经济专业硕士研究生,助教(北京 100871

 

 

 

 

北京大学作为我国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始终与国家、民族同呼吸、共命运,挺立潮头。百余年来,北大校园几经迁徙、扩大、更新,深深烙刻着每个时代的印记,真实记载着规划理念的变迁,是一部中国大学校园建设理念的微缩简史。北京大学的校园形态演进大体可划分为解放前(北京大学、燕京大学独立发展)、解放后(北京大学与燕京大学合并、迁入燕京大学校址,北京大学医学院并入北京大学)以及跨越期(基于北京大学十二五规划的展望)三个阶段[①]。本文将从构架轴线核心群落[②]四个维度来研究各时期北大校园的特征。

 

本文中,构架是指道路交通系统,校园形态的骨架和基本控制系统。轴线是指决定其内部结构秩序的形式轴和决定校园生长方向的伸展轴。核心是指功能和物质形态环境组织的中心,其不仅在校园形象塑造上具有代表性,也是大学校园精神构架中象征意义的因素。群落是指具有不同功能内涵和结构模式的建筑群形体空间组织及其相关要素集合[1]

 

一、解放前北京大学校园形态历史演变(1898-1949年)

 

 

(一)京师大学堂(1898-1911年)

京师大学堂(以下简称大学堂)是我国近代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也是当时全国最高教育行政机关。作为清末百日维新的产物,大学堂匆忙登台,校舍未及重新建设,落在了京城马神庙附近的和嘉公主府内,在此基础上略加扩充,即为以后的北京大学二院。光绪末年,清政府将东边沙滩(后改称汉花园)拨给大学堂,以增建校舍操场。1900年大学堂遭义和团和八国联军破坏,损毁严重。1902年刑部尚书张百熙主持校务后,对原有大学堂校舍进行大规模修复扩建,清廷划拨同文馆归京师大学堂,改称译学馆校舍,后为民国时期的北京大学三院[2]

  1. 形态介绍。

中学为主、西学为辅的理念,在大学堂的建设上得以反映。改建后的和嘉公主府,建筑分为遗留传统建筑和大学堂时期所建西式建筑两类。大学堂遵照原有布局,分为两个院。第二重院落,一条长长通道将院落分为两个部分。中轴线在这里演变为平行、平等的两条。西边轴线以中国传统四合院落围合空间为原型纵深发展,东边轴线则转变为西方布局的空间环绕建筑。1904年在西侧空地修建了十四排学生宿舍,为中式平房,完全依照传统书院布局。后增的译学馆校舍,也采取中西合并的建筑方式。

图表 1京师大学堂(北大二院)和沙滩[3]

 

 

2.特征分析
        大学堂校园形态的演化是中式书院形态逐渐瓦解,开始西方模式探索的阶段。主要体现在建筑模仿上,布局主体上依旧为传统书院式。这里主要讨论最具象征意义的北大二院。

 

 

  构架。传统书院转化而成。道路交通并未脱离建筑成为独立的形态要素。建筑群决定道路系统构成,主次轴线决定主要行进路线,四合院建筑形式决定次要道路单元的串联或并联生长。次要道路依附于建筑的部分构架,如次要道路与廊道一体化。主、次道路的交点是位于中轴线上的主要建筑。

图表 3京师大学堂构架(1.院落;2.主要道路;3.次要道路)

轴线。大学堂里,传统书院模式与西方大学模式处于拼合状态,两种形态在书院模式下以平行轴存在。沿南北轴直线形态进行布局,建筑对称,多重院落围合,形成单向性增长。

图表 4京师大学堂轴线分析[4]

核心。大学堂兼为统管全国高等教育的行政部门。政治、行政职能注定了大学堂带有显著的中国等级色彩,集中体现在中轴线庄重色彩营造上。

群落。群落的理念初步体现,如十四排宿舍区的建设,依旧以四合院为主,串联重叠,功能单一。也有单个西洋式建筑,呈现拼贴风貌。

(二)北京大学(1912-1949年)

