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研究
北京大学校园规划的历史考察
作者李婷婷、冯支越、唐伽拉,撰写时承蒙原北京大学基建工程王希祜老师指点襄助。原文发表于《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9年高等教育管理专刊,引用时对原文有部分改动。
本文的研究对象主要针对燕园校区的空间实体,对院系调整前位于沙滩、红楼等地的北京大学原校址,以及文革期间建设的北大汉中分校的空间规划不在本文详细阐述。
北京大学是具有百余年历史的名校,主要由燕园校区、昌平校区和医学部校区三部分组成。解放前,北京大学的校址散布在市内的马神庙、沙滩、北河沿等多处。1952年院系调整后,面临着大发展的北京大学迁至原燕京大学校址,迎来了新的发展环境,几经曲折发展形成目前的空间分布格局。本文以燕园校区为主要研究对象,将北京大学规划建设分成建国初期、恢复建设时期和百年校庆后三个历史阶段七个重要时期,重点讨论不同时期规划建设的历史背景、规划思路以及具体建设成就。在此基础上,提出对下一轮北京大学校园规划建设的启示。
一、建国初期的北京大学校园规划(1949年—1976年)
北京大学初名京师大学堂,分布在市内的沙滩、景山、松公府、北河沿等地,多利用原有旧王府见缝插针、因地制宜分散而建。如,京师大学堂原定在沙滩附近的一所空闲公主府邸,理学院在四公主府基础上而建,位于东华门内北河沿路西的法学院基于清末同文馆旧址而建。
这种分布散落的校园格局使各校区距离较远,造成了教学、行政等工作自成体系,不利于学科学术的交流融合,与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目标不相适应,校园建设在数量、质量等方面也不符合现代大学的发展要求。
燕京大学原以北京城内汇文大学旧址(现丁香胡同丁香小学所在地)为校址,建校后,为了解决校园用地不足、校舍简陋等问题,学校决定另觅新址。1920年购得北京西郊海淀附近的淑春园遗址(地皮约24.28公顷)后,燕京大学开始以淑春园遗址为中心,动工兴建新校舍。随后,又将毗邻的勺园故址(地皮约15公顷)纳人校园本部。此时,校园用地规模约40公顷,至1926年6月,校园建设基本完成。1928年,原在城内的男女两校同时迁人,学生规模800人。此外,学校又陆续以购买和租借的形式获得了附近诸园,经过一次次空间拓展,燕京大学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园区,统称燕园[①],校园用地规模约104公顷。
主持燕京大学校园创始规划设计的是美国建筑师亨利·墨菲,他根据现代大学应有的设备和要求,采用中国古典建筑形式和造园艺术的手法,创建了一座美丽的校园。校园规划设计特点有:
1.因地制宜。校园整体规划在地形上,因循原有自然形态,充分尊重古园林的山形地貌、河湖水系,采用中国传统建筑布局手法,建筑与园林相依成景;整个环境在自然与人工的结合上,起伏蜿蜒,错落有致;同时在构景手段上,使用借景方式,纳西山风光人校园。
2.轴线统筹。以东西和南北纵横交叉的两条轴线,担纲整座校园规划布局的系统脉络,将校园内的各类建筑统筹为一个有机整体,实现了山水与建筑的融合连贯。这两条校园总体规划轴线,目前已经成为北京大学燕园校区内人文景观和历史意义非常重要的景观轴线。
3.功能分区清晰。校园主体是淑春园至勺园的广大区域,用地规模相对较大,但建设用地较多,建筑安排较为紧凑,包括教学行政办公区、男女生宿舍区、体育文化活动区和少量以教授为主的教工宿舍区以及相配套的公用设施区。校园规划总体上形成以未名湖为中心、主要建筑功能区围绕园林呈“品”字形分区布局,既有利教学、方便生活、易于管理,又能较为完整地保护古园林的山水体系,与环境风貌协调,反映了校园布局条理清晰、井然有序的规划格局。
4.建筑融通古今。所有建筑物虽然功能要求不尽相同,但一律采用中国传统三合院形式成组设计,中高边低,主次分明,重复总体的品字形建筑格局。建筑造型比例严谨,尺度合宜,工艺精致,色彩绚丽和谐。建筑外观采用中国传统艺术特点,而整体结构则完全是钢筋混凝土,并配以现代化的照明、取暖和管道设施。燕京大学校园建筑是中国近代建筑中传统形式与现代功能相结合的精品,具有较高的环境艺术价值。
