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改革与发展纲要

1991年4月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第八个五年计划纲要。。北大准备制定$北京大学事业发展的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王义遒副校长带领师资办公室¸研究生院¸社会科学处和自然科学处的负责人深入院系调研,对每个学科的发展状况进行摸底。1992年,北京大学进行了全校学科建设大讨论,分析了形势,明确了目标,确定了重点与优先发展领域,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和措施。1993年2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接着,国家教委发布了$关于重点建设一批高等学校和重点学科的若干意见。,正式实施“211工程”。北京大学随后召开1993年教学改革研讨会,贯彻落实$关于加快改革和积极发展高等教育的意见。和国家发展高等教育的“211工程”计划。下半年,在校党委书记和校长直接领导下,学校组织队伍开始进行申报“211工程”的规划和论证工作,起草了$北京大学改革和发展纲要。等文件。1994年7月,中国共产党北京大学第九次代表大会讨论通过了学校改革和发展的目标———在21世纪初叶建成世界一流的社会主义大学,审议通过了$北京大学改革和发展纲要。。$北京大学改革与发展纲要。是北京大学自主制定的规划,在格式上突破了传统的五年计划,是一份典型的战略规划。本书收录的是1994年7月修改编制的文本。

时任书记:任彦申

校 长 :吴 树 青

主 持 人 :吴 树 青 王 义 遒

撰 稿 人 :赵 亨 利 彭 兴 业 林钧 敬 李 安 模 马 树 孚 闵维方 赵存生 吴 同 瑞 羌 笛

周 起 钊 杨 以 文 汪太 辅 唐 幸 生 马 云 章 孙绍有

党中央,国务院颁布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并准备实施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211工程”。为了实现+纲要,和“211工程”所确定的战略目标和任务,指导九十年代乃至下个世纪初北京大学的改革和发展,把北大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社会主义大学,为国家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作出更大贡献,特制定本纲要。

一.形势与任务

1.面临的形势和机遇

当今世界正处于一个大变动的历史时期。从国际上看,两极格局已经终结,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国际竞争,尤其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更加激烈,而综合国力竞争的实质是人才,教育的竞争。因此,世界各国都在努力改革或调整本国的教育政策,以适应这种竞争的需要。从国内来看,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经济的腾飞正在带动教育的发展,人才竞争的加剧使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开始变为现实。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巨大原动力正在把教育推上战略重点的位置,建设作为国家综合国力和文明程度重要标志之一的世界一流大学的任务,提到了国家的议事日程。随着+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和国家“211工程”的启动,为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北大作为国家一所重点大学,理应进入国家“211工程”,获得国家更多的支持,促进学校的更快发展。再过四年,北大将迎来建校一百周年,我们应以此为契机,进一步调动全校师生员工的积极性,增加学校的凝聚力,争取海内外友好人士对北大办学的更多支持。

我们必须抓住当前这个有利的发展机遇,不断加大改革力度,加快发展步伐,参照世界一流大学发展过程中的经验,结合学校在96年办学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及形成的特色,积极探索新时期社会主义综合性大学办学的新模式,新路子,争取在2010年或稍长一点的时间内,把北京大学建成世界一流大学。

2.把北大建成世界一流大学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把北大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具有深远意义。北京大学担负着为国家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和促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北京大学在全国高校中所占的位置和所承担的历史重任,决定了北大必须力争成为世界一流的!等学府。应该说,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本身就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是提高我国综合国力,国际威望的一个重要途径。

把北大建成世界一流大学不仅是必要的,而且经过不断努力也是完全可能的。邓小平同志曾精辟地指出,现在,我们国内条件具备,国际环境有利,再加上发挥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出现发展速度较快,效益较好的阶段,是必要的,也是能够做到的。从外部环境来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对我国高等教育事业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经济体制改革解放着生产力,既对教育体制,教育结构,教学内容的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增强了高等教育自身改革的压力,动力和活力,也将为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更为有利的外部环境和物质基础。正在逐步建立的政府宏观管理,学校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高等教育体制,为大学主动适应社会,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的需要,进而获得更快发展,增加了新的可能性。从北大的现有基础和条件来说,北京大学在96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传统和特色,成为世界上一所有影响的大学,具备了进入“211工程”的条件和创办世界一流大学的基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北大拥有较强的师资队伍。现有教师2600余人,其中教授717人,副教授888人,

中科院院士29人,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334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及学科评议组成员34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7人。

———北大是我国学科较为齐全,重点学科最多的大学。目前拥有5个学院,29个系,39个研究所,43个跨学科研究中心;设有85个本科生专业,146个硕士研究生专业,97个博士生专业,覆盖了国家27个一级学科,其中在13个一级学科的67个专业设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北大拥有较为先进的教学,科研设施。现有42个国家级重点学科点,117个教学,科研及综合服务性实验室,其中15个为国家级实验室;北大图书馆是高校中最大的图书馆,现藏书440余万册,并设有全国文科综合文献信息中心。

———北大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光荣的传统。北大在近百年的办学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优势,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办学经验,培育了良好的学风和校风,在国内外具有较高的声誉和影响。

———北大同国外高等学校和科研学术机构有着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关系。改革开放以来,已先后同世界上31个国家和地区的100所大学及学术机构签订了学术交流协议。目前有41位国外著名的专家学者,杰出的政治家,科学家,实业家担任北大的名誉教授,名誉博士,其中有获得诺贝尔奖的7人;还聘请大批学有专长的外籍专家学者来校讲学,每年接收数百名外国留学生,研究生和进修生。

必须指出的是,与世界一流大学相比,目前我们在学科结构,教学科研水平,办学条件和管理水平等方面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把北京大学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大学,任务是艰巨的,困难是很大的。我们的主要现实困难是:

———经费不足。教育经费严重短缺,学校每年的财政缺口较大,师生员工住房紧张,待遇偏低,基础设施陈旧,教学,科研,生活条件较差,现有办学条件同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要求不相适应。

———队伍老化。教师和干部队伍年龄偏于老化,年轻的学术骨干和管理骨干数量不足,也不够稳定。今后几年是我校教师离退休的高峰期,现有的教授,副教授到本世纪末将有75。达到退休年龄,年轻教师,尤其是年轻学术骨干,学科带头人需要补充。

———体制不活。近年来由政府包揽办学的格局已经打破,但主动适应社会发展的新的体制和机制尚未形成;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需要进一步深化;此外,学校结构也不够完善,尚未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综合大学所需的学科结构。

总之,北大现在是挑战和机遇同在,困难与希望并存,出路只有一条,即“抓住机遇,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发扬优势;同心同德,真抓实干”。我们相信,有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有北大全校教职员工团结一致,脚踏实地的努力,我们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二.发展目标.发展战略.办学思路和指导方针

3.发展目标

根据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世界新技术革命和高等教育发展的总趋势,结合我校在96年的办学过程中形成的条件与优势,我校的总体发展目标是:到下个世纪初叶,把北京大学建设成为一所包括自然科学,技术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管理科学和新型工程科学等多种学科的社会主义综合大学;成为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为一身的先进的教育中心和科学研究中心;成为国家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文化,开拓高新技术,研究马克思主义和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基地。成为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社会主义大学。

4.发展战略

为了实现这个总体发展目标,拟实行分两步走的战略:第一步,从现在起到本世纪末,使北京大学在教育质量,学科建设,科学研究,队伍建设,社会服务,管理水平及办学效益等方面有较大的提高,在教育改革方面有明显进展,办学条件有较大改善,为创办世界一流大学奠定基础;第二步,再经过一二十年的努力,到21世纪初叶,使北京大学在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水平等方面接近或达到世界一流大学的水平。

5.办学思路

在前些年工作的实践中,我们基本确定了我校的改革和发展的思路,这就是: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全面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和教育方针,积极探索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新的办学模式和路子,抓住机遇,解放思想,以学科建设和教学改革为核心,以教师队伍和干部队伍建设为关键,以发展校办产业,增强经济实力为后盾,以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为保证,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科学研究水平,全面提高管理水平和办学效益。

6.指导方针

为了实现我校的总体发展目标,我们要坚持以下的正确指导方针:

———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党对学校的领导,全面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和教育方针,把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学校的根本任务。

———坚持改革的方针,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新体制,

以发扬学校优势,增强办学活力,形成办学特色。

———坚持以提高为主和持续,稳定,协调发展方针,以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为重点,

合理调整博士生,硕士生和本科生比例,适当增加研究生比重。

———坚持开放办学的方针,一方面要加强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充分利用社会的人力,物力,信息资源办学,并通过校际联合,扩大学校的学科领域;另一方面要进一步扩大对外交流与合作,学习和借鉴世界一流大学的有益经验。

———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俭办学的方针,一方面要多渠道筹措办学经费,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另一方面要勤俭节约,努力提高办学效益。

