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历程

本科教育改革进行时——教务部部长傅绥燕解读2016版教学计划

编者按:近年来,北京大学大力实施本科教育综合改革,推出了包括学部内自由转专业、全校范围内自主选课等一系列改革举措。这其中,修订本科专业教学计划居于基础性的地位。2016版教学计划的课程体系分四大模块:公共与学科基础课、核心课、限选课和自主选修课。新版教学计划一方面通过系统梳理、整合、凝练核心课程,明确专业核心培养要求,达到夯实专业基础、培养学生基本素质和能力的目标;另一方面,通过建立多样化的专业课程模块项目,为学生提供多样化选择,鼓励学生个性化学习和跨学科探索。为了使老师和同学们进一步了解新版教学计划的内容和特点,记者对北京大学教务部部长傅绥燕老师进行了独家专访,请傅老师为大家深入解读新版教学计划。

记者:从世界范围看,各知名大学或侧重通识教育,或侧重专业教育。北京大学在本科教育改革中提出要走“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道路,应该说这个理念比较新颖。您是如何看待两者之间的关系的?北大的改革中对两者是否有所侧重?

傅:“通识”和“专业”不是完全对立的。一方面,要在专业教育过程中渗透通识的理念,将人的培养贯穿其中。另一方面,通识课程绝不是泛泛而谈,要有专业的水准,要提倡以专业的精神建设通识课程。我们提倡通识和专业相结合,更准确地说是“融合”,而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

记者:我们注意到学校在新一轮教学计划修订中非常强调“跨学科”“多样化”,是否意味着北大本科人才培养在“专”和“全”中开始向“全”侧重?

傅:北大提出要“培养引领未来的人才”这一目标,就必须思考这个世界未来的发展趋势。很多新发现、新突破恰恰发生在跨学科领域或者说发生在学科边界上。同学们如果有机会接触到不同的领域,就更有可能在这种边界上有所成就。同时跨学科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不同学科思考、看待世界的角度,认识单一学科的局限性,对学生整体的发展是非常有益的。

我们强调“跨学科”“多样化”的目的,本质上是要给学生更多选择的机会、更多自由发展的空间,创新恰恰就来自于这样的自由。我们希望每一个来到北大的学生都能找到一条自己的成才之路。说到底,“多样化”的深层含义就是“个性化”。同时我们在探索构建一些相对成熟的跨学科专业方向,完善课程模块,并对学生的选择加以指导。

记者:您刚才提到对一些专业进行整合,我们在教学计划修订的指导意见中看到了“建立多样化的专业课程模块项目”,能否请您对此作一下更具体的说明?

傅:现在的学科发展很快,内容非常丰富,就像树干上不断长出新树枝,树枝上再长出树叶。如果缺乏引导,有的学生在学完主干后可能就会漏掉必要的树枝,随便选课,抓了一把树叶,这样有可能造成知识过于零散,不成体系。所以我们必须建设一些模块化的项目,便于学生选择。现在有一些学院的培养方案已经有了这样的课程模块,比如生命科学学院就开始做“方向模块”了。他们有六七个“Track”,也就是六七个不同的方向。好比树干上有一些主要的树枝,每一个树枝上长着一些特定的叶子。树枝及上面的叶子就相当于“Track”和该方向配套的“课程包”。这样的“课程包”本身是自成体系的,是相互有机关联、有逻辑地组合在一起的。

我们希望将来各院系都能给同学们的个性化选课提供指导,希望同学们进来之后选定一套教学计划,在此基础上进行规划和补充。学生如果还有能力,可以再学另外一个“枝丫”,就是所谓的“辅修”“双学位”学习了。

 

记者:北大的新“十六字”教育方针中提到“加强基础”和“促进交叉”。“加强基础”必然要增加专业学习的时间和精力,“促进交叉”则对在非专业领域能力的提升提出了更高要求。作为学生,两者该如何兼顾?