燕京大学由喧嚣的北京城内搬迁到位于西北郊的著名园林风景区,并大力筹募资金使校舍和校园在基本建设各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改观。由此,“燕园”成了一处适合高等教育发展的沃土,燕京大学形成的建设规划格局也成为后来北京大学校园规划和建设的基础。在当时,尽管由于资金紧张、战乱等原因导致墨菲的规划设计未能完全付诸实施,但燕京大学校舍的建成使用,不但为燕京大学提供了优美的校园环境,而且使圆明园周围的几处园林免遭了荒芜败落的境地,同时也为日后的燕园奠定了在保持中国传统园林风格的基础上进行建设发展的规划思路。
解放后开始院系调整,特别是1952年进行了大规划的全国高等院校调整,包括院系合并、院校增设、专业调整等;私立大学全部改为公立,教会学校逐渐取消;由中央统一调配师资、校舍和设备;整顿综合性大学,发展专门学院,其中首先是高等工业学院和高等师范学院;对政法、财经院系予以适当合并集中。在此背景下,散布在市内沙滩红楼等多处的原北京大学部分院系,和清华大学、燕京大学的文、理、法科,以及辅仁大学、浙江大学、中法大学等高校的有关系科并人新的北京大学,北京大学成为综合性大学,燕京大学校名撤销。
北京大学用自己五十余年的历史,留给了汉花园大街以“五四大街”的名字。此后,原北京大学在城内的用房让与其他单位,北京大学迁至原燕京大学校址,迎来了新的发展环境。
1. 规划背景
院系调整后,北京大学面临着大发展,当时北京大学共有12个系33个专业7个专修科,当年全校注册学生4205人。加之学科专业的调整变化,以及社会趋于稳定后对高等教育需求的扩大,北京大学师生数量骤然增加,1953年至1957年,北京大学平均每年增加1000余人,至1957年,学生总数已近9000人。校园用地及各种用房紧缺,在三校建设委员会[②]的指导下,学校启动了大规模的改扩建工程。
2. 规划思路
(1)空间扩展
由于燕园未名湖区域的规划用地已基本建设完成,加之校园北部为圆明园遗址,西部以西校门为界,规划者建议在原燕园内不塞建新房子,学校要向东、向南寻求发展空间,远景规划东至蓝旗营与清华相联,南隔马路与海淀中心镇相联。10年或15年后,学校用地面积由133公顷扩大到187公顷。
(2)功能分区
校园南部为学生宿舍区,北边是教职工住宅区,主楼以东为理科教学区(包括工厂),主楼以西现今办公楼一带改为文科教学区。
(3)轴线设计
北大新校区在50年代初也规划了一条长的主轴线,东西走向,与今天的成府路相重合,拟建的北大主校门和主楼都在这条轴线上。在五道口以西与清华轴线交会。北京大学图书馆新馆扩建完成后,校内轴线对称的局面已经形成,但是后来80年代理科楼规划设计不再认同该轴线规划,未留下充足空间,而使轴线无法贯通。
(4)东校门确定
三校建委会与北京市都市计划委员会相关专家研究决定,规划将成府路的西向延长线作为北大东西轴线,东门即在这条轴线上。
(5)“品”字形建筑格局延续
新区的建筑群重复燕园的“品”字形布局,即三合院的组合。图书馆规划在老校园——未名湖与新校园的过渡位置,在预留的图书馆两侧,所有新建建筑的形式需与原燕园建筑保持一定联系。
(6)临时教学用房和学生宿舍建设
新的教学科研用房无法在短期内建成,原有的学生宿舍在数量上已远远不能满足迅速膨胀的学生规模的需求。为此,学校决定以先照顾教学部门,后照顾生活部门为原则,建造一批临时性教学用房和学生生活用房,即简易的砖木结构平房和砖混结构的二层小楼。
1959年,陆平校长主持院系调整后的第二次校园总体规划,委托清华大学建筑系毕业班按当时拟定的近期13000名学生、远期16000名学生的规模,提出了近远期规划方案(方案将主校门设在蓝旗营),并按此规划方案定位建成了物理大楼,后因确定在昌平建200#分校(1964年停建),此方案未获批准。
3. 主要建设成就
院系调整时,北京大学根据当时城建部民用设计院提出的总平面扩建图,向东扩建了教学区,向南新建了学生宿舍区,在中关园建造了一批临时性平房。