———坚持安定团结的方针,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稳定是基础,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我们要确保学校的稳定,努力深化改革,促进学校各项事业蓬勃发展。

三.学科建设

7.学科建设目标

学科建设是学校的根本建设。我们要按照建设世界一流的社会主义大学的目标,适应国家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需要,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门类比较齐全且有自身特色的,整体达到国内先进水平,部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学科体系。

根据这一目标,我们要在保持和发扬文,史,哲,数,理,化,生,地等基础学科优势的同时,进一步合理调整现有校内的学科结构,拓宽专业口径,继续有选择地增设一些新的应用学科,发展一些新兴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开办一些与新技术,高技术产业相适应的新型工程技术学科和医药学科,保护一些稀有学科。同时积极推进校际联合,逐步把北大办成一所与国际惯例相适应的真正意义上的综合大学。

8.重点学科建设

我校现有国家级重点学科42个,约占全国重点学科的10。。在继续办好这些重点学科的同时,力争再建设一批新的国家级重点学科,到本世纪末,使我校的国家级重点学科数达到60个左右,约占全国重点学科的7。。

9.学科群建设

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交叉,综合是当代学科发展的重要特点。加强学科群建设是适应解决社会,经济,科技发展等综合课题及培养高层次的跨学科人才的需要。根据北大在学科方面的特色与优势,拟建立12个学科群(其中文科6个,理科5个,文理互相渗透1个)。学科群的建设,一是性质相近的学科成立学院,形成基础,应用相结合的教学,科研,开发协调发展的学科联合群体;二是以重点综合课题为纽带,形成以科学研究为主干发展的横向联合的学科群体,其组织形式可以是多学科的联合研究中心,如科学视化方法与技术研究中心,新型功能材料及器件研究中心,生命科学研究中心,光子学与光信息技术研究中心,数学研究中心,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中心,社会持续发展研究中心等。

四.人才培养与教学改革

10.人才培养的目标与规格

北京大学应能培养出社会公认的优秀人才,其中一部分毕业生应能成为当代政治,经济,科学,文化等领域里的中坚和骨干力量。根据这一标准,必须招收一流的学生,给予一流的培养,出一流的人才,真正成为培养高层次专家学者和管理人才的摇篮。北大要着重培养两种类型的人才:一是能够从事教学,科研等学术性工作的基础学科人才,将来成为专家,教授,学者,其中少数人能够成为国际学科前沿的带头人,著名科学家,达到诸如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学术水平;二是培养一批社会主义建设迫切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成为政府各级公务员,企事业单位的专业人员和管理人员,其中少数人经过长期实践能够成为领导骨干,进入国家党政领导人行列。

11.学生的规模与结构

北京大学应坚持以提高为主和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方针,在保证高质量的前提下,要保持适度规模,把重点放在培养高层次,高质量的人才上。到下世纪初,学校全日制学生的规模拟达到15000人(包括留学生1000人),成人教育学生拟控制在8000人以内。具体数字如下:

本专科生10000人

研究生5000人(硕士研究生3500人,博士研究生1500人)

成人教育学生8000人以内

本科生,研究生之比为1.8:1师生比拟达到1:10以上。12.深化教学改革

我校学科建设和教学改革的基本方针是:面向社会,适应市场,发扬优势,增强活力,形成特色。从这一基本方针出发,我们必须:

———改革现有的招生办法,实行自主招生,加强与重点中学的联系,吸引优秀学生,强调对学生的全面素质,特别是能力的考查。实行缴费上学制度,建立相应配套措施,对家境困难的学生设立贷学金,困难补贴;对品学兼优的学生设立奖学金,并逐步加大奖学金的力度。在培养过程中,实行“活”与“严”相结合的管理办法,加强学籍管理,引进竞争机制,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逐步完善学分制,实行选课制和主辅修制,允许转系转专业,允

许适当延长在校学习时间或提前毕业,建立使绝大多数学生能够合格毕业,使少数真正突出的学生能够脱颖而出的灵活的教学机制。要改革学生的分配制度,实行面向社会,在国家政策指导下自主择业。

逐步建立起比较科学,完善,适应未来发展需要的本科生,研究生课程体系,使各个层次既目标明确,相对独立,又互相衔接,承前启后。主要课程要保持国内一流水准,要编写出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教材。要加强教学中的实践环节,重视实验,实习,习题课,课堂讨论等教学环节,积极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参加教学实习,社会调查,军事训练,生产劳动,社会服务等项活动,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写作能力,调查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吸引学生较早参加科学研究实践,把教学与科研密切结合起来。要逐步形成完善的德育体系,加强体育和美育的教学与活动,使德智体美劳渗透于全部培养过程。

———本科生培养要继续实行“加强基础,淡化专业,因材施教,分流培养”的方针。切实

加强通识教育,建立全校性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低年级按相近专业或系进行宽口径的基础教育,选聘学术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的教授,副教授主持基础课教学。努力办好文科和理科

“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及综合基础试验班。高年级要根据学生的志趣,特点,学习状况和工作趋向分流培养。努力探索应用学科的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加强各类学生的计算机与外语能力的训练。鼓励文,理科学生互选课程或跨系科专业选修课程,增强学生对人才市场需求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研究生培养要拓宽专业基础,跟踪学科前沿,加强相关学科知识的学习和实践性的教学环节,注重培养研究生的优良学风,探索精神,独立工作能力和创造能力;要积极探索研究生培养制度和培养方式的改革,进一步扩大试行优秀本科毕业生直接攻读博士学位和硕士,博士连读的办法,努力提高培养质量和办学效益;要重视发挥群体效应,逐步推行导师负责与集体培养相结合的培养方式;要进一步完善学分制和实行较为灵活的学习年限制度;要努力开出高质量的反映当代学科前沿和具有交叉,综合性的研究生课程;要继续实行研究生兼任助研,助教,助管制度;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研究生招生,培养,学籍管理,学位授予等方面的规章制度,保证学位授予质量。

13.稳步发展成人教育

扩大教育对象的范围,推行终身教育,注重更新知识的回归教学是我校今后的重要任务之一。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许多工程师,科学家,教师,工商界人士在工作间歇将重返课堂,接受新知识,新科学的学习。因此,要根据社会需要,不断调整成人教育的专业结构,层次结构以及招生人数,把教育重心从现有的学历教育过渡到高层次的继续教育。与此同时,积极探索开展职业教育和为乡镇企业,国有大中型企业服务的新途径。要不断改进成人教育教学方法,发挥现代化教学手段作用,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形成具有北大特色的成人教育体系。

五.科学研究

14.科学研究的目标

北京大学不仅要成为培养高质量人才的基地,而且要成为我国基础研究,高新技术研究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我校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和特长,要在获奖成果,发表论文的数量与质量以及科研经费的数量等方面继续保持国内领先地位;基础研究要向国际

先进水平看齐,创造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重要科研成果,应用研究要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世界科学技术文化发展做出贡献。

15.调整科研布局

理科科研工作要保持和发扬我校基础研究的传统和优势,选择具有重大学术价值的学科前沿课题,积极承担国家“九五”期间重大项目和重点课题,坚持长期攻关,力争取得较大成果;要投身国家经济建设主战场,进一步加强应用研究,如生命科学,信息科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能源科学等。力争更多承担国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863”项目,及各产业部门和企业的重大项目;并通过建立“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科技开发———形成产业”一条龙的工程研究中心,创办几个高科技开发中心,形成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协调发展,教学,科研,生产相结合的新格局。

文科科研要把国家改革和发展中急需解决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作为主攻方向,加强以下四个方面的研究,力争取得具有重大理论和实际意义的科学成果:一是要加强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研究,解放思想,敢于创新,逐步形成具有北大特色和水平的理论学派;二是继续重视文史哲等基础研究,选择一批具有战略性,综合性的研究课题作为攻关项目,发挥北大学科齐全,基础雄厚的优势,开展综合性研究;三是加强文科应用性研究,如人口学,市场学,管理学,保险学,科技法与知识产权等,积极参加国家的经济立法和其他方面的法制建设,承担国家和有关部门的政策咨询和调查研究课题,充分发挥我校文科在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中的作用;四是加强国际和区域问题等方面的比较研究。

16.加强科研机构和基地建设,深化科研管理体制改革

要进一步加强科研机构建设,对已建立的实体性的科研机构,应进一步明确方向和任务,落实队伍,选好学科带头人,促进研究水平的提高;对非实体性的科研机构,要充分发挥其协调作用,组织好相关人员开展合作研究。学校将配合学科群建设,组成一些新的多学科的联合研究中心,并在人力,物力,财力上予以支持。

要进一步加强科研基地建设,我校现有3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4个国家教委开放实验室,是国内高校中目前国家实验室最多的单位,我们要通过各种途径加强管理,努力使之成为真正的“国家队”;要通过基地建设和学科群建设,加强科研协作,共同承担一些重要科研任务,促进交叉学科研究,增强应用开发研究;要充分利用并拓宽同国际学术组织的联系渠道,加强科技信息交流,扩大共同研究开发领域,共建科研基地。