进入民国时期,1912年,京师大学堂正式更名北京大学。1917年蔡元培出掌北大,伴随着大学自治和学术自由思想的注入,北大也进入新的扩张期。

1.形态介绍

1918年,红楼(当时北京城内最有现代气息的建筑,老北大象征)建成,基于沙滩的第一院(文学院)成为核心。1931年又购得嵩公府。北大发展为以沙滩红楼为中心,分布于景山、皇城根、松公府、北河沿的三院五斋格局[5]。北大的兼容并包的自由精神也影响到周边,附近街道变得热闹非凡。

2.特征分析

老北大虽然出现了学院分布,但属于见缝插针,零散布局,部分功能依托城市。与同时期教会大学相比缺乏现代校园整体规划意识,但与周边环境互动较多,体现出康有为大同书校园建设理念及蔡元培的德国[③]、法国大学理念。

构架。这个时期,北大受康有为大同书对大学校园设想影响。大学院舍不能统一并置于一地。农学设于田野,上学设于市肆,工学设于厂,矿学设于山巅,渔学设于水滨...”[6]。大学零散分布,学院间依托城市道路联系。

轴线。零散分布,整个大学轴线不存在。但单个学院依旧为传统书院轴线构架。

核心。建设了标志性的红楼,西方色彩浓厚,成为老北大的象征。
        群落。受德国、法国城市大学形态影响,北京大学与京城之间没有界限,零散分布,校园形态、功能和城市形态、功能互动发展。校园为城市提供了文化、科技及人流上的支撑,城市也消化了大学中的社会功能属性部分[7]

图表 5燕京大学规划效果图[8]

(三)燕京大学(1921-1949年)

燕京大学由三所教会大学(汇文大学、华北协和大学、华北协和女子大学)合并而成。1921年至1926年,美国人亨利·墨菲受校长司徒雷登聘请,承担设计工作。

1.形态介绍

燕京大学校园是以早年淑春园遗址为中心扩建而成。1928年购得鸣鹤园,1931年购得蔚秀园。设计时,墨菲从玉泉山上的那座塔获得了灵感:那就是我想找的端点,我们校园主轴线应该指向玉泉山上那座塔[9],主轴贯穿西门、贝公楼,连接博雅水塔。主轴线中间丘陵划分了前方布局严谨的教学区与后方环湖的风景区。东西主轴线之外,还设计了一条南北向轴线,并沿其安排男女宿舍,中间隔以丘陵和湖泊,布局和谐自然。

2.特征分析

图表 6燕京大学设计理念元素[10]

(三合院空间单元,十字架形校园轴线,自然山水景观共同构成)

燕京大学是墨菲本人的扛鼎之作。墨菲以积近十年之功[④]将中国传统建筑组群布局原则、传统园林意境与西方规划理念融合在一起,是一次结合冈峦起伏、流水萦回的皇家园林现状,根据现代大学要求进行的新型校园创作。因地制宜、多轴线穿插、散点式布置对称、严谨的建筑院落,燕京大学成为中国大学校园建设史上的里程碑,是当时校园规划的理念突破和成功杰作,影响了中国第一代本土建筑师,起着示范引领的作用。

构架。道路系统摆脱了书院构架中对建筑的依附性,成为真正的独立系统和空间形态的骨架,标志着西方校园规划理念的进入。实现了传统封闭内向型院落构架向西方开放外向型广场构架的发展。燕大的道路设计,人工秩序强烈的几何图形与校园支路系统实现了完美结合。

图表 7燕京大学轴线分析[11]

 

轴线。校园南北轴采用字形,隐含着西方教会大学的耶稣基督意义。中国园林式的方法,体现着五四运动之后,西方耶稣+孔子模式的变通。在轴线生长上,由书院式的并列单向生长,转变为双向延展伸张。校园空间从单向层次递进和并列发展向双向交织空间转化。中国传统的书院的与西方规划理念、方法相结合。教会大学通过校园主入口林荫大道教会行政建筑表达控制力的方法在燕大设计中展露无遗。

核心。借鉴中国传统书院形态的自然环境观,自然被引进书院或自然在书院中被保留营造。但与中国传统书院式不同的是,建筑形态不会因为自然乱了章法,自然被保留,但只是穿越、点缀,轴线、礼制依旧是核心。燕大的设计,完全依照自然形态,用中式建筑、西式布局进行镶边设计,自然景成为核心。形态的核心从书院式的单一主轴核心向多核心发展,在每个单一群落中出现小核心,形成小核心围绕大核心的格局。