扩建工程完成时,实现扩建校园599.6亩;总占地面积达到145公顷,其中教学14.2公顷,行政1.38公顷,工厂3.39公顷,公共2.44公顷,居住40.96公顷,公共设备及仓库3.22公顷,公共福利5.57公顷,运动场地6.35公顷,儿童机构3.24公顷,河湖绿化42.2公顷,其他22公顷;总建筑面积约为29万平方米,其中新建教学用房约5.4万平方米,教工宿舍约4.1万平方米,学生宿舍约6.6万平方米。主要建筑有:第一教室楼、文史楼、地学楼、化学楼、生物楼、哲学楼、三院、六院等教学楼用房;1#—27#斋学生宿舍,大、小膳厅,中关园平房住宅,1#—3#公寓等生活用房,共计9万余平方米;1957年物理大楼、力学风洞等一批教学用房逐步开工兴建,图书馆已经完成了施工图设计和征地、报批等前期手续,并安排了投资计划,后因故未开工。至1965年,北京大学燕园校区在该规划思路的指导下,又陆续建设了环保小风洞、分离流风洞,38#、39#、41#、42#、43#、44#楼学生宿舍,朗润园8#、9#、10#、11#、12#、13#公寓、燕东园吉永庄平房。
同时,根据党中央书记处讨论决定,1959年开始在十三陵建设北京大学理科校址(即昌平校区),并被列为全国重点工程,总面积35—50万平方米,拟将数学力学系、无线电电子学系、技术物理学系搬迁到昌平校区。
这一时期的规划建设时间紧,作为应急任务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由于建设数量大(几乎是解放前总建筑面积的一半),而导致标准偏低,某些建筑的布局和形式与周围原有建筑及环境缺乏协调统一。尽管这一轮的总体规划欠缺周密,但还是考虑了学校的长远发展,为今天的校园建设布下了棋子,预留了空间,直到今天仍在这个范围内规划建设。
根据当时的国际形势,国家做出加强三线建设的重大决策,一大批国防工业迁往内地。作为在区位上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陕西汉中也被国家列为三线重点地区。为了贯彻党中央的战略决策,使内迁的工厂获得技术支持和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高教部于1965年初决定部分著名高等院校在三线地区建立分校。在这个背景下,北京大学建立了取名为“653”工程的分校建设项目,按照工程建设的目标,北大的汉中分校将被建成我国国防工业的一个重要科研教学基地。至1969年10月中旬,北大技术物理系、无线电系、力学系大部分很快迁到汉中分校,直至1978年,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中央决定北大分校迁回北京。为了利用分校校址及教学资源,教育部批准建立汉中工学院,北京大学汉中分校的部分资源并人汉中工学院并更名为陕西工学院。
文革期间,北京大学校园规划建设重点不在燕园校区。因此,燕园校区校园建设缓慢,基本处于停滞状态。汉中分校共建成9万余平方米校舍,而在燕园校区仅新建了一栋图书馆和部分生活用房,但是当年的建设者凭借艰苦奋斗,全身心的投人分校的基础建设和教学科研,完成了一批重大科研成果,为中国国防工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责献,科研基地的建设为当地留下一笔宝贵的遗产。
1. 燕园校区校园发展存在的问题
经过院系调整后十余年的发展,燕园校区在校师生人数迅速扩张,各学科相继建立,校园配套建设出现了问题:校舍严重紧缺,教室和实验室数量大大低于一般高等学校的标准,特别是地质、地理、计算机、无线电、地球物理、心理六个系没有永久性的教学、科研用房,有些实验室只能在学生宿舍和临时木板房中工作,严重影响了教学科研工作的开展和教育质量的提高;生活用房十分困难,中青年教职工没有住房或住房过于拥挤,学生宿舍内自修和生活条件都很差;从1952年到1974年的20多年间,由于条件所限,图书馆的采购分编、流通阅览和典藏分散在校园各处,图书、期刊、中文、外文、文科、理科等各自为营,最多时分布在17处地方,非常不便。
由于文革影响,学校教学活动不能正常展开,人学人数也大量减少,校内规划建设几乎停止。
2. 校园建设成就
在周恩来总理的亲自关怀下,图书馆建设取得了进展。1973年,北大开始兴建图书馆,总面积达2.4万平方米,在建造过程中,北大当时的在校师生几乎都参加了义务劳动。1975年夏天,北京大学图书馆大楼(现图书馆西楼)落成于校园中心地带,成为当时全国面积最大、馆舍条件最好的大学图书馆,并以此为中心逐步形成校园新的发展轴线。