要进一步深化科研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并强化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建立科学的科研成果评估制度,设立科研基金,出版基金和奖励基金,在科研经费使用上实行课题组负责人负责制,实现科研机构评估,成果奖励制度化与科研管理手段科学化。

六.社会服务

17.开展社会服务是大学的重要社会职能

北京大学要建设成为世界第一流的大学,不仅要出一流的人才,一流的成果,而且要凭借学校优秀的人力资源,信息资源,科技成果和科研设施,积极为社会服务,提高办学的社会经济效益。北大要努力通过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建立新兴产业来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通过文化研究及其成果,向社会提供精神产品,为弘扬民族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服务;

通过社会调查,参与立法和咨询服务,为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的重大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18.建立北大科技园区,积极发展校办产业

要充分发挥我校基础研究和多学科的优势,该高新技术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以产品为龙头,以效益为根本,集中力量建成几个重点产学研工程和规模效益型科技企业。到本世纪末,拟重点研究开发信息技术,生物工程及制药,新兴材料等领域,重点发展北大方正集团公司,北大生物城有限公司,北大制药集团公司,北大资源开发公司,北佳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北大青鸟软件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北大指纹电子公司,北大大友软件系统有限公司,北大精细化工公司,北大光机电发展公司等企业,使营业额,利税和上缴学校的部分都有大幅度增长,成为支持学校办学的一个重要财源。

19.努力为首都建设发展服务

北京大学地处首都北京,要积极为首都的政治,经济,文化建设服务,其中包括积极为首都培养和训练各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提供智力服务,承担有关科研任务,开放实验室等教学科研设施,成为首都建设和发展的智囊团和人才基地。

七.队伍建设

20.优化队伍结构

根据北大发展的需要,我们将进一步调整学校各单位的编制和各类人员比例,本着确保教学,科研,党政管理和校办产业等一线工作人员需要,压缩二线人员编制的原则,确定学校各类人员结构,逐步提高教学,科研人员比例,提高高级职称人员比例,提高高学历人员比例。到2000年,我校教职工总数约为6200人,其中从事教学和科研的教师应不少于50。。

21.教师队伍建设

创办世界一流大学必须建立一支精英荟萃的师资队伍。到本世纪末,北大教师总编制数要达到2800人(含兼职人员300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人数从目前的450多人增至1000人左右。要新培养200名相当于博士生导师的学科带头人,连同原有的博士生导师总数拟达到500人左右。其中,代表国家最高学术水平的科学院院士拟达到40人左右。为实现这一目标,一是要从本校选拔,培养中青年的学科带头人,使他们能脱颖而出;二是要从校内外毕业的博士生或博士后人员中选留一批真正优秀的出类拔萃的人才;三是从国内相应的学科中选聘社会公认的学科带头人;四是从国外招聘具有真才实学和发展前途的出国留学人员来校工作。我们要通过“跨世纪人才工程”的实施,建立和完善学术带头人的选拔,培养,晋升的制度,着力抓好学术梯队的建设,逐步建立起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博士后流动站在科研和人才选拔培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我校现已在13个一级学科64个专业设立了博士后流动站,到本世纪末,要争取使我校的博士后流动站数达到18-20个,博士后流动人员达到150 200名。

要逐步建立教师队伍的流动机制,改变传统的教师队伍模式,优化教师队伍的结构,逐步形成相对稳定的骨干队伍与有序流动的助教层相结合的新模式;对青年教师既要继续实行择优破格晋升的办法,也要实行对表现平庸者不再聘用的竞争机制;要树立开放办学的观念,面向社会招聘优秀人才,扩大吸收社会上的知名专家来校任教兼职;要逐步完善教师聘任制,因事设岗,按岗求人,对不合格者予以解聘;要逐步提高教师队伍的学历水平,今后聘任的中青年教师一般应有博士学位,至少要有硕士学位,对现有低学历教师,采取攻读在职研究生或在职读学位办法,鼓励他们提高学历水平;要尽最大的努力改善教师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使他们“有用武之地,少后顾之忧”;除必要的物质条件以外,还必须建立良好的学术环境,提倡民主与科学的精神,活跃学术空气,支持和鼓励以科学研究为基础的大胆探索和自由争鸣,特别是鼓励文科教师进一步解放思想,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大胆探索和研究当前改革开放和社会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为促进人才的成长和科学的进步提供良好的学术氛围。

22.干部队伍建设

办好北京大学,不仅需要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而且必须要有高素质的专职党政管理干部队伍。要像重视培养学术带头人一样来重视党政干部队伍建设。党政管理干部队伍继续实行专,兼职相结合的方法。专职干部要将党政管理作为一门科学,一项崇高的事业,一个建功立业的岗位去研究,实践和奉献,努力钻研管理业务,成为管理专家。学校要从待遇和发展前途等方面给予合理的安排。要吸收有组织管理能力的教师兼任党政管理职务,为办好校系服务,在职称评定,待遇等方面应当充分考虑教师在管理服务工作中的贡献。要按照干部队伍建设的“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的原则,大胆选拔,培养和使用优秀的年轻干部,到本世纪末,要培养出200名中青年党政管理骨干,同时建立健全干部的培训制度,交流制度,交叉任职制度和输送制度,形成干部选拔,培养,使用和输送的良性循环机制。

八.管理体制改革

23.学校的领导体制

坚持并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作为学校行政负责人的校长是学校的法人代表,主持校务。学校重大问题由学校党委集体讨论并做出决定,行政工作中的重要问题在校长主持的校长办公会上讨论决定。为协调学校各方面工作,建立教务会议和行政会议制度,各学院,系,所,中心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党组织支持,配合本单位行政负责人工作,参与本单位重大问题的讨论,决定,并对本单位工作起监督,保证作用。

要进一步健全校务委员会等咨询机构,健全学校各类专门委员会的职能,发挥教职工代表大会民主参政议政职能,定期听取学校工作报告,讨论学校改革和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对学校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加强审计,监察,统计机构职能,发挥党的政治核心及保证作用,逐步形成民主科学决策机制,监督机制和规范化的高效率的行政管理体制。

我校拟设立董事会,对学校发展的重大问题提供咨询和决策,帮助筹集办学经费,充分运用社会力量支持北大办学。

24.实行校.院.系三级管理体制

随着社会和学校本身的不断发展,北大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庞大体系。从管理上看,跨度过大必然影响办学效率,新的学科发展也将受到制约。因此,按学科专业的特点,将学校分设为若干学院,变现在的校,系两级管理为校,院,系三级管理势在必行。

实行三级管理,应本着精简高效,责权一致,党政分设机构,党政干部交叉兼职的原则。校级主要抓宏观管理和方针政策的制定,校级职能部门按职能分类,设置相应的处室。学院拥有相应的办学自主权,成为自行运转的办学实体,下设相应的科室,系级则摆脱日常行政事务,集中精力抓教学,科研,系只设1 2名秘书。

考虑到实行三级管理有一定难度,我们将根据“一次规划,分步实施,先易后难,逐步完成”的原则,积极稳妥地进行。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通过联合方式,建立北大的医学院和工学院。

25.后勤改革

后勤改革是学校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后勤改革应当遵循“三有利”的原则,即有利于确保学校的稳定和贯彻,落实“三服务两育人”原则;有利于挖掘潜力,增收节支,改善办学条件,减少学校投入;有利于改善师生员工的生活条件和工作条件,形成一支有凝聚力的稳定的基本队伍。

学校后勤改革的近期目标是:以转换内部运行机制为核心,加大改革力度,强化服务功能,扩大服务项目和范围,全面提高服务水平和能力。同时,增强实力,参与市场竞争,增收节支,减轻学校负担,为学校的发展提供保障。

到本世纪末,学校后勤改革的基本目标是:按照“管理,服务,经营”职能分开的原则,逐步形成“小机关,大服务,多实体,企业化”的格局。后勤服务集团要成为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经营,服务性实体。学校除对必要的大型基础设施投入外,要逐年减少对后勤部门的行政拨款数量,最终不再给予直接投入,逐步实现后勤工作社会化。

26.机关改革

校部机关改革要本着精干,高效的原则,精简机构,减少层次,理顺关系,转换机制。要逐步建立和完善学校各种规章制度,程序体系,使学校各级各类人员的工作有章可循,使学校的机关工作高效,有序,使学校的管理工作真正规范化,专业化,制度化。