傅:北大的新“十六字”教育方针是“加强基础,促进交叉;尊重选择,卓越教学”。根深才能叶茂,所以我们非常注重基础课程,比如学科基础课程和核心课程都要求必修,它们囊括了本专业所需要的必要基础知识和能力。对任何一个专业来说,知识都是学无止境的,但作为必要基础的东西并不是特别多。我们要求加强基础,就是要求学生掌握学科的核心内容,为以后的发展打好基础。所以同学们需要平衡好两者之间的关系,首先要把核心基础学好了,之后再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地选择发展方向。

以往强调加强基础,会被理解为要学生努力地在一个专业领域学很多课程。这样做的好处在于当同学们本科毕业时,就能在自己的专业达到相对较高的水准了。这主要是由于过去的本科教育承担了培养人才的几乎全部任务,较少有硕士博士等更高级别的培养过程,本科要承担国家与社会需要的“螺丝钉”式人才的培养。而现如今,同学们的未来发展之路还很长,本科毕业之后还有硕博,在本科期间找到自己的志趣所在更为重要。如果让他们把所有精力都投入某一个特定的狭小的领域,可能使他们失去了发现和发展自己的机会。比起一些具体的专业知识,会学习、保持激情和探索欲望更为重要。学生利用本科阶段完善人格、理解责任则更为根本。

记者:新的教学计划中,核心课程这个概念非常新颖和重要。但这个概念对于很多同学而言还比较陌生,您能否就核心课程的内涵,凝练核心课程的目的、举措以及可能带来的影响作进一步解读?

傅:核心课程包含的是该专业学生必备的知识能力,“核心”可以理解为知识结构的骨架,大致相当于过去所谓的“主干基础”。学科内其他知识内容大都是建立在骨架之上的。学校在制定教学计划时,核心课程的凝练是由各个专业的老师经过讨论决定的。当然现在的核心课程体系以及课程建设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核心课程不仅仅是从原来的课程中选几门出来,有些课程需要重新建设,还有些需要把几门课程组合起来。现在的学科分支越来越多、越来越细,不能要求学生把所有东西都学到,而专业核心课程的目标也是“少而精”,需要保证我们的学生不会有明显的基础知识漏洞。核心课程是甄选出来的最底层、最基础的东西,它们是大树的根部和主干,只要有了这个,上面的树枝树叶随时都可以长出来。

记者:新版教学计划对学科基础课、核心课、限选课和自主选修课等各个模块的学分要求进行了调整。现在,有的专业要求在本专业内所必修的课程量大大减少,在限选、自主选修部分可以用学部内其他专业的基础课或限选课来替代。比如说化学学院的教学计划中,约50%的限选课和自主选修课完全可以只修读学部内乃至跨学部的专业课,这是否会出现泛而不精的情况?

傅:以你提到的化学专业为例,除了学校的公共基础课之外,我们有一层学科基础课,这一层有数学、物理等课程,它们原本就是学习化学必须要求掌握的基础内容。学科基础之上是核心课,两者加起来要占到总学分的50-60%。核心课程的学习(比如今日化学、普通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等等)已经足够满足学生对化学基础知识的了解了,这对于保障学生的专业素质是没问题的。当然,如果只学到这儿就停,学生当然不可能把化学学透,以后也就未必从事化学科研等工作。但这些课程保证了他具备基本的化学素养。而如果学生将来的目标是在化学领域深造,他可以继续学习化学学院的选修课,有机会把化学“学精”。不妨说我们现在定的只是个“底线”,而非“上限”,再向上就是自由选择的空间。选择意味着学生要有更强的自主性和计划性。“能选”很重要,“会选”更重要。

记者:进一步开放院系优质教学资源会不会对本专业同学有影响,比如班级规模增大?不同院系学生共同修读一专业课程,不可避免会存在差异,会不会出现“放水”的现象?如果确实能做到同质要求,是否会导致学生产生畏难情绪,不敢选别的专业课程,从而影响“促进交叉”的有效实现?

傅:开放院系优质教学资源对学生应该会有好的影响。更多的同学参与学习可以产生良性竞争,激发学习动力。不同院系的同学一起学习,互相交流,更有利于学生的成长。而且我们不会无限制地开放,开课规模是由各门课程的老师决定的,如果老师认为这门课只能容纳15人,那绝不会强行扩大到45人。我们会在保证教学质量的情况下适当开放。

课程水准是教师对自己所开课程的具体要求,不会因为班级中有其他专业的同学就必然“放水”。其他院系的同学在基础知识上可能与本专业学生有差距,但同质化是我们要求的。以前有一些课程,虽然名称相同,但开给本专业学生和非本专业学生时分班处理, 造成不同要求。以后应该是如果所开课程的要求不同,就需要在课程名称上有所体现。例如你学了高数A,他学了高数B,即使你俩考了同样的分数,但外面的人看了你们的成绩单会知道你们掌握课程内容要求是不一样的,这样才能保证公平。

需要明确的是,我们提倡交叉,不代表希望学生简单理解为多选课,而是希望同学们有选择地学习,选你真正想学的,并且要付出精力。真正的跨学科不是蜻蜓点水式的学习,而是要深度学习。学任何一门课都要问问自己是否能有所收获,要少而精。这就好比自助餐,我们提供各种美味,但你不能期望每一种都吃很多,而是要挑你想吃的、应该吃的、对健康有利的。同质化要求就是提醒同学们这些课“好吃难消化”,选择要谨慎。

记者:如何确保留学生、港澳台学生与大陆本科生同质要求?比如中文系内留学生与国内本科生的课程设置就有很大不同,许多课程专为留学生开设,还有很多课程本身对于母语非中文的留学生难度过大,如何将留学生的特殊性考虑在内?