二、恢复建设时期的校园规划(1976年—1998年)
文革之后,中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开始了新的发展,以1978年恢复高考作为新的起点,北京大学迎来了新一轮的快速发展。校园规划的主要推动因素有四个方面::一是院系调整时期,建造了大量临时性、功能布局不合理的建筑,校园凌乱的局面亟待改善;;二是文革十年中,校园建设基本停滞,教学科研用房破坏严重、功能缺失,生活用房严重短缺;三是高考恢复后,北大在校学生规模迅速增长,学科和事业的蓬勃发展对空间利用提出了新的要求,校舍空缺急需解决;四是国家在“七五”期间对高等教育加大支持,在政策和资金上为各项建设的开展提供了保证。
因此,自恢复高考到80年代末,北京大学燕园校区规划建设主要以改扩建为主,先后编制了《北大总体规划草案》(1979年)(以下简称《草案》)、《北京大学基本建设总体任务书》(1985年批复)(以下简称《任务书》)、《北京大学海淀校区总体改扩建规划》(1991年)(以下简称《改扩建规划》)和《燕北园居住小区规划》、《理科教学楼群设计任务书》等。
1979年,北京大学按照国家教委要求,编制了《北京大学总体规划草案》。1983年4月,北京大学成立了校园建设规划委员会,将上述草案向全校征求意见,又按此草案确定了新教学楼群、东西部学生宿舍和西部住宅区的扩建。
1985年,在《北京大学基本建设总体任务书》(国家计委[1985]838号文批复)指导下,启动了“北京大学扩建工程”。规划提出,到“七五”时期末,在校学生15000人(其中本科生10000人,研究生3000人,进修生500人,来华留学生500人,干训生1000人),教职员工8000人。为此,规划批准在原有47.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基础上(1983年底),新扩建校舍总建筑面积29万平方米(其中,教学科研用房14.8万平方米,教工宿舍8万平方米,学生宿舍4万平方米,福利及附属用房2.2万平方米),并拆除危险房及影响规划的临时平房1.43万平方米。
至1987年,北京大学燕园校区用地规模为168.3公顷,总建筑面积达到50.5万平方米,并有临时建筑面积17.2万平方米。“七五”计划期间,北京大学列人国家重点建设校园,学校规划范围内的土地,除成府村居民区外,全部征用计360亩。其中,有校园西南角的工程兵汽车连、东校门外桃园、成府南居民区、燕东园北侧居民区、承泽园南院、畅春园及加速器实验室、灯泡厂、北河沿搬迁零星用地。
(二)《改扩建规划》背景、思路及建设成就
1991年,根据北京市计委对《北京大学基本建设总体任务书》的批复及首都规委、北京市城乡建委《关于对本单位用地范围内的建设项目实行规划的通知》,为了更好地适应北京大学教育、科研事业的发展,北京大学制定了《北京大学海淀校区总体改扩建规划》。
一个时期以来,北京大学校园的扩建发展受到当时财力、社会条件和指导思想的限制,一些布局在最初看来合理,而到了这个时期问题则会逐渐暴露:功能分区混乱,福利及公共设施不配套,临时建筑、危旧建筑较多,园林绿化分布不均,人流交通系统缺乏组织管理,管网系统不完善不合理。主要问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教学科研区缺乏规划
随着科学教育事业的发展,各类学科相互渗透,交叉学科、跨学科专业不断诞生,现有的教学科研建筑不仅在面积上不能满足需求,在通用性、适用性、多功能等方面也存在缺陷,如不少教学科研设备分散安置在临时建筑和学生用房内,有的甚至堆放于露天或走廊中。
2. 学生生活区及配套设施偏少
学生宿舍大多是50年代建造的三四层楼房,设备陈旧,管理困难。宿舍区周边的配套用房用地和户外活动用地较少,没有预留空间,三十年以来,在此先后扩建了四个食堂、校医院、大浴室和文化活动中心,造成了学校西北侧人流高度集中。原38楼和40楼之间开设有小南门,带来了大量的人流和自行车流。
不少学生宿舍被公用房或家属房占用,生均住宿面积约3.8平方米,距离国家标准要求的“6平方米/本科生、10平方米/研究生”缺口较大。