九.改善办学条件

27.加强实验室和校园信息网建设

建设好教学科研实验室,加强和完善相应的技术支撑体系是提高学校教学科研水平的重要保障。要有计划地建设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教学科研实验室,改进和完善实验室管理和仪器设备的供应,服务及维修体系,搞好实验技术队伍建设,使之成为现代化教学,科学研究,发展重点学科和新兴学科的重要基地;要进一步加强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实验室的建设;对已有的重点实验室要进一步充实和完善,全面提高科学实验和管理水平,同时抓好第二批,第三批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的建设,发挥其在全校科研队伍中的骨干作用。北大要成为世界一流大学还必须逐步改善学校的通讯系统和信息传递手段,包括学校办公电话和教师,职工住宅电话,学生用电话;并建立学校本身的和与社会联网的计算机信息网络,为教学,科研建设一个分布式的计算机环境和信息服务系统。

28.进一步办好图书馆.出版社

我校将兴建具有一流水平的新的北大图书馆。为全国服务的文,理科综合图书资料中心也设在馆内。新馆将采用世界最新技术手段装备,成为集教育,学术研究与文化交流于一体的,高度自动化的,与世界各地信息网络联网的现代化文献信息中心。在规模与功能上,新的北大图书馆将成为亚洲一流的大学图书馆,在世界上也将名列前茅。

北大出版社要坚持把出版物的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坚持出版物高层次,高质量,高水平的原则,千方百计地多出和出好教材与学术著作。要继续扩大和完善各种出版基金,以保证优秀教材和科学论著能及时出版。北大出版社要本着“立足北大,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发展战略目标,积极参与国内和国际市场竞争,努力把北大出版社办成国内一流,在世界上有较大影响的出版社。

29.进一步搞好校园长远规划和建设

要进一步搞好校园长远规划,搞好校园卫生,绿化,美化和人文景观建设,完成北大扩建工程以及东南西环校园房屋改造与建设工程,努力把北大校园环境建设得更加完善,更加优美,为全校师生员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提供更加完善的设施和服务。教职工住房与学生宿舍是当前学校发展的桎梏之一,要通过争取国家投资,集资和捐资等多种途径,迅速扩大住房建设,同时要转变机制,积极探索住房社会化机制,如建设集体公寓等。

30.多方筹措教育经费

北京大学要跻身于世界第一流大学的行列,必须有较充足的教育经费作为保证。在国家拨款作为学校经费来源主渠道的同时,按照国际惯例,实行广筹资金的战略。到本世纪末,校办产业的营业额,利税和上缴学校的部分都要有大幅度增长,成为支持学校办学的一个重要财源。与此同时,我校应充分利用北大的实力和影响,通过收取学费,增加科研经费以及积极争取获得更多的来自社会各界,国内外的捐赠款等方式增强学校的经济实力。

同时强化和改进财物管理,厉行节约,提高使用效益。财务管理要强化节资,集资,融资功能,调动增收节支的积极性。审计工作要加强效益审计,对制度审计既要依据有关法规,又要从实际出发,有利于事业发展,着重查处那些违反国家和学校财经纪律,侵害集体,造成严重损失的行为。

十.扩大开放与国际合作.交流

31.进一步扩大对外交流与合作

更加广泛地与世界一流大学建立起经常性的联系,包括代表团互访,互派交流学者和留学生,交换学术资料,开展合作研究,联合培养博士生,合作召开学术会议等。到2000年,争取使与我校有实际交流与密切合作的国际大学和学术机构达到100所左右,使我校举办的国际学术会议达到100次左右。

更广泛地聘请外国知名学者来校讲学或进行合作研究,本着“按需聘请,择优录用,保证质量,讲求实效”的方针,把聘请重点放在新兴学科,边缘学科和重点学科上来,到本世纪末,每年聘请外国专家学者长期50人次,短期300人次。

进一步增强选派出国进修和短期出访教师工作,以学科建设,教学科研和师资队伍建设规划为依据,提高派出质量,逐步扩大派出规模。到本世纪末,年派出国进修教师100人左右,短期出访人员1000人次左右。

32.进一步提高外国留学生的数量和质量

到2000年,在校外国留学生总数达到1000人,其中本科生300人,研究生300人,高级进修生和学者150人,进修生250人;同时招收短期班学生1000人。除此以外,我国港澳台地区学生还会有较大增长。

33.积极探索国外.境外办学或联合办学

近几年,我校已在香港地区和新加坡进行联合办学试点,并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可以逐步推广,到本世纪末,要扩大到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开展中外导师联合培养博士生的工作,作为立足国内培养高层次人才的补充;积极探索国外,境外办学或联合办学的新模式。

十一.党的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

34.加强党的建设

加强党的建设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保证。我们要进一步增强党组织自身的凝聚力,对广大群众的吸引力,在促进学校稳定,改革,发展中的战斗力这三个环节,积极地加强党的建设。

要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坚持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校干部和党员,通过学习,不断解放思想,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提高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和教育方针的自觉性。

要加强党的组织建设。首先是要加强学校各级领导班子建设,使之成为坚持正确方向,领导改革发展的坚强集体;二是加强基层党支部的建设,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三是坚持从严治党的方针,努力提高党员素质,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四是认真做好优秀中青年干部的选拔,培养和使用工作,造就跨世纪的党政管理干部队伍;五是进一步做好组织发展工作,吸收更多的中青年优秀分子入党。

要加强思想作风建设,坚持民主生活会制度和民主评议制度,确保党的组织在学校工作中真正发挥领导作用,政治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学校各级党的干部要坚持密切联系群众,关心群众疾苦,为群众办实事;要加强廉政建设,廉洁自律。

35.加强和改进德育与思想政治工作

我们要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为指针,本着“确保稳定,立足改革,着眼建设,创造特色”的原则,努力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和校园文化建设,为培育高质量的人才提供优良的环境。

新时期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要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和改革发展的实际任务,紧紧围绕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目标,发挥引导,服务与保证的作用,在结合渗透上下工夫,切切实实地排除干扰,化解矛盾,理顺情绪,凝聚人心,坚定信念,明确方向,为改革发展和学生健康成才提供良好的舆论环境。要积极探索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政治教育课的改革,结合改革和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加强对学生进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教育,加强党的基本路线教育及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和国情教育,加强中国近代史,现代史,中国革命传统及中华传统美德的教育,以爱国主义为基点,帮助他们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人生观。

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关系全局的工作,是全校各个部门和全校党员,干部,教职员工的共同职责,必须进一步树立全员德育意识,教职工要为人师表,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进一步贯彻落实“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方针,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到学校工作的各个领域中去。

36.搞好校园文明建设和基础文明建设

创办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有一个健康,优良的校园环境。我校具有光荣的历史和优良的传统,这是宝贵的财富。我们要继承和发扬北京大学的爱国主义,学习马克思主义,民主科学以及改革与进步的传统,要进一步树立“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良好学风。要不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化育人环境,使学生在良好校园环境中健康成长。

37.确保学校稳定,为改革和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北大的稳定事关全局,是学校改革和发展的前提,至关重要。我们要充分认识维护学校稳定的长期性,重要性和复杂性,高度重视,形成共识,齐抓共管,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确保北大稳定。并在此基础上,以改革促发展,以发展求稳定,形成长治久安的局面,为创办世界一流大学提供良好的校园环境。

十二.重点建设项目

38.有关提高北大整体办学能力的建设项目

实施“211工程”最根本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提高学校整体的办学能力,教育质量,科研水平和办学效益。围绕着提高学校整体办学能力,我校拟重点建设以下几个项目:

———北京大学研究图书馆的建设

世界第一流大学都拥有一个或若干个现代化的图书馆。北大图书馆具有光荣的历史,但今天的北大图书馆,无论是规模还是内部设施都无法满足教学,科研的需要。因此,原有的图书馆迫切需要扩建与改造。根据初步设计方案,新图书馆将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扩建,总面积为2.5万平方米。

———北京大学国际学术交流中心的建设

为了进一步适应改革开放和对外交流的需要,我校急需建设一个拥有现代化设备的国际学术交流中心。据初步设计,总面积为1.5万平方米。

———北京大学教室楼的建设

课堂教学是大学教育的主要方式,教室是大学教育的主要场所。世界第一流大学无不具有良好的教室条件和先进的教学设备。我校的教室大多建于50年代,不仅数量少,条件差,设备陈旧,排课率高达100。,而且有些教室急需翻建。据初步设计,需要建设一座教室楼(7400平方米),主要用于公共基础课的教学。

———北京大学文化艺术馆的建设

北大是我国最老的大学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光荣的传统,是我国传统文化研究的中心。为了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我校以文,史,哲,考古系为主,开展国学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同时,北大具有发展艺术教育的基础,拟筹建艺术系。为了适应我校开展国学研究和建立艺术系的需要,急需建设一座集教学,科研,美育,交流,演出,展览等多功能为一体的文化艺术馆。

———教学设备的更新与建设

先进的教学设备是创办世界第一流大学的硬件条件。为此我校急需添置和更新以下一些教学设备:一是数,理,化,天,地,生等基础教学实验设备,二是为提高学生计算机使用能力,文理科都需要普及使用的计算机设备,三是为提高学生的外语水平而需要添加的语音设备,四是为了适应现代化教学需要而添置的电化教学设备等。