群落。男生、女生宿舍出现了食堂、体育馆等功能,展现了群落功能的复合化和独立性,突破了书院式单一功能群落的划分。具体群落单元上,西方规划理念与传统园林、宫殿建筑模式相融合,四合院基础上改造成为三合院式。

(四)西南联合大学(1938-1946年)

193854日,北大、清华、南开三校合并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成立。梁思成负责联大新校园规划,于 19394月于云南昆明落成,建有学生宿舍36栋,教室办公楼实验室56栋,食堂2栋,图书馆1栋。

1.形态介绍

大尺度的民主草坪,图书馆是校园内最显著的建筑,布置在草坪中轴线的北端。两侧对称放置其他校舍建筑,形成一个较小的三合院。

图表 8西南联大规划图[11]

 

2.特征分析

西南联合大学规划设计上,体现出浓厚的西方规划色彩,闪烁着弗吉尼亚大学开放式校园规划的理念。

构架。完全采用西方理念设计,体现出辐射型校园设计雏形。

轴线。图书馆、民主广场为主轴,广场式开阔空间。

核心。以民主广场为核心,中国早期校园形态上开放式围合设计的典型案例。

群落。群落向单一功能回归。

二、改革开放前北京大学校园历史演变(1952-1977年)

(一)调整扩张时期(1952-1965年)

建国后全国院校调整,燕京大学并入北京大学,北京大学搬迁到燕京大学校址。调整后,北京大学共有12个系33个专业7个专修科,当年全校注册学生4250人。”“1953年至1957年,北京大学平均每年增加1000余人,至1957年,学生总数已近9000人。[13]1950年代北大进行第一次大规模扩建,具体事宜由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燕京大学三校调整建筑计划委员会负责。

1.形态介绍

自两校合并后,1952年,北大购得承泽园、镜春园、朗润园,完成古园林的一次扩张,但主要用于兴建教师公寓。

未名湖区域规划用地,已基本建设完成,加之校园北部为圆明园遗址,西部以西校门为界,规划者建议在原燕园内不塞建新房子,学校要往东往南寻求空间。校园基地向南——城市所在方向扩展,总用地达到2175——约为原燕大校园的3倍,学生规模约为原来的12.5倍。现代意义上的北大海淀校区基本形成。新建教学用房约5.4万平方米,教工宿舍4.1万平方米,学生宿舍约6.6万平方米。主要建筑有:第一教学楼、文史楼、地空楼、化学楼、生物楼、哲学楼;1-27号宿舍,大、小膳厅,中关园平房住宅,1-3号公寓等生活用房,共计9万余平方米;1957年物理大楼、力学风洞等一批教学用房逐步开工兴建,图书馆完成施工图设计。至1965年,北京大学又陆续建设了环保小风洞、分离流风洞,383941424344楼学生宿舍,朗润园89101112公寓,燕东园吉永庄平房。”“1959年,开始新建北京大学理科校区(昌平校区),总面积35-50万平方米。[14]

2.特征分析

建国初期,全国上下学习苏联,莫斯科大学为代表的苏联大学建设模式开始影响全国高校的建设,也包括北京大学。

构架。兴建的南部宿舍区基本采用正交网格型设计,方格形道路系统形成,典型的苏联模式。

轴线。抛开传统西门的轴线,规划设计出新的东西轴线(图书馆、文史楼、哲学楼等教学楼贯穿的教学轴线),逐步形成两横一纵的格局。我在作总体布局时,就确定将图书馆放在这两条轴线的交点成府路的尽端,作为对景。这一条路过了半个世纪,才拓宽成现在这个样子,将来还直通北京北中轴。[15]

核心。逐步建设东门中心广场塑造新的核心。借鉴莫斯科大学进门标志建筑加西方广场包围的模式。中心广场布局要求:总的建筑空间是采用广场群的布置方法,从入口以绿化带逐步引入直达主楼,四周松柏环抱,再深入至图书馆,使绿化和建筑空间很好结合,以达到上述要求。[15]