3. 体育活动用房不足
已有体育场馆包括燕京大学遗留的第一体育馆和第二体育馆,1989年新建的风雨操场,室外体育场地有五四运动场、东操场、二体东西球场和勺园球场。但是,这些场馆场地与高校的额定要求差距较大。
4. 教职工住房紧缺
1990年,北京大学教职工住房主要分布在中关园、燕东园、蔚秀园、承泽园、畅春园、燕南园、镜春园和朗润园等处,破旧危房占住房总量的22.1%。其中原燕京大学时期的朗镜区旧宅院不少已被拆、改、翻建;燕南园巳经被夹在学生区和图书馆中间;燕东园除扩建多层住宅外,尚存有部分燕大时期的小楼,经地震破坏较大,且楼梯本身也破旧;中关园还保存一部分1952年建造的简易平房,已经使用近四十年,仍在勉强维持。同时,由于教职工住宅分批建设而成,因此存在生活福利设施不配套的缺陷。
此轮规划设计的重点,是在历史基础上找出现状中存在的问题,汲取有益经验,重点在以下方面进行突破:
一是充分利用原有校舍,达到国家标准。在充分利用原有校舍和设施基础上,通过调整、改造、扩建,达到国家各项指标要求。
二是尊重历史,保护文化遗产。重点保护园林水系风景区和对具有文物保护价值的优秀建筑和旧宅院,分别按整体保护、环境保护和特色保护三种类型进行维护和修缮。
三是明确功能分区,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结合综合大学特点,力求功能分区明确,布局紧凑合理,节省用地。按功能划分为五大用地:
(1)教学科研区位于校内中段。其中,文科安排在西部,对原燕大建筑无须做大的改造,西校门为此区主要出入口;理科以当时新建的教学楼群为中心,相对集中于东部,利于集中敷设各种管道、节省能源和有效运用先进技术,东校门是理科对外主要出入口;以图书馆和电教为主的公共教学区分布在文理科之间,便于各学科共同使用;向北改造成府居民区,也作为教学科研区用地。
(2)学生生活区集中在校园南部,并规划在中关园南部安排带眷博士后等生活用房。
(3)教职工生活区原则上布置在远离教学区的校园外圈,有利于形成校内以教学为主体的学习环境,也利于住宅区与城市沟通,改善生活福利公用设施的配置。
(4)体育用地和集中绿化用地范围力求接近定额要求,分布均匀贯通。
(5)行政后勤管理和附属单位用地采取相对集中安排,根据工作性质分布在校园合适位置。
1998年,北京大学百年校庆之际,江泽民主席发出“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的号召。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北京大学适时启动了争创世界一流大学的计划。早在1994年,北京大学在认真研究国家教育与科技发展战略、国际高等教育与科技发展趋势,以及北京大学自身优势的基础上,就开始提出了“将北京大学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的宏伟目标。这一宏伟追求,以“985工程”启动为标志,终于在此间上升为国家行动。1999年,“北京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规划”中,进一步明确了创建世界
一流大学的总体目标和两步走战略a百周年纪念讲堂、图书馆新馆等标志性工程,在这一时期完成。至此,“常向湖光会意思,偶从塔影悟精神”的“一塔湖图”成为北大四大标志性景观。
三、百年校庆后的北京大学校园规划(1998年至今)
北京大学在喜庆百周年华诞之际,大学科技园在世界范围内兴起,在此背景下,北京大学又迈开了新的历史步伐,开始了新一轮的总体规划,即《北京大学海淀校区和科学园总体规划》(2000年)(以下简称《总规一》)、《北京大学海淀校区总体规划》(2002年—2012年)(以下简称《总规二》)和《北京大学海淀本部校区总体规划》(2004—2014)(以下简称《总规三》)相继出台。
这一时期校园规划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建立一种新的校园空间秩序,使北大成为世界一流的教学科研学术中心,又能在相关的社会活动中发挥主导影响作用。”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北京大学校园总体发展规划在近10年中进行了多次修编,以解决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