39.有关学科和学科群建设的项目

我校拟重点建设的70个重点学科和12个学科群。为了切实搞好我校的重点学科和学科群的建设,要继续完成理科楼群的建设(这个项目已列入“七五”时期北大扩建工程,已经计委立项及国务院批准,但因资金不够未完成)。

40.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根据我校的条件和优势,拟建设以下三项公共服务体系:

———文,理综合图书资料中心

文献资源建设是高等学校建设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是培养高层次人才和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保障,在高等学校范围内建设图书文献资源共享系统,对于全国高校的建设具有重要作用。根据北京大学和北大图书馆的具体情况,具备建设高校文,理综合图书资料中心的条件和基础。

文,理综合图书资料中心的建设,拟在现有的基础上确定重点收藏的科目,增加年入藏文献数量,使核心文献入藏量达到90。,要改进服务方式,实行现代化管理。

———北大校园信息服务网

为了进一步完善校园网的建设,更好地发挥其效益,拟增加网上资源,丰富网络服务,为教学,科研建设一个分布式的计算机环境和信息服务系统,建立大学管理信息系统,从根本上改变北大落后的计算环境。

———北大分析测试中心

现代化的分析测试中心,是发展高新技术的重要手段。为了创办世界一流大学,在此基础上,拟装备一批在无机物与有机物的成分分析,分离分析技术,有机物结构鉴定,晶体结构与表面结构分析以及各种物化性能测试等方面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测试仪器,建立起以北大为中心,面向北京,华北乃至全国的测试协作网或服务网,为培养人才,建设新型学科及发展经济服务。

关于(北京大学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几点说明

———在中共北京大学第九次代表大会上的讲话

吴树青

一九九四年七月十九日

各位代表:

我完全同意汪家同志代表中共北京大学第八届委员会向大会做的工作报告。报告实事求是地总结了近八年来学校党的建设和各项事业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学校改革和发展的目标以及实现这个目标要完成的主要任务。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党代会的精神,使我校在本世纪最后的六年时间里有一个较大的发展,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学校初步制订了到下个世纪初叶的改革和发展纲要。这一纲要虽然经过多方调查研究,召开了不少座谈会,听取了各种不同的意见,但今天看来还比较粗糙,不够具体,所以只能作为一个讨论稿提供给大家,请大家提出意见,以便进一步修改。

这个纲要共有12个部分,分为40条。内容大体可以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讲了形势和目标以及达到这个目标应遵循的指导方针和办学思路,第二部分是要达到这个目标应完成的几项主要任务,第三部分是我校在申报“211工程”中要重点建设的几个主要项目。

现在,我就+纲要,做几点说明。讲三个问题:一是我校发展目标的含义是什么?它是根据什么提出来的?二是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里,我们着重要抓哪些工作?三是我校在申报“211工程”中要重点建设哪些项目?

一.我校总体发展目标的含义是什么Y是根据什么提出来的Y

在+北京大学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对我校到下个世纪初期的发展目标作了这样的表述,即:到下个世纪初叶,把北京大学建设成为一所包括自然科学,技术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语言科学,管理科学,教育科学,医药科学和新型工程科学等多种学科的社会主义综合大学;成为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为一体的先进的教育中心和科学研究中心;成为国家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研究马克思主义,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基地,成为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社会主义大学。这段话有三层含义,从不同角度对我校的发展目标作了具体的描述。

第一层含义是要把北京大学建设成为多种学科的综合大学,这主要是从扩大办学领域,完善学科专业结构,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建设需要来讲的。院系调整以后,我校是一所以培养文理基础学科人才为主的综合性大学,五十年代末开始发展了一些应用学科和专业,改革开放以来,适应经济建设,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我们对学科专业作了较多的调整,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但总体上说,我校的学科领域不够广泛,远不能适应建设世界一流水平大学的需要。从世界范围来看,一些名牌大学大抵有宽广的办学领域,理工结合,文理兼备,学科比较齐全,不仅基础学科强大有力,而且工农医齐全。这种多学科的环境才有利于培养具有创造精神的高层次人才,有利于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科学文化成果。所以,我校发展目标中第一层含义是指今后我们要进一步扩大办学领域,发展更多的学科,完善学校的系科专业结构。这样做才能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对高级专门人才的需要,利用多学科的优良学术环境,培养高层次的人才,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同时,才能与世界一流大学接轨,有利于学校的自身发展。

第二层含义是从大学的功能角度讲的。自古以来,大学是同知识的不同运作状态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传授知识,形成了大学的第一个功能即培养人才;创造知识,形成了大学的第二个功能即科学研究;运用知识,形成了大学的第三个功能即社会服务。世界一流大学到目前为止虽没有公认的统一的标准,但多数人都把能否培养社会公认的优秀人才,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科研成果,具有良好的社会服务功能作为世界一流大学的显著标志。北京大学作为我国的一所著名高等学府,理应具有这三种功能,成为先进的教育中心和科学研究中心。

第三层含义是从我校的特色角度讲的,我国共有1064所高等学校,各个学校都有自己的特色和任务。我校在96年的办学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传统,具有丰富的办学经验,较强的基础学科,以及研究马克思主义,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的传统。因此,我们要努力发扬这些优势,把北大建设成为国家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研究马克思主义,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基地。

北大发展目标这段话比较长,概括起来,最核心的内容就是要把北京大学建设成为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社会主义大学。世界一流是对学校的教学,科研水平的要求,它在国际间具有可比性;社会主义则是讲学校的性质,二者合在一起,可以比较全面地表达出我们在21世纪初期所要达到的奋斗目标。

把建设世界一流水平的社会主义大学作为我校到21世纪初期的发展目标,既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我们提出的要求,也是北大广大师生员工的共同心愿,同时也符合学校发展的实际。

首先,根据国内外形势发展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中国应当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创办出若干所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大学。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变动的历史时期。在这一大变动过程中,国际竞争十分激烈,而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较量。综合国力的较量,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特别是第一流人才的竞争。谁占有第一流人才,谁就将执21世纪的牛耳,而第一流人才的竞争又归结为第一流教育的竞争。因此,世界各国都在努力改革和调整本国的教育政策,增加教育投入,以适应这种竞争的需要。我国自然不能例外,特别是小平同志重要谈话和党的十四大以来,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国家四个现代化建设迫切需要一批高质量的人才。而经济的腾飞也正在带动着教育的发展,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原动力正在使教育的战略重点地位越来越得到重视。今年六月中旬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江泽民同志强调指出,“在我们这样一个有近十二亿人口,资源相对不足,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靠什么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呢?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就是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真正把教育提到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这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根本大计”。李鹏同志在大会上所作的主题报告中也指出:“教育事业能否得到较快较好的发展,将直接影响到我国现代化战略目标能否顺利实现”。为此,党中央和国务院颁布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纲领性文件,并且专门由党中央和国务院出面召开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纲要,和全教会对高等教育的发展,提出了一个“211工程”,即要求集中中央和地方等方面的力量办好100所左右重点大学和一批重点学科,专业,力争在下世纪初,有一批高等学校在教育质量,

科学研究和管理水平方面,达到世界较高水平。最近,国务院在关于+纲要,的“实施意见”中,更是明确提出,“争取有若干所高等学校在21世纪初接近或达到国际一流大学的学术水平”。这说明,为了适应形势的要求和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党和国家已经把建设若干世界一流学术水平大学的任务提到了议事日程。面对党和国家这种需要,我们北京大学义不容辞,责无旁贷,应当也必须以舍我其谁的气概去努力实现党和国家的要求,力争在建设世界一流学术水平的大学中站在最前列。

其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也是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提出来的。世界上的名牌大学不是凭空出现的,它的形成都有一个历史过程,通常都需要具有较悠久的发展历史,积累较丰富的办学经验,并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自己的传统,特色和优势。从这方面看,在全国建设若干所达到国际一流大学的学术水平的学校,我们北大是具有优势的,北大是中国最老的大学之一,在近百年的办校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在国内外有较广泛的影响,应当说初步具备了创办世界一流大学的基础。这个基础概括地讲,有以下六个方面:一是北大学科比较齐全,办学领域比较广,重点学科比较多,初步形成了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基本框架。当然,我们的学科并不齐全,还称不上真正意义上的综合大学,这需要通过联合办学等方式来加以弥补。但在全国高校中应当说我校的整体条件是更为优越的。二是北大拥有