群落。在布局上将南部作为学生宿舍区,东部为教工宿舍区,未名湖以南居中为教学区。实现了功能分区,成为具有完备社会职能的大学城

(二)北京大学医学部(1952-今)

北京大学医学院于1952年脱离北京大学,成立北京医学院,迁至海淀区学院路38号,于2000年,重新并入北京大学,改名为北京大学医学部。

1.形态介绍

医学部校址建于建国初期,是北京著名学院区八大学院之一[⑤]。八所院校学校拥有相仿的矩形校园形状和雷同的校园设计,抹杀了院校的个性,但与周边城市群体连成一片。

图表 9苏联模式正交网格示意[17]

2.特征分析

    对苏联莫斯科大学模式的集中复制,体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下的组织计划性,是解放后国家意志统筹的结果。

构架。道路系统体现严格的正交网络型设计,道路对空间的控制性达到极致。校园内部相同大小的网格划分,没有差别等级之分,体现出平等的社会主义精神。校园骨架与北京的城市方块一致,风貌也基本相同,只存在级别和尺度上的差异,特性缩小至最小。

核心。仿照莫斯科大学。高大的主楼和三合院形式入口广场成为全校核心,主楼成为校园及周边建筑的地标。

轴线。由主楼和开阔广场所奠定的轴线是全校建筑的主轴.主轴与城市道路垂直。所有建筑沿着正交网格镶边填空式建设,使得道路成为分轴和次轴。

群落。不同功能建筑群在正交网格下拥有相同的空间大小。不同校园功能建筑群均沿道路镶边式布局,镶边建设完成后,由街边不断内化发展。同时,教职工居住、娱乐等社会生活服务功能被完全囊括,真正意义上成为了微缩城市

(三)文革动乱时期(1966-1977年)。

大跃进及文革时代,响应国家加强三线建设的决定,一批国防工业迁往内地,北大建立汉中分校,海淀校园发展被停滞。

1.形态介绍

北大主要建设成就在汉中分校。本部的校园建设遭到横蛮破坏,不能摆脱当时行列式或见缝插针的建设破坏。例如西北角把古园林视为荒地,推山填湖,伐树平地,造了一批现代行列式的家属宿舍。1973年,北大开始兴建图书馆,1975年落成于校园中心地带。

2.特征分析

这一时期,北大校园遭受了见缝插针式的破坏。但也出现了一些特征变化。

构架。设计上,采取多快好省的原则,道路随建筑而定,缺乏系统规划。轴线。图书馆的完成,推进了东西轴线的形成。核心。图书馆成为新的轴线核心。但精神核心变成毛主席像。文革中建有两座毛主席塑像,一座于图书馆东门外,一座在西门广场区域,视线由空间建筑向个人崇拜转移,这也是时代的特征。群落。见缝插针兴建了大批教师住宅区、工厂,显得杂乱。

四、改革开放后北京大学校园演变(1978-今)

(一)恢复建设时期(1978-1997年)

自恢复高考到90年代末,北大先后编制了《北大总体规划草案》(1979年)《北京大学基本建设总体任务书》(1991年)和《燕北园居住小区规划》《理科教学楼群设计任务书》等,开始新一轮的扩展。

1.形态介绍

确定了理科教学楼群、东西部学生宿舍和西部住宅区的扩建。[18]响应国家教育产业化的号召,1993年,将与城市最紧密的校园界面,600m长的南墙推倒,改建为面积约为25000平方米的商业街。北大推倒南墙之后,中国其他院校纷纷效仿,开启了校办产业先河。20世纪50年代初的规划设想总体实现。

2.特征分析

这个时期的建设,使得学校东、西得以均衡发展,完成了传统到现代的国度,现代式建筑得以出现,为未来的开放态势奠定了基础。

构架。形成对称道路系统,教学区进一步发育,使得西区人流密度分散。自我服务型变为开放型,同样校园空间骨架也随之转化。从80年代中期起校园道路系统的构筑就开始借鉴邻里单元的概念,以步行为主,人车分流,以使校园中学习、生活和工作区域免受汽车穿越的干扰。