(一)《总规一》和《总规二》的规划背景、思路及建设成就
规划在充分调查北京大学现状基础上,归纳总结了当时北大校园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校园用地严重不足,功能分区不合理;市级重点风景保护区使得大部分建设集中在未名湖以南地区,教学科研、学生居住建筑密度过高,难以形成创世界一流大学的硬件环境;校园四周受北京市城市建设的限制——南有北四环,北有圆明园遗址,东部为清华大学校园,西部为城市主干道,几乎没有再发展的余地。
这一轮规划新提出的设计思路主要包括:在燕园校区主校园内,优先考虑教学科研设施建设,创造宜人的学术、科研、文化交流氛围;为科研成果的转化提供良好的知识支撑和硬件环境,营建北京大学科学园区,促进中关村知识经济的发展;学校后勤服务社会化;为迎接21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召开,由学校出资,按照国际大运会使用标准对五四运动场进行改造;实施新的功能分区。
(二)《总规三》的规划背景、思路及建设成就
2004年,为了更好地适应北京大学教育科研实业的发展,为北京大学实现创世界一流大学的奋斗目标做好必要的基础准备。北京大学本部校区开展了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即《北京大学海淀本部校区总体规划》(2004—2014)。
此次规划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有:处理好学生宿舍与教学科研用地的关系、办学规模与资源配置的关系、基本建设与环境保护环境治理的关系、功能分区与交通组织的关系、基本建设与基础设施配套的关系、新建成府园教学科研区等项目与校园整体规划的关系、增加建筑与加强管理的关系。
这次规划定位为具有开放型格局的规划,总体思路是在2000年制定的校园规划基础上,进一步结合学校发展的实际需要,合理利用空间,保持传统风格,优化功能分区,保障教学科研,改善学生住宿环境,组织人流车流,保护好国家文物,建设具有历史文化传统的现代生态型校园。另外一个重要思路是,“通过改建和置换,在校内和周边解决学生的住宿问题”和“尽可能争取在周边征地,以解决校园空间的严重不足问题”。在这个思路指导下,北京大学建设了万柳大学生公寓、畅春新园、畅春园等研究生住宿区。
在《总规三》的指导下,百年校庆之后的北京大学燕园校区的发展思路日渐清晰,功能布局更趋明确,校园内学术交流与文化氛围不断增强,同时,北京大学于2001年被国务院列为第五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历史是一条长河,它能够反映出事物发生、发展的来龙去脉,帮助人们了解过去,认清现在,更好地把握未来;历史又是一面明镜,它可以照见出事物发生、发展过程中所经历的是非曲直,帮助人们看清事物本质,留下良多有益的思考与启迪。通过上述燕园三个历史阶段七个重要时期规划建设的梳理,笔者提出下一轮校园规划建设的一点想法和建议,仅供参考。
1. 尊重自然和历史,传承燕园景观风貌。
早在上个世纪20年代,亨利·墨菲在进行燕园创始设计建设时,就充分借鉴了中国古典造园手法,在淑春园、勺园等西郊名园基础上,通过借景西山、轴线对称等手法营造了特色突出的燕园景观风貌。北大教授冯友兰先生提到,北大校园的园林特色与北大的无私民主思想是北大两大并列的传统。在1952年院系调整后,北大面临短时间内大规模建设压力的背景下,老燕园的景观传承也得到了充分而应有的尊重和考虑。如处在新校区和老燕园过渡位置的图书馆,所采用的品型布局方式就是最好的见证。可见,燕园之“景观传承”的规划思想,已经成为百余年来燕园规划所尊重与传承的核心,这为后来各个历史时期不断完善发展的规划设计所证实。