一支较强的教师队伍,既有一批学识渊博,造诣精深,蜚名中外的老教授,又有一批成绩卓著的中青年教师,北大教师在国际上享有较高的声誉。三是北大拥有较好的生源,北大培养的学生基础扎实,视野宽广,具有后劲,在国内外享有较好的声誉,成为优秀学生心目中向往的学校。良好的生源是创办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条件。四是北大具有良好的学术环境,是国际上较有影响的学术中心。我校与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一大批知名大学签订了校际交流协议,每年派出一批教师出国讲学,进修或参加国际会议,聘请了一批国内外知名学者担任我校名誉博士,名誉教授,客座教授等,其中有6名诺贝尔奖获得者,每年在北大召开国际会议十余次,我校的外国留学生也是在高校中最多的,且还有更多的留学生愿来北大学习。这说明我校享有较高的国际声誉。五是北大拥有国内较好的办学条件,拥有较先进的教学,科研设施,各类实验室和国家重点实验室较多,并拥有全国高校最大的图书馆和出版社。六是北大在近百年的办学过程中,积累了较丰富的办学经验,培养了良好的学风和校风,在国内外具有较好的声誉和影响。正是以上这些优势和特色,使北大初步具备了创办世界一流大学的基础和条件。

当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们与世界一流大学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建设成世界一流的水平,还有很多困难,除了经费仪器设备,教学科研基础设施和教职工物质生活条件外,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北大虽然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但还缺乏堪称世界杰出的人才。在北大毕业生中虽有一批在国内较有影响的人物,但称得上是当代政治,经济,文化,科技领域里的杰出人物是极个别的;二是北大虽有一批国内第一流的学者,但世界公认的学界泰斗和世界知名的学者也为数不多,也没有诺贝尔奖获得者;三是北大虽能出一批在国内很有影响的科研成果,但还缺乏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世界公认的重大科技成果;四是我们的管理与世界第一流大学相比,无论在办学效益还是在管理水平上都有较大的差距。要缩小乃至最终消除这些差距将会面临许多困难。这些困难和差距说明,北大要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大学,任务是十分艰巨的,需要我们作很大的努力。

第三,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是我们学习和落实小平同志重要谈话和党的十四大精神,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使北大上新的台阶的需要。世界一流大学的形成大多经过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历史发展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曾出现了各种历史机遇,一些有识之士适时地抓住了这些机遇,并加以利用,有效地促进了大学的发展。例如,20世纪40年代后期,斯坦福大学在学校严重缺乏资金的情况下,大胆独特地把土地出租给一些公司,建立科技和工业相结合的高科技园区,他们把土地出租的收益用来高薪聘请著名教授,从而使学校的学术水平显著提高,步入了世界一流大学的行列。又如麻省理工学院原是一所多科性的工科院校,

1930年康普顿担任院长后,他提出没有一流的理学院,就没有一流的工学院,并建立了独立的理学院,聘请著名的科学家任教,后来又开设了人文和社会科学的公共核心课程,开辟了一条理工结合,多学科相互交叉渗透发展的道路,使麻省理工学院跻身于世界著名大学的行列。我们学校虽然早在几年前已经提出过创建世界一流水平大学的口号,但限于当时的条件,很难集中力量具体组织研究和开展广泛的讨论,从而也就无从真正去加以实践。现在,我们面临着学校发展的大好时机。随着我国经济建设高潮的到来,必然会出现一个文化建设的高潮。特别是随着+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颁布和“211工程”的启动,一个大好的机遇摆在我们面前,我们一定要珍惜和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使我校在创办世界一流大学的进程中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对于能不能把北京大学建设成世界一流大学,有不少同志有这样那样疑问,这是可以理解的。到目前为止,对什么是世界一流大学并没有一个严格的界定标准,而是人们对一所大学的总体评价。正如我们在前面所讲的,北大在创办世界一流大学的过程中有基础,有差距,有困难,也有希望。世界怎样看北大,我愿借此机会介绍一点情况。情况之一是,1986年亚洲一些国家和地区的高等院校的管理人员和教授投票,选举他们心目中的世界前10所著名大学。尽管综合的评选结果没有北大,但由教师投票选出的名次中北大与芝加哥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密歇根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并列第八。情况之二是,1993年在菲律宾马尼拉举行的“亚洲高等教育研讨会”上,大会秘书处以问卷的形式向近千名与会者作了名为“亚洲最佳10所大学”的调查,该调查以亚洲100所主要大学为对象,根据它们的名气,学术水平,专业设置,办学规模以及教师在国际上的影响来进行评选。中国入选的有两所大学,北京大学名列第五,台湾大学名列第九。情况之三是,我校拥有一批著名的专家学者,他们的学术成就和地位也在不同程度上得到了国际上的尊重和推崇,据不完全统计,其中有15人担任了国际学术组织中的职务,有21人获得了一些国家和地区高等学校及科研院所所授予的名誉博士,科学院院士的称号,有14人获得了国际性的科学研究奖。由此可见,只要我们坚持正确的办学方针,只要全校师生员工,特别是全体共产党员一致努力,只要我们积极向国家和社会乃至全世界争取对北大办学的支持,到2010年,或者更长一点时间内,把北京大学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大学还是大有希望的。

二.为了实现我校的发展目标,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我们着重要抓哪些工作Y

为了把北大建设成为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我们要抓哪几个方面的工作,汪家同志的报告中已经作了比较系统的阐述,我这里拟从实现我校改革和发展纲要的角度,就其中的几个问题作些补充。

1.积极扩大办学领域,大力改进学科结构,逐步向真正意义的综合大学迈进

北京大学在历史上是一所包括拥有文,理,法,医,工,农六个学院和一个文科研究所的多学科的大学。虽然当时学校的规模和今天不能相比,但从学科的齐全来说则是一所符合国际通行标准的综合大学,院系调整以来直到今天,北大的规模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办学层次有了显著的提高,系科结构也在既定的框架内有了相当大的改善,但是,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需要来看,我们现有的办学领域和系科设置还显得比较狭窄,不够宽广。为了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必须通过大力加强校内学科建设和积极发展联合办学两个方面,努力扩大我们的办学领域,完善我们的学科专业结构。

从加强校内的学科建设来说,要在稳定和提高现有的文理基础学科的同时,利用已有的基础和条件,积极发展一批文理应用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并充分利用北大现有学科比较齐全的优势,注意发展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互相结合,互相渗透的新兴学科和边缘交叉学科,以适应解决社会,经济,科技发展的综合课题和培养高层次跨学科人才的需要。同时要积极创造条件,有选择地建设一些能够为国家的行业改造和大企业技术改造作出重大贡献的新型工程技术学科和医药学科。例如,当前全世界都在研究信息高速公路问题。这实际上是经济发达国家为适应信息型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要求,为之建立基础结构的问题。这一计划如果实现,必将大大推动信息型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并给物质型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加强大的推动力,和深刻改变其面貌。我国也正在研究建设以€3S(即计算机,通讯,芯片,软件)产业群为基础的国家经济信息网,这就要求大力发展电子信息科学技术,我们在学科建设中必须考虑如何适应国家的这一需要。再如,中国政府已于今年3月批准要把+中国21世纪议程,(即+中国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付诸行动,并已推出了第一批优先项目计划。这是为对付全球范围内的生态环境退化这一全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我国政府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积极态度参与全球环境与发展事务的实际体现。这一议程提出的人口,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基本思路,不仅涉及多门自然科学,而且涉及经济学,法学,社会学,人口学等多门社会科学,它的实行,要求我们大力加强对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研究。这方面例子可以举出很多,说明国家在发展过程中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因此,我们的学科建设既要有雄厚的基础学科,这本身是世界一流大学必不可少的条件。同时又要积极拓宽领域,能够为国家的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直接作出重要贡献,这同样是世界一流大学所不可缺少的标志。所以,下一步学科建设要着重抓学科群的建设,这一问题后面另作说明。

从发展联合办学来说,我们同样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抓同国内大学之间的联合,逐步使北大的办学领域扩大到医,工,农等方面。这可以在不动办学体制,经费渠道,组织机构等条件下起步,先在教学,科研,产业,国际合作等方面先行展开,逐步创造条件。这方面已经与北医大等有过多次接触,前景良好。一是抓同涉外境外联合,或者在校内合作建立二级学院,或者在境外合作办学,这方面也已有了眉目。今后要以更加积极的态度来推进这种联合,并努力争取国家教委和有关领导部门的支持。

2.大力推进教育和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使我校成为培养各个领域优秀人才和杰出人物的摇篮

世界一流大学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有很高的教学水平,能培养出一流的人才,成为国家公认的在经济,政治,科学,文化等各个领域内杰出代表和优秀人才的摇篮,并能培养出一批世界知名的杰出人物。向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迈进,要求我们大力推进教育和教学改革,招收一流的学生,给予一流的培养,出一流的人才。使我校的毕业生能成为当代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科技领域里的中坚和骨干力量,少数人经过长期实际锻炼后能成为各个领域的领导骨干,进入国家领导人的行列。