轴线。理科教学楼群的建设使校园内教学区的这条东西轴线得以发展完全,但从校园与城市的整体景观而言,给东西轴线贯通带来了破坏。“20世纪90年代北大规划的主事者硬要废这条轴线,在路的南侧堵上一个系馆,以致90年代后期新图书馆扩建成是,从大路上看北大东入口只能犹抱琵琶半遮面。[19]

核心。校园西部传统古典,东部现代开放,形成了教学区文科以西为主,理科以东为主的哑铃结构。理科楼群的建设,使得广场空间形成,将教学轴线和博雅塔、未名湖形成的景观视线交汇于此。

群落。功能分区有了进一步的明确,燕园区域外的学生宿舍建设加快,逐步形成燕园之外的住宅核心。产业园区出现,成为校园空间和城市空间之间的过渡地带。理科教学组群沿承三合院或者四合院的院落主题,但新的理科楼群建设与旧式建筑反差巨大,代表着新式建筑在校园内的兴起。

图表 10理科楼群定位分析[20]

(二)快速发展时期(1998-2010年)

北大建校百年,985工程启动,北大先后出台《北京大学海淀校区和科学园总体规划》《海淀校区总体规划海淀本部校区总体规划2004-2014》,将校园建设推向了全新高潮。

1.形态介绍

这个时期,新建了新图书馆、百周年纪念讲堂等一系列新式建筑。同时在东北区域新建了廖凯原楼、凯原楼、经济学院大楼、光华新楼、博雅国际会议中心、新校医院、北大科技园、邱德拔体育馆。内部更新建设了学生宿舍楼群3336-42,改造第二、三教学楼、理科教学楼、农园食堂建设,通过置换,新建了教育学院、人文学苑、国际数学中心、新闻传播学院(建设中)、对外汉语教育学院(建设中)、学生活动中心(建设中)等建筑。使燕园校区呈现出崭新风貌。建设了万柳学生公寓、畅春新园、畅春园、蔚秀园等研究生住宿区。

表 11北京大学主校区[20]

2.特征分析

建设上采取外部拓展和内部更新两种模式,取得了系列成绩。

构架。明确了燕园校区科研教学,周边社会后勤加产业基地的模式,空间更为开放,形成辐射型向心校园系统。

轴线。新式建筑的建设使得学校新的纵向轴线发育完全(五四路),两横两纵的格局形成。

核心。校园核心呈现多元化,百周年纪念讲堂、新图书馆、第二教学楼、第三教学楼的新派设计,使得校园的现代、未来张力更为明显。

群落。功能分区更为明晰。北区恢复古典园林风貌,以修复性利用为主,以中国古代研究所、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国际数学中心、人文学苑等为范例形成具有历史传承性的文化、科研交流场所;50年代开始发展的南区则尊重传统校园院落式空间格局,结合后勤社会化逐步实施改造,优先发展调整教学科研用地;科技园则是校园文化和空间的外延,协调,开放和集约化则是其空间生长原则。逐步在周边解决学生的住宿问题,以缓解校园空间的严重不足。

(三)跨越发展时期(2011-2015年)

十二五期间,是北京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关键时期,也是北大校园彰显自身特色,跻身世界一流的跨越期。

  1. 形态介绍

北大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营造世界一流的魅力校园。建设人文校园,传承校园文脉,保护校园文物,提升校园文化品质,推进平安校园建设;建设智慧校园;建设绿色校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教育。建设环境友好型校园。建设资源节约型校园;拓展优化校园空间。

2.特征分析[22]

构架。推进停车设施的地下化、周边化建设工作,循序渐进逐步改善校园交通状况。优化校园交通方式,道路设计,减少在校园内通行的机动车数量,人行优先,鼓励清洁环保的校园交通方式。完善校园参访流程与线路空间布局。

轴线。进一步推进主要校区置换改建,推进核心区域教学科研化。加快推进承泽园国家发展研究院建设工程,着手推动蔚秀园从住宅功能向教学科研功能转化的规划工作,适时启动挂甲屯待征用地规划建设工作,力争扩展畅春新园空间。实现轴线的双向延伸。