北大教授谢凝高曾言,“尊重自然、爱惜遗产、体现传统、严谨负责”的规划态度,是燕园规划的灵魂。今天,尤其在发展空间不足的状况下,要将保护燕园景观这一历史沉淀置于首位,在未名湖核心保护区内不轻易加建建筑,根据历史的传承性,有效合理地安排遗留建筑的使用功能,将此始终不渝地作为燕园未来发展规划的一条基本原则,在保证燕园景观持续传承上开动脑筋,这不仅对于过去,而且对于现在和未来都是重要的。
2. 优化功能分区,统筹全局。
功能布局不合理是历次规划设计前都会提出的问题。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初,燕园进行了恢复高考后的首次大规模规划设计,当时总结问题时提出:“院系调整时期缺乏规划的建筑布局导致校园颇显凌乱”;进入新千年后,北大于2000年、2002年以及2004年启动了校园的全面规划设计,这些规划设计同样将很多现存问题归结于“在用地不足条件下的功能布局不合理”。那么,为什么历年来规划设计都是在解决功能布局的不合理,而最后又导致了新的规划设计不合理呢?
历史地看,受当时条件局限,症结在于规划设计时对于“功能布局”本身的理解存有偏差。“功能”体现的是大学校园建筑和场地的用途,其作用的发挥与“布局”密不可分,好的建筑和场地摆在了不恰当的位置,就会出现利用效率下降和利用成本上升的问题。但如果只是有了好的布局,却又缺少好的建筑和场地,同样会出现上述问题。然而,大学“传道授业解惑”之本质是亘古不变的,而其规模范畴和实现形式却是可变的,北大之“常为新”也体现了这一点。
这次考察可以看出,自19世纪20年代燕京大学建校规划以来,校园用地面积扩大不到一倍,由104.14公顷增长到现在的约176.5公顷;建筑面积却增长了15倍,从8万平方米剧增到130万平方米;而校园人口则增长了30余倍,从当年的800余名学生、100余名教职工增加到现在的约3万名学生、6千名教职工(见下表)。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20年来,学生总数和建筑面积的增长尤为迅速,伴随着北京大学学科、事业等各项工作的蓬勃发展,校园的建设密度和土地开发强度都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快速增长。因此,寻求在有限空间内的功能区优化布局,优先满足教学科研功能需求,科学提高空间利用效率,已经成为校园规划中需要面对和解决的核心问题。
表北京大学各时期用地情况对比表
时间 |
总用地 (公顷) |
人均用地 (平方米) |
人均建筑面积 (平方米) |
1926年 |
104.14 |
1280.9 |
98.4 |
1957年 |
145 |
162.48 |
33.39 |
1987年 |
168.3 |
132.4 |
39.73 |
2004年 |
177.3 |
67.63 |
46.54 |
“统筹全局”思想的核心,在于功能布局要求做到的只是最优的组合关系,
既要明确各类功能的特点,也要想办法合理设计这些功能的布局,2004年《北京大学海淀本部校区总体规划》(2004—2014)也体现了这一点。该规划提出,要正确处理七组关系的思路,有些关系同时要求在研究新增机构及其规模、设施、设备等时,必须同时考虑用地、用房和基础设施的配置,避免先定事业,后配置资源而又无资源可配置被动局面的发生,最后往往是见缝插针等打乱了原有规划的布局。
3. 开放、组织和融合。
北大以深厚的历史积淀、文化底蕴和充满魅力的人文精神吸引着国内外的众多学者,开放和对外交流成为了北大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开放的一个重要方面表现在可以将现有部分功能放在校园之外,如万柳公寓和畅春园公寓等。随着现代交通方式的普及,北大内部原有单纯的人行交通被打破,车流与人流混行,校外城市交通对北大周边造成较大冲击,尤其地铁四号线的建设。如何组织现有交通,成为近年来规划的重点,也是下一轮规划的关键,《北京大学海淀本部校区总体规划》(2004—2014)中提出的交通疏导方案,就是针对上述现实问题提出的解决方案。
此外,规划建设燕园要充分体现融合的思想,再好的一景、一物、一人、一事都无法从外表上展现北大的历史和精神内涵,这一点身为北大人的笔者颇有感悟。为此,在规划建设中要把北大的历史传统、人文精神与风物景观融合起来,才能让人愈加品味出北大魅力的深厚与浓重。