傅:我们现在提倡的“同质化”,主要针对的还是大陆同学。留学生的特殊性,各个院系也会有所考虑。我们并不做强制要求,但我们鼓励留学生跟班上课。现在很多理科的留学生就能基本做到跟班上课,但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我们也会在语言等方面给予他们一些支持。

记者:学校对通识教育是如何定位的?是侧重拓展学生知识面,还是侧重放在提升能力或价值观塑造?

傅:这是个好问题,显然你在问的时候已经把它们区分开了。我们当然是更注重后者。我们希望通识教育通过较少的有深度的课程,能够达到塑造学生价值观、提升能力的“育人”效果。但任何东西都不是空中楼阁,都需要依托一定的知识背景,没有知识的广度是谈不了深度的,所以这两者又不能完全对立。我们需要一定的广度,但我们不会拼命追求广度。

目前学校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分为三大块。第一部分是思政课,它主要承担价值观塑造的任务。第二部分是原来的通选课或者跨院系的核心课程,主要用来扩展知识,承载知识育人的任务。第三部分是正在建设的通识核心课程。这些课程不是很多,但希望能够让同学们通过阅读、讨论、分享等过程,通过对一些“点”上的深入学习与思考,更好地认识自己、认识世界,提升自身修养,理解生命的意义以及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

记者:您能就“通识核心课程”的分类、目的以及特点具体谈谈吗?

傅:通识核心课分为四大类。第一类是“人类文明及其传统”,在这一类中不用选很多课,也许你上了这一门,他上了另一门,虽然是两门完全不同的课程,但都能对人类思想的发展以及传统有了相当的认识。条条大路通罗马,不同的课程也可以达到同样的效果。第二部分是“现代社会及其问题”,同学们可以了解到现在社会存在哪些问题、为什么会存在这样的问题以及怎样解决,培育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下一部分是“人文与自然”,我们想让学生成长为一个丰富的、既有人文素养又有科学精神的人。最后一类是“思维与能力”,希望借此培养学生的批判性和创新思维、写作、沟通、演讲以及创新创业等能力。

通识核心课程数量不多,但很有分量。它们从哪儿来呢?有一部分是新建的课程,还有的就是一些院系的专业课,或者对这些专业课进行一些调整。它们不同于通选课,主要作用不是拓展知识,而是要挖掘深度。去年学校下发了一个关于通识核心课程建设的意见,目前已经建设了六七十门,但数量还不够,还需要进一步建设。

记者:您刚才提到了通选课。旧的教学计划对学生通选课有类别上的学分规定,调整过后通选课可以用专业课程代替吗?是否还存在不同类别的最低学分要求?

傅:不同院系的教学计划里对通选课要求不同。有的院系还像原来那样有ABCDEF的类别要求,有的院系允许“替代”,比如自然科学这部分,你可以从理学部里任选一门来替代这门课。原则上通选课的这些分类及12学分的要求还是存在的,通选课不可以用本专业的课程替代,但可以用其他专业的专业课替代。文科的同学得选点理科的课程,理科的同学也必须对人文历史有一些了解,这是最低的要求。

通选课的目的是拓展知识,所以这一部分的学习离自己专业还是远一点好。那些平时很少有机会接触的知识,可以借此机会弥补一下。这跟我们的辅修双修是一样的道理。我们很希望学生在辅双修时“跨得远一点”,这样学生才能有不同的思维方式。邻近学科看待世界的方式往往是很相似的,咱们不妨跳开一点。每个人在学习自己的专业时往往会觉得自己的领域最了不起,自己学科对世界的解释才是真理,但都忽视了任何一个学科都只是认识世界其中一个角度罢了。我们希望学生学一些跟自己专业差别较大的内容,就是想让大家知道,原来看待问题还有不同的方式和角度,认识到自己学科的局限性。

傅绥燕简介: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现任北京大学教务部部长、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党委书记。北京大学建校119周年“双一流”建设推进交流会“北大教育改革”篇章开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