核心。以图书馆、大讲堂、燕南园为主要依托,整合周边空间,规划建设校园中央公共文化区。以学生活动中心、对外汉语教育学院、新闻传播学院等大楼建设为着力点,加快完成南校门区域更新改造,提升南校门区域文化品质。

群落。打造低碳社区,建立校园建筑节能监管平台。建设绿色大楼,对校园典型楼宇进行节能改造,将校园打造为低碳社区。探索发展住宿式书院体制。

五、北京大学校园形态演进的总结

北京大学作为中国第一所近代国立综合性大学,诞生于清王朝,经历了民国、解放、改革开放,承载着时代的洗礼和变迁,有着燕大、北大、北医的血脉融合,解放后的豪迈开拓,以及改革开放以来的开放发展。与大多数校园不同的是,北京大学并非只是一个时代的产物,从古典园林的西门走进,再从现代化气息的东门走出,一砖一瓦如年轮般变幻,跨越的是一百一十余年的风雨历程,印刻着中国大学校园演变发展的历史。

阶段

时期

时间

理念

解放前

京师大学堂

1898-1911

中学为主,西学为辅传统书院制瓦解,西方建筑拼贴

北京大学

1912-1949

康有为思想,德法城市大学思想

燕京大学

1921-1949

耶稣加孔子,中西合璧,西方规划理论中国化

西南联合大学

1938-1946

弗吉尼亚大学式的西方规划

改革开放前

调整扩张时期

1952-1965

燕大风貌延承、苏联网格模式

北大医学部(北京医学院)

1952-

社会主义国家意志、苏联模式

文革动乱时期

1966-1976

见缝插针

改革开放后

恢复建设时期

1977-1997

现代建筑引入,教育产业化

快速发展时期

1998-2010

现代建筑拓展,功能分区

跨越发展时期

2011-2015

文化提升、智能校园、低碳校园、内涵式发展

表格 1北京大学各时期校园建设理念

1.从中西融合到传承创新

京师大学堂以王府之躯,孕育西式风格。老北大寄梦红楼,以元培校长注入的自由、开放之风演绎着德、法城市大学的精神洒脱。燕大本是皇家园林,出自墨菲之手,鬼斧神工,熔冶西方宏大系统布局,中国园林宫殿精粹于一体,生而不凡,引领示范,享誉中外。解放后,怀揣社会主义热忱,燕园校区经历着莫斯科大学式豪迈生长,钢铁意志般的苏联模式使得北京大学医学部拔地而起,城市、工业气息强势注入。改革开放以来,北大厚积薄发,校园开始生长出自身的现代风格,校园的翻新建设,置换开拓,一座座新式建筑拔地而起,功能区域日趋明晰,在传承百年文化基因、理念血脉的同时,开辟着属于自身的创新,大步迈向世界一流。

2.从肩负使命到突破成长

 校园是大学的物质载体,每一次成长都是大学本身使命变迁所致。京师大学堂的诞生,肩负着开辟现代高等教育的使命,西式建筑兴起,正是书院式瓦解,靠拢西方的结果;民国时期,老北大继续这份使命,推进高等教育平民化,构建真正意义的大学制度,使得老北大面临必然的扩张,促使了老北大与社会的融合和城市的植根;解放初期,全国院校调整后,北京大学这所国立综合性大学空前发展,人员急剧膨胀,定位于教会大学的燕京大学无法承担,大幅度的蔓延式扩张成为必然;改革开放后,北大肩负着挑战高精尖,推进现代化的使命,现代建筑拔地而起,以适应现代化教学。教育产业化,产学研一体化,推动了科技园区的兴起;百年校庆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号角吹响,北京大学开始构筑更为开放的校园格局,强化教学科研集聚和资源优化配置,优化格局成为必然。

3.从外延开拓到内涵提升

北大校园的发展,尤其是解放以来,经历了长时间外延发展,即在现有基础上,见缝插针,新地开拓。从燕园往西,往东,往南,北京大学的校园围墙在不断的扩张。然而,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北京大学已经到了一个生长的瓶颈,那就是被这个快速发展的城市所围困,难以觅得生长的空间。自百年校庆以来,北京大学的发展步入一个新的阶段,那就是内涵发展阶段。校园建设开始考虑如何盘活现有存量,如何实现优化配置,对宝贵的燕园校区,实行置换改造,优先考虑教学科研,同时提升社会服务后勤质量,实现帕累托式改进。北大校园日善精美,品质提升,内涵升华,效益增强。