4. 以规划为导向,严格执行程序。
慎重设计校园重要建筑和场所。从亨利·墨菲苦思冥想西校门的位置和建筑形式,到吴良镛院士规划设计北大图书馆和东校门位置,都可以看出大师们对校园重要建筑和场所规划设计的谨慎。未来北大东校门、校内雕塑以及其他标志性建筑的设计,要充分论证而后行,避免再次出现个别建筑设计布局与环境缺乏协调的局面和一些护坡、驳岸、假山与原有古典园林风格不协调等问题。而图书馆的设计则是一个很好的正面例证,新图书馆建于教学区中心,建筑风格与燕园老区及50年代所建群体相融合,同时又有明显的时代特征,成为校园中心的标志性建筑。其他新建楼群,如百周年纪念讲堂、光华管理学院大楼和理科楼群则与老区相距较远,建筑风格也渐显差异,但是在材料、色彩上,仍统一在沉静、朴素的灰色格调中,视觉效果非常协调。
为了维护校园合理、高水准发展的空间秩序,继承和保护北大校园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和氛围,在挖掘校园空间利用潜力时,需要以北京大学校园总体规划为依据,严格执行学校制定的建设项目立项审批程序,并在规划建设评审和审批过程中能够有效吸纳文物保护、建筑规划、景观设计、生态、美学等各方面专家的意见和建议,保证项目评审的科学性、权威性和全面性。在校园建设上真正做到,有规可依,有规必依,违规必纠,执规必严,堵塞任何违规违章乱添擅建的漏洞,让美丽的燕园永远不休。
五、小结
2001年7月,北京大学未名湖燕园建筑被确定为第五批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燕园风貌,协调保护与发展的矛盾,是北京大学需要承担的社会责任,落脚点最终还是要落实在规划建设上。燕园的规划建设不同于新建院校,发展的灵活性和空间相对较小,会受到已有布局等多方面条件的制约。然而,历史是走向未来的基础,历史又为未来发展提供了启示,未来十年的校园规划建设需要秉承“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保护与发展并重”的原则,将北大的历史遗产与新时期的发展需要和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相结合,重点从以往规划建设中获得经验和启迪,用前瞻性的视角以史为鉴、立足当前、兼顾未来发展,提出和不断调整科学、合理的发展思路,提高校园土地等各项资源的利用效率,让“塔挽流云,湖漾清波,洗春色之不去,任书声之自来”之美永驻。
参考文献
[1]燕京大学校友校史编写委员会. 燕京大学史稿(1919一1952)[M]. 北京:人民中国出版社,2000.
[2]王学珍,王效挺,黄文一,郭建荣. 北京大学纪事(1898—1997)[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3]北京大学总体计划任务书[R]. 北京大学,1984.
[4]北京大学海淀校区总体改扩建规划(一)[R]. 北京大学,1991.
[5]北京大学发展规划部,北京大学城市规划设计中心.北京大学海淀校区和科学园总体规划[R]. 北京大学,2000.
[6]北京大学发展规划部,北京大学城市规划设计中心. 北京大学海淀校区总体规划(2002—2012)[R],北京大学,2002.
[7]北京大学发展规划部,北京大学城市规划设计中心. 北京大学海淀本部校区总体规划(2004—2014)[R],北京大学,2006.
[8]肖东发,李云,沈弘. 风物一燕园景观及人文底蕴[M]. 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
[9]吕斌.大学校园空间持续成长的原理及规划方法[A]. 首届海峡两岸大学的校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10]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文化遗产保护设计研究所,北京大学发展规划部. 未名湖燕园建筑文物保护总体规划[R]. 北京大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