为此,在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学校发展的重点不在于扩大规模,而在于提高培养层次,提高人才素质。到本世纪末,要使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的比重有较大的增加,使本科生和硕士生,博士生之比逐步增加到接近4:2:1。同时要增加外国留学生的比重,特别要增加来自国外的研究生和高级进修生的比重。在成人教育方面要积极创造条件发展高层次的继续教育,以200号为基地,举办诸如市长班,经理班,各种社会中介组织骨干培训班,等等,使北大真正成为一所以提高为主,培养高层次学术性骨干和高层次应用型和复合型骨干人才的基地,使未来国内经济,政治,科学,文化的知名人士和领导骨干中北大人占一个相当大的比重。为了提高办学层次和水平,除了在招生,就业等方面按照国家教育改革的要求逐步实行学生缴费上学,建立奖贷学金,以及大多数毕业生自主择业制度外,在教学改革方面,着重抓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进一步深化改革,注重素质和能力的培养。本科生要加强通识教育,建立全校性通识教育课程体系,进行宽口径的基础教育。逐步创造条件使所有的文科学生都需学习必需的理科知识,所有的理科学生都需学习必需的文科知识,并鼓励文,理科学生互选课程或跨系科专业选修课程,以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研究生要拓宽专业基础,跟踪科学前沿,加强相关学科知识的学习和实践性的教学环节,注重培养他们的优良学风,探索精神,独立工作能力和创造能力。本科与研究生教育都要适应21世纪的需要,调整课程结构,编写出高质量的教材。二是在教学制度上推进改革,在培养过程中实行“活”和“严”相结合的管理办法。

“活”的一面是在学生学习年限,转系转专业,优秀本科毕业生直接攻读博士学位,硕士,博士连读等方面逐步创造条件,放宽限制,使真正优秀的人才能够及早脱颖而出。“严”的一面是把好质量关,严格要求,严格管理,建立起合理的淘汰制,确保毕业生和学位授予的质量。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大批优秀人才,除了要积极推进教育和教学改革外,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是要大力加强对教师特别是比较年轻的教师的教风建设,即从教学能力,教学责任心和教师职业道德方面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北大老一辈的教师在人品,道德和文章各个方面堪称楷模的大有人在。正是他们的言传身教,使北大树立起了良好的学风。他们严肃的教学态度和高超的教学艺术和水平,以及对学生既严格要求,又关切备至的作风,得到了一代又一代学生的敬仰,使北大有着良好的声誉。这种严肃执教,严格要求,精益求精,诲人不倦的教风,能不能得到继承,能不能发扬光大,直接关系到能否提高学校的教学水平,能否向世界一流大学迈进。现在,学校的年轻教师越来越多,即使他们中的优秀者也还没有真正能过好教学关。如何当好一个教师,如何搞好教学工作,应当树立什么样的教风,需要大力加以培养。至于那种把教学工作当作额外负担,不认真备课,在讲台上随心所欲,信口开河,夸夸其谈的现象,绝不能让它在北大滋生,蔓延。因此,必须采取措施帮助青年教师把老一辈教师的优良的传统和教风继承下来,并使之发扬光大。这是把学生培养成优秀人才的刻不容缓的任务。

3.认真加强科研工作的组织和管理,深化科研体制改革,力争有更多的重要科研成果问世

世界一流水平的大学,除了学科整全,教学水平高,能培养出一流人才外,另一个共同特点是有很高的科研能力和水平,能够取得重大的科研成果,特别是在基础研究方面能取得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科研成果,据统计,从46—81年,世界上获得诺贝尔奖金的成果中有70。出在大学中,特别是在那些世界第一流大学作出的。我校要向世界一流的社会主义大学这一目标前进,也必须在科学研究方面不断攀登新的高峰。为此,一要明确目标,二要加强组织,三要改革体制,四要加强基地建设。

明确目标是指根据学科的不同性质,要有明确的主攻方向,大致说来,理科的各个基础学科要向国际先进水平看齐,选择具有重大学术价值的科学前沿课题,创造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重要科研成果,争取有一部分能获得各学科最高荣誉奖。技术学科,工程学科,应用研究则要适应国民经济主战场的需要,紧密围绕用先进技术装备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和行业,大型企业的技术改造,发展高科技产业,以及对国外先进技术的消化,吸引,创新等迫切问题开展研究,为我国的经济建设作出有重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贡献。文科的基础学科一是要在马列主义基本理论,特别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研究方面,一是要在传统文化,世界文化和跨文化的研究方面为发展理论,繁荣学术作出具有重大意义的成果。同时要加强国际和区域问题等方面的比较研究,为国家处理国际和区域问题提供理论根据,背景材料和发展趋势的预测和咨询。应用性研究则要能为国家制定法律和政策提供有科学根据的咨询和对策。

加强组织一是要在校内打破科研人才的单位所有制和各种低水平的重复劳动,使我校

学科齐全的综合优势真正得以发挥出来,并逐步形成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协调发展,教学,科研,生产或经营相结合的新格局。一是要在发展联合办学中组织好校际之间的科研合作,产生出一加一大于二的效益。

改革体制是指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科研基金制度,科研成果评估制度,科研奖励制度等,建立和强化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同时要确保重点,组织科研分类,使一些重点项目能率先取得重大突破。

加强基地建设一是要加强我校已有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教委开放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的管理,努力使之成为真正的“国家队”。二是要进一步争取新的国家级基础研究基地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建立。

除此之外,要进一步贯彻双百方针,发展北大良好的学术环境。这对发展科研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4.实行开放式和国际化的办学方针,广泛延揽人才,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扩大办学领域,改进学科结构,提高教学质量,创造科研成果,这一切都离不开人,离不开强大的师资队伍。世界公认的一流大学无不具有很强的教师阵营,拥有一批世界公认的学界泰斗和知名学者。哈佛大学前校长科南特曾说过“大学的荣誉不在于它的校舍和人数,而在它一代一代教师的质量。一个学校要站得住,教师一定要出色”。这是很有见地的。我们要向世界一流大学迈进,就必须十分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到本世纪末,我们至少应当培养出200名相当于博士生导师水平的年轻的学科带头人,新增科学院院士一二十人(包括将要设立的社会科学院士)。这才能为21世纪初叶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奠定基础。对此,学校已经作出了实施“跨世纪人才工程”的计划,并已经开始起步,也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教师和干部队伍年龄偏于老化,大批骨干教师在今后几年将进入离退休高峰期,而年轻的学术骨干和管理骨干虽然正在成长,然而数量远不能满足需要,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队伍也不够稳定,一部分学科后继乏人,原有的优势正在丧失。这是影响我们实现发展目标的最大困难所在。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有新的思路,新的机制,以便广泛延揽人才,为我所用。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人才流动是一种必然趋势,也是一种历史的进步。同时,国际人才交流也将越来越得到发展,我们要适应这种形势,实行开放式和国际化办学的方针,即在主体上依靠北大自身的教师队伍的同时,广泛吸引国内外优秀人才来校兼职任教和讲学。学校在人员编制上要扩大教师(包括专职教师和科研编制中的教师)的比重,使之从现在的1⁄3上升到1⁄2。同时要建立和完善固定编制和流动编制相结合的教师队伍新模式,既允许人才流动,又要千方百计稳定骨干。对青年教师既要继续实行破格晋升的办法,也要实行不合格者不再聘用的竞争机制。要逐步提高教师队伍的学历水平,今后新进入北大从教的讲师,至少应有硕士学位,并逐步发展为一般要求具有博士学位。对现有低学历教师,要有计划有步骤地采取攻读在职研究生或在职攻读学位的办法鼓励他们提高学历水平。同时要面向社会招聘优秀人才,扩大吸收社会上的知名专家来校任教兼职,担任相关的教学和科研的领导人。要通过争取各种基金和发展国际合作办学来延聘更多的外国知名学者来校任职或讲学。对一些已在国外定居或工作的有成就的年轻学者,要通过各种方式加强同他们的联系,给他们以某种名义,争取他们定期回国讲学。总之,要千方百计去发现,培养,选拔和延聘人才,形成一支以我为主,专兼结合,内外结合的高水平的师资队伍。这不仅为了解决教师队伍的新老交替,而且也是形成强大师资阵营的需要。

5.广开经费渠道,大力增强学校办学的经济实力

世界一流大学都以强大的国力为后盾,有比较充足的教学经费,比较优越的物质技术条件。这方面我们即使到21世纪初叶,也是无法与之比拟的。但我们作为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又不可能等待经济发展到同发达国家相同的程度时再去建设世界一流的大学,因此必须从实际出发,通过多种渠道尽量拓宽经费来源,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并大力提高办学效益,使有限的资源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为了增加学校的教育投入,改善工作和生活条件,我们必须实行多渠道广筹资金的战略。过去教育经费主要依靠国家财政。但目前和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国家财政不可能宽松。一是改革以来国家财政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日趋下降,目前已从过去30。以上降到13。。二是中央财政在国家财政收入中的比重也在下降,分税制后可以制止其下降趋势,但要回升到理想水平需要一个较长的时期。三是这几年内外债都已陆续进入高峰,加上各种支出都要求增长,财政捉襟见肘之势不是短期能改变的。我们当然要力争政府有更多的投入,但绝不能放松自己的努力。这里,我们特别要重视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大力争取科研经费,这方面大有潜力可挖。我校的科研经费在综合大学中是位居前列的,但同工科大学相比,则有很大的差距。今后除继续努力争取基础学科方面获得更多的科研经费外,还应当特别注意去努力争取开辟横向科研经费的渠道。例如,文科的科研经费只靠国家和教委的社科基金,即使拿到了其中相当大的比重,总量还是不大的。但如果文理结合起来,抓交叉边缘学科的项目,挤到自然科学基金中去,同一项目资金可有成十倍甚至更多的增长。理科的科研如有良好的应用背景,能解决经济部门,行业或地区的问题,同样可以获得较高的投入。这方面要认真研究,精心组织。二是发展产业,这方面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完善政策,改革体制,引进人才,使之为学校提供更雄厚的财力支持。三是寻求外援,扩大捐赠,这方面北大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应当充分加以利用。这两年通过各方面的努力,捐赠资金已经落实的和近期可以落实的,达2300万美元以上,折合人民币约为二亿元,超过国家十年的重点基建投资。今后仍要继续开辟这方面的财源。学校已经制定了对引进无偿捐赠资金的教职员工的奖励(学校领导干部除外)办法,并已开始贯彻执行。

很多同志关心在纲要,中有没有改善生活条件的指标,在+纲要,中没有写,原因在于,一是在财力上我们没有充分把握,二是不确定因素较多,如物价,住房,离退休体制,医疗等都在进行新的改革。不写不等于不做,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学校要努力改善教职工生活条件,尽量减少大家的“后顾之忧”。

三.我校申报和实施“211工程”要重点建设哪些项目Y

“211工程”计划是国家教委会同国家计委提出来的。

在最近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李鹏总理又再一次强调,这是一项国家重点建设项目,要分期分批地加以实施,要通过这一计划的实施,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和多种形式联合办学,促使学校布局和结构趋于合理,提高办学规模效益和教育质量。要充分发挥科研优势,发展同企业的结合,推进科研成果的产业化,特别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根据这个精神,结合我校的实际,为了把我校建设成为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社会主义大学,我们上报了三个方面的重点建设:

(一)有关提高北大整体办学能力的建设项目

北大学科比较齐全,拥有一批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基础学科,同时拥有一支国内最强的教师队伍,具有雄厚的办学实力,但由于办学条件的限制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办学潜力。为此,急需建设一些基础性的教学,科研设施,以提高北大整体办学能力。有关提高北大整体办学能力的建设项目我们一共提出了5项:

1.理科楼群的建设

1984年春,该项目经国务院批准已列入国家“七五”计划,现已建成3万平方米的地学楼和法学楼。由于经费缺乏,尚有8.3万平方米的理科楼群急待建设。这三栋楼的建设,对于提高我校整体的教学,科研水平及办学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2.新图书馆的建设

图书馆是师生获取知识的主要场所,世界一流大学都拥有规模宏大,设备先进的图书馆。哈佛大学拥有97个图书馆,藏书1000万册。剑桥大学拥有世界最著名的研究型图书馆。北大图书馆具有光荣的历史,曾经为我国革命作出过重要贡献,但今天的北大图书馆,无论从规模到内部设施已远不能满足师生进行教学和科研的需要,迫切需要建设2.5万平方米新的图书馆。值得高兴的是香港李嘉诚先生已经同意资助1000万美元建设北大新图书馆,并且第一笔捐款已经到位。该项目力争在建校百周年时能启用。

3.教室楼及基础教学设施的建设

课堂教学是大学教育的主要方式,教室是大学教育的主要场所。世界一流大学无不拥有良好的教室条件和先进的教学设备。我校的教室大多建于五十年代,不仅条件差,设备陈旧,而且数量少,排课率高达100。,急需建设一座7400平方米的新教室楼。与此同时,需要装备一些基础实验设备,计算机教学设备,语音及电化教学设备,以提高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运用计算机能力及外语水平。

4.国际学术交流中心的建设

北大是我国的最高学府,也是世界上一所有影响的大学。近五年来,由我校主办的各类国际会议共57次,接待来自141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宾及港澳台同胞近三千批,2.5万人次。每年约有60个国家的600多名长期留学生和500 700多名短期留学生在北大学习。北大已经成为世界知名的学术活动中心,为了适应改革开放和对外交流的需要,我校急需建设一个拥有现代化设备的国际学术交流中心,总面积约1.5万平方米。

5.北大文化艺术馆的建设

世界一流大学都有自己的特色和传统。北大是我国最老的大学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光荣的传统,是我国传统文化研究的中心。为了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我们以文,史,哲及考古系为主,开展了国学研究,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受到了国内外各界人士的关注。同时,我校是一所综合性大学,拥有较强的文科,具备发展艺术教育的条件。为了适应我校开展国学研究和艺术教育的需要,我校拟筹建一座集教学,科研,美育,交流,演出,展览等多功能为一体的文化艺术馆,总面积约7000平方米。

(二)有关重点学科和学科群建设的项目

如前所述,世界一流大学一般学科比较齐全,拥有一批举世公认的高水平的学科,不仅基础学科较强,而且有强大的医工农等学院。

为建成世界一流大学,“211工程”应当包括学科建设和发展的内容。要努力拓宽学校的学科领域,积极扩大重点学科的数量。我校除积极发展联合办学外,现有校内的学科建设将保持和发扬文,史,哲,数,理,化,生,地等基础学科的优势,巩固和加强现有的应用学科,特别是要加强与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密切相关的政,经,法等学科的建设,有选择地

发展一些文理结合的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同时要积极创造条件,开办一些与新技术,高技术产业相适应的新型工程技术学科和医学,药学学科,以逐步形成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和世界新技术革命相适应的,能反映北大特色和优势的,有利于提高北大教育质量和科研水平的学科体系。重点学科争取达到60个左右,占全国重点学科的8。。

为了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和科学技术文化发展的需要,更好地发挥我校的特色和综合优势,在学科建设上今后要以加强学科群的建设为重点,即一方面以性质相近,关联度高的学科组建成学院形成基础,应用结合,教学,科研,开发协调发展的学科联合群体;另一方面以重大综合课题为纽带形成的,以科学研究为主干发展的横向联合的学科群体。究竟组成多少学科群,经讨论后初步设想建立13个学科群,其中理科6个,文科6个,文理交叉的1个,但这需要进一步广泛征求意见和深入论证后最后确定。通过学科群的建设,争取出一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或者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的科研成果,培养一批跨学科的高层次人才。

(三)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

根据我校的优势和条件,建议在我校建设以下三项公共服务体系:

1.北大文.理科综合图书资料中心

文献资源建设是高等学校建设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是培养高层次人才和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保障,在高校范围内建设图书文献资源共享系统,对于全国高校的建设具有重要作用。根据我校的条件和北大图书馆的具体情况,具备了建设高校文,理综合图书资料中心的条件和基础。因此,我们建议将文,理综合图书资料中心建在北大,不仅对我校的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且从投资和效益方面讲也优于其他学校。

2.北大校园信息服务网的建设

1989年国家计委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建设中关村网,同时拨款支持北大校园网的建设。经过三年的努力,已通过国家验收,现已正常运行一年。为了进一步完善校园网的建设,更好地发挥其效益,拟增加网上资源,丰富网络服务,为教学,科研建设一个分布式的计算机环境和信息服务系统,建立大学管理信息系统,实现管理工作现代化。

3.北大分析测试中心

现代化的分析测试中心,是发展高新技术的重要手段。北大分析测试中心七十年代以来,经国家科委,教委多次投资建设,目前已初具规模,做了大量的工作,具有较好的工作基础。在此基础上,建议国家进一步投资,进一批先进设备,建立起以北大为中心,面向北京,华北乃至全国的测试协作网或服务网,更好地为培养人才和发展科学技术服务。

以上三个方面的建设是我们申报“211工程”的初步设想,有待于国家正式批准。此外,在学校物质条件建设方面一个突出的问题是教职工住房和学生宿舍的建设,由于这不属于“211工程”支持的范围,我们没有报这方面的工程,但学校在正常基建经费方面将仍向住房建设倾斜,同时正在设法筹集资金,使学生宿舍的建设能够及早起步。

以上是对+北京大学改革和发展纲要,的简要说明。我们希望全校师生员工能以极大的热情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努力工作,以优异的工作成绩,为我校早日进入“211工程”,实现本届党代会提出的奋斗目标,为把北京大学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社会主义大学作出积极的贡献。