4.从封闭完善到社会开放

京师大学堂生来针对皇亲贵族,燕京大学本是封闭的基督教会大学,这从森严的轴线等级和西门威严的广场布局可以看出。蔡元培校长后,自由、民主气息,让整个校园的发展不断前进,已由西门群落,发展为贯穿东西的校园体系;由独善其身的自我服务型校区,发展为教学、科研、景观为主,周边社会服务后勤、产业园区依附的综合体系。留学生公寓等建设,呈现出国际化步伐加快,越来越开放的态势。

5.从示范引领到跻身一流

无论是京师大学堂校园引入西方大学理念零的突破,老北大城市大学的理念贯彻,燕京大学的中西合璧系统西化规划实践,解放后的苏联模式开拓以及现代元素的崛起,北京大学校园规划发展方面始终奏响着时代最强音,示范引领,挺立潮头,代表着中国校园规划理念的前进方向。北京大学已放眼于全球,肩负起率先跻身世界一流的使命,意味北京大学要由以往的国外理念移植、融会、传播,变为自身风格的创作和全球影响的扩散。正如北大十二五规划提及,营造世界一流的魅力校园成为新的方向和主题。

 

 

 

 

 

参考文献

 

[1] [3][4][7][10][17][21]陈晓恬、任磊.中国大学校园形态发展简史[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1.

[2][5]李向群.老北大校园变迁回顾[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S1).

[6]曲士培.中国大学教育发展史[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3.

[8]侯仁之.北京大学校园本部在规划建设上的继往开来[A].首届海峡两岸大学的校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5.1-12

[9]方拥.燕园规划和发展刍议二则[A].首届海峡两岸大学的校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5.66-70

[11] [20]方拥.北大建筑与园林[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12]同济大学历史图片www.tongji.edu.cn

[13][14][18]李婷婷、冯支越、唐伽拉.北京大学海淀本部校区校园规划的历史考察[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9(7).

[15][19]吴良镛.学园建设与文化内涵[A].首届海峡两岸大学的校园学术研讨会,2005.13-27

[16]北京大学规划草案1959

[20]周逸湖,宋泽方.高等学校建筑规划与环境设计.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

[22]北京大学十二五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①]解放前北京大学(1912年前称京师大学堂)与燕京大学独立发展。解放后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燕京大学并入北京大学,北京大学迁至燕京大学校址。北京大学医学院独立,改称北京医学院,迁入学院路38号。2000年,北京医学院重新并入北京大学,改称北京大学医学部。2011年,北京大学完成十二五规划,标志着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跨越期的开始。

[②]陈晓恬、任磊在《中国大学校园形态发展简史》中运用架、核、轴、群、面五个要素对整个中国大学校园形态进行了细致研究。本文借用该框架,但因仅涉及北京大学一校的研究,取四个要素进行分析。

[③]蔡元培曾留学德国。

[④]墨菲在中国的设计可分为三类:一类是通过仔细研究中国传统建筑形制,追求将建筑筑造得更有艺术性,理念上传承西方理念和模式,如长沙雅礼大学(1914年)、上海复旦大学(1919年)和福州福建协和大学(1919年);第二类是采用欧美新古典主义建筑形式,明确功能分区规划方法并借鉴中国传统建筑组织欧式以院落作为空间组织原型,如北京清华学校(1916年)。最后是在校园规划中或结合中国传统建筑组织、布局理念、空间表现手法,或结合中国传统造园手法和意见,辅以仔细推敲的中西合式校园建筑风格所造就的中国化大学校园,金陵女子大学(1919年)和北京燕京大学。

[⑤]学院路,马路西侧从南到北依次是北京政法学院、北京航空学院、北京地质学院和北京矿业学院、马路东侧一次是北京医学院、北京钢铁学院(北京科技大学)、北京石油学